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审计问题的几点思考论文_刘迎旭

建筑工程造价审计问题的几点思考论文_刘迎旭

山东宏嘉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41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是涵盖建筑工程全过程的系统性工作内容,包含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工程招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工程竣工阶段等全过程阶段。造价审计对建筑企业的资金投入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成本控制,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各阶段的工作开展具有重要影响。分析当前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改进,提高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水平是当前建筑工程行业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审计;问题

1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常用的方法

1.1对比审计法

建筑工程的审计工作需要与已经做好的工程成本造价计划记性对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减少审计的工作量,极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是也应该明确因为项目实施的环境等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审计过程中会有具体的差异,因而使用对比审计法时,应该先设计统一的或者基础的项目或者部分,对于其他在机构上存在差异的地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从而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2筛选审计法

建筑工程存在面积以及高度上的差异,但是具体的每一平方米应该使用的材料以及工程量等是大致相同的,因此应该对过去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制定出详细的建筑规划指标。今后在建筑工程审计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筛选之前的数据进行分析,当遇到无法筛选出来的项目或者区域时,则说明该部分的工程建筑的面积等方面并不符合以往的规定,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造价审计。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能够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但是适用有限,不能用于住宅建设中。

1.3标准图审计法

该方法主要指的是以建筑项目的基础标准进行审计工作,对于建筑工程中比较稳定的部分比如地面等则可以通过直接与设计图纸进行比对的方式进行审计,降低工作量,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而对于建筑工程中变更修改的部分或者是数据不够稳定的则通过设置单位元素的方式进行审查。标准图审计法的应用对建筑工程的图纸具有较高的要求,必须保障图纸的准确性,减少数据存在的误差,因而这种当时使用的范围也比较狭窄。

2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招标阶段审计工作有效性低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投招标阶段有效性低的问题,主要存在围标和回避招标行为,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具体来说,围标是指部分施工队伍下级包含多家建筑公司,在招标过程中利用多家建筑公司进行招标,导致招标报价偏高,导致市场竞争混乱,不利于建筑企业的资金投入使用效率和成本控制;回避招标是指将招标项目分为多个组成项目进行实施,钻法律法规的空子,以此躲避造价审计监督审查,对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很大影响。

2.2竣工阶段结算谎报问题

建筑工程的造价直接关系到过程的盈利情况,对建筑企业的资金投入使用效率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普遍存在施工方在竣工阶段结算谎报现象,以此提高工程造价。主要有虚报工程量、重复报价、曲解合同条款、虚增工程项目等。虚报工程量是指施工方提供的工程量高于实际工程量,以此增加工程报价;重复报价主要是对部分施工材料进行重复报价,以此增加工程报价;曲解合同条款是施工方对合同条款中部分内容进行曲解,不能规范合同条款,以此增加工程报价;虚增工程项目主要是施工方提供的工程项目和投招标合同不一致,以此增加工程报价。竣工阶段结算谎报问题普遍存在,给审计造价带来很大程度的困扰,也不利于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不利于企业的盈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部分造价审计人员素质不够硬

目前我国造价审计人员素质不够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造价审计人员意识不强,造价审计工作涵盖于建筑工程全过程各环节,审计内容多,审计难度大,部分造价审计人员审计意识不强,责任意识欠缺,导致审计工作开展不顺利;二是部分造价审计人员能力不强,基于我国计划经济下的造价审计,审计工作一般由多个部门人员共同参与,部分造价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达不到行业标准,导致审计工作开展不顺利,甚至出现较大错误,不利于建筑企业的投入资金有效性和成本控制。

3建筑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优化策略

3.1规范投招标行为

投招标阶段是建筑工程的重要阶段,通过投招标能有效提高建筑企业资金投入使用效率,有利于成本控制,同时,还能防止行业垄断行为,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机制。针对招标阶段有效性低的问题,需要规范投招标行为。具体来说,规范投招标行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造价审计工作人员严格审计投招标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发现投招标文件中不合理和不明确部分,并以此作为审计依据处理其他阶段、环节中审计工作出现变更的情况;二是严格规范投招标行为,严厉打击围标、回避招标、借资投标等不良行为,规范市场竞争机制,防止市场垄断现象的发生,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3.2开展造价预结算审计工作

竣工阶段是建筑工程的最后阶段,审计工作进行结算审计是建筑企业支付施工方薪资的重要依据。针对竣工阶段结算审计工作存在谎报现象的问题,需要进行造价预结算审计工作。具体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投招标文件、合同和造价预算为理论依据,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单位的工程量进行审核,防止出现施工方虚报工程量、重复报价、曲解合同条款、虚增工程项目的现象,其中,材料费用一般占工程费用的50%-70%,是工程施工的主要投资内容,对材料费的审计应当以合同条款及文件标准为依据,并参照市场材料价格与材料生产标价,进行严格审计;二是对变更调整项目进行重点审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对变更调增项目的审计不能独立进行,需要结合投招标文件及合同进行审计,审计是否存在虚报工程量、随意增加工程量、虚报材料价格等现象。通过开展造价预结算审计工作,对建筑工程全过程各阶段环节的工程量进行严格审计,保证工程预结算与工程造价预算不能有过大出入,及时发现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与投招标文件和合同不符合、不合理部分,为工程竣工阶段造价结算提供充分的数据基础和保障。

3.3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审计工作人员是进行审计工作的主体,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针对部分审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够硬的问题,需要全面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具体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意识提升,当前我国工程造价审计内容多、审计周期长、审计难度大,对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要求高,通过组织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二是能力提升,由于我国工程造价审计内容多、周期长、难度大,要求审计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符合行业标准,能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各阶段环节的工作内容进行审计,充分保证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

4结论

新形势下要想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实力,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及时发现我国建筑工程设计造价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造价审计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基础环节,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高效,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建军.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居业,2017(12): 166+168.

[2]洪正喜.关于建筑工程造价审计方法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6): 195.

[3]支力辉.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7 (29):286-287.

[4]唐越.建筑施工中工程造价审计的重要性分析[J].四川建材,2017,43 (10):194-195.

论文作者:刘迎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审计问题的几点思考论文_刘迎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