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平衡走向和谐: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视角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寻求平衡走向和谐: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视角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寻求平衡 走向和谐: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观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改革论文,语文论文,走向论文,观点论文,和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崭新面貌,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行为都有重大突破。然而应该看到,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业内人士感到,不少语文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新理念,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课堂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于是,许多人士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倾向。李海林概括为“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教师不作为”、“去知识化”、“多媒体化”(《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语文学习》2005年第4期)。余文森在《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5期上撰文,在谈及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时认为有四个问题值得注意:1.三维目标确立与教学目标虚化;2.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3.学生主体性发挥与教师使命的缺失;4.教学方式多样化与教学过程形式主义化。课改中,语文教学出现的新问题还表现在:1.课堂“讲”、“读”的“变味”;2.合作学习的“变形”;3.探究学习的“变僵”;4.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变量”(《中国教师》2004年第8期,朱于新《课改中语文教学典型问题分析》)。专家指出,以上种种倾向是错误解读课程标准的产物,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在很大程度上消弭语文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根本内涵。因此,我们对这些倾向应该引起高度警觉。

新课程标准实施是需要时间来磨合的,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其不成熟的早期,问题暴露得越早,越有利于它的解决。语文课程实施的根本出路,在于正确认识与处理各个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追寻平衡,和谐发展,向语文教育的本质回归,这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复杂关系,我们要以系统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好,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全局。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格局。

一、坚持“继承”、“发展”相互渗透

新课程改革在传承语文教育优秀传统、探索语文教育民族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而把新世纪的语文教育的发展置于一个较高的起点上。然而,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和观念上的偏差,使得一些教师认为过去的那一套完全不能用,于是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种种不正常的现象。为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该说的不敢说,该讲的不敢讲,有的甚至以一节课学生说话时间的长短来衡量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提出,不宜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于是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涉及到的一些语文知识不敢讲,只让学生读读而已,笼统地带过。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伴随着备课观念的蜕旧更新,有些教师提出废除教案,要革教案的“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一提起“双基”,有人会持不以为然的否定态度,认为“双基”已不合时代潮流,应该在课改中退位。这样一来,“双基”渐渐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淡化“双基”似乎是与时俱进,实乃是对“双基”的误解。

此次课程改革是在继承前七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展开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了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优秀传统”。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阅读教学强调重感悟,强调“熟读精思”;写作教学强调重积累,强调“厚积薄发”。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这些好的经验在新课程中都得到了反映。又如,现当代一些语文教育的大家,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他们的语文教育理论是科学化、现代化、民族化的理论,是我国教育理论的高山,值得认真学习与弘扬。

语文教育只有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健康地发展。继承中有发展,发展中有创新。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一条重要经验是“双基”教学,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双基”的内涵、实施、评价都应变化和发展。经常根据时代发展和国情特点,审视与反思“双基”的理论与实践,才是与时俱进的课程观。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守住一颗平常的心,客观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语文教育经验,要能够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不失掉语文教育的传统和本真。

二、坚持“三维目标”整体推进

《语文课程标准》始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其课程目标采用三个维度的设计。过去《语文教学大纲》更注重具体的“能力”,而《语文课程标准》则更关注学生语言素养的整体形成和发展。实质在于倡导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全面与和谐的发展。以往的语文教学把目标主要定位在认知上,忽视过程与方法以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新课程理念强调在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三个维度”的目标中,“知识和能力”是奠基性的,属显性目标。“过程和方法”是知识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得以实施的途径,属显、隐兼顾的达成性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以隐性状态出现的。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王荣生在《语文课程改革与学生“双基”的培养》一文中作了这样的表述:“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过程和方法’,落实‘知识和能力’”,他还认为,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过程和方法”并不等于轻视乃至放弃“知识和能力”,相反,对前两者的凸显、关注,落脚点在“知识和能力”,也只有具体地落实为“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及“过程和方法”才有切实的着落。

三个维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整体性,三个维度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体现了课程的整体功能。在实施时,“三维目标”的确定要全面,要科学。在不同课文、不同课时的教学中,“三维目标”的确定也各有侧重。金玉芳在《阅读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施策略》一文中认为,一般说来,“在知识性较强的学习内容上,‘知识和能力’是显性的、主要的学习目标,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以隐性状态出现的,渗透在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运用和知识能力的掌握之中,渗透在师生的交流与合作之中。在情感性较强的学习内容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成为比较显性的目标。”他同时指出,这种侧重不是绝对的,三个维度还是相互交融、渗透的关系,是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是以过程与方法为桥梁,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融合。

三、坚持“标准”、“多元”融为一体

新课标倡导“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应该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这是对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盛行的“标准化解读”的强大冲击,确有改变我国语文教学现状的功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实践偏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多元解读过热追捧,有的教师在珍视学生独特理解和感受的时候,却忽略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文本的人文内涵。当前,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一种“反文本”倾向,只要是与众不同的解读,就一律被肯定,只要是和作者或文本“对着干”的,也不管这种解读与文本本身的距离有多远,就统统被赞扬为有创造性。

《语文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倪文锦针对一些学校在“个性化阅读”的理解和实践上产生的偏差,谈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读者的主体性是有一个限度的,是有一个发挥空间的,它必须接受文本作者的主体性为它设定的这个特定的空间,必须避免那种离开文本的许可范围,而进行纯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必须避免那种离开对文本作者的基本理解而进行的不着边际的思想批判和艺术挑剔”(引自《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3期)。所以,个体化阅读要尊重文本,教师必须钻研教材,深刻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把握好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新课标提倡个性化阅读、多元解读,这些主张都要落实到对文本的态度上。当今,“拓展性”的教学越来越多了,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应该拓展,但是这种拓展应该围绕语文来拓展。陈军老师说得好,“课文是教学之本,课堂的活动都要聚焦课文”。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是课文。

四、坚持“实”、“活”有机结合

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由形式主义演化出来的浮化现象有所抬头,正所谓“热热闹闹走过场,高高兴兴搞形式”。一些观摩课弄虚作假,事先做过不止一次的正常备课以外的排练,上课像演戏似的。张三举左手,李四举右手,都在课前的排练时安排好了。弄懂了的举左手,有问题的举右手。老师呢?就让举左手的同学发言,举右手的,只不过是当当道具而已。表面看来,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们积极举手发言,实际上纯粹是在演戏。一些公开课的执教者以作秀来吸引听课者的眼球,用噱头博得听课人的掌声。还有些示范课不顾教学内容域限,滥用多媒体进行信息轰炸。面对这些现象,有人发出善意的呼告:“语文,不需要哗众取宠的‘新潮’!”“语文,不需要华而不实的‘热闹’!”

实与活的和谐统一,是语文课改追求的纯正的教学境界。实,指的是学得扎实,教得朴实。活,一方面要讲究教学艺术,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另一方面,学生思维要活,学法要活,感情要活。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朱作仁即主张语文教学要提倡“大三实”(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和“小三实”(即扎实、朴实、真实)。要大力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崔峦语)。

实与活的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如果真正做到语文教学的实与活,就会使我们的学生既会学,又乐学。

标签:;  ;  ;  ;  ;  

寻求平衡走向和谐:语文教学改革的新视角_语文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