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为农减灾防灾服务存在的问题论文_覃梦文,

气象为农减灾防灾服务存在的问题论文_覃梦文,

湖南省江永县气象局 425400

摘要:农业受气象天气影响较多,同时农村是气象监测薄弱的地区,受冰雹、暴雨、低温、洪水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为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提高气象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的水平。文章针对气象为农减灾防灾服务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气象;农减灾防灾服务;问题;控制措施

1导言

三农工作是农业气象工作的核心重点内容,充分发挥气象部门为现代农业防灾减灾的服务,以防灾减灾为核心,通过提高气象人员的工作水平,强化人工对天气的影响,加强气象监测工作,构建现代农业的防灾减灾体系,让气象真正实现对现代农业防灾减灾服务。

2气象为现代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重要性

气象对现代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国土面积广,纬度跨度大,地形地貌种类多,导致气候类型多样,包含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以及高原山地气候等,这就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多样性,农业气象灾害种类也随之增多;气象灾害总体呈现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的特点;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随着农业体系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其对气象的依赖越来越多,气象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天气变暖,干旱、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发生的频率逐渐提高,给农业生产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3气象为农减灾防灾服务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如火如荼,特别是“三农”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这也得益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农业气象灾害会极大地影响农民的创收,农业生产无法得到保障,在社会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的状态下,每一个地区的气象部门都需要给农业生产带去更多有针对性的服务,由此做好气象减灾防灾的工作。尽管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上有了一定成果,但问题也十分突出。例如,一些农业区域中气象灾害的监测预防不够充分,缺少相关的预防体系并且制度也不够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气象灾害信息无法及时地传达下去,有关部门的气象资料搜集方面也十分弱,缺少相关的认知,这样势必会影响气象灾害解决工作。部分地区缺少对气象灾害防灾和减灾工作的宣传,因此在认识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别,我国的很多地区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缺少相关人才的引进和投入,与发达国家的气象工作存在明显差距。

4气象为农减灾防灾服务的控制措施分析

4.1加强气象监测,建设农业防灾减灾体系

为加强气象为现代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可以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提高农业气象监测水平。首先,加强对区域自动气象站网络的完善,加强对农村自动监测站的建设,保障农业生产运行;其次,针对不同农业时机、不同农业地域进行针对性的监测;最后,加强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推进气象水平的提高。

4.2明确现代农业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引入了现代化的生产要素,使用了非常先进的技术,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步伐加大。在这样情况下,农业显现出一种现代化的气息,专业程度和信息化程度以及标准化程度非常高,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的运行和发展。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核心就是建立起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兴办农业产业加工业,形成一个链条。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可以让农业走入市场,减少和避免了由于农业经营规模狭小或者是农业销售不良的问题。在这种势头之下,农业生产和气象条件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气象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的种植结构和农业自然资源的运用程度。例如,气象对农林牧副渔等都产生直接的关系,很多自然物的生长关注于气象条件,因此气象可以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多种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3加强气象科普,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气象服务队伍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气象服务队伍,一是要做到气象队伍具备扎实的气象知识,通过气象方面专业的学习、培训,加强气象理论知识;通过气象吧监测、播报方面的实践、锻炼,加强气象队伍的经验积累。二是要做到气象队伍具有较高的气象服务能力,通过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生产生活对气象播报的需求,优化气象工作;了解收集农业气象灾害信息,提高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平。

4.4注重农业生产中的气象服务及时更新

气象服务的及时更新可以让人们更确切地了解相关的自然情况,并且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为农业产品提供所需要的高产和优质的气象服务,做好相应的保障措施。例如,在部分地区实施的立体养殖方面,需要一些小气候条件信息;农业覆膜或温室大棚等都需要按照气象信息做好下一步的工作;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相关天气或者气候问题做好防范。例如,在农业生产中提供发生冰雹、冻伤害或旱涝等天气状况之中的农作物补救保护方式,降低气候灾害造成的损失;更为详细地提供相关种植业还有养殖业的适宜收获时期,由此也提供出产量和品质等条件下的气候条件预报。及时有效地更新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气象服务可以更好地给农民预留准备的时间,减少气象可能发生的灾害还有损失。

4.5气象信息发布渠道的拓展

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全面进入到了新时期和新阶段,因此还需要逐步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综合性的农业气象信息管理平台。在网络的支持下,在平台中发布气象信息,由此更加及时和准确地让农民获得相关的气象信息,做好种植、生产和经营的计划调整。需要从两个方向进行预测分析:气象部门需要依据于政府的支持,建立起公共的气象服务体系,极大地拓展气象信息的整个发布渠道,引进相应的媒体和网络等,促进气象信息资源发布的有效性;媒体和网络通信公司等做好辅助支持的工作,安装气象警报系统,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发布气象信息,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发布农业气象信息,由此提升农民的认知程度,也让农民可以在第一时间认识到信息的有用性。

4.6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体系

建立健全“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机制,在农村地区建立起各种预警接收设备和气象灾害预警队伍。各级气象部门应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气象信息员和协理员的作用,综合考虑各地区民众接收气象信息渠道差异性并区别对待,确保灾害性天气到来之前人们及时接收到灾害信息并提前做好准备。

4.7农业气象产品的细化分析

第一,提供农业生产前阶段的信息资料,在参照农业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气候资源,做好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发展特色农业可以有效的对农业结构进行多方面的调整分析,由此也建立起一些适合地区自然情况的优势农业类别,不断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做好发展举措的研究。例如,开发相应的气候资源可以充分对农业气候区域做好划分,争取挖掘出更多的气候资源,拓展和延伸气象服务的范围与空间。例如,对区域的气候特点做出分析之后,划分果蔬区域和畜牧区域,对产品的需求定位和气象科学依据做出划分,两者充分结合,才能有助于农业生产,并有利于防灾减灾。

第二,长期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报。在农作物播种时期提供有针对性的天气预报,并且按照当地的气候条件对相关的工作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更好地提升气候资源的运用力度。农业生产资料在生产、储藏、销售方面也需要气象的支撑,对于不利条件的气象天气还需要对这些工作进行调整,找到预防的举措,提升农药、机械运用等等方面的气候保障,这样做也是为了减少可能产生农业损失。

5结论

总之,农业生产离不开对气象的参考,更加离不开气象监测的支持,这样可以减少气象灾害的产生,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业的产值与产量。但气象工作部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参考多个程序,还需要相关工作者做出相应的准备与努力,减少繁琐的程序,做好气象的监测与发布工作。

参考文献:

[1]马丽,吕明芯.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3):246+248.

[2]尹作鹏.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工作探究[J].低碳世界,2017(29):299-300.

[3]高清民.气象为农服务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20):203-204.

论文作者:覃梦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气象为农减灾防灾服务存在的问题论文_覃梦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