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海城市正骨医院 辽宁省海城市 114200
摘要:目的:探究经皮撬拔空心钉固定与“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择84例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型切口治疗;观察组开展经皮撬拔空心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跟骨骨折康复效果;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关节面复位丢失、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前后Bohler和Cissens角、跟骨宽度和高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跟骨骨折康复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关节面复位丢失、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Bohler和Cissens角、跟骨宽度和高度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Bohler和Cissens角、跟骨宽度和高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撬拔空心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可加速骨折愈合,恢复跟骨宽度、高度和相关角度,减少并发症,改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皮撬拔空心钉固定;“L”型切口;跟骨骨折;临床疗效
跟骨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之一[1],本研究探讨了经皮撬拔空心钉固定与“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84例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男性、女性各有26例、16例,年龄24-58岁,平均(45.34±2.75)岁。观察组男性、女性各有25例、17例,年龄23-57岁,平均(45.56±2.51)岁。
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比较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型切口治疗;腰麻,侧卧,作骨外侧”L”切口,全层切至跟骨,直视用剥离器进行距下关节面复位,术中C型臂X线下透视,明确距下关节面平整情况、Bohler和Cissens角、跟骨宽度和高度恢复情况,若跟骨关节下空隙较大,复位后给予自体骨填塞,以利于关节支撑,最后给予钢板固定,常规给予引流管放置。观察组开展经皮撬拔空心钉固定治疗。腰麻,侧卧,1枚2毫米骨圆钉横向传至跟骨骨节,再将1枚钉至足跟和跟骨后关节连接部位,经克氏针牵引复位塌陷骨块,复位后螺钉固定骨折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跟骨骨折康复效果;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关节面复位丢失、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前后Bohler和Cissens角、跟骨宽度和高度。
显效:跟骨骨折愈合,Bohler和Cissens角、跟骨宽度和高度恢复正常,关节功能正常;有效:Bohler和Cissens角、跟骨宽度和高度改善,关节功能改善;无效: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跟骨骨折治疗显效和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数据,临床资料根据类别不同进行t检验(计量)、χ2检验(计数),P<0.05说明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跟骨骨折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跟骨骨折康复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显效患者26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显效患者16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3.81%。
2.2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10±1.23个月比对照组17.43±1.66个月短,P<0.05。
2.3关节面复位丢失、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关节面复位丢失、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其中,观察组感染有1例,而对照组有3例骨折不愈合、3例关节面复位丢失和3例感染,总发生率分别是2.38%和21.43%。
2.4干预前后Bohler和Cissens角、跟骨宽度和高度
干预前Bohler和Cissens角、跟骨宽度和高度相似,P>0.05,对照组分别是11.42±2.01°、157.31±7.21°、41.42±1.01mm、47.32±7.54mm,观察组分别是11.41±2.03°、157.25±7.09°、41.41±1.02mm、47.13±7.52mm,干预后观察组Bohler和Cissens角、跟骨宽度和高度35.41±5.01°、137.32±7.26°、32.42±1.02mm、43.12±7.14mm,优于对照组27.13±0.72°、143.61±5.36°、37.42±1.55mm、45.21±7.02mm,P<0.05。
3 讨论
传统”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具有较大的创伤,虽然可有效显露骨折和直视下复位固定,恢复足跟高度和宽度,重建Bohler和Cissens角,但软组织广泛剥离,导致切口异常,容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腓骨长肌腱炎症和疼痛等[3]。而经皮撬拔空心钉固定可有效达到传统手术的效果,同时手术时间更短,损伤更轻,并发症更少,其利用螺钉固定骨折部位,可有效促进跟骨复位和恢复Bohler和Cissens角、跟骨高度和宽度 [4-5]。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型切口治疗;观察组开展经皮撬拔空心钉固定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跟骨骨折康复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关节面复位丢失、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Bohler和Cissens角、跟骨宽度和高度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Bohler和Cissens角、跟骨宽度和高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经皮撬拔空心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可加速骨折愈合,恢复跟骨宽度、高度和相关角度,减少并发症,改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晓宇,王朝强,周之平等.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16,29(5):421-423
[2]赵志,吴敏,肖玉周等.经皮撬拔空心钉固定与“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6):495-499.
[3]黄济嘉.经皮撬拔空心钉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3):4512-4513.
[4]王春秋,王俊,王新国等.小切口联合经皮撬拨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5,8(4):300-303.
[5]杨德福,夏丽平.相对撬拨复位治疗嵌插向前成角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16,29(11):1001-1004.
论文作者:王路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7
标签:关节论文; 宽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切口论文; 高度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