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200
【摘 要】目的:评价尤瑞克林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同时给予试验组患者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1周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疾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6.10±3.55)分、(25.96±3.48)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3d、1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2.11±2.91)分、(8.37±1.25)分,较对照组的(16.03±2.98)分、(12.03±1.31)分低(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2%(P<0.05)。结论:尤瑞克林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进一步改善患者整体疗效。
【关键词】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尤瑞克林;神经功能;整体疗效
脑梗死为我国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为脑梗死的常见类型,也具有上述特点,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探索该类型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长期以来一直为我国医疗领域来的重点研究课题。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尤瑞克林治疗,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研究内容进行以下汇报,旨在为临床医师制定该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借鉴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共78例,收治时间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前循环脑梗死;(2)入院时发病时间<48h。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颅脑疾病;(2)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应用摸球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50~74岁,平均(60.15±4.32)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53~73岁,平均(60.09±4.19)岁。两组在性别比例、年龄分布上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均衡。本研究已事先获取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给予抗感染、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合并症处理等常规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
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尤瑞克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065;生产单位: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0.15PNA单位/瓶)治疗。用药方法:将0.15PNA单位尤瑞克林加入至250ml 0.9%生理盐水,缓慢静脉滴注,1次/日,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3d、1周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2)试验组、对照组疾病整体治疗效果。
1.4评价标准
1.4.1神经功能
评价工具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年)[1]。包括意识、水平凝视能力等8个评价条目,评分范围0~45分,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疗效评价标准[2]: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疗效评价。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至少降低90%;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50%~89%;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50%或升高。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应用x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应用t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显著性检验水准。
2.结果
2.1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试验组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d、1周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见表1。
表1 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3d、1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统计分析()
注:x2=4.229;P=0.038
3.讨论
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关键在于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的神经损伤[3]。尤瑞克林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新药,动物实验研究证实该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作用,能够有效减轻组织缺氧、缺血性损伤[4]。为明确该药物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该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d、1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对照组患者低,疾病整体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患者好。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得出,尤瑞克林用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分析尤瑞克林发挥良好疗效的可能机制为:(1)该药物为组织性激肽原酶,能够裂解激肽原,促进具有舒张血管作用的激肽释放。而激肽能够选择性地进行局部血管扩张,用于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能够发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少缺血半暗带的作用;(2)药理研究证实,该药物对神经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能够促进神经功能修复。此外,该药物还能够增强纤溶活性,对血小板聚集反应具有抑制作用,能够减轻血管内皮损伤。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尤瑞克林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迅速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还能促进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潘剑罡,柯俊龙,张惠婷.尤瑞克林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的作用及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1):1809-1810.
[2] 曹华,张保华.尤瑞克林治疗老年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09):119-121.
[3] 段淑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近期临床效果初步评定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7):210-212.
[4] 罗宁,邓彦.25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尤瑞克林的价值探讨[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04):469-471.
论文作者:周乐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患者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脑梗死论文; 克林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疗效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