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妇幼保健院 江苏 常州 213003)
【摘要】目的:分析输卵管脓肿的CT征象及鉴别诊断。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50例输卵管脓肿患者(2012年1月1日-2017年4月30日),并进行CT检查,分析其CT特征性表现,旨在将其诊断准确性提高。结果:50例患者进行CT检查后多半表现为附件区管状、多房状囊性包块、腊肠状囊性包块、输卵管串珠状扩张等征象,病灶附近存在渗出、粘连等情况,相比其他的卵巢附件病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对输卵管脓肿患者采取CT检查方案便于将病变自身及其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清晰显示,其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意义较高。
【关键词】CT征象;鉴别诊断;输卵管脓肿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113-02
对输卵管脓肿患者进行CT诊断可表现为盆腔包块病变,容易与其他的卵巢附件病变相互混淆[1]。近些年来,随着CT检查在妇科手术的推广应用,对于输卵管脓肿CT诊断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现收集我院2012年1月1日-2017年4月30日50例输卵管脓肿患者,对其CT表现特征进行分析,同时与常见的一些卵巢良恶性病变进行参照,分析其鉴别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收治的50例输卵管脓肿患者(2012年1月1日-2017年4月30日),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诊断后确诊,年龄在20岁~65岁之间,平均(45.20±3.21)岁;20例为急性起病,发病时间为7d左右,5例存在慢性下腹痛病史,2例无明显不适症状,12例伴有白细胞增高现象,5例存在尿路炎症,6例存在糖尿病病史。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检查仪器为联影公司uCT S-160的16排螺旋CT扫描仪。患者采取仰卧位,将头先进,自髂棘连线至坐骨结节连线进行扫描,扫描条件为:220mA、120kv、层厚与层间距分别为5mm与5mm。对所有病例均进行平扫、增强扫描,选择碘海醇作为造影剂,注射速率为2.5ml/s,注射总量为100ml,并延迟60s进行扫描。
2.结果
50例患者经过CT扫描后显示43例为单侧输卵管脓肿,7例双侧输卵管脓肿,且7例合并卵巢囊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行增强扫描后显示病灶明显强化,16例存在腊肠状、管状厚壁管道,包括5例可见管腔内存在强化的皱褶;14例为多房厚壁蜂窝状;13例为轻度串珠状管道;另外7例由于合并卵巢病变且存在较为明显的与肠管粘连现象,进行CT检查后图像缺乏特征性;20例患者病灶周缘渗出较为明显,部分伴有盆腔积液与盆壁、肠管粘连现象。
3.讨论
分析造成输卵管脓肿的原因包括:输卵管炎症多半是由于子宫内膜炎症、阴道等逆行感染引发,少数患者是由于其他的腹盆腔炎症扩散导致,包括肠道感染、阑尾炎等。且糖尿病、泌尿系感染等因素也可使得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另外,输卵管脓肿属于输卵管炎症的一类重症情况,通常是由于输卵管内膜炎性粘连、脓性分泌物对管腔深入、管腔狭窄等引发管腔发生扩张现象,使得炎症对管壁全程造成侵袭,导致管壁出现增厚的现象,进而引发该类病变[2-3]。
分析该类疾病的临床主要表现包括盆腔包块、隐痛、脓肿扭转、破裂等情况时出现腹痛(急性下腹部疼痛),若出现破裂情况将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败血症情况,当吸收脓肿慢性期脓液后可引发输卵管积水现象,例如:缓慢漏出脓液,进而导致肠间隙脓肿现象[4]。
对输卵管脓肿患者进行CT检查后,分析其直接征象主要包括:为厚壁囊性肿块现象,主要为液性,不是十分规则(壁厚),为分层状增强现象,分析其囊肿内存在线状的皱褶影,但是不存在壁结节现象,增强扫描时上述征象更加显著,例如:输卵管脓肿中含气,可伴有特征性的影像学现象,但是较为少见。总结其CT直接征象包括以下几类:长管状(腊肠状),特征性较为明显;多房厚壁囊性占位现象,当出现炎症后,将会引发输卵管内膜粘连现象,导致管腔可分隔为小房,当出现该类征象后,与附件囊性肿瘤较难进行鉴别;串珠状:当病变积水程度较为轻微时,可伴有该类征象,进行管腔扩张不是十分显著,但是周围可见有渗出现象[5]。
间接征象:显示病灶的边缘轮廓不是十分清晰,与肠管、盆腔、肠系膜、网膜等会出现粘连情况,存在子宫骶骨韧带增厚征象,可观察到积液可存在于盆腔内[6]。
临床上对该类疾病可与以下几种病变进行鉴别诊断:(1)卵巢脓肿:显示卵巢囊肿多半为圆形、光滑、壁薄,其腔内不存在分隔或者分隔较为菲薄,增强扫描后未出现强化现象,其中输卵管脓肿多半为长条状或者不规则形,边缘较为模糊,壁厚,腔内存在较厚的分隔情况,增强扫描后,其囊壁与分隔强化现象较为明显。(2)巧克力囊肿:主要影像学表现为盆腔内存在囊性肿块,多半其壁较薄,进行增强扫描后显示其囊壁强化现象相比输卵管脓肿不是十分明显,若为合并感染,则显示边界不够清晰且密度不均,其征象与输卵管较为相似,进行鉴别的难度较大。其中卵巢囊腺瘤与输卵管卵巢脓肿均可显示为盆腔附件区存在囊性肿物,良性囊腺瘤较大。
综上可知,对输卵管脓肿患者采取CT检查方案便于将病变自身及其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清晰显示,其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意义较高。
【参考文献】
[1]徐中华,邢伟,俞胜男等.输卵管脓肿的CT征象分析及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2,18(5):409-411.
[2]黄健,盛二燕.螺旋CT及磁共振对输卵管脓肿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5,16(6):514-516.
[3]万权,王兵,方金阳等.关于输卵管卵巢脓肿CT诊断特点的探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4):330-332.
[4]刘芳芳,王端福,黄文玉等.输卵管积脓在CT上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1):92-94.
[5]夏琼琳,沈健,毛新峰等.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MR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9):1452-1456.
[6]李良萍,李文华.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输卵管炎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7):130-132.
论文作者:霍岷,薛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输卵管论文; 脓肿论文; 征象论文; 现象论文; 患者论文; 卵巢论文; 盆腔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