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通货膨胀率的基本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率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通货膨胀是经济活动过程中多种矛盾对立和斗争的综合反映,因此测定通货膨胀率的方法不只是一种,而是具有多种。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根据我国货币所联系的经济活动对象来研究,离开了它,设计的计算方法就不尽科学,计算的结果必然脱离实际。现在在我国运用货币职能进行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各单位支付劳动者的报酬;各单位和个人在零售市场和农副产品市场用货币进行商品交易;消费者用货币支付为自己享受的各种劳务服务;国家发放农业贷款、农产品预购定金和各种组织发放的社会劳保福利费用;城乡居民同银行发生的储蓄往来和购买各种债券活动;银行用人民币在国内购买外币;城乡居民持币待用的现金,等等。据此,对通货膨胀便可作出简单的定义:即流通中的货币、随时可转移为流通中的货币以及采用货币形式进行收付结算的货币总和,超过相对应的商品流通和劳务服务正常需要的货币总和,造成商品供求失调,引起市场物价持续上涨,导致货币贬值,为通货膨胀。前者超过后者的百分数为通货膨胀率。由此可见,测定通货膨胀率,应以市场货币购买力与市场商品供应相平衡、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相适应的理论为依据。只有把货币流通全过程的总和同商品流通全过程的总和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分析,才能求得较为切合实际的通货膨胀率。
资本主义国家用消费物价指数作为测定通货膨胀率的依据,只能说这是在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各种私有者为了维护已得的利益而不愿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外人的情况下不得已而借用的一种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另外,在商品经济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商品供应充斥市场,货币流通速度在一定时间内基本不变,把货币流通速度作为常数不会有大的偏误;同时由于商品供应充沛,商品供应增长速度变化不大,也可视为常数,这样,用商品销售总额同货币流通速度相除所得出的市场货币流通量是正常或不正常,其差别并不大,所以,它用物价上涨率等同于通货膨胀率是有道理的。 通常它们把市场物价上涨2.5%至3.5%视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率,也是根据它们的经济发展速度, 居民就业状况,社会购买力变化等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变动不大的态势来分析断定的。
在我国商品经济还不太发达、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物资后备力量还较薄弱的条件下,不宜用零售物价指数的变化作为测定通货膨胀的唯一依据。零售物价上涨率只是通货膨胀表现的标识之一,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但物价上涨程度绝不是通货膨胀程度的尺度,二者不能等同。因为:第一,物价上涨程度,一方面说明消费者在不同的两个时期购买等量的商品,这个时期比那个时期多花了多少钱。如199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21.7%,这样就使消费者在1994年购买的16053亿元消费品当中由于物价上涨多花了2862.4亿元〔用16053亿元减(16053亿元除以121.7等于13190.6亿元)〕。 另一方面说明货币贬值程度,用物价指数的倒数来计算,即用1除以121.7乘以100 %得82.17%,这说明1994年100元货币只等于上年82.17元使用, 货币贬值17.83%。货币贬值对消费者来说损失更大,不仅买东西要多花钱, 连银行存款和口袋装的现金等都要受到损失。这些数据说明,物价上涨把市场上多余的货币吸收消化了一部分,但物价上涨百分数不是通货膨胀率。如果把二者等同起来,那就意味着当年形成的通货膨胀通过物价上涨在当年已消除掉了。很显然,这不符合实际。第二,我国零售物价指数的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变化,不完全是由市场供求关系自发活动结果的反映,而是由供求关系、政策的决定和调整等多种因素在商品经济运行中相互制约和作用的结果。如有时一些商品紧缺,国家实行定量、限量供应,零售价格虽然涨了,但由于零售量受到限制,零售额变化不大,物价指数上不去,不能充分反映求过于供的实际情况。又如有些商品实行价格补贴政策,经营单位收购农产品的价格提高了,货币投放出去了,但为了稳定市场物价,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致下降,实行购销价格倒挂或拉平,企业亏损由财政补贴(1993年国家财政支付的价格补贴为296.2 亿元,1994年又增加到312.8亿元), 结果形成货币投放多于回笼,物价指数上涨幅度低于货币投放增长幅度,掩盖了通货膨胀。再比如在居民货币收入大量增加、零售物价暴涨、通货膨胀急剧发展的情况下,居民消费心理会表现出惊恐和不满,在行动上到市场盲目抢购商品,使零售物价总水平在零售额猛增的条件下显得暴涨,用这样的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率来代替说明通货膨胀率会有偏误。第三,零售物价指数计算中由于种种原因形成的偏低趋向,表明不能用物价上涨百分数来代替通货膨胀率。如饮食业乱定价,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求大于供的机会乱涨价格,物价调查人员很难掌握,因而计算的物价指数往往偏低一些,不能作为分析判断通货膨胀率的可靠依据。
那么采用什么方法来测定通货膨胀率才较为切合实际?多年来的实际情况表明,通货膨胀有时在当年反映得很突出,有时经过几年的积累才剧烈地爆发出来,因此测定通货膨胀率,应有两种。一种是计算从某年起至某年止累计形成的通货膨胀率和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率;另一种是计算某一年当年形成的通货膨胀率和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率。这两种通货膨胀率说明问题的性质和深度不同。
计算从某年起至某年止累计形成的通货膨胀率和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率,较为完善的方法是:本年全部货币购买力被本年全部商品供应能力和生活服务能力之和相除,乘以某年为比较期的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即为某年以来累计形成的通货膨胀指数,从中减去100, 便是累计形成的通货膨胀率;如果把物价上涨而吸收回的货币量作为应发的货币量来看,用累计形成的通货膨胀指数除上以某年为比较期的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便得出某年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指数,从中减100, 即为某年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率。
本年全部货币购买力的组成因素:一是年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随时可转移到市场的货币);二是年初城乡居民手存现金(市场货币流通量的一部分);三是年初城乡居民握有有价证券;四是当年形成的社会购买者(包括居民和集团购买商品的货币)货币收入。这四项之和是多年积累的货币购买力总和,它说明某年面临的全部货币购买能力有多大。本年全部商品供应能力和生活服务能力的组成因素:一是年初保证国内零售市场商品流通所必需的商品库存量(这同年初结余购买力相对应),二是当年形成的社会零售商品货源和生活服务能力(这同当年形成的社会购买者货币收入相对应),这一重要指标的数字来源,以社会购买者实际用于购买零售商品和生活服务支出总额加上年末零售商品库存额比年初增加额来代替。这两项之和是多年积累的零售商品供应能力和生活服务能力总和,它说明某年为全部货币购买者可供应的全部商品和生活服务能力有多大,二者是相适应,还是差额较大。
按照上述计算通货膨胀率的具体包含内容和计算公式, 并根据1994年有关统计资料匡算1985年到1994年累计形成的通货膨胀率和1994年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率如下:1994 年年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5204亿元,加上年初城乡居民手存现金3850亿元,加上年初城乡居民握有有价证券2804.78亿元,最后再加上1994 年当年形成的社会购买者货币收入36411.1亿元,得出1994年全部货币购买力为58269.8亿元。同这个数字相对应的1994 年全部零售商品供应能力和生活服务能力为25136.7亿元, 这25136.7亿元是1994年年初保证国内零售市场商品流通所必需的商品库存量3979.5亿元加上1994年当年形成的社会零售商品货源和生活服务能力21157.2亿元而得。1994年全部货币购买力58269.8亿元被1994年全部零售商品供应能力和生活服务能力25136.7亿元相除, 求出1994年实际的通货膨胀指数为231.8,从中减去100,得出1994年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率为131.8,即流通中的货币量比商品供应量大1倍以上。这是把物价上涨幅度作为应增发的货币量而计算的结果,换句话说,物价上涨把市场上过多的货币吸收了一部分后,1994年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率仍达131.8。如果用1994年同1985年相比较的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258.6来计算1985年至1994年累计成的通货膨胀指数,那么用1994年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指数231.8乘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258.6,但可求出1985年至1994年累计形成的通货膨胀指数为599.4,从中减去100,得出1985年至1994年累计形成的通货膨胀率为499.4。这是把1985 年以来物价上涨而吸收掉的货币因素扣除来看形成的通货膨胀指数是多少,换句话说,把实际供应商品和生活服务当中涨价而多吸收的货币扣除来看这一时期形成的通货膨胀指数,则是599.4。这还未把1985 年以前涨价因素扣除,如果扣除掉,几十年来形成的通货膨胀指数则更高。从这里可以看出1985年至1994年市场货币流通量同需要量相比,流通中的货币多出4.99倍,从而拉动同一时期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上涨1.586倍。 正因为物价水平上涨了,所以市场货币流通规模需要相应扩大。这是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的发展趋势。如果把1985年以来物价上涨幅度作为应增发的货币量计算,到1994年市场货币实际增发量比应增发量仍多1.318倍, 即1994 年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率。 这用1985年至1994年形成的通货膨胀指数599.4被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258.6相除,乘100,再减100,便可求得,与前所述计算结果完全一致。这些数据向决策者提出,今后要使市场货币流通量同客观需要量相适应,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货币投放,大力增加货币回笼,使货币流通量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同时使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广大消费者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只有这样,才能把市场上膨胀的货币量消除。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计算某一年当年的通货膨胀率,较为完善的方法是:当年形成的社会购买者货币收入被当年形成的社会零售商品货源和生活服务能力之和相除,乘以上年为100的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便是当年形成的通货膨胀指数,从中减去100,即当年形成的通货膨胀率。 用当年形成的通货膨胀指数除上以上年为100的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乘100 , 再减100,便可求得当年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率。 按照这一计算公式和上述数据,计算1994年当年形成的通货膨胀率和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率如下:1994年当年形成的社会购买者货币收入36411.1亿元, 当年形成的社会零售商品货源和生活服务能力为21157.2亿元,前者被后者相除得1.72,乘以上年为100的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124.1,得出1994年形成的通货膨胀指数213.5,从中减去100,得出1994年当年形成的通货膨胀率为113.5。这一数据说明1994 年当年形成的货币购买力同当年形成的可供零售商品货源和生活服务能力相比,当年流通中的货币多了一倍多,从而拉动1994年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24.1%。正因为物价水平上涨了,所以市场货币流通规模需要相应扩大。如果把1994年物价上涨幅度作为应增发的货币量计算,那么1994年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率仍高达72%(用1994年当年形成的通货膨胀指数213.5被上年为100的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124.1相除得1.72,乘100,得出1994年当年的实际通货膨胀指数172,从中减去100,得出1994年当年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率为72%)。以上这些数据说明1994年当年形成的通货膨胀率和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率是高的,说明社会购买力增长的过快,零售商品货源增长的过慢。从1994年年末零售商品库存增加额与同一时期结余购买力增加额相比较便可进一步证实。1994年年末零售商品库存比年初增加560.5 亿元,而同一时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了6315 亿元, 手存现金增加了1020 亿元, 持有各种有价证券增加了866.3 亿元, 这三项之和达8221.3亿元,比作为货币后盾的零售商品库存增加额多出13.7倍,很明显的证实社会购买力增长速度大大快于零售商品货源的增长速度。
采用以上两种基本方法计算出的说明不同概念的通货膨胀率,用什么方法检验其正确性呢?检查通货膨胀率数据是否正确的方法,同样是具有多种多样。如用商品流通规模与平均货币流通规模相比较的经验数据,同两个相比较年代发生的新变化结合起来计算分析判断。所谓商品的流通规模与平均货币流通规模相比较的经验数据,即纵观50年代至70年代各年的平均货币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额的适量比例为1 比7 至10,平均为1比8, 它说明流通中的每一元货币在一年内如果能相应地有8元零售商品作保证,或者说每一元货币在零售市场商品交易中一年发挥8次效应,即周转8次,则市场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较为适应,供求大体平衡,物价基本保持稳定。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政策的深入贯彻执行,原定的一些货币政策、商品购销政策、物价政策、市场管理体制等都作了改变和调整,完全套用历史经验数据测定通货膨胀率定会失灵。因此应全力探求现在同过去相比较发生了哪些新变化,新变化的各要素影响货币流通量增大或缩小的程度多大,然后把经验数据同新变化各要素的影响度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方能求得较为确切的答案。改革、开放、搞活以来,市场货币流通速度呈现相对减慢的趋向较为明显。1981年至1985年为6.9~5.2次;1986年至1990年为5.1~3.6次;1991年至1994年为3.5~2.8次。这意味着市场商品供应量偏少,货币供应量偏多,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与农民之间通过集市进行商品交易量扩大,农民手持货币增多,特点是现在农民向国家出售农副产品由过去实行大部分转帐结算改为基本上以现金结算,农民手持货币量更多,用于在市场选购商品的时间拉长,势必延缓货币流通速度。二是随着社会劳动就业人数的增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文化生活方面追求丰富多彩的享受欲望,日益强烈,外出观光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随身携带的货币量猛增,在途货币量加大(1994年全国客运总量达105亿人次, 平均每天为2877万人次,平均每人携带500元,就是144亿元),这势必延缓货币流通速度。三是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比改革前成几十倍的增加,在商品交易中由于面对多种经济形式、多种流通渠道、多种价格,需要的库存周转金大大增加;同时,在货币与商品交易实现后,由于多种经济形式的存在,一些单位手中掌握的货币不能及时交回银行,使市场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四是市场物价持续上涨,加之市场商品供应结构不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要,社会商品购买力得不到充分实现,这就势必加大市场货币投放量,延缓货币流通速度。以上这四项同过去相比都是加大市场货币供应量、减缓货币流通速度的新因素,是市场货币流通量当中增加的合理部分。如果这个论点符合实际,那么现在市场货币流通次数比较合理的数据是多少?初步匡算,以5次左右为宜。 按照这个数据计算,1994年市场货币正常需要量为3528亿元(用1994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7640.7亿元除以5求得), 而1994 年的实际平均货币流通量达6243.5亿元,比需要量多2715.5亿元,多出76.96%。把这多出的76.96%货币,作为通货膨胀率看待,和前面所计算出的1994年当年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率72%相差无几。说明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通货膨胀率都是可行的,而且可以相互验证,并增强对通货膨胀率准确度的认识。
当然,研究测定通货膨胀率的科学方法是正确认识某一时期通货膨胀程度的前提,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分析通货膨胀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通货膨胀的有效对策。现在有人主张实行温和通货膨胀政策对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是有利的。如果按照这个主张办,要平抑通货膨胀,使市场货币供应量同需要量相适应,得采取把市场物价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提高1.3倍多,使货币再贬值一半多, 才有可能实现。这种主张不可取,它没有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切实而有效的办法。我们应当研究提出抑制通货膨胀的高明手段。
标签:通货膨胀率论文; 货币流通速度论文; 货币流通论文; 购买力论文; 物价水平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商品货币论文; 货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