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基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准论文,信息披露论文,上市公司论文,会计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推动者和资金提供者,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其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从实际情况看,最严重的莫过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虚假、延迟等质量方面的问题。信息披露存在的质量问题已大大地破坏了我国证券市场正常的市场秩序,使市场环境处在灰色状态,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积极性,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筹集资金和优化配置资源功能的进一步发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究竟应达到哪些基本要求,已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当前深入地探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对证券市场效率的影响,探讨构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基准,这对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证券市场能够健康有效地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对证券市场效率的影响
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的核心。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可以直接获悉的各种信息中,无论是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还是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和中期报告)或临时报告,其中主要是会计信息。(注:孙铮,《证券市场管理中的会计规范》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10 (1):44)作为社会资金直接融通场所的证券市场,其效率机制功能的发挥依赖于证券价格信号的变动,证券价格反映了证券供求状况及社会资金效益。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一般明白这样一种道理:证券的真正价值不是其票面价值或账面价值,而是其内在价值。内在价值体现在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中,即股市上流行的行话“选股票要选价值股”、“买股票就是买企业未来”。会计信息披露正是向投资者提供有用信息,以便他们在证券市场上买入或卖出他们认为内在价值偏离市场价格的证券。这种买卖行为不断调整着证券的供求,当证券内在价值与市场价格基本一致时,证券供求就会趋于平衡,证券价格便将基本稳定。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证券价格体现了投资者所认定的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
会计信息披露引发证券价格的变动,进而影响证券市场效率机制功能的发挥,其作用链可表述如下:
会计信息披露→证券供求→证券价格→资源配置→市场效率
这一作用链说明,保证证券市场效率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会计信息披露,披露的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到证券市场效率的高低,因而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就成为保证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核心。
会计信息的优质披露对提高证券市场效率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因为一个健康完善的证券市场上,证券价格在任何时点上都是证券内在价值的最佳评估。首先它导致资本在生产者之间的优化配置。某些有良好业绩的绩优公司因披露了有用信息而筹集到了必要的资本,并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社会财富也因而得到了增长。其次,它有助于投资者拥有一个合理的证券投资组合。(注:孙铮,《证券市场管理中的会计规范》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10 (1):44)投资者可以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分析,权衡不同证券的市场价格所反映的投资风险与回报,寻找一种合理的证券投资组合,避免资金过度流向经营效益差的绩劣公司,减少社会资金的浪费。与此相反,会计信息的劣质披露会对证券市场造成不良的影响。投资者会因缺乏对披露的信息的信任,失去投资信心,庄家们则可能利用劣质信息操纵市场,这无疑会降低证券市场的效率。因此,证券价格对会计信息反映的灵敏度、准确度,将直接对社会资金的流向及其调节产生作用,从而影响到证券市场效率的高低。
二、构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基准的理论依据
实际上,早在1970年, 美国芝加哥大学财务学教授尤金·法码(Eugene Fama)就对信息的质量对证券市场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并提出了“有效市场理论”:“如果有用的信息能够立即地、无偏见地在证券价格上得到反映, 那么可以认为市场是有效的。 ”(注:EugeneFama.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ory &Empirical Work.Journal of finance,1970,May )有效市场理论的提出,开创了会计界有关会计信息披露与证券市场效率之间关系研究的先河。根据该理论,可将投资者能够获悉的信息依据其公开程度分为三种类型:历史性信息、所有可公开获得的信息、所有信息(包括内幕信息)。相应地,三种类型的信息分别描述了市场效率的三种形式:弱式、次强式和强式。法码对于市场效率的三种形式的划分进一步肯定了信息披露在证券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上述有效市场理论说明,要保持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使信息能够在证券价格上得到反映,信息本身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1 )信息必须有用;(2)信息能够立即地在证券价格上得到反映;(3)信息能够无偏见地在证券价格上得到反映。在证券市场上,信息应具备的三个条件中,有用的信息是相对于各类投资者而言的,也就是对投资者的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是对会计信息本身披露内容的要求,即要求披露什么。信息立即地、无偏见地在证券价格上得到反映,是对已披露的会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时间上和披露对象范围上的要求,即要求怎样披露和向谁披露。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的要求,正是反映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所要达到的目标,由此我们便可以进一步探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基准。
在证券市场上,决定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就是有关证券的信息是否能充分地披露和均匀地分布。只有每一个投资者在相同时间内得到等质等量的信息,他们才能作出理性的投资决策。但是由于现代股份制经济委托一代理关系的存在,投资者对公司管理当局的监督控制需花费较高的信息成本,所以会计信息的分布经常是不对称的。有些公司管理当局为了实现自身效用不惜牺牲投资者的利益,有选择地输出信息,甚至会输出虚假的信息。这种败德行为,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使得证券市场投机行为盛行,证券价格不能正确反映公司经营业绩,投资者不敢轻易地涉足证券市场,即使是一些有发展前景的公司也难以从市场直接筹措资金。在证券市场上,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的目的正是在于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努力创造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使市场的运行更具效率。(注:冯洪全等,《试论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会计研究》1999,3)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基准的具体内容
既然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决定着证券市场效率机制功能的发挥,因而有必要针对有效市场理论所提出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采取适当手段使会计信息披露尽量朝着满足提高证券市场效率的方向努力,构筑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基准,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实现证券市场资金的优化配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基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阐述:
1.确保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可靠地反映客观事实。投资者把公司信息作为判断证券价格的依据,必然要求上市公司所公开的信息能够可靠地反映其经营状况。要使会计信息对投资者有用,驱使投资者作出正确的决策判断,首先必须保证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可靠性是会计信息取信于投资者的首要质量标准。上市公司具有披露虚假信息的动因。这是因为,作为证券发行者,其目的是希望投资者购买其发行的证券,因此就会本能地向投资者宣传甚至夸大企业及其证券的优点,而对其存在的问题则避而不谈甚至有意歪曲掩饰。例如,震惊中国证券界的红光事件,该公司在股票发行上市申报材料中,采取虚构产品库存和违规账务处理等手段,将1996年实际亏损额10300万元, 虚报为盈利5400万元,骗取上市资格。(注:吴晓求,《建立公正的市场秩序与投资者利益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1):143-144)虚假的失真的会计信息作用于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不能真正地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投资者的利益受损,证券市场的效率就无从谈起。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曾将可靠性列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首位。(注:葛家澍,《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1 ):27)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会计信息失真几乎成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首要问题。部分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当局为了自身的利益,弄虚作假,故意歪曲实际经济业务的内容,披露不真实信息。非可靠的信息很容易诱导投资者追逐投机收益,甚至操纵股市,结果造成证券市场失去效率。
2.确保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与决策相关联。为了使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对证券市场投资者有用,有助于形成有效市场,所有披露的会计信息应该与决策相关联。如果披露的会计信息与决策无关或者不能对决策有所帮助,那么这种信息对建立有效市场来说也是无用的,不能给投资者以积极反馈和引导。相反,将不相关的具体信息披露出来,反而容易把重要信息掩盖起来。披露非相关性的信息会花费公司信息披露成本,却不能带来任何收益,甚至大量无关紧要的信息充斥证券市场,给投资者造成信息混乱的感觉,反而容易引起投资失误。显然,由于投资是为了获取未来的收益,与投资决策最相关的会计信息是企业未来价值的现值。因此,适当地披露预测性信息,对有效市场的形成极为有用。因为套利者的存在,就会使企业证券价值与企业价值一致,市场上没有人能获取超额利润,这样的证券市场是最有效率的。
3.确保所有有利于证券市场效率发挥的会计信息均能够充分地披露。证券产品基本上是一种信息产品,消费者完全是按照证券产品所散发出的各种信息来判断其价值。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是为投资者创造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证券监管机构会得到这样的启示:所有与证券市场有关的信息,包括可公开的内幕信息都应该规范企业给予充分披露。充分披露会计信息是减少内幕信息、避免证券市场投机行为最有效的途径。例如,进行多种经营的公司,由于各主要分部的业务经营的销售市场的成长情况各不相同,业务获利能力和风险也会各不一致。如果公司不能就各个分部情况分别披露,投资公众就不能仅仅根据已经调整的合并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而这些分部数据信息若被部分人员利用成为内幕信息,就可能使部分投资者获利,却使其他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信息披露往往需要花费一定的代价,上市公司可以遵循这样的原则:只要信息披露的收益大于成本,就披露该信息。(注:张金良等,《证券市场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8(1):32)在实践中,上市公司将一些有用的信息报告给投资者, 并不需要增加额外成本,而这些信息如果不公开报告,则可能会构成内幕信息,给某些投资者钻空赚取非正常回报提供了机会,不利于证券市场有效发展。证券价格反映所有公开获得的信息并不意味着反映内幕信息。如果没有办法阻止拥有内幕信息的人获得非常利润,就应该揭示内幕信息。事实上,在财务报表中充分地反映财务数据,不仅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最佳的投资决策,并且可以使他们能够预测企业的未来,增强他们对企业的信心,从而有助于稳定证券市场。(注:埃尔登S.亨德里克森(美)《会计理论》王澹如、陈今池译,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87.12(1):352)
4.确保会计信息及时而没有延误地披露。上市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对公司证券价格有较大影响的会计信息,如对公司资产负债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投资和资产重组行为。及时披露这些信息是减少内幕信息的另一有效途径。倘若这些信息延误披露,无异于为内幕交易和庄家操纵市场行为创造良机,个别机构投资者甚而利用所获信息向社会投资公众推荐自己被套住的证券,使中小投资者蒙受损失,这必然有损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也常常利用会计信息披露的滞后时效来操纵股市。各国证券法规对上市公司提交的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等定期报告,规定了较为宽松的时间。年度报告一般为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90天(我国《证券法》的规定更为宽松,为四个月),中期报告为每个年度前6 个月结束后的60天。在这样长的时间间隔里,会使所有披露的信息失去时效。当定期报告提供的信息被投资者获悉时,这些信息已成为反映公司过去时期内经营状况的历史性会计信息。历史性会计信息体现的是公司过去证券价格的内在价值,而投资者更为关注的是证券的现在和未来的内在价值,及时披露现时的会计信息对他们更具有适用性。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会计信息的及时传递提供了方便,公司很容易通过信息网络或其他传播媒介发布信息,及时地披露会计信息必将有助于有效证券市场的形成。美国证券市场经过了12年的准备,终于在1996年5 月开始实施全国上市公司强制性电子化信息申报制度(EDGAR), 它的实现使得上市公司作出信息申报与信息生效并得以向公众公布这个行为之间的时间差大大缩短,信息传播更加及时,证券市场的效率进一步提高。(注:郭强华,《中国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宁波大学学报》1998,3)据悉,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也正在着手建立类似的信息申报制度。
5.确保会计信息披露的对象能够体现广泛性。有效市场理论要求会计信息披露应无偏见地面向所有的投资者,对称地分布于投资者中,而不是只对某些机构投资者或者其他关系人公布,却对另一些个体投资者不加以披露。在我国,有的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年度报告是对付证券会,年度报告是对付证券交易所。(注:易琮,《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上海会计》,1997,11)信息不对称或信息差别的结果会造成市场参与者的不公平竞争,一部分投资者由于拥有某些特殊的信息,散布违背市场规则的“小道”消息,自己却因获得该信息而取得超额利润,结果造成证券价格变动并不是其内在价值的反映。在现实的证券市场中,由于投资者的分散性,企业或证券监管机构很难保证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传导给每一位投资者。但是从企业角度来说,应努力把所有的投资者作为会计信息披露的对象,提高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和证券市场资金配置效率。
标签: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披露论文;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论文;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论文; 会计信息质量论文; 证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