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电能的需求日益增加,虽然我国目前不断完善配电网络的故障检查工作,但仍然无法避免部分常见故障的发生,这些故障影响了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本文主要对配电线路常见故障进行分析,积极探索防范措施,努力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
关键词:配电线路;常见故障;防范措施
1 引言:
10KV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线路因点多、面广、线长,走径复杂,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受气候的、地理的环境影响较大,又直接面对用户端,供用电情况复杂,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设备故障率居高不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高效电能的要求也日益突显,因此,这对于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这一重要性,通过分析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常见故障形式及其原因分析
2.1 10kV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形式
具体来说,影响10KV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故障主要有速断跳闸、过流跳闸和接地三种形式。
速断跳闸属于短路保护,是保护设备的动作。其保护特点是接线简单、动作可靠、切除故障快,但其保障范围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不能做到保护全长。
线路发生永久性的相间短路时,相当于两个电源的直接短接,其与变电站相连的回路上电流很大,变电所的继电保护装置会也会按照速断、过流定值启动保护,使得线路跳闸断电,即过流跳闸。
单相接地比较难以查找,因其不足以引起跳闸,如果用户侧出问题,而跌落式熔断器尚未跌落,无明显判断标志。因为接地故障打火易在巡视中发现,故接地故障在夜间带电较易查找,白天则比较难。
2.2常见故障的原因分析
2.2.1自然灾害造成的故障
主要以霜冻、大雾、雷电强对流等恶劣天气为主。这对于配电线路破坏很大,尤其是雷击可导致10kV配电线路绝缘子击穿或断线、爆裂、避雷器击穿、配变烧毁等。
2.2.2外力破坏造成的故障
(1)车辆等误碰架空线路杆塔引起线路接地;
(2)树木的生长超过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距离造成线路接地;
(3)风筝、空气漂浮物等触碰,引起架空线路相间短路,导致速断跳闸;
(4)塔材被盗、杆塔基出或拉线基础严重破坏引起杆塔倾斜或倒杆、倒塔;
(5)一些鸟类、蛇类动物引起的相间短路;
(6)城市建设过程中,开挖基面伤及地下电缆,超高超长物料等碰触带电部位、损坏杆塔。
2.2.3 用户产权设施造成的故障
用户产权电力设施普遍存在无人管理、设备技术标准偏低;设备内部绝缘、瓷瓶老化严重,经高温或风吹雨淋后易发生故障。因缺乏维护,内部故障时,分界点的开关未跳闸或高压保险未熔断,甚至有的单位直接将高压保险短接,造成越级跳柱上开关甚至变电站开关,而且发生故障后抢修困难、修复期长。
2.2.4 配电设备方面的因素
(1)配电变压器故障。由于配电变压器本身故障或操作不当引起弧光短路。
(2)绝缘子破裂,导致接地或绝缘子脏污导致闪络、放电、绝缘电阻降低,跳线烧断搭到铁担上。
(3)避雷器、跌落保险、柱上开关质量较低或运行时间较长未能定期进行校验或更换,击穿后形成线路停电事故。
(4)原有的户外柱上油开关是落后的旧设备,易出故障。
2.2.5 管理方面的因素
运行管理中影响配网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巡视不到位、消缺不及时。巡视不到位,主要是人员技能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对导线在运行中磨损、断股等缺陷以及设备缺陷等未能及时发现。消缺不及时,主要是消缺管理流程不清晰、检修质量不高。这些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点,使一般缺陷往往得不到及时消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防范措施
3.1 针对天气因素采取的措施
3.1.1变电站10kV出线端装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线路较长易受雷击的线路上装设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或防雷金具,以及在变压器高低压侧装设相应电压等级的避雷器。
3.1.2 安装密封性能好的穿刺型防弧金具,金具高压电极与绝缘导线紧密接触,多次耐受电弧烧灼,运行安全可靠。
3.1.3 定期检测接地网,确保接地网的接地阻值合格。
3.1.4 加强气象部门的联系,积累资料,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3.2 针对外破采取的措施
(1)在交通道路的杆塔上涂上醒目的反光漆,在拉线上加套反光标志管,以引起车辆驾驶员的注意。
(2)健全线路杆塔、埋地电缆警告牌、标志牌等。
(3)加强对配电线路的巡视,做好线路的清障工作。
(4)与城建、规划部门加强联系,配合做好安全生产中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工作,不留电力事故隐患。
3.3 加强配电线路的维护、运行管理工作
3.3.1 对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上的绝缘子、避雷器等设备(包括配网使用的各类金具的设计及镀锌质量) ,定期进行试验、检查,及时处理设备缺陷,提高运行水平。对于柱上油开关、高耗能配变等早期投运的老旧设备,逐步淘汰。
3.3.2 配电线路上加装柱上真空开关,缩小故障范围,减少停电面积和停电时间,有利于快速查找故障。转
3.3.3 加大配网建设改造力度,使配网结构、变电站布置趋于合理,严把设计与施工质量,提高线路的绝缘化水平,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提高配网运行方式的灵活性。
3.3.4 有计划性地对线路、设备进行巡视,定期开展负荷监测。特别是负荷高峰期,密切注意馈线、配变的负荷情况,及时调整负荷平衡,避免接头、连接线夹等因过载发热烧毁。
3.3.5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建立激励机制,使运行人员思想到位、巡线到位、处理故障到位。
3.3.6 加强线路的运行管理工作。签订管理责任书,做到故障原因未查到不放过,故障不彻底排除不放过,把线路跳闸次数、跳闸停电时间与责任单位、责任人的经济效益相挂钩考核。
3.3.7 制定线路现场运行规程和各种管理制度,建立技术档案。如杆塔明细表、交叉跨越、配网结线图等,并备有各种运行记录,如巡视检查记录、缺陷处理记录等。
3.3.8 加强用户设备管理工作。对用户设备的管理不能放松。对重大设备缺陷要及时下发通知书,阐述设备故障对自身带来的危害,改善用户电力设备的运行水平。
3.4 应用新技术新设备
3.4.1 随着城市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配电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接点和支路也越来越多,年长日久杆塔上的编号会日渐模糊,给检修和巡线造成很大的不便,应用GPS系统,顺利导航并准确定位每一根杆塔、配变位置,工作效率就可以大大改观。
3.4.2 实现配网自动化,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网络中各元件的运行工况,及时消除故障。
3.4.3 安装小电流接地自动选线装置,此装置能够自动选择出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线路,时间短,准确率高,改变传统人工选线方法,对非故障线路减少不必要的停电,提高供电可靠性,防止故障扩大。
3.4.4 在配电线路T接点支路上装设线路接地故障指示器,用以辅助故障范围及性质的指示。
3.4.5 在新建或改造的配电线路中的分段、分支开关采用绝缘和灭弧性能好,检修周期长,高寿命无油化的真空断路器,以减少线路断路器的故障。
4 结束语
10kV配网是电力系统与用户直接相连的重要环节,点多线长面广,运行环境较为复杂,它的安全运行水平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应重视10kV配网管理,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要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并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设备,预防线路故障发生,提高线路供电可靠性,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芳. 10kV 配电线路的故障分析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0
[2]刘艳光.10kV 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3]曹海亮. 浅谈10kV 配电线路的常见故障及对应措施 [J]广东科技,2010.1
论文作者:任西峰1,黄珂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杆塔论文; 设备论文; 避雷器论文; 常见故障论文; 用户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