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于老年群体中的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老年患者原本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差,脑梗死发生后,通常表现为严重的运动、感觉、语言功能障碍,甚至痴呆,患者的个人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面临巨大挑战。为了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早发现、早诊断成为关键所在。CT与MRI都是临床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常用影像学技术,本文比较了二者的诊断结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参与研究的82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全部选自2016年6月~2019年6月,符合中国脑血管病会议2014年提出的相关诊断标准[1],CT与MRI资料完整,知情同意。排除心脏瓣膜置换术手术史、动脉瘤手术史、安装心脏起搏器、心肺与肾脏功能不全、精神疾病。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31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5.28±0.54)岁;合并症:冠心病19例、高血压32例、糖尿病20例、高血脂9例。1.2方法1.2.1CT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型双源128排螺旋CT机。参数设置:电压120kV;电流390mAs;层距5mm;层厚5mm;矩阵512×512。检查时,取患者平卧位,根据呈现的影像学信息调整扫描强度,然后进行再灌注扫描,选取最理想的灌注扫描层面,注射40mL的优维显比对剂,实施动态增强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80kV;管电流150mA;矩阵512×512。1.2.2MRI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era1.5T磁共振诊断系统。参数设置:扫描序列T2WI、T1WI;冠状位T2FALIR扫描。通过EPI行DWI检查。TR:6000ms;TE:100ms;层厚:5mm;矩阵:256×256;层间距:1.5mm;FOV:230mm×230mm;b值:1000s/mm2;一次性激发24s,获得ADC图。1.2.3影像学分析至少两名工作经验丰富、职称在主治医师以上的放射科医生单独分析,如果有不同意见,则共同商讨后给出统一结论。诊断标准[2]:CT显示脑白质和脑皮质内有多发的、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或扇形)的低密度梗死灶;脑室旁与基底节区有低密度影。MRI急性期24h内,显示T2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以及FLATR高信号。1.3观察评定标准比较CT、MRI对脑室旁、小脑、基底节区、丘脑、顶叶、额叶、颞叶等各梗死部位病灶的检出率。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CT、MRI对各梗死部位病灶的检出率比较:小脑和脑室旁病灶的检出率,CT与MRI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基底节区、顶叶、丘脑、额叶、颞叶病灶的检出率,MRI显著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1 CT、MRI对各梗死部位病灶的检出率比较(n,%) 梗死部位 CT(n=82) MRI(n=82) x2 P 小脑 13(15.85) 19(23.17) 0.25 >0.05 脑室旁 19(23.17) 26(31.71) 0.19 >0.05 基底节区 35(42.68) 62(75.61) 6.87 <0.05 顶叶 16(19.51) 39(47.56) 5.19 <0.05 丘脑 22(26.83) 38(46.34) 4.76 <0.05 额叶 25(30.49) 53(64.63) 5.32 <0.05 颞叶 9(10.98) 25(34.15) 6.24 <0.05 3 讨论CT和MRI都是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常用影像学技术,能够迅速明确梗死部位以及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CT诊断的原理是:利用射线束进行断层扫描,以不同的脑组织对射线的吸收情况为依据,对病情做出判断。CT诊断的优势是费用低、操作简单、可重复性,易于患者接受。缺点是对特殊部位的病灶以及微小病灶的敏感程度较低[3],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MRI诊断能够呈现患者脑细胞的活动特点,而且清晰度更高,医生更容易做出准确判断,能够准确的呈现梗死部位的血流灌注特点及其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资料显示[4]:早诊断、早治疗是挽救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另有研究表明[5]:MRI对脑梗死<24h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本研究中,MRI检出基底节区、顶叶、丘脑、额叶、颞叶等梗死部位病灶的数量明显多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MRI比CT更具有应用价值,可作为重要的诊断技术予以推广。参考文献[1]林汉军,段大兵.MRI检测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变检出率、病残率及病死率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7):79-81,93. [2]赵永强,张玉,霍英杰.MRI和CT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的诊断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4):486-488. [3]谢硬.关于CT影像和MRI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运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7):44-45.[4]邱先发.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5):45-46.[5]段新秀.对比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 临床结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2):217-219.
论文作者:殷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病灶论文; 老年论文; 检出论文; 多发性论文; 患者论文; 脑梗死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