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思考_科学论文

增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原始创新能力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新能力论文,社会科学论文,原始论文,我国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98(2007)01-0001-08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源泉。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定:“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1]。”原始创新是自主创新体系的基础,原始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团体和个人能够屹立于强者之林、主导世界潮流的关键因素。

体育社会科学是体育创新的重要根基。增强体育社会科学的原始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体育社会科学自身建设的需要。增强体育社会科学的原始创新能力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科研方法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的体育、教育、科技、文化、经济和政治等诸多领域和谐发展的系统性问题。本文主要从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

1 原始创新的理论内涵

原始创新问题自2001年起渐受我国学者的重视。就目前而言,我国学术界在原始创新问题上尚处于警醒和呼吁的阶段,权威部门的舆论宣传、政策导向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创新主体——广大科研工作者仍未摆脱“跟随式”创新模式下的集体无意识状态,与“自主”、“自为”阶段尚有较远距离。

1.1 不同社会认知模式下的原始创新理念

原始创新的概念是原始创新研究的起点,也是左右学术创新方向的重大问题。对原始创新概念的理解受到社会认知模式的制约。应从社会认知模式的视角出发,才能全面、深刻地揭示原始创新的理论内涵。原始创新的主体是科学家,是独立个体,还是人民群众?原始创新的手段是项目钻研,是自我改造,还是社会建设?原始创新的产品是重大的科技突破,是完善的人性,还是更加先进的文化?原始创新的标志是首创性,是自主性,还是主导性?依据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可以提炼出几种大相径庭的原始创新理念。

1.1.1 科学主义视角下的原始创新理念

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科学主义的原始创新理念,即认为原始创新的主体是科学家,产品是科学发现,标志是首创性,手段是项目钻研。这种理念将原始创新视为具有战略突破性的科学活动,超前的科学思维,挑战现有理论的重大科学发现[2]。代表性定义如:“原始创新是指在机理、规律、现象和新技术方面的首次发现和发明,这些首次发现和发明在推动人类进步方面蕴涵着巨大的潜力并经得起考验[3]。”这种定义具有鲜明的目标指向和判定标准,有助于推进重大科技项目的原始创新工作。但是,如果过于强调原始创新的科学色彩、技术水平,忽视其人文内涵、社会背景,将导致极端科学主义的原始创新理念。

极端科学主义的原始创新理念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原始创新的弊端,例如:将原始创新限制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或者高技术领域,这实际等于否认了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用研究工作者和普通社会成员进行原始创新的权利和可能性,将原始创新活动窄化为少数学术精英利用宝贵的国家科研资源开展的“圈内游戏”。又如,在判定原始创新的标准上,使用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或者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文章的情况,或者被SCI、SSCI收录情况等较为狭隘的指标,过分强调科学权威的评价而忽视了社会大众的反映。再如,将原始创新描述成研究者经年累月埋头于实验室,“成功”地、单向地揭示或改变客观对象体系的“理性”认识过程,这不仅与创新规律不符合,而且也忽视了研究者自我主观世界的改造和社会文化模式的重塑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1.1.2 人文主义视角下的原始创新理念

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原始创新的核心是人,原始创新需求是人发展的需求,原始创新活动是人在更高水平上发展自己的活动,原始创新的产品是满足人发展需要的产品。人文主义视角将个体的自我发展、自我改造和自我实现作为原始创新的中心目的和基本手段,其主旨具有超越时空和文化的永恒意义,体现出浓厚的理想化色彩。人文主义视角抛开了科学主义的局限性,超越了“主体→活动→产品”的单向、机械的创新思维模式,从主体、活动和产品三者的多元互动理解原始创新,高度强调主体的自我改造在原始创新中的作用,这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然而人文主义的原始创新理念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它忽视了独立个体的社会差异性,人性标准的文化相对性和社会群体因素对个体活动的根本决定性。

1.1.3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原始创新理念

从社会文化视角来看,原始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手段是社会文化建设,产品是先进的文化,标志是主导性。个体的创新能力受群体因素制约,群体创新能力受国家因素的制约。社会文化对原始创新具有根本的涵蕴作用。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就必须发展原始创新能力。对于中国而言,发展原始创新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建设社会主义、追求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原始创新能力是最为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发展原始创新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中国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就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先进的社会文化。

1.2 本文对原始创新的定义

不同的社会认知模式将导致不同的认识结果。我们应当摆脱过度功利化造成的迷乱,避免科学主义固有的狭隘性,兼取人文主义和社会文化视角的长处,结合中国现状,考虑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全面、包容、辩证地定义原始创新。以下是笔者的观点:

创新就是人们在继承人类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有目的地在更高水平上认识和改变思维世界、人类社会、自然界和自我,并使之得到和谐发展的过程。原始创新就是在充分继承人类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深刻地自我改造、系统的团队合作和较高知识含量的操作手段,提升人们对思维世界、人类社会、自然界和自我的认识与掌控能力,并不断催发新的知识产品、形成更加先进的社会文化,使人类得到和谐发展的过程。

上述定义还不够成熟,但有几点可取之处:(1)把握住了原始创新的核心特征——发展水平的不断超越,实现了原始创新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结合; (2)统括思维世界、人类社会、自然界和自我四大对象体系,具有最大的包容性;(3)把创新主体的自我改造摆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指出原始创新的高难性的同时又为不同层次的研究者、广大社会成员保留了足够的发挥空间;(4)以“知识”而不是“科学”作为原始创新的“载体”,避免了科学主义的局限性,更符合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创新规律和时代特征;(5)这一定义有助于消除只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才能从事原始创新的陈旧理念,肯定了体育院校及各种社会力量开展原始创新的权利和可行性,也是本文后续内容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

2 体育社会科学原始创新能力的构成和体现

2.1 主旨——通过体育促进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对体育社会科学原始创新能力的肯定首先植根于对体育价值的尊重。一切原始创新的最终目的都应该在更高的水平上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体育是促进人身心和谐发展的基本手段。体育领域的原始创新也应该以挖掘体育促进人身心和谐发展的价值为核心。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通过挖掘体育的价值为体育的发展提供理想导航、目标激励、信念支撑、革新动力和判断依据。实际中,由于政治的干预、过度的商业化、不良的政绩观、传媒的误导和浅薄的文化底蕴等,体育的发展经常偏离其价值轨道,甚至异化为压榨身心、蒙蔽智慧、践踏公德、奴役大众、培植偏才的“怪物”。体育社会科学应该对此持以高度的警惕心理和危机意识,而不是漠不关心、听之任之;应该发展一种对体育消极面的敏感力、洞察力、鉴别力、反思力和批判力,而不是闭目塞听、随声附和、自欺欺人;应该检视权势、名位、物欲、知识和偏见的干扰,以一种尊重所有人尤其是众多社会底层民众和弱势群体的体育需要和经历的通达胸怀对待体育,而不是像目前这样只盯着“为国争光”的体育、“支撑门面”的体育、“有钱可赚”的体育、“追求快感”的体育和“满足富人”的体育。在不具备对体育价值和自身状态的“内省”能力的情况下,体育社会科学永远无法达到“理性”和“成熟”,而它的每一个所谓“创新”都伴随着不幸。

2.2 主体——体育社会科学人才

人才不仅是原始创新的主体,也是原始创新的最高级产品。体育社会科学的原始创新能力也体现在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培养上。创新型体育人才有多种模式,体育社会科学蕴涵了各种体育人才必备的基础知识;并通过体育人才学和体育创造学研究,为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提供智力支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也是造就体育科研人才的洪炉。由于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普通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无法把体育发展的实践需求及时转化为原始创新的理性动力。知识精英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资源,但由于意识形态的干扰、社会处境的约束和社会体制的弊端,使他们非常容易脱离体育实践的一线阵地、社会底层民众和其他知识分子,无法把握体育发展的真实需要;处于体育发展的前沿、贴近民众的知识分子又由于缺乏社会地位、话语权力和社会资源而无法流畅地表达体育创新的需要,更难以将其上升为群体意志。对体育创新需求的不敏感和表达不畅又进一步引发创新资源配置、创新产品研发、创新氛围营造、创新效果评价和创新产品转化等环节的弊端,从而导致体育社会科学原始创新能力的源头性抑制。这一点启示我们,原始创新需求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是原始创新的基础能力,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知识精英应贴近体育和民众,提升广大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体育科学文化修养,增强其创新意识,保护其表达自身需求的权利和机会。

2.3 内核——创新主体的自我超越

从个体层面而言,体育社会科学的原始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某些优秀的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的核心是自我超越的能力。自我超越能力是人生发展的“动力之源”和自主创新的“智慧之泉”。任何身心健全的个体都具有自我超越的潜力,但只有杰出人物能将其发展到高级水平。具备强大的自我超越能力是众多社会成员的梦想,运动员不付出大量的汗水就无法夺取世界冠军,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不经过长期刻苦的钻研就无法提出学术创见。体育科学在不断超越体能极限的研究方面竭尽所能,但在学术创新和知识突破的研究方面却鲜有人问及。

除了自我超越的能力外,社会科学工作还需要学者具备“入世”的精神和“出世”的风范。国外有人对最富有创造力的社会科学家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具有如下人格特征:观察现实比较有效,能够很好地处理与现实的关系;善于接纳自己、他人和自然;行为具有自发性,没有丝毫勉强;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自我为中心;能超然物外,不受他人打扰;自立自主,比较不受文化和环境的干扰;对生活始终充满新鲜感;有洞察玄奥的经验和物我两忘的感觉;富有同情心和济世救人的兴趣,具有深厚的人际关系;具有民主作风,对人一视同仁;能清楚区分方法与目的的差别,方法总是以目的为依据;具有非敌意而又富于哲理性的幽默;人格健全,在生活上富于创意[4]。这些发现对于体育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非常有启发意义。

2.4 外壳——全新的体育知识产品

知识是原始创新的工具和直接产品。知识包括科学知识和非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由于其对现实世界强大的改造作用而被奉为“最高级别”的知识,成为其他知识的模板和标尺。实际上,科学知识与其他知识并非截然分割、毫无关联,而是处于一个互相影响、彼此依赖的共同“知识谱系”当中,任何知识都需要关联知识的烘衬,都有其赖以存在的知识语境,追求“纯粹”的“科学知识”的创新是不现实的。知识产品的形式非常多,不仅提出新的概念、观点和理论,发现新的物质、规律和定律,发明新的技术、实物产品和方法等创造了新的知识产品,而且创建新的组织、制度和规范,开创新的风气、时尚和习俗,构建新的方针、范式和方法论等也都蕴涵着深刻的知识创新成分。对于体育社会科学而言,研发新的体育思想、训练理念、体育用品、体育规则、体育项目、体育艺术形象、体育教学方式和体育组织管理经营模式等,均属于体育知识产品创新。在各种体育知识产品当中,新的体育思想是最具深远影响力的因素,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为例,其几次重大转折均是以思想上的升变,如提出奥林匹克主义、废除业余原则、承认商业化等为前提的。体育社会科学应当成为涌现新的体育思想、生产各种新的体育知识产品的基地。

2.5 标志——对国际(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导作用和对体育文化变革的引领作用

原始创新强调最大限度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换言之,在知识生产链或者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全方位的社会生活系统中居于主导者的地位。对于体育社会科学而言,原始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拥有高度的体育知识产权,也体现在能够在国际(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是重大体育决策、制度、方针、组织和活动的参与者、制定者、操作者、领导者和所有者。

原始创新同样强调对后续创新和相关领域的引领和催发效应。一个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知识领域必然同时会对周边领域产生强烈的创新辐射。一个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学科必然会成为各种先进思想的摇篮、社会精英的舞台、时代精神的熔炉和先进文化的阵地。对于体育社会科学而言,引领体育文化的变革主要体现在:研究体育的目的、任务和宗旨,为体育事业指明方向;研究体育的规律,为体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体育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揭示其发生机制,回答人们的疑惑,为体育事业提供智力支持;研究体育的精神和道德,为人们从事体育活动和工作提供思想与行为规范;研究体育中的人物和事例,为社会树立效仿的榜样。另外,塑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谐文明的社会风气等,也是体育社会科学引领体育文化的题中应有之意。

需要指出的是:体育社会科学的原始创新必须以体育为中心;体育领域的创新缺乏基础性的影响力,但也具有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价值;体育社会科学界缺乏从事社会科学领域重大基础项目研究的能力和经验,在原始创新的方向上应扬长避短、有所取舍;在创新环境的建设上要做更多的投入。

3 制约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原始创新能力的若干群体问题剖析

3.1 相对保守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滋养着民族的思想力和创新力。中国传统文化重守成轻开拓、重人文轻经济、重德性轻理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理论的创新。直至今日,唯书、唯上思维仍旧十分严重。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西方文化长期流淌着一种理性传统,在基督新教(加尔文教派)信念——为了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和荣耀上帝,因此在尘世辛勤工作、努力赚钱、节俭制欲的激励之下,促成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并最终超越了中华、印度和中东文明,形成占据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世界[5]。深受西方理性文化传统滋养的德国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涌现了康德、黑格尔、尼采、马克思和韦伯等一大批光耀世界的社会思想名家;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自霍克海默到当代的哈贝马斯,雄踞世界社会思想之巅过半个世纪而仍能天才辈出、新思不断。这当中的确有许多值得国人思考借鉴之处:如果韦伯所言为真,则曾经因为传统文化缺乏某些因素而导致在近代衰落的中国,是否也会在当代积累一些阻碍未来中国主导世界文明却又不为国人所知的文化隐患呢?

3.2 整体较弱的国民素质

国民素质是影响一个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因素。我国人口总量巨大,但素质较差,结构存在严重问题:(1)受教育程度低,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少,而文盲率较高。(2)人口贫富分化严重,基尼系数2004年接近0.5,并且还在加大[6]。贫富分化的加剧必将引发更多的群体冲突,消耗创新合力。(3)社会阶层分化非常不合理。“十个社会阶层”[7]当中,中下阶层人口所占比例最高,构成一种底大头小的“洋葱头”式的社会阶层结构,带有明显社会转型特征,容易诱发各种社会危机。(4)存在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有6000多万(1996年)[8],流动人口约1.4亿(2004年)[9],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下岗失业人口和重大疾病罹患人口。这些群体生活质量较差,远离创新活动的中心。庞大的弱势群体规模不仅带来沉重的社会保障压力,也使社会心理更加趋于脆弱和保守。(5)国民体质呈现下降趋势,肥胖等现代文明病发病率增加,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原始创新活动的体质健康保障过于薄弱。这种人口素质和结构状况不但难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推动力,反而成为沉重的创新负担,导致国家创新体系的超载和内耗。要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应咬紧牙关、不惜代价、不遗余力地改善国民素质。

3.3 急功近利的科研体制

科研具有生产性,应当为国家建设服务。体育科研应当为国家体育事业服务,但科研有其内在运行规律,不应忽视科研规律而盲目追求其生产性。我国采用的是行政主导型的科研体制,政府掌控主要科研资源,引领科研取向,决定科研规范,介入科研活动,使科研由一种高度自主的社会活动转变成高度依附的部门活动。科研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一直受到不合理的政绩观的干扰,再加上近年来不断强化的科研评比制度,使科研失去其科学认识属性而成为一种具有浓厚的利益博弈特性的活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也受此科研体制的掣肘,将大量资源投入到课题申报、科研评奖和学术排名等较为虚浮的工作上,重科研数量和等级,轻科研质量和效益,助长了科研“浮夸风”;科研开展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需求部门错位、脱节,科研垄断、变相交易现象严重;科研选题和立项缺乏查新机制,重复选题和立项比比皆是;真正用于学术开发的科研经费比例低,智力投入少,知识含量薄;科研成果缺乏学术和应用价值,转化率低,效益差。这一问题导致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出现严重的制度性缺损。

3.4 亟待优化的学术队伍

在急功近利的科研体制下,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的学术队伍建设也出现了很多问题:(1)人才垂直流动不通畅,限制因素过多,比如,职称的提升需要一定等级的学术成果,而学术成果的取得又往往以一定的职称为条件,二者互为因果、互相牵制,诱使科研陷入利益博弈的迷局。(2)重“显才”轻“潜才”,“显才”(如名教授、名教练)因其名气和成就而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潜才”(如多数青年学者)因其默默无闻、缺乏成就而遭受更加严重的“相对剥夺”,从而导致科研资源的偏态配置和学术队伍的阶层分化。(3)“近亲繁殖”严重,同校、同学科、同部门的科研人员存在密切的师承关系,大家不仅学术观点相近,而且形成利益群体,互相维护、一团和气,形成畸形发展的“学术生态”。(4)出现“科研寡头”,权力资源、经济资源和知识资源三者高度一致地集中于某些人员身上,这些人员利用优势资源不断盘剥他人,并且决定他人的资源分配甚至前途命运。以上问题会削弱体育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创新合力,打击了众多普通学者的创造热情和积极性,阻碍了新颖的学术观点和知识产品的出现。

3.5 “浮萍式”的研究模式

急功近利的科研体制必然导致肤浅的、低水平的、“浮萍式”的科研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如下一些负面特征:(1)研究主体的片面理性——高度膨胀的科学主义信念与集体无意识并存;(2)研究目的的过度功利化——重视理论的工具价值、轻视理论的人文价值,重视因果解释、轻视价值诠释,重视理论展现成果、轻视理论生成过程;(3)肤浅化和急进化的研究过程——重视量的研究、轻视质的研究,重视调查研究、轻视实验研究,重视统计调查、轻视实地调查,重视短期研究、轻视长期研究;(4)理论构造形式上的根基薄弱——重视理论推演、轻视理论预设,重视理论辩护、轻视理论假说,重视理论借鉴、轻视理论争论,重视理论视角、轻视理论统合。“浮萍式”研究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它从源头上断绝了体育科研创新的可能性[10]。

3.6 极端的科学主义

极端科学主义将科学知识和理论绝对化,凌驾于价值、信念、道德和法律之上,助长了“科技统治”。极端科学主义是原始创新的“拦路虎”:在理念上,将现有科学知识和理论体系视为至高无上的真理,容不得越雷池一步;在什么是科学的问题上,以西方的科学作为标准;在衡量科学水平高低时,不是通过科学实践来检验,而是以“国外有没有搞”、“是否符合现有理论”、“是不是多数人赞成”、“权威有没有认可”和“现代先进技术能不能检测出来”为依据;在期刊和媒体宣传上,不让有不同观点的论文和报道发表;在评审体制上,用过去跟踪时代制定的一套评价、评审和管理体制来对待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11]。而这些表现对于原始创新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在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极端科学主义主要表现为极端实证主义,即用自然科学的标准和法则对待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将体育视为纯粹物化的、被动的、可以测量的因果关系综合体,过度强调量化方法的作用,而忽视质的研究[12]。或者降低体育理论研究的理论层次,把非经验层次的东西,强行拖入到可检验、可重复的操作层面;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甚至连用经验判断都可以得出的结论,却用复杂而高深的数学公式层层推出[13]。而造成此倾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体育哲学的迷惘与薄弱。

3.7 强烈的“泛意识形态”思维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意识形态问题。意识形态问题是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要正视而不是逃避意识形态;体育社会科学具有意识形态功能,要为国家利益服务。在我国,由于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在学术领域存在强烈的“泛意识形态”思维,例如:以政治的名义搞学术霸权和人身攻击,追求学术思想的大一统,讲求“一言堂”、“领导意志”和“话语垄断”,将不同于主流标准的学术思想视为“洪水猛兽”,动辄“扣帽子”、“抡棒子”。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也有损国家的长远利益。从原始创新的规律来看,人类那些带有革命性、突破性的知识成果往往都经历了一个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起步过程,原始创新的思想常常萌芽于对传统认识和权威认识的背离与超越,原始创新的实践活动常常是由那些常人眼里的“异类”人士完成。学术活动与意识形态有着不同的特征和规律,意识形态重在“抓”,而学术创新贵在“放”,两者必须区别对待,应采取宽容、通达和开放的态度对待学术活动。

3.8 淡漠的学术批评氛围

学术批评是针对学者、学术活动和学术作品开展的评价与批判。学术批评是学术创新的催化剂,它有助于扬弃前人的思想,发现不足和创新点;促进学者之间的对话和争鸣,引起思想碰撞、点燃智慧火花。学术批评拥有改造学术实践的话语能力,是促进原始创新的实在因素。我国体育学学术批评的基本状况为:(1)学术批评类论文比例低,没有期刊开设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批评栏目。(2)缺乏对基本问题的研究与反思,批评表现出散漫与朴素状态,没有形成体育学自身独特的批评体系,因学术批评缺失而产生的学术萧条令人担忧。(3)学术批评的研究与发展在地域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学术批评的现状整体表现为“三少”、“四无”、“五误区”。“三少”,即学术批评少深广,少学术,少知识创新;“四无”,即一无批评政策,二无批评队伍,三无批评阵地,四无批评体系;“五误区”,即迟到的批评、复述性的批评、自言自语的批评、无理论的批评、无主调的批评[14]。学术批评氛围的淡漠意味着学术思想的贫乏和单调,要在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界营造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就必须增强批判意识,鼓励学术批评和争鸣。

4 增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原始创新能力的若干建议

4.1 克服功利思想,增强批判意识

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把维护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体育社会科学建设的最终目的,反对学术功利化和学术腐败;兼取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长而各舍其短,积极务实而不失理想;要使体育社会科学的建设过程完美地融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浮躁,最大限度地进发创造热情和潜力。而要突破过度功利化的重围就应增强批判意识。批判意识的基础是敢于质疑的勇气和善于反思的智慧。个体批判意识的发展源自对社会弊端的深刻洞察和高超的理论素养,群体批判意识的建立有赖于多元、平等、畅通的学术沟通,需要一个讨论和争鸣的思想阵地——一个没有话语垄断、能够包容不同声音的学术期刊,或者一个自主参与、基于求知兴趣的学术沙龙,需要若干学术精英和学派的摇旗呐喊与身体力行。

4.2 改革科研体制,完善科研管理

转变政府角色,由行政“操控”科研向法律“规范”科研发展;将行政与学术分开,遏止行政因素在学术中的滥用,避免以权力资源为核心的多元资源重叠;废除国家科研资源的部门垄断,开发社会科研资源;杜绝以瓜分国家科研资源为目的的变相交易和勾营活动,减少各科研部门因争夺科研资源而开展的无谓的内耗;采用社会化的、行业化的、中介化的、国际化的科研评审制度,全面、合理地评价科研实力、成果和选题;打破“一刀切”或者“长官意志”式的分配办法,消除“暗箱操作”和人情关系的影响,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在科研项目申报和立项上突破唯权威论的束缚,增加查新机制,扶持超常规式的项目选题;鼓励联合研究、跨学科研究、系列研究、超前研究、追踪研究和基础研究;反对“浮萍式”研究,提倡“扎根式”研究。

4.3 革新科研模式,倡导“扎根式”研究

“扎根式”研究是受“扎根理论”、“质”的研究、现象学和解释学等方法论和思想的影响而提出的,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1)注重主体反思、尊重对象价值体系,以平民化而非高高在上的姿态接触研究对象,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来建构研究过程及其意义。(2)强调融入参与、倚重实地研究和社会实验。从扎根于体育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生活场景中提炼知识和理论。(3)研究层次比较微观,研究主题比较细致,致力于解决本单位、本地区发展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实际问题,关心基层民众疾苦。(4)以人为中心而非以资料为中心,重视人的需要、价值和尊严,让科研活动服务人、发展人和造就人。(5)辩证统合定性与定量、调查与实验、实证与理解等多元方法搜集和处理资料,力求在本研究领域掌握最详尽、最前沿的知识、信息。(6)创造各种具有理论或实践价值、象征或现实意义的知识产品。“扎根式”研究倡导扎实、严谨的学风,大力采用各种能够沉潜到社会生活底层、触摸时代发展前沿的研究手段,有助于突破当前体育科研范式的束缚,克服“浮萍式”研究的“假、大、空”弊病,开辟新的体育科研道路,是促进体育社会科学创新的一剂良药。

4.4 推进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工程建设,构建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中心的自主创新体系

高等体育院校是体育知识与体育人才汇集之所,也是体育社会科学创新的主要载体。在大学和体育功能日趋异化的情况下,高等体育院校应当重申和坚持崇高的办学理想,避免由培养高级体育人才、研究高深体育学问之机关蜕变成经济生产部门和谋取职业资格之场所;应当削减庞大臃肿的官僚机构,缓解日益严密的科层化组织带来的个体压迫和集体无意识;遏止不断加剧的学术分层,疏通大学知识精英的循环和流动渠道;摆脱由社会转型造成的困境和现代化引发的危机,重铸人的理性、价值和尊严;应以创新为使命,反思办学理念、研发治校方略;积极探索产、学、研、训相结合的办学途径,激励教学和研究创新,鼓励学生创业,培育学习型、自主创新型校园文化;积极与各级政府、社区、运动队、体育俱乐部、体育相关企业财团、体育协会、体育场馆、中小学和其他高校建立联系,发展合作关系;应努力推进以高等体育院校为中心的知识密集型学区体育建设、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和体育科技园区建设,这样不但可以使高等体育院校获取自身发展所需资源,而且可以在这些部门建立教学、训练、科研、服务、社会实践或者创业基地,从而投身于体育发展的第一线,摆脱被“悬浮”的、提不起放不下的尴尬处境。只有这样,高等体育院校才能处于创新的前沿,从源头上提升创新能力。

4.5 加强体育信息情报搜集工作,建立创新所需的体育信息资源库

创新需要信息资源支持,原始创新需要全局性的信息资源支持。体育社会科学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与信息资源支持的薄弱也有密切的关系。就目前而言,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在信息资源支持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信息来源缺乏,尤其是体育学之外和国外的学术信息严重不足;(2)信息工具利用能力较差,许多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会使用先进的信息检索工具、不能流畅地阅读外文著作,不懂多媒体、数据库、软件编程和人工智能技术。应当尽快建立一个全局性的体育信息资源库,使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能够毫不费力地获得世界上最主要的体育报纸、杂志和网站中的体育信息,掌握世界上最主要体育赛事的文字、图片和多媒体资料,了解世界各国的体育方针、政策、举措,追踪各个体育名流的活动动态和各个学者的学术观点。加强对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信息搜集、加工和处理能力的培训,促进不同领域、部门的体育信息资源共享。

4.6 加强体育科学普及工作,提升群众科学文化素质

体育社会科学的原始创新力量不应该只局限于高等体育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和体育知识精英,还应设法吸纳广大国民进入体育创新的行列。要增强体育社会科学的原始创新能力,就应提升群众的体育科学文化素质。这既是体育社会科学原始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基本任务。在我国,体育科学的普及程度还比较低,很多群众缺乏起码的健身知识,伪科学、伪气功仍然和体育科学争夺健身阵地,各种落后的、不合理的、错误的体育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四处传播;在学术界,重科研轻科普的倾向非常明显,许多科研成果束之高阁而不能为群众所用。在群众体育科学文化素质整体较差的情况下,一味强调原始创新是不现实的。广大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积极融入到群众中去,用自己的学识为他们服务,使先进的思想、知识能够在各个社会角落生根发芽,及时地转化成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最终推动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和体育事业的繁荣。

4.7 完善人才政策,优化学术队伍

人才是原始创新的核心要素,原始创新的理想最终需要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学术队伍来实现。建设一支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学术队伍,就要转变人才观念和政策:(1)疏通人才的垂直流动渠道,以才华和贡献为核心标准评价人才,减少论资排辈现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改变只升不降的状况,形成良性的人才代谢和循环;(2)保证人才发展机会和享受待遇的公平、公正,保障“显才”,扶持“潜才”,不断发现新的人才增长点,促成人才队伍的合理阶层分化;(3)调整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学术队伍建设策略,注重提升质量,增加资源投入密度;(4)抵制“近亲繁殖”,鼓励跨部门、跨学科培养人才,追求“杂交优势”;(5)支持民间学术性组织,发展多元化的学术流派,促使人才的良性集中;(6)督促学术精英贴近体育实践一线、社会底层民众和其他知识分子,提倡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与应用结合的学风。

4.8 提升学术修养,培育学术大师

体育社会科学界缺乏在全国和全球有影响力的学术大师,要提升体育社会科学的地位就应培育本领域的学术大师。大师之为大,不仅在于他有原始创新能力,更在于他关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民众的心声和疾苦。真正的大师必然具有追求真理、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济世为民、扶危救困的公益理念,垂范天下、德被四方的精英意识,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学者操守和海纳百川、广采博取的包容气度。对于广大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不能因为主客观上存在不足就放弃进行原始创新、追求卓越、成为大师的努力,而应该勇敢地面对一切压力、困难和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修养,以富有建设性的态度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培育原始创新能力,造就自己的学术地位。在改变世界的同时造就自身,这是人才成长的铁律。要有宽容、博大和通达的胸襟、抱负和气度,才能培育原始创新之苗、扶植原始创新之树、收获原始创新之实。

5 结语

体育社会科学的原始创新能力是一种多层次、多序列、多元化的综合能力,其主旨是通过体育促进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其主体是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其内核是体育创新主体的自我超越;其外壳是全新的体育知识产品;其标志是对国际(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导作用和对体育文化变革的引领作用。

从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角度对影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原始创新能力的传统文化、国民素质、科技体制、研究模式、学术队伍、学术氛围和意识形态等群体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剖析,指出和批评相对保守的传统文化、整体较弱的国民素质、急功近利的科研体制、亟待优化的学术队伍、“浮萍式”的研究模式、极端的科学主义、强烈的泛意识形态思维和淡漠的学术批评氛围等问题。

过度功利化是危害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原始创新的核心问题。学术的过度功利化与“科技统治”、“经济至上”和社会机构科层化、官僚化造成的工具理性泛滥有关,而工具理性的过度泛滥是现代化的产物。没有对现代化、体育现代性和体育社会科学的全面、深刻的反思与批判是无法练就根除祸害的精神武器的。对于中国体育社会科学而言,这一使命似乎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极限但又无法回避、无路可逃,阻碍原始创新的症结就在于此,寻求原始创新的出路也在于此。

收稿日期:2006-10-15;修回日期:2006-11-27

标签:;  ;  ;  ;  ;  ;  ;  ;  ;  ;  

关于加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思考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