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测评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能论文,自我论文,大学生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020(2001)-02-0038-06
1 引言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 decision making self-efficacy)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成功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
自我效能感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一个焦点。在职业辅导方面,Betz,Klein和Taylor(1996)[1]认为最广泛的应用还是集中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最先把自我效能应用于职业心理学和职业辅导研究中的是美国心理学家Hackett和Betz。[2]1981年Hackett和Betz—起首先编制了职业自我效能量表。随后在1983年,他们又编制出了数学自我效能量表。
最初对职业决策困难进行的测量,主要是找出影响职业决策的成分和前提原因。[3]Osipow(1976)采用由他主持编制的“职业决策量表”进行的研究发现,缺乏信心可以导致职业决策困难;Holland(1977)采用由他主持编制的“职业决策困难量表”的研究也发现,在职业决策技巧方面缺乏信心,同样也可以导致职业决策困难。受以上两项研究结果的影响以及Bandura(1977)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启发,并借鉴Crites(1978)职业成熟度理论模型中的结构,Betz和Taylor于1983年合作编制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areer Decision 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简称CDMSE)。[4]目的是为了了解自我效能期待对理解和解决职业决策困难的有效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CDMSE是用于测量个人需要成功作出职业决策时的信念程度。Crites根据职业选择的过程,提出职业选择过程成熟论。[5]过程变量包括两个主要的因素群:即职业选择能力和职业选择态度。其中能力测量主要是用来测量与个人获得职业信息、进行职业规划并作出明智的受教育和职业决定的职业决策等能力。具体包括五个成分:(1)自我评价能力(即了解自己的能力)、职业兴趣、与职业有关的需要和价值以及自我概念等的能力;(2)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即个人对工作世界的特定职业的职责、任务的了解程度;(3)目标筛选,指将个人的属性与工作的特点进行匹配的能力;(4)职业规划能力,指在作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的实施能力。(5)问题解决的能力,指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障碍的能力,这些问题如与父母的冲突、缺乏所喜欢的职业的能力、决策犹豫和不现实等。CDMSE的内容结构只是挑选了Crites职业选择过程成熟度中的职业选择能力部分。即:(1)准确的自我评价;(2)收集职业信息;(3)挑选目标;(4)制订未来的规划;(5)问题解决。每一部分有10个项目,共50个项目。每个项目要求从“完全没有信心”到“完全有信心”,采用10点计分量表,即从0到9,分别表示信心的程度,程度最高计9分,全量表的最高分为450分。得分越高,表示越有信心成功地作出职业决策。
CDMSE的科学性,可以从信度和效度两个方面来看。[4]在信度方面,Taylor和Betz(1983)的研究结果显示,五个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为0.88,0.89,0.87,0.89,0.86;Luzzo(1993)的验证性研究也显示,全量表的a系数为0.93,间隔六个星期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83。Taylor和Betz(1983),Robbins(1985)研究发现,CDMSE与其它著名的职业决策量表有显著相关;表明CDMSE有较好的同时效度。随着学术界对自我效能兴趣的增加,对CDMSE又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新的研究,Betz和Luzzo(1996)及Luzzo(1996)的研究表明:CDMSE具有较好的信度和同时效度。此外,Betz,Klein和Taylor(1996)[1]还为CDMSE做了一个简式(只有25题),结果表明,其效果不亚于原版本测验,但该问卷的因素结构还有待完善。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由“统包统分”转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成为毕业生的首要任务。职业决策又是职业选择过程的核心,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于丰富职业决策理论、改善职业决策的效果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我国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为大学生职业辅导提供测查和诊断手段。
2 方法
2.1 材料修改,确定预测问卷
本研究的基本材料是由美国俄亥俄大学心理学家Betz本人直接提供的Betz和Taylor于1983年编制、1994年修订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所以项目的修改及筛选至关重要。在项目的内容方面,先将原版量表CDMSE翻译成中文。在试用的基础上和大学毕业年级学生进行访谈,依据访谈资料调整明显不适合我国大学生实际情况的项目,删掉5个项目,修改28个项目,增补5个项目,确定了由50个项目组成的预测问卷,以上由研究者本人、心理学专业的两位研究生与专家一起完成。
2.2 预测
为了进一步了解毕业年级学生对项目的反应,研究者选取了毕业年级的199名同学进行预测,学科涉及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在进行预测时,详细观察和记录了学生的反应,找任课老师、辅导员老师以及部分同学了解情况,同时还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为进一步项目修改提供依据。
2.3 确定正式测试问卷
对预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毕业年级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学生对项目的反应,再一次进行项目修改。删掉2个项目,修改了7个项目,增补2个项目,最后确定了由50个项目组成的测试量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正式施测时名称改为“大学生职业决策的信心调查问卷”。
2.4 被试
正式施测抽取武汉地区14所大学30个专业1000名毕业年级的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被试分布在一类大学、二类大学、三类大学及大专院校的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史学、哲学、管理学共11个学科的30个专业。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实际回收953份。剔除少数无效问卷,共得有效问卷892份,有效率为93.6%,其中男生530名,女生362名;城镇生源有465名,农村生源有427名;独生子女有161名,非独生子女有731名。
2.5 施测
正式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严格按照心理测验的程序进行,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统一的答卷纸,统一发放,统一回收,测验无时间限制,一般都在15分钟内完成。全部施测工作集中在1999年12月至2000年1月完成。重测选取教育学专业的部分同学,测验时间间隔4个月。
3 结果
本研究的全部数据管理和分析由研究者采用数据库Foxpro和统计软件包SPSS 8.0完成。
3.1 确定保留项目的过程
3.1.1 项目通俗性水平分析
本量表采用五级计分方式,每个项目共有五个选项,即“完全没有信心、有一点信心、有一些信心、比较有信心、完全有信心”。先分别计算出所有被试对每个项目的五个选项反应的频数,再将被试在“完全没有信心”“有一点信心”两个选项上反应的频数相加作为低分组,即P[,L],共3个项目;“比较有信心”“完全有信心”两个选项上反应的频数相加作为高分组,即P[,H],共2个项目。以此作为项目通俗性水平分析的指标,若所有被试对一个项目的反应均集中在高分组或低分组,则说明项目偏难或偏易,因此删除P[,L]<10%和P[,H]>90%共5个项目。
3.1.2 项目鉴别力分析
第二步,计算鉴别力指数。用高分组减去低分组,即D=P[,H]-P[,L],得到项目的鉴别力指数,以此作为项目区分度分析的指标,依据测量学原理,删除鉴别力指数小于0.20的项目,共4个项目。
3.1.3 题总相关分析
第三步,为了保证项目有较强的区分能力,我们还计算出项目分数与分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以此作为项目区分度分析的又一指标,依据测量学原理,在同质性量表中,删除项目分数与分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小于0.20的项目,共2个项目。
依据以上三项测量学标准,共计删除11个项目,最后确定保留了39个项目,五个分量中的分布为:自我评价分量表有6个项目;收集信息分量表有9个项目;选择目标分量表有9个项目;制定规划分量表有8个项目;问题解决分量表有7个项目。
以下的项目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报告的结果均是以39个保留项目组成的量表为基础的。
3.2 项目通俗性水平分析结果
本研究列出所有被试对量表中每个项目的各个选项做出反应的频数,来考察项目的通俗性水平。结果发现大多数被试的反应集中在“比较有信心”“完全有信心”,只有约五分之一的反应次数分布在“完全没有信心”“有一点信心”,对“有一些信心”的反应居中,因此整体数据呈负偏态分布。
3.3 项目鉴别指数分析结果
项目的鉴别力指数,其值分布在0.260…0.648之间,依据伊贝尔(L.Ebel)鉴别力指数算法,其中,鉴别力指数在0.40以上的有26个项目,0.30-0.39的有8个项目,占总项目数的85%。0.20-0.29的有6个项目,占15%。总体上,项目的区分能力较强。
3.5 描述统计数据结果
3.5.1 量表的平均数、标准差
从数据分布来看,量表的均分都稍偏高。
3.6 信度分析结果
本量表取得了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两个方面的信度指标,其中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克伦巴赫α系数。具体结果见表2和表3。本量表的稳定性系数为33名同学在间隔四个月后重测分数与初测分数之相关系数。
从表中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本量表具有一定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但量表的重测信度偏低,重测相关系数分布在0.511~0.656之间。
3.7 效度分析结果
本量表在效度方面,主要收集了辨别效度,同时取得了结构效度的指标。本研究抽取两所中学的33名同学采用研究者设计了“大学生职业决策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三个题目,内容如下:1.我已经确定了一种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或工作。(反应为:1基本不符合,2基本符合);2.我感到在作出职业抉择的过程中,有许多困难。(反应为:1基本不符合,2基本符合);3.我在作出职业抉择的过程中,对自己择业能力的信心很强。(反应为:1基本不符合,2基本符合)。
依据被试对上面题目的反应,取得了辨别效度的指标,具体结果是:用是否已经确定了将来的职业作区分项目,已经作出职业决定的人在职业自我评价、选择职业目标、制定规划及总分上显著地优于职业未决定者。
用第二个区分指标职业决策有无困难,结果发现:职业决策无困难者在职业自我评价、收集职业信息、选择职业目标、制定职业规划、问题解决及总分上,显著地优于职业决策有困难者。用第三个区分指标,结果显示:职业决定有信心者在自我评价、选择职业目标及总分三个方面显著地优于职业决定无信心者。
各分测验的相关矩阵见表4。
从结构效度表中可以可以看出,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偏高。
4 讨论
4.1 关于数据呈负偏态及量表平均数偏高的问题
从项目的通俗性水平分析结果看,从被试对量表中各个项目反应的频次分布来看,均呈负偏态分布;再从表1看,量表的均分都稍偏高,这些都说明大多数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较高,困难较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较低,决策有困难的只是少部分人。这种结果基本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实际,现代大学生缺乏的不是职业决策能力,更多的可能是就业机会,以及对就业机会-的把握。
4.2 信度问题
从表2结果看,该问卷不论是分测验还是总分,其同质性信度都比较高。但从表3结果显示,量表的重测信度系数偏低。引起偏低的原因,一是可能前、后测的间隔四个月时间过长,而这段时间正是大学生由考虑职业到已经作出职业选择的时期,起伏和变化比较大;二是学生在前测时,还未到最后的决策阶段,而在后测时基本上都已经做了决定,有一些决策的经验,并对职业决策有了新的认识。根据自我效能的形成和发展理论,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导、情绪反应等会影响自我效能,间隔的四个月时间正好是大多数同学经历了从职业选择到决策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学生的自我效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研究的另一个研究是用中学生作的,间隔时间为两周,重测信度都在0.60以上,总分的重测信度为0.83。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总分的重测信度为0.656,可以接受。
4.3 效度问题
本量表主要收集了辨别效度,辨别效度即该量表能否有效辨别职业未决定者与已决定者、职业决定无困难者与有困难者、职业决定无信心者与有信心者在进行决策时自我效能的不同水平。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该量表均有较强的辨别效度。
从前述结果可知,职业已决定者、职业决定无困难者、职业决定有信心者的总分显著高于职业未决定者、职业决定有困难者、职业决定无信心者。这表明职业已决定者、职业决定无困难者、职业决定有信心者对自我能进行正确评价,擅于收集职业信息,会将自我与职业要求结合起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此制定获取职业及职业发展的规划,同时更能解决在作出决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不过在“收集信息、问题解决”两个分量表上,职业已决定者与未决定者、职业决定有信心者与无信心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大学生职业信息资源共享有关,一般情况下,职业需求信息大多数同学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但对同样的职业,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所以会有不同的反应,因为做不做决定、有没有信心做决定并不仅仅是由收集到的职业信息决定的。再看问题解决,两者所得均分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并且均分不高,说明学生对职业决策过程中的问题都没有太多的信心,都有较多的困难。在制定规划方面,职业决定有信心者与无信心者之间也未表现出显著差,并且均分也不高,这可能与大学生一方面还不清楚如何制定一个行动计划去得到已选定的职业,另一方面职业决策也有偶然性的一面有关。
从表4发现,本研究中各分测验之间的相关过高,对项目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抽取的因素与Crites的五因素构想不一致,这与Betz和Taylor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Betz和Taylor(1983)[4]采用主成分分析加方差重大旋转,方差累计解释到52%时,五个因素的方差分别解释了16.9、11.4、10.7、8.1、4.9;而且有27个项目负荷到第一个因子上,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问题解决五个分量表分别有8、5、5、6、3个项目负荷到第一个因子上,其他四个因子的项目负荷也与理论构想的不太一致。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加方差重大旋转,对量表的因素结构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发现量表方差累计解释到44.66%时,五个因素的方差分别解释了12.27、10.26、9.68、6.99、5.45,五个因素分别有11、10、8、5、5个项目最大因子负荷,依据理论的构想,可以抽取五个因子,但有少数项目的因子负荷不易解释。
关于各个分量表之间相关系数偏高的现象,一方面说明我们从理论角度提出的五个因素之间,可能具有反应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被试会进行自我评价的,也会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更会解决决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反之,在某个方面存在困难,也会在其他的方面遇到困难。为此,对本研究结果的一个处理方法就是先将测验的结果作总体解释,再做分测验解释,以帮助学生找出职业决策困难的原因或环节。
总之,该问卷具有较好的项目特性,该问卷的同质性信度、同时效度较好。但问卷的重测信度由于间隔时间过长而偏低,结构效度较差。如果换一个角度,只是将该问卷作为了解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状况的整体诊断工具,只考虑总分,应该说,该问卷的同质性信度为0.93,重测信度为0.656,并具有较高的辨别效度,是进行职业决策困难状况诊断的一个有效的量表。在进行影响职业决策困难的原因分析时,也可以按照五个分测验的内容进行探讨,并给予辅导。
由于该测验的修订范围还不够大,还需要再扩大样本,以获得常模数据,这是今后尚需要解决的问题。
5 结论
(1)“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具有较好的项目特性;
(2)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同质信度和区分效度,可以用职业决策困难的诊断工具;
(3)应用该量表总分作为职业决策状况的整体诊断,结果更可靠。
附:本研究特别感谢美国俄亥俄大学心理学家Betz本人直接提供的Betz和Taylor于1994年修订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及手册。
标签:自我效能论文; 职业决策论文; 结构效度论文; 职业能力论文; 内容效度论文; 自我分析论文; 职业测评论文; 区分效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