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PTQ系统的意义公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设论文,意义论文,系统论文,PTQ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PTQ系统是蒙太格语法中最成熟的一个英语部分语句系统。 该系统在范畴语法的基础上通过一部词典和语形组合规则生成英语句,然后运用一套翻译规则把英语句变换成内涵逻辑式,再通过内涵逻辑的模型来解释这些逻辑式,从而间接获得英语句的语义解释。值得注意的是,解释英语句的内涵逻辑模型是经过特定限制的模型,这些限制以意义公设(Meaning Postulate)的方式表现出来。意义公设(简称MP)在内涵逻辑语义学对自然语言的解释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跟PTQ 系统一些基本思想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作为PTQ系统比较艰深的内容,MP 的深入理解及其具体操作在Montague那里却没有给予充分论述。所以,有必要对MP有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
1.PTQ系统共有9条MP,它们是:
2.2Montague认为, 并非任何内涵逻辑模型都可以用来解释英语的语义。PTQ系统中的内涵逻辑模型是经过限制的模型,这类模型Gamut称之为admissible models。所以,从语义学的角度看,MP 的作用就是从所有模型的类中限制出满足某些语义关系的子类。MP[,1]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它要求模型把英语专名有关的个体常项处理成严格指称。MP[,2](或MP[,3])要求模型把外延普通名词(或外延不及物动词)所包含的个体概念解释成常值函数。MP[,4](或MP[,8])则要求模型中存在一个个体是外延及物动词(或外延介词)的宾语所涉及的对象。MP[,5-7]的情况比较特殊,它们几乎没有什么化归作用,,它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语义方面。它们要求在解释英语的模型中,就包含seek,believe that,try to等语词的内涵语境而言,其主语位置上的施事者,必须是论域中存在的个体。
2.3PTQ系统中MP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与语言哲学有关的一些疑难问题。语形化归与模型限制的作用都是服务于这一基本宗旨的。MP[,2]与MP[,3]与解决所谓“Barbara疑难”有关。对此,Montague 认为:“它涉及到以前哲学家还没有注意到的一种内涵关系。根据一般的逻辑原则, 从‘thetemperature is ninety’和‘the temperature rises’这两个前提似乎可以推出‘ninety rises’这个结论。但是,有这么一些场合,在这些场合下,两个前提都真,结论却推不出(《Formal Philosophy》P.237)”。为什么推不出,外延逻辑无法说明。为此Montague在PTQ 系统内,把普通名词和不及物动词分为两类,外延普通名词(或不及物动词)可以使用MP[,2](或MP[,3])把所包含的个体概念解释成模型中的常值函数,它们可以被化归成指代个体集合的表达式。而内涵普通名词(或不及物动词)不能使用MP[,2](或MP[,3]),它们所含有的个体概念并非被处理成常值函数,它们不能进行化归。于是,上述“疑难推论”的前提和结论只能分别翻译成:
据MP[,4]的推论可得:(2)(3)。这表明(2)与(3)两种组合在满足MP[,4]的模型中可同时成立。从语义学角度看,使(2)与(3)同时为真的情境至少具备这样的条件:无论在由find'。所展现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中,还是由find'所展现的个体概念与个体概念性质之间的关系中,是unicorn'的个体在模型中始终是有所指的。 而在内涵动词seek那里。由此得到的类似(2)的逻辑式与类似(3)的逻辑式却不等值。这样在使类似(2)的逻辑式为真的情境中,是unicorn'的个体就不必在现实世界中存在,这便体现了内涵语境的无所指语义解释。MP[,4]所要求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Montague的PTQ系统为了解析上述语言哲学中的疑难问题, 引进了个体概念的手段来处理内涵语词的情况。但又想顾及日常语言表达中更多的从外延角度来使用语词的现象,就采用了MP的方式来化归。这些MP除了MP[,9]以外,大都直接或间接与个体概念的使用有关。本文认为:这些MP在表述上,数量上或使用限制方面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于是打算对此做一些探讨,提出另一套比较简明的涉及个体概念的MP方案。
3.1关于普通名词和不及物动词化归的MP的探讨。
3.1.1在PTQ系统中,当提及不及物动词的化归时,Montague给出一个记法约定(Notational Convention)和有关MP的推论:
3.1.2在PTQ系统内,普通名词和不及物动词的语义类型都被处理成〈〈s,e〉,t〉,即它们的语义值都是个体概念的集合。 当把其中的外延语词的语义值化归成个体的集合时,Montague却采用了两条不同的MP。为什么要区别对待?在Gamut那里,对Montague 的用意没作进一步说明。本文认为,普通名词的化归之所以需要MP[,2]的形式,似乎是为了便于获得更多的有关化归操作的推论。而不及物动词的化归只需证明一条推论,所以用MP[,3]的形式。然而无论怎样,若把(5)中δ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普通名词,则有关普通名词和不及物动词化归的MP就由两条改成一条。这样不仅能证明外延及物动词化归所需推论,而且也能推出普通名词化归所需那些推论。PTQ系统内,Montague 没有明确给出普通名词化归所需推论。根据Gamut的提示,这样的推论有3个:
CN推论:与CN推论[,3]的证明这里从略。
3.2关于及物动词与介词的MP探讨。
3.2.1对待及物动词及介词化归的情况,Montague 同处理不及物动词的化归一样,采取分两步走的方式,即先给出有关的MP及各自的NC,再据此确立各自的推论以便化归之用。Gamut认为,这样的MP 可一步到位给出,即把有关推论直接当作MP未尝不可。所以,PTQ 系统中关于及物动词和介词化归的MP可分别改为(6)与(7),各自相应的NC不变:
由于price不是外延普通名词,故不能用MP[,2]化归, 包含的个体概念并非是常值函数,ˇx就并非属于ICE,这样(9)中的λ-转换就难以实现。(8)中的love'.(j,ˇx)的组合在模型中就不可能为真。从而(8)在模型中也不可能为真。这样的结果是PTQ系统所不能接受的。 问题症结在于这里使用了price。所以,有关及物动词(或介词)化归的MP 应该加这样的限制:即MP[,4](或MP[,8])所涉及的二阶性质中没有price和temperature这样的内涵普通名词的翻译式出现。以及与相应的ˇx必是内涵封闭的。这等于说:外延及物动词(或介词)要化归(即获得它的有所指语义解释)必须与外延普通名词相搭配。
3.3本文提出的PTQ系统内关于个体概念MP的简化方案总起来说就是:(5)作为普通名词和不及物动词化归的MP(记为MP[,2]);(6)作为及物动词化归的MP(记为MP[,3]);(7)作为介词化归的MP(记为MP[,4]); 另外PTQ原有的MP[,1]与三条NC依旧。由MP[,2]推证一条IV推讼与三条CN推论。 据此就可以对系统内有关化归进行简洁的操作了。举例如下:
例1:A woman talks。
例2:John walks in a park。
标签:内涵和外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