抓住机遇发展继续教育_继续教育论文

抓住机遇发展继续教育_继续教育论文

抓住机遇 发展继续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继续教育论文,抓住机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346(2003)03-0049-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几乎与社会的发展相同步,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形势,可以用如火如荼来形容。现在我国又迎来了入世后各方面都与国际接轨的时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分析当前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的前景?笔者认为以继续教育目前发展的状况来面对入世,可以说形势喜人,但值得关注的是,在办学无序方面如果不及时大力地进行整顿,严加管理,我国的继续教育发展将前景堪忧。

一、继续教育的发展形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也日益显现。适龄时期的常规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需求。近年来继续教育异军突起,发展迅猛,迎来了继续教育的可喜形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继续教育不仅已被社会广泛认可,而且大多数人已认识到终身教育的时代已悄然到来。继续教育已成为就业者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自觉需要。从以前那种由组织、单位送我深造的被动要求,发展成为我要深造、我要提高的自觉需要。接受继续教育的人员占就业人数的比例迅速提高,特别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这一群体,近年来,这一比例的提高更为迅速。据不完全调查统计,一些单位正在接受继续教育的人员竟占到职员总数的20~30%,还不包括已接受和正准备参与继续教育者。不少已有大专和本科学历的干部职工也加入到继续教育的行列,而他们的就学则完全是为了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说明社会对继续教育已形成共识。

其次,继续教育本身在办学上形式多样,正在向网络化发展。继续教育除了电视大学这一主要办学形式外,全国绝大多数高校都以各种形式开办继续教育,如自考、函授、网络大学等,办学的地点终端,已伸延到县市区这一级,现在全国各地的县一级,都有不少高校以各种形式在办学。通过电视、互联网等上下左右联系,继续教育正在向网络化发展。近年来这种网络化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继续教育的学科也正迅速增多,原来以文科为主,现在理工、农学等应用学科也因社会的需要而全面开放。

再次,继续教育已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近一二年笔者所在县市被提拔任用的干部,近三分之二是通过继续教育获得大专以上学历文凭的,由此推知,全国各地也应如此。还有不少专业技术人员也是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的学历层次而评上高一级职称的。特别是那些因时代原因而不能在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一代人中,不少人就是通过继续教育这个渠道,完成自己的高等教育学业而成为专业人才的。即使现在,国家已尽最大努力使尽可能多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深造,但大多数同龄人仍是难圆大学梦,他们仍要通过继续教育这个渠道,走上就业、成才之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还要通过继续教育接受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现代人终身需要继续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

二、当前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继续教育发展的形势虽然喜人,但喜中隐忧。从高等院校、社会需求和个人需要三个方面来看,继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弊端。

首先,重文凭、轻实用。当前的继续教育大多数是文凭学历教育。当前,社会上有一股滥求文凭学历之风,不管什么岗位招人,几乎都要求有大专以上学历。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者,不管在什么岗位,如果达不到大专以上,似乎就有下岗之虞。于是乎,社会刮起文凭热,有的高等院校也就顺应地把以获取文赁为目的的社会需要纳入继续教育的主渠道,据有关方面统计,80%以上的继续教育是文凭教育。实际上,这是对继续教育的一种误导,即使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继续教育也并不只是为了使人获得学历(虽然也包涵学历教育),而主要的是给人的一生不断“充电”,重在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以培养实用型人才,这才是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因此,继续教育的文凭教育肯定不能持久,拨正发展方向势在必行。

其次,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因为求学于继续教育者,大多是冲着文凭而来的,至于能否学到知识和提高能力,学校与学员双方似乎都不大在意,有的学员甚至认为学什么专业无所谓,只要各门功课好过关,学分好拿就行。于是乎,办学单位只要能收到较高学费,就尽量放低门槛,让学员低进低出,既省费用又省人力,双方都乐得其所。这样一来,办学者只着眼于经济效益,甚至不顾自己校名的含金量。继续教育则失去了它原有的本意,成为获取文凭学历的捷径。这种现象如不遏制,高校培养人才的神圣职能将被亵渎,继续教育的本意将变味。

再次,资源分散、效益低下。当前我们举办继续教育的局面可以用“诸侯割据”来形容,各个大学都自插一竿子到各县市,依托一些单位招生办学。如笔者所在市(县级市),总人口才30来万,但就有近十所大学在这里招生办学,所依托的办学单位大多是职业中专、技校、工会等等,这些单位在师资、人力、设施上根本不具备办高等教育的条件。高校对办学点即使有一些投资,也因办学点多而分散,像撒胡椒面,起不到改善办学条件的作用,效益自然十分低下。

最后,继续教育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不少已跟不上形势,是“过时货”。如:电大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教材《国际贸易法》(冯大同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封面上还特标明是“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其教材在讲到我国有关货物买卖的法律时,还不断讲解并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实际上,这几个法已于1999年废止,而由同年通过、10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所取代。这种教材非但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还会对学员产生误导。面对这类教材,连学员们都发出疑问,是否有推销“旧岁年历”之嫌。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最新最及时甚至超前的知识。各办学单位应该借助现代化手段,广拓渠道,使最新的知识、信息迅速流入继续教育的网络,让学员们及时获得最新鲜的知识营养,这样才能育人成材。

三、继续教育入世对策

以上分析了当前继续教育喜人的形势和令人担忧的弊端。从发展时机上看,现在又迎来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各方面都与国际接轨的新时代,继续教育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机遇与挑战?笔者从事继续教育,身处其中,结合实际,有感而发。认为紧要而根本的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继续教育加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克服弊端,使继续教育适应入世后的社会形势,健康迅猛地发展。

首先,要结束继续教育“诸侯纷争”的局面。教育要引入竞争机制,这是对的。但竞争要有序。经济社会的推动力是竞争,但前提是法制与有序。如果无序竞争,不仅起不了推动的作用,还会使市场大乱,经济倒退,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对继续教育来说也是如此,教育要发挥各方面的优势,要调动各办学主体的积极性,要引进竞争,这是对的。但目前这种形势,有失去控制之虞,有无序发展之势。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深入调查了解根源所在,尽快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遏制为了经济效益而无序抢生源、乱办学的局面,朝着既有秩序又有竞争的健康方向发展。

其次,要整合教育资源,发挥总体效益。我们国家的底子薄,教育资金本来就比较匮乏,各高校为了到各地设点办学招生,势必又进一步分散资金。笔者所在的市(县级)就有近十来所高校设办学点,这些办学点相互独立,甚至封锁师资与资源,难以发挥群体效益。如果整合这些分散的教育资源,成立一个继续教育服务中心,集中教育的人、财、物资源,共同调配使用,就可以充分利用、发挥整体效益,使教育设施上一个层次,使教育水平上一个台阶,也能极大地提高迎战外来办学竞争的能力。

再次,要端正办学目的,面对社会需要,培养实用型人才。继续教育的主要功能应该是弥补普通教育的不足和不及,短平快地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急需人才。它的主要功能毕竟不是与普通高校一样培养长线人才。定位正确,才能健康发展,否则难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肯定十分急需各方面的人才,如涉外经济型人才、外语人才、涉外经济法人才等。这些人才靠普通教育长线培养,难解近期急需,继续教育应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短平快的特点,捕捉社会需求之机,及时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发挥自己的主渠道作用。

最后,继续教育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技术,大胆走中外联合办学的路子。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不单单是经济上全面对外接轨,而且迎来了我国教育与国际教育真正接轨的时代。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在继续教育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我国的继续教育起步晚,起点低,但潜在前景十分广阔,我们应该很好地学习借鉴国际上搞得好的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如: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继续教育就各有一套很成功的经验,很有效的机制,很先进的技术。我们除了可以学习借鉴,还应大胆地与他们联合办学,借人所长为我所用,尽快提高我们的办学水平。办教育不能只看到竞争的一面,更应该看到合作的可能,应该有联合办学为我所用的眼光和胆识。

标签:;  

抓住机遇发展继续教育_继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