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论文_余永忠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论文_余永忠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微课”应用

余永忠 福建省晋江市高登中学 362218

摘 要:为改变古诗词教学因考而教、直奔主题、形式单一的现状,笔者出于“激趣”考虑,引入“微课”这一辅助教学形式,尝试“诗中有情,‘微课’读诗”、“诗中有乐,‘微课’唱诗”、“诗中有画,‘微课’画诗”、“ 诗中有悟,‘微课’评诗”、“ 诗中有味,‘微课’赏诗”这五种做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古诗词,享受古诗词。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达,人们的生活节奏、信息传输不断加快,整个社会已然跨进了“微”时代。在“微博”盛行、“微信”流行的今天,我校《农村初中生家庭作业微解析的研究》与《开发微课程优化“LGPE”教学模式的研究》两个省级“微课”课题应运而生。“忽如一夜‘微’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经过两年的实施,这阵“微”风已然徐徐吹入语文古诗词教学之中,让师生神清气爽的同时,辅助了诗词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一、诗中有情,“微课”读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古典诗词因其句式整齐、韵律和谐、语言优美、感情充沛而十分适合朗读。“读”,是教学古诗词的不二法门。由于平常比较多的是让学生自己朗读,读一读就算了,久而久之,学生觉得单调乏味。自从导入“微课”之后,笔者经常把媒体朗读、教师范读、学生美读制成视频片段,穿插于诗词课堂教学,通过这种形式新颖的读法,学生学起古诗词来便觉得更加有趣。就这样,“微课”之“读”可以解诗,可以悟诗,进而读出了诗中的趣味美、节奏美、音韵美、感情美,如此师生微课读诗,不亦乐乎?

二、诗中有乐,“微课”唱诗

古人吟诗,其实跟“唱”差不多。其实,诗词本来就是很好的歌词,如果谱上了曲子就可以唱,《无题》、《水调歌头》等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成为传唱不衰的经典歌曲。教学这些诗词时,笔者让学生上网搜索同题歌曲来听,要求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歌词,达到背诵目的。接着,则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谱曲,自谱自演自唱。同时,借助“微课”把另一首歌的曲子直接套用到某一首诗词上,只要符合节奏,能较流畅地配着曲唱下来就行。

三、诗中有画,“微课”画诗

笔者在教学本单元诗词时,曾布置学生为每一首诗词配上一幅画,并制成“微课”在班上展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通过“画”诗,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意境,如王维《使至塞上》背景深远,意境雄浑,特别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千古壮观”名句,边景浩瀚,风光奇伟,可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沙漠之“大”,孤烟之“直”,黄河之“长”,落日之“圆”;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意境朦胧,可让学生品味其中的迷离与淡雅;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的蓬莱仙境,可让学生领略虚无缥缈、如梦如画之境界。

学生用画画的方式来品读这些古诗词,画得好的称为“工笔画”,画得不好的就称为“抽象派”,画得多了还可以编成“连环画”。这样,以画配诗,以画解诗,手脑并用,再加以“微课”展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

四、诗中有悟,“微课”评诗

诗歌是一种语言高度凝练、内容极其浓缩的文体,一句诗词可以引申出许多评论,或可以写出许多感悟。学习这五首诗词,笔者让学生以小作文的方式自选一首或一句,谈谈自己独到的见解,写成“百字诗评”,然后用“微课”进行点评,既训练了学生发散思维,又让学生觉得有趣、有成就感。

五、诗中有味,“微课”赏诗

古典诗词十分注意字词的运用,古人称之为“炼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足见“炼字”之辛苦,之讲究,之艰难。

如果单纯地让学生来赏析一首诗词,学生自然觉得无趣。此时,“微课”又帮上忙了。笔者抓住诗人注重“炼字”的特点,让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切入来鉴来赏,并把他们鉴赏的结果录制起来,挑选佳作在班上播出,学生兴致很高。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就抓住“直”、“圆”二字,平实而雄浑,细细品味,觉得无可替代;“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次用到“笼”字,传达出一种清新淡雅的韵味;“相见时难别亦难”中反复强调“难”,却是“难”上加“难”,“难”舍“难”分;“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这个词眼,前面所有的景物都是为了衬托它,一字而振起全篇。鉴赏语言这样,鉴赏内容、意象、情感等均可采用此法,长此训练,学生兴趣浓了,信心足了,更觉诗词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的同时,也不再害怕鉴赏类的考题了。

当然,“微课”应用于诗词教学也只是一种尝试,作为语文教师还要多方进行探索,灵活结合教学实际加以应用。“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语文教师更要以一颗诗心、一份诗情、一片诗意去创新古诗词教学,努力营造“微课”氛围,从而让学生在“微课”之风吹拂下,以更加生动活泼与喜闻乐见的方式接爱古诗词,感受古诗词,享受古诗词。

参考文献

[1]徐斌艳 吴刚 高文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6)。

[2]张洪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论文作者:余永忠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  ;  ;  ;  ;  ;  ;  ;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论文_余永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