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自我效能研究中的分歧及对元认知研究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能论文,分歧论文,启示论文,国外论文,自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01)03-0109-06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从自我概念(self-concept)研究中分化而来。Bandura[1](P391)最早提出了自我效能的明确定义,将个体在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时,对自己组织及完成这一任务的能力的判断定义为自我效能。因而,对自我效能的测量,必须结合具体的任务情境进行。否则,就很容易将自我效能同一般性的自我概念混淆。
自我效能影响着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量和行为的坚持性等,是同个体的成就行为密切相关的一个中介变量,因而,对自我效能的研究对于正确预测个体的成就行为及改善个体的活动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国外自我效能研究中存在的某些分歧及原因做以尝试性分析,并提出在元认知研究中引入自我效能这一变量应注意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希望对当前有关自我效能的研究有所启示。
一、国外自我效能研究中的分歧及原因
国外的自我效能研究涉及到了众多领域,成果颇丰,如对记忆自我效能对个体记忆成绩及记忆策略习得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既使人们认识到了自我效能对个体行为的重要影响,也为将自我效能引入策略训练等领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在这些研究中,由于对相关概念的界定、测量工具的选择、理论模型的建构等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导致某些研究的结论间存在明显分歧,这就影响和干扰了人们对自我效能全面、整体地认识和把握。因而,有必要对这些分歧及原因做以分析。
(一)相关概念界定不一致产生的分歧
在自我效能的有些研究中,研究者常将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这两个定义混淆,即研究中报告的自我效能的作用实质上是自我概念引起的,而报告的自我概念的作用实质上又是自我效能引起的。在引用这类研究的结论时,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其具体的测量过程来分析其揭示的究竟是哪些变量间的关系。由于对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界定不一致产生的自我效能研究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两类研究中。
1.在自我效能对行为成就有无预测性的研究中存在分歧
自我效能对个体的成就行为有着较高的预测性。自我效能水平高的个体比自我效能水平低的个体行为的坚持性强,努力程度高,最终的成就行为表现更好。许多研究的结论都支持上述观点,如Betz &Hackett(1983)的研究发现,数学学习中,学习的自信心——自我效能对数学作业成绩有着有效的预测性;Collins(1982)的研究表明,控制住先前经验的影响,在完成具有新异性的作业时,自我效能水平高的学生比自我效能水平低的学生表现得好;Siegel、Galassic & Ware(1985)发现,要解释个体的行为成就差异,用含有自我效能的模型比用含有焦虑和能力的模型效果好;George W.Rebok & Laurie J.Balcerak(1989)的研究中发现,不论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自我效能水平高者比自我效能水平低者在记忆策略训练中的表现好。上述研究的结果一致表明:自我效能对成就行为有着较强的预测性。
而另一些研究的结论却与上述观点存在分歧,认为不是自我效能而是自我概念对行为成就有预测作用。如,Norwich(1987)的研究发现,控制住自我概念的影响后,自我效能不能对成就行为做出预测,认为只有自我概念和先前的经验对成就行为有预测作用。这一研究是从自我概念的角度出发,据自己假设的因果关系引入变量进行研究的;Randhawa(1993)用一种一般性的自我效能感(实质上就是自我概念)测量来研究自我效能的作用,认为一般性自我效能感中介于能力对行为成就的影响之间。上述研究认为自我概念对成就行为有着有效的预测性。
以上分歧主要在于究竟是自我效能还是自我概念对成就行为有预测力。
2.在成就行为与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的相关强度研究中存在分歧
根据Bandura对自我效能的定义,自我效能同成就行为间的相关强度应大于自我概念同成就行为间的相关强度。但在对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中,结论并不一致,存在一些分歧。
有些研究的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同行为成就之间的相关强度比自我概念同行为成就之间的相关强度弱。如,Marsh、Walker & Debus(1991)的研究表明,自我概念同行为成就之间有相关,但在这一研究中,并没有对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对行为成就的影响程度做以比较;稍后,Marsh(1991)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被试,比较了成就对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成就行为对自我概念的影响比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大。
而另一些研究的结果表明,具体的自我效能同行为成就之间的相关比一般性的自我概念同行为成就之间的相关要强。如Relich在研究了自我概念、数学成就、除法作业及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后,报告成就同一般性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强度相等,但成就同具体的除法自我概念间的相关强度比与数学自我概念间的相关强度要强。除法自我概念实质上就是除法自我效能,也就是这一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同行为成就间的相关强于自我概念同行为成就间的相关。
由上述分析可知,以上两类研究中出现的研究结果上的分歧主要原因在于各研究中对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的界定不一致,有的研究中用来测量自我效能的问卷实际上测量的是自我概念水平,而用来测量自我概念的量具实际上所测出的又是自我效能水平,而且以前一种情况居多。因而导致只看文字表述,觉得这些研究结果分歧很大,有的甚至截然相反。由此可见,涉及到自我效能的研究,一定要注意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测量工具的选取。
(二)相关变量引入的顺序和数量不同产生的分歧
由于自我效能水平受个体的焦虑水平、性别、先前经验、认知到的价值等变量的影响,而且这些变量对个体的行为成就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而在研究个体的自我效能水平与行为成就之间的关系时,就有必要引入上述变量,这样才有助于较为完整地考察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不至于为了追求实验的严密性而舍弃对许多有影响力的变量的考察。但正因这种研究上的追求,导致了一些因变量引入的顺序和数量不同而出现的研究结果上的分歧。这类原因产生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下列研究中。
1.在焦虑同自我效能及行为成就的关系研究中存在分歧
有些研究认为焦虑对行为成就有着较强的预测性。如Schwarzer等人(1989)的研究表明,焦虑同行为成就间有负相关,即焦虑水平越高,行为成就越差。
而有些研究认为,焦虑对行为成就无预测性。如Lalbre(1985)和Neece(1990)的研究表明,当自我效能、自我概念、先前经验和认知到的价值的影响被控制住后,焦虑不能对行为成就做出预测。这项研究的结果说明,焦虑并不能直接影响行为成就,焦虑水平对自我效能或自我概念等变量产生影响,这些变量又对行为成就产生影响。那么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呢?这就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Hackett用社会认知理论建构了包含有各变量相互影响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路径分析技术来研究焦虑同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对个体焦虑水平有着很强的直接影响,自我效能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比焦虑要强。这一研究的结论是否可靠,还需对其理论模型进行重新论证,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考察来验证。
2.在性别同自我效能及行为成就的关系研究中存在分歧
这类研究中的分歧主要在于性别是直接影响行为成就还是通过影响自我效能来间接影响行为成就。
有研究者认为,性别对行为成就的影响是间接的,是通过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实现的,单纯的性别对行为成就无显著影响。如,Fengold(1988)的研究表明,数学成绩的性别差异不显著;Fennema & Sherman的研究表明,将有关自信及自我效能的变量纳入研究模型中后,行为成就就不存在性别差异了;Lapan、Boggs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当已有准备情况和自信心被控制住后,行为成就上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也就是说,上述研究的结果说明,性别通过影响自我效能水平来间接影响行为成就,若排除自我效能水平差异对行为成就的影响而直接考察性别的作用,则无显著差异。即性别对自我效能有显著影响,对行为成就无直接的显著影响。
而在有些研究中却持有不同的观点。如Pintrick & Degroot(1990)的研究中发现,男、女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自信水平相同,到初中阶段后,男孩才变得比女孩更自信。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性别这一变量的差异,并没有导致自信(含自我效能)的差异,即性别对自我效能水平在小学阶段无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儿童性别及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就需进一步考察了。
3.在认知到的价值与自我效能及行为成就的关系研究中存在分歧
这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作为对行为成就有影响的两个变量——认知到的价值和自我效能,两者中哪一个与行为成就的关系更密切?
有些研究认为,认知到的价值与行为成就间的相关强度要高于自我效能同行为成就间的相关强度。如,Armstorng(1985)用Fennema &Sherman(1976)编制的关于认知到的价值的量表研究认知到的价值、数学自我效能及数学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认知到的价值同数学成绩之间存在高强度的相关,而数学自我效能同数学行为之间只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这一研究说明,认知到的价值同行为成就之间的相关要高于自我效能同行为成就之间的相关。
而另一些研究却认为,自我效能同行为成就之间的相关比其它任何变量都要强。如,Frank.Paiares & M.David.Miller(1994)的研究中,考察了性别、认知到的价值、先前经验、焦虑水平、自我效能、自我概念等变量对行为成就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对行为成就的直接影响比其他任何变量(包括认知到的价值)都强。
上述有分歧的结果,促使后来的研究者们不断地改进研究方法,变换研究角度,试图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从这一角度来看,先前研究的分歧正是后继研究的切入点,前车之鉴对当前涉及到自我效能的研究深具启示性。
二、元认知领域引入自我效能变量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常将自我效能感作为元认知策略的重要组成成分——自我调节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来研究[3](P30-35)。上述分歧对在元认知研究中引入自我效能这一变量具有借鉴意义,元认知领域的自我效能研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研究中对相关概念的界定要明确
Chapman,Skinner & Baltes[4]认为,个人关于自己能否控制行为结果的效能信念就是关于行为者本人与行为手段、行为后果之间的关系的信念,可划分为三类:控制信念(contorl belief),即个体关于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控制行为结果的信念;手段—目的信念(means-ends belief),即个体关于某种手段或原因(如努力程度、能力水平、外界帮助、运气等)在导致某种结果时的影响力大小的信念;个体信念(又叫行为者信念,agency belief),指个体关于自身在多大程度上具有达到目的的某种手段(如能力、努力等)的信念,这种对于自我效能感的操作性定义对于编制测量工具无疑是很有帮助的。但同时要注意Bandura对于自我效能的定义,一定要在具体的任务情境下对效能信念(自我效能)进行测量[5]。否则,就容易同一般性自我概念相混淆,即将一般性自我概念当作自我效能测出,导致研究结果上的分歧。因而,研究中要明确区分自我效能同自我概念的界限,自我概念一般指同察觉到的能力水平相联系的对于自我价值的信念[2],不必在具体任务情境中测量,具有一般性;而自我效能则必须在具体任务情境中测量,具有特殊性。
(二)研究中要控制好相关变量的测量次序
Bandura(1986)指出在研究自我效能与行为成就之间的相关时,对于这两个变量的测量必须遵循这样的原则:自我效能感的测量要先于行为成就的测量,而且这两个变量的测量间隔要尽量缩短。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自我效能是一种对个体的能力的判断,具有预测性。如果象当前某些研究那样,将两个变量的测量顺序颠倒,行为成就的测量或采集先于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则自我效能所测量的实质上是个体对达到某一目标的能力的分析,这时自我效能值同行为成就间的相关就要高于前一种测量顺序。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我效能与成就行为的测量顺序在研究中不可随意颠倒。
另外,自我效能与成就行为的测量间隔要尽量小。这主要是因为间隔时间越长,自我效能受相关变量(经验、练习等)的影响产生变化的可能性越大,行为成就同自我效能测量值的相关程度就会变低,其原因在于此时与行为成就相对应的自我效能水平已不是测量值所代表的水平了。
(三)研究中要慎重选择测量工具
由于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组织和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的判断,它存在于个体的意识之中,不能够被客观地观察到,因而对测量工具的要求相对更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测量工具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研究的科学性。因而研究中要选取那些经过长期使用证明信度和效度较好的测量工具。如对数学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的测量可选用Marsh编制的SDQIII中的关于数学的量表,该量表因素同测题的负荷从0.74到0.91,Cronbachα系数为0.93,同一些标准测验间也有较高的相关。[2]
但因自我效能一般需在具体的任务情境中测量,研究中常遇到无适当的现成测量工具可用的情况。这时就需自编相应的测量工具。为保证所编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首先应注意自我效能的概念;其次要明确具体任务的范畴,测题筛选要依据因素同测题的负荷;要对量表做信度分析,并同相关的标准测验做相关分析验证效度情况。只有在上述环节中达到可接受程度的量表,在研究中才能可信而有效。
(四)研究中要注意额外变量的影响
在研究自我效能感同行为成就间的关系时,研究者常受到一些额外变量的困扰。如先前的成就水平、性别等因素同自我效能是密切相关的,若不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就说不清楚成就行为的差异是因自我效能水平不同引起,还是这些额外变量引起的。这时要依据研究的具体情况来应对。
当在自然实验的条件下研究自我效能对行为成就的影响时,可以采用额外变量系统变化法[6](P106-107)来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即首先用测量法或调查法取得性别、先前成就等资料;其次,根据性别(2)×先前成就(高、中、低;3)将被试分成6类;第三,将每类被试随机再分两半,一半做实验组,另一半做控制组。这种实验设计实际上是把额外变量纳入到自变量的范围内的一种多变量实验设计。但在额外变量较多的情况下,研究设计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另一种考察相关变量与自我效能及成就行为间关系的方法就是建构一个理论基础上的研究假设。Frank.Paiares & M.David.Miller[2](1994)就建构了这样一个研究假设:性别作用于先前成就对其它变量的影响之间并影响着所有变量;自我效能感作用于性别和先前成就对自我概念、焦虑和认知到的价值及行为成就的影响之间,并对焦虑、自我概念、认知到的价值和行为成就有影响;焦虑、自我概念、认知到的价值作用于自我效能对行为成就的影响之间,并直接影响行为成就。这一研究模型包含了研究者认为会影响自我效能对成就行为影响的相关变量,数量较多,且各相关变量之间还存在相互影响,实验法是难用一个研究设计搞清如此多的关系的。于是,研究者选取适当的测量工具和调查来取得对研究假设中所有变量的数据资料,然后用路径分析技术求出研究假设中各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据此保留有意义的路径,对原有的研究假设进行修正。这种方法对于验证理论模型和理论假设很常用。用这种方法对自我效能及相关因素与成就行为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使研究者对各变量间的关系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全面的分析。
(五)研究中应注意自我效能的应用价值
对于自我效能的诸多研究有一个一致性的结论,即高自我效能水平对个体面对任务时的努力程度、行为的持久性有积极的影响,因而有利于个体在习得认知策略等学习活动中取得较高成就[7]。那么,研究者就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在元认知策略和具体学习策略训练中,或在差生矫正中如果加入适当的可以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水平的配套练习,从提高个体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角度入手,会不会对个体行为成就的提高有所助益呢?因而,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关注自我效能的实际应用价值,不仅可以拓展自我效能研究的领域,更可以使个体受益,可算是一种理想的研究境界(注:本文承蒙导师车文博先生悉心指导,在此诚致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