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实现了进一步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工作需要的用电量急剧上涨。这样一来就从根本上转变了我国电力市场中存在的供需关系,并且对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促使我国电力企业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在进行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研发设计的过程中,电力企业需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要指导方向。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创新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促使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实现进一步提升,并且促使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实现技术
1前言
电力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系统是电力企业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电力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必不可少的环节。目前我国进入了网络信息化时代,利用网络完成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电力服务水平。通过对目前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的分析研究,积极面对新变化,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扩展市场,就需要以创新精神面对电力企业营销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保证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应用和构建,支持电力企业的创新发展。
2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设计原则
2.1开放性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不应是封闭的,而应具有开放性。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怎样才能与企业内的其他系统相衔接,以此帮助电力企业实现统一化的管理。
2.2灵活性
营销部门是电力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销部门处理业务的方式以及处理业务的过程都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此在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中,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实现系统的个性化设计,以此满足营销部门处理不同业务的需要。
2.3安全性
在网络时代,安全一直都是备受广大网络用户重视的问题。网络一方面能给人们的工作、交流带来极大的方便,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因此,电力企业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中,必须要充分考虑设计的安全性。目前常用的安全防护方式有权限设置、纠错、加密、备份等。同时,还要完善企业内部的权责制度,杜绝非相关人员越权访问。
2.4适用性
电力营销信息管理是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的一部分,在系统的设计中必须要考虑企业的需要。在开展不同的业务时,需要适时调整,而不能恪守不变,否则就会导致系统无法充分发挥其功用。鉴于此,电力企业在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中,必须要重视系统的适用性。
3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设计
构件技术指的是软件开发方式及工具,其主要目的就是扩充软件的功能。通过构件技术不需要设计太多的应用系统,只要通过对系统核心功能进行分析,就能够使系统支持不同的而应用模式。为了能够创建具有高水平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本文就通过构件耦合的方式,通过系统中各机构之间的协调及调用,实现系统模块化及系统化的功能。
3.1系统结构的设计原理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在设计中重点考虑的是与其他系统的衔接方式,保证电力企业内部系统之间相互的连接,帮助企业实现管理信息的统一化。营销部门是电力企业的核心,处理业务的过程和方式具有灵活性。在营销部门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灵活性的运用,实现设计的个性化,满足营销管理需求。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备受关注。虽然网络可以带来便利,但是也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所以在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设计中要注意安全性,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保护可以采用设置权限、加密和备份。与此同时,要不断对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避免出现越权访问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系统结构设计最重要的就是适用性,根据业务的不同进行调整,杜绝一成不变,确保系统的充分发挥和实施。
3.2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结构是在J2EE的基础上的多层B/S结构,主要包括Web服务层、数据库服务层、客户层和应用服务层。Web服务层指的是对发布信息、请求访问协议和HTTPS的处理;数据库服务层指的是对数据库资料进行同步备份、管理分布和组织;客户层工作是对人机交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应用服务层是指负责集中管理应用中逻辑。根据系统设计原则采用先进的技术,设计出符合电力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应用系统体系结构中,出现了专用构件和公用构件,两种构件形式共同对日常工作进行服务和处理。专用构件作为功能板块,主要负责对报表和业务的管理工作。而公用构件主要负责分割流程功能和数据映射工作。
3.3电力营销应用服务器结构
根据应用服务器体系结构图,不难看出应用的主要模式,在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中,服务器的应用包括应用管理服务、服务接口和胶合逻辑、配置服务三方面。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要在服务器结构中得到科学分配和实施,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工作中的错误率,保证服务器稳定运行。
4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技术
4.1耦合技术的构建
耦合技术的设计是目前利用中最为普遍的技术,它在软件开发与设计过程中都能给信息系统形成一种新方式,在对营销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期间,发挥其引导作用。耦合技术的形成能够促进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所以,根据各个模块的合作方式来实现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构件耦合技术分为紧耦合、松耦合。紧耦合要求的是每个构件之间的紧密联系,它能实现系统的整体性能;松耦合要求的是每个构件具有相对独立性,当每个独立模块在一起工作期间,不仅能够促进模块化信息系统功能的完善性,还能使每个构件产生一种松散的状态,从而提高内部结构的紧密性。
4.2工作流的技术
工作流的技术主要在一定的引导下,实现流程的自动化运行的一种技术。在该技术使用期间,可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并有效避免计算机中出现较为复杂的编程。目前,大多数的工作平台都都是集成、框架的组件,一般利用较为简单的图形化工具进行管理,在使用中更为便捷。所以,工作流的技术能将系统中的每个组件利用图形表现出来,并根据组件之间的联系情况来实现连接,以保证相关业务的有效完成。工作流技术目前成为一项创新性技术,将其应用在电力营销管理管理系统中发挥其较大作用。根据工作流平台的建立,可以将每个系统灵活运用,在具体工作执行期间,首先虚拟出不同的模板,然后利用工作流平台实现科学装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工作中产生一些突变,则需要利用工作流平台对产生的问题进行修正,以保证整个系统能够提供其使用的灵活性,这样才能符合电力系统的变化发展。
4.3安全管理技术
在我国电力供应系统中,内部使用的安全技术必须具有较高技术,这样才能使每个供电网络在运行中更为安全,以提高电力供应的及时性。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使用的都是统一模式,针对不同的电力管理系统,能够保证安全控制技术的多样性与多变性。而且,还能给电力业务系统提供更为方便的连接端口,对于使用受限制的一些用户、无权利查询的用户也能保证身份验证操作方式的便捷性。
5结束语
在现代网络化背景下,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供电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供电企业在满足企业市场需求的主要措施。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是供电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创新传统系统,解决传统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满足电力企业与时俱进的目标,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童伟丽.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
[2]刘泰杉.电力营销客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
[3]席懿蕾.电力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
论文作者:王雅翔1,平子煜1,赵文淇 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电力论文;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技术论文; 构件论文; 工作流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