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煌
浙江绿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温州市 325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创新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的一项重要元素,只有不断创新现代建筑的设计方法,才能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建筑项目设计人员要对思维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新的设计方法或者手段,以不断提升我国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进而促进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就建筑设计创新理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创新思维
引言
现代化经济建设背景下,建筑行业虽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但设计手段仍多采用以往的设计方法,这就降低了建筑物建设使用的科学合理性。为进一步满足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物建设使用的需求,相关人员应在明确现代建筑创新设计理念体现目标的情况下,进行实践运用。这是保证建筑物建设使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研究人员应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以服务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
1现代建筑设计的原则
1.1整体性原则
现代建筑设计有异于传统的建筑设计,不仅仅只是注重对建筑工程的技术和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一些建筑单位只注重经济利益,从而建设一些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建筑。而现代建筑设计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其他的各种因,注重建筑工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这样就避免了传统建筑工程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发生,导致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的现象。既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又兼顾了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
1.2有序性原则
现代建筑设计是利用先简单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程序或软件进行相关的设计工作。这一过程并不仅仅是依靠计算机技术进行简单的绘图操作,而是要综合考虑工程建筑的各种情况,来完成工程的设计工作。所以在这一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设计顺序进行,这就体现了现代建筑设计的有序性。就需要在设计过程中,从底层设计到高层设计逐步进行,同时处理好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此外即使是统一层级的设计工作,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开展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保证建筑设计工作的合理、有序的进行。
1.3最优化原则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对工程设计的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建筑设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要不断提升,这就使得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最优化设计,以提高设计质量。最优化的建筑设计创新不仅仅是对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价值性的创新,更是要进行对建筑设计的目标和价值的创新。这就要求相应的设计人员在充分认识各个建筑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建筑结构整体性能的发挥,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最优化设计。
2我国建筑设计创新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建筑设计行业也在不断的创新,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建筑设计人员创新思维受到了其他因素的限制,使得我国建筑设计创新面临困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建筑设计人员过度引进国外发达国家设计理念,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没有结合我国实际的情况,直接照搬国外的设计理念,因此建筑设计缺乏自我创新思维,大大阻碍了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创新效果。另一方面我国许多建筑设计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思考,而且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方法较为落后,建筑设计专业的人员缺少创新精神,使得我国建筑行业的创新不容乐观,对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3建筑设计创新新思维的分析
3.1创造思维的算法模型
建筑设计想要实现创造性思维,应遵循一定的算法,通过算法模型来进行表述,具体内容如下:针对建筑工程等事物的构成要素,建立其集合,并在更为抽象的层次,归类具有相似特性的事物,并建立同一集合,并且联结具有某些相似特性的事物;接着采用其他事物来代替原有的构成因素,并加入到组合过程中,在寻找替代物时,还应制定搜寻算法,其约束条件主要有已组合统计量度、制作成本以及类别差异度等,在搜寻原有要素替代物时,还应在更为抽象的层次中进行;最后应利用不同的构成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差异组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创造性思维方式
建筑设计创造性思维方式有很多种,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建筑设计创新过程中,应加强对科学技术的运用,包括太阳能、工程技术、人工环境控制以及信息技术等,为建筑设计创新提供重要条件;(2)可以将建筑中的一些新的、小的因素进行放大,进而实现建筑设计的创新。利用抽象的几何学关系,将建筑中一些因素进行重新整合,既实现设计上的创新,同时还可以满足人的审美需求。(3)可以通过改变空间维度、内外颠倒,改变原有的空间形态,实现建筑设计创新。
3.3建筑创新性思维方法
3.3.1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双层结构模型
目前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主要包括两层结构、深层结构以及表层结构等三种层次类型,相比于表层结构、两层结构,深层结构模式更加的稳定,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持久性、一贯性。所以在具体建筑设计创新,还应向更深层次结构本质进行思考,加大表层结构拓展,这样才能发挥建筑设计创新思维在具体实践的应用优势,确保创新结构。
3.3.2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的深层结构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逻辑性思维和非逻辑性思维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逻辑性思维,建筑设计人员通过逻辑性思维的运用,使得设计方案更加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对于非逻辑思维是建筑设计创新的基础,其具有思维过程突发性,能够使得建筑设计人员摆脱固有的思维方式,摆脱建筑设计模式以及条框的束缚,可以在逻辑思维基础形成的设计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加强设计防范的创新,使得新型建筑设计更加的舒适以及环保,满足建筑设计需求。
4如何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实践创新思维
4.1学会度量创新的尺度
创新是建筑设计的重点,一个高质量的被大众普遍喜欢的建筑设计的关键之处在于创新,但是设计师需要注意的是合理地进行创新,不能因为创新而不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生产出没有实际效益的设计。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师应以建筑工程的要求和规划要为第一要义,以建筑功能和特点为出发点,在脑海中分析思考,系统性地评测设计还能进行怎样的创新,逐层深入,保留可行的想法,摒弃夸张不切实际的想法。只有设计师在心中形成一把度量尺,不盲目运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在充分发挥创新思维时拿捏好度量,才能在设计中合理科学地调配各元素、要素,提高自己设计的质量。
4.2提高创新思维的多样性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多样性能够使设计富有更多的选择,若设计师能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运用创新思维的多样性,必定能够思考出不一样的高质量的建筑设计。因此,要想建立建筑设计创新思维,设计师得首先拥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掌握一定的人文、历史、艺术知识,然后在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不断加强与他人的交流,调整自己的思考方式,建立出一套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的创新思维模式,进而提高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多样性。
4.3加快新型建筑在设计中的应用
要想推动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的发展,就得把创新思维落实到建筑实物,检验创新思维的可行性。因此,创建建筑模型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若是模型建造成功,则应该优先考虑新型建筑的应用,大力发展创新型建筑,以此鼓励设计师勇于突破,新型建筑设计方向进发。另外,新型的建筑设计需立足于人文环境,才能满足人们对建筑设计抱有的更新、更美、更好的期望,因此这需要设计师挖掘建筑周边、建筑整体、城市文化等诸多要素和背景资源,赋予建筑结构新样式。长此以往,设计师必定能打造和设计出精品的建筑结构工程。
结束语
现代建筑设计作为一项建筑艺术加工的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设计工作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以确保建筑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设计人员要对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充分的应用,加强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和使用,以确保建筑设计的效果和质量,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程瑞忠.现代建筑设计中创新理念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21):29-30.
[2]何柳青.浅谈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J].绿色环保建材,2017(05):59.
[3]邓立红.浅谈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J].民营科技,2017(05):151.
[4]吴舒妮.论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J].设计,2017(17):62-63.
论文作者:叶明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创新思维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我国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