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课)第二卷教科书提到缺陷_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选修)第二册教材指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第二册论文,地理论文,教材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少数图形不尽合理

1.图1.13与教材文字叙述有不符之处

教材第15页“中部地带”标题下第四自然段:“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较发达……太原、包头、大同、郑州、洛阳、长沙、株洲等城市均为我国的工业中心(图1.13)。”其中“煤都”大同在图中并未标注出来,很显然,该图选择工业中心的标准混乱,例如:新疆、内蒙古标注的工业中心分别是10个和6个,而山西只标出1个,地处东部沿海的浙江和福建分别标出3个和2个。这样的标注既导致了教材的图文不一现象,又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另外,该图图例中的“工业基地”与教材14页第四自然段中的“工业区”是相同的概念,最好采用同一说法。

2.图6.1中黄土高原的范围不一致

教材58页的图6.1由主图和附图组成,主图表示黄土高原的范围,附图表示黄土高原的位置,仔细观察,会发现主图和附图所标出的黄土高原位置明显不同:主图中黄土高原延伸到青海省境内,附图中黄土高原的西缘在青、甘交界处。另外,图6.1(和图6.2)的范围与教材文字叙述有明显的不同;其一,教材58页第一自然段认为黄土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但图6.1、6.2中黄土高原范围都未延伸到河南境内;其二,教材58页第一自然段:“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而图6.1、6.2所示的黄土高原都西越过乌鞘岭、南不到秦岭(渭河平原在秦岭以北但不属于黄土高原)。应该说,自然区域因为具有过渡性很难确定其绝对的界限,上述文字描述和图形也散见于各类地理书刊中,但在同一本书中应力求图文一致、图图一致。

3.图9.4中晋煤外销比例应标出具体年份

教材95页图9.4显示晋煤外销比例为88.2%,如此精确的数字应该代表某年或某几年的平均情况,图中最好标出相关年份,增加资料的真实性,但是,教材中的图和相应文字说明都未涉及时间。教材96页:“现在山西省全省产煤量的2/3以上用以外调(图9.4)”的叙述又显得不够严谨,虽然,“2/3以上”与"88.2%"在语法上并无矛盾,但表明"88.2%"只是特定时段的晋煤外运比例,否则“2/3以上”的叙述就显得太笼统。

4.图6.3因果关系混乱

教材60页图6.3中各环节之间因果相连,其中部分环节因果关系不明显,例如:“开垦荒地”应是“破坏植被”的直接原因;“破坏植被”是“破坏生态平衡”的直接原因;“毁林开荒”是“开垦荒地”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其结果;“人口继续增长”和“人口增长”可以合并,以“人口不断增长”代替,作为恶性循环的一个环节,结合教材中相关文字叙述,图6.3可修改如下:

二、个别词、句表述不严谨

1.海南省行政区域中应加上“东沙群岛”

教材113页最后自然段:“……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散布于南海的西沙、中沙、南沙等群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的叙述中罗列了南海四大群岛中的三个,容易使学生认为东沙群岛不属于海南省,应在“西沙”后面加上“东沙”。

2.“地理优势”宜改为“地理区位优势”

教材15页第二自然段:“充分发挥沿海的地理优势……”中“地理优势”一词外延过宽,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分析,宜改为“地理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或“位置优势”。

3.关于南海油气资源的叙述可信度低

教材115页最后自然段:“南海是世界上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海区,估计有几十亿立方米天然气和几百亿吨的石油远景储量,可与波斯湾媲美。”其中最后一句话随意性较大、可信度低。我国南海油气资源确实丰富,但从加点字的使用看出,“几十亿立方米”、“几百亿吨”都是远景储量,而波斯湾的探明石油储量达908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60%左右,两者不具备可比性,可以将“可与波斯湾媲美”删去。

4.对三个经济地带划分依据的阐述不全面

教材第10页第一自然段:“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照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其后三个地带的划分采用的是1983年第七个五年计划时的划分方法,而当时划分的依据是“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仅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划入西部地带的川、渝、陕要好于中部地带的内蒙古乃至其他个别省份。因此,关于划分依据可作以下修改:①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改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②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后加上“自然资源及所处位置”。

三、少数内容安排不够精当

1.选取的工业中心不典型

教材15页“中部地带”标题下第四自然段:“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较发达。哈尔滨、武汉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太原、包头、大同、郑州、洛阳、长沙、株洲等城市均为我国的工业中心。”还存在叙述混乱的问题。其一,中部地带的“汽车城”长春和齐齐哈尔的重工业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但文中并未提及,选取的有些城市工业地位远不及长春;其二,从段落结构看,列举的工业中心应属于“有色金属”和“重工业”发达的城市,但武汉、郑州等城市轻工业占有较大比重,尤其是郑州轻工业比重达50%左右。

2.治理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措施不全面

教材42页表4.2显示,黄淮海平原土地限制性因素主要有干旱缺水(36.27%)、低洼易涝(30.51%)、盐碱化土地(17.16%)三种,但在第四单元第二节中“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中只分析了低湿地和盐碱化土地的治理和开发措施,对影响最大的因素(干旱缺水)只字未提;从教材编写结构看,第3~12单元都是先分析区域背景,然后找出国土整治的针对性措施。因此,教材宜增加解决干旱缺水的应对措施,如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结构调整等。

3.标题和内容不尽吻合

教材第8页“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标题下有两个自然段,第一段写青藏高寒区的水平差异,第二段写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很显然,垂直差异是其主要特征,但标题中“的”字具有很强的限制性和排斥性,可改为“青藏高原垂直差异明显”。

4.应适当说明“西部大开发”中“西部”的范围

教材第一单元第四节提及“西部地带”和“西部大开发”两个概念,文中对“西部地带”的范围作了明确的叙述,但没有说明“西部大开发”中“西部”的范围,学生容易将两个“西部”混为一谈。因此,应说明“西部大开发”的“西部”范围包括西南的川、渝、云、贵、藏,西北的陕、甘、宁、青、新,沿海的广西,北部边疆的内蒙古,以及湖南湘西、湖北恩施两个土家族自治州。事实上,学生更感兴趣的是“西部大开发”内容,纵览中学地理教材却鲜有涉及,增加这些内容并未占据过大的篇幅,却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标签:;  ;  ;  

高中地理(选修课)第二卷教科书提到缺陷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