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走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随着电力工程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做好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是值得探究的话题。
关键词:电力生产管理;安全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我国电力行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电力行业是我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产业,也是重要的支柱之一,而且电力资源也是我国目前需求量较大的一种基础性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当前人们的社会环境意识逐渐加强,低碳生活逐渐被倡导,电力资源作为一种低能耗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
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个完整的电力工程项目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从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就比较大,任何在管理中的程序或是外部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其施工质量的原因,这些如果在前期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控制,那么后期在投入使用后就容易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所以我们要在源头将问题发生率降到最小化。电力企业是为社会提供电力资源的服务行业,它的生产对象具有特殊性,对安全系数要求高,所以在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中,要极为注意,包括设备、人员、工作环境等等,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还必须制定一套标准的管理制度,帮助工作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在整个生产流程中,规范操作安全生产,确保电力输送到每一户,因此加强生产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防范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
2电力生产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2.1安全生产责任不能落实到位
电力生产作业也是相对比较复杂的工序,其中涉及很多的危险操作工序,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将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落实到个人,注重每一道工序的安全操作,要保证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质量,注重操作和生产的安全性。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在当前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各种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到电力生产中,电力行业也逐渐进入不断发展的阶段,先进技术的应用、电力作业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强,电力安全管理的难度也不断增加,同时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需要遵循基本的电力生产规律。
2.2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人力始终是维持电力工程施工建设的核心力量,不管是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操作,在这个质量管理的问题上,责任人的思想观念很重要,他们的每一个决策都会影响到整个管理过程。但是目前在我国很多管理人员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加之由于企业没有完善标准的规章制度,导致他们缺乏相对应的安全管理意识,对于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问题不予以保障,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所以这些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程度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到电力的使用质量。而且这些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比较淡薄,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一味认为新技术单纯依靠经验就可以实施。
2.3对施工现场作业管理不到位
电力生产的现场施工作业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其中现场的施工作业管理包括对人、设备和相关施工器具的管理,不仅要保证施工人员规范施工,还需要保证对施工器具的规范使用,同时需要保证各种设备的完好。但是,在实际的电力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对人的管理还是不到位,施工人员很容易出现违章操作的情况;而且对于相关设备的管理也是不到位,没有做好对设备的检查和维护,造成设备的性能很容易出现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生产管理中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
3.1实行标准化管理,完善生产管理制度
有一个完备的管理系统会让一个企业更具有竞争力和发展空间。建立一个完整的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可以使各个部门实现资源共享,增强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也要不断提升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与时俱进,创新管理理念,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标准化水平。另外管理人员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监督管理作用,来确保生产管理的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
3.2注重对电力生产作业人员的培训
在电力生产作业过程中,人的作用是很大的,对于电力生产作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保障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的重要措施。安全管理施工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注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形式,要始终严格按照安全操作的程序进行,要杜绝一切不安全的行为,做好对施工人员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2)电力生产作业属于一项危险性较大的工作,对于作业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个人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作业人员能够在实际的操作实践中,端正自己的施工态度,重视施工操作,能够遵循基本的操作制度,提高对施工安全的重视,做好自己的工作。
3.3实行内部监督制度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过程,在工程内部实施监督制度,是减少安全事故的基本保障。各个电力企业依据自身的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检查制度,对保障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起到重要监督作用。内部监督制度的实施,让企业内部自我管理,部门之间形成有效的监督,互相提高生产安全性能,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关系到各个领域,在内部监督的过程中,外部也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监管,目标就是提高电力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3.4切实强化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性管理
在开始实施电力生产之前,首先要全面检查那些要参与电力生产的电力设备,一旦发现有问题的生产设备,一定要予以及时维护或更换,以此来有效保障所有参与电力生产的电力设备都能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在实际生产中,为更好地发现并及时排查处理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故障,可以在电力生产设备中设置一定的自动报警系统。此外,对于那些较为老化的或者已呈现一定损坏的电力生产设备,一定要予以及时替换或更新。因此,在整个电力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其生产设备加强安全性管理,不管是哪个生产环节,在其生产过程中的表现都必须予以相应记录,以此来大力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系数。
3.5明确岗位职责,保证工作质量
坚持遵守企业统一领导的原则,一个企业的运行方式只有在一定管理模式下,才能发挥其核心指导作用,采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可以让系统资源得到统一的分配和使用,有利于各级部门积极发挥其职责,真真正正做到为企业服务。落实生产岗位的职责是确保工作安全运行的前提,电力生产算是一个高危行业,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各个管理部门的配合,明确各自职责,才能把工作做好。此外,企业还可发挥人文主义关怀,注重一线员工的精神需求,形成一个团结的企业氛围,这样再出现问题就会一起解决,而不是推脱,这样将电力企业生产管理的制度化可以有效提升工作质量。
结语
电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所以为了符合人们的要求,也为了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加强对其生产过程中安全质量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安全防范的措施却是有限的,要防患于未然就要提前做好准备,电力企业既然要保证电力生产安全运行,就要从整体生产过程中落实,以此来确保电力生产管理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吴国武.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J].技术与市场,2017,24(12):258+260.
[2]罗菲.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及防治[J].东方企业文化,2015(24):45.
[3]王兰英,戴宗峰.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通讯世界,2014(11):122-123.
论文作者:严建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电力论文; 作业论文; 操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生产管理论文; 自己的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