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力也逐渐的激烈,较多的施工企业利润比较薄弱,有些企业还会出现亏本的经营,甚至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都比较艰难。对于施工企业来讲,经济利润是发展的最终目标,也直接影响了施工企业的健康和有效发展。但是会受到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使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内容很难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促进企业寻求比较全新的管理模式,制定出施工企业中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措施,以做到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工程造价成本。本文就针对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进行分析,对施工企业合理高效控制工程造价,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在工程的施工阶段中,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是一种比较复杂系统的管理工程,可以贯穿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必不可少的意义。在施工企业要对工程造价管理质量与技术人员加以重视,同时与财务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经济和效益方面看来,逐步的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适合企业本身的造价管控体系,利用各种手段对实际的成本和目标的偏差进行及时的纠正,尽量的降低成本,为施工企业的发展和立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效的保证工程可以按时按量的完成。
1、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建筑施工投标阶段的工作与工程中标后造价管理水平与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是施工企业进行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主要阶段,对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进行加强,有效的保证了工程在后期工程的造价中有序的进行。
1.1准备材料
在了解投标文件的前提下,要利用以往投标积累的报价资料,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现有定额的标准及政策性调价文件、主要材料和设备价格等资料加以结合及掌握,尽量的找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资料。
1.2编制项目工程造价
投标工程造价标志的内容要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和规章制度,充分的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施工组织设计,坚决不能出现漏算现象,底稿计算记录要进行完整的保存,这样方便后期的施工并进行对比,为竣工结算环节提供最为原始的资料。
1.3项目投标报价策略
建筑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策略作为投标竞争中的指导思想,主要的投标方式与手段直接关系着项目中标。投标报价策略的内容比较复杂,所采取的相应的投标报价策略与方法,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有效的预测,并给予中标后工程造价的调整留有一定的空间。比如说是图纸的设计不够明确通过修改后所出现的工程量增加。
2、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是施工企业在合同价格控制下依法实现合理利润而开展的管理活动,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施工管理的主要核心,有效的加强施工过程成本的控制工作、有效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
相关的组织设计人员要进行施工现场,对现场进行详细的考察,比如说是地质条件和气候因素等,并将施工图纸和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经验、施工技术、施工设备以及施工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结合,不断的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企业可以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安排,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工期不推后、材料不超支,在对工程造价严格控制和管理中创造出较多的效益,有效的弥补中标价格较低或者预算不足带来的损失。
2.2制定目标责任成本
建筑施工中标后,施工企业需要按照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制定出目标责任成本,同时还要合理的编制出控制计划。对中标书和图纸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以及需要变更的方法,对利润的切入点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按照工程合同的约定和承若,以及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的配备情况,制定出相应的人工费、材料费以及数量比较大的材料单价及各项工程责任的预算。项目部主要是以分项工程实物量作为出发点,按照各部门和施工队伍的分工情况,将其进行责任成本的分解,这样可以为了后期工程成本控制做好充分的准备。
2.3各方面费用的控制与管理
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到的费用范围比较广,比如说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以及项目管理费用等。人工费实际工作的天数不能超过定额的工作数,并要与实际发放的工资与定额的情况进行结合,对施工人员直接产生的费用进行科学的控制。对于施工材料的使用要尽量的减少中间的环节,可以直接从厂家进货,有效的保证材料所需采购的数量不能超出预算的数量,如果实际所使用的数量与预算出现差异,就要全面的进行分析。机械设备的安排要按照施工现场工作量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组织,禁止出现多余、作用不大的机械设备,使各工序之间可以衔接工作,有效的提高利用率,最大程度的降低设备租赁的费用。加强财务方面的管理,建立比较完善的项目管理费用的使用制度,对差旅费、车辆维修费等严格的进行掌控,有效的降低管理费用的支出。另外,每一项费用的使用情况要做好相应的记录,这样可以方便每个月计算工程的成本,并与预算考核成本进行比较,如果出现较大的差异就要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及时的可以纠正。
2.4做好工程的变更和及时纠正
较多的工程施工时间比较长,经常会出现施工过程中业主方会提出对项目进行修改的要求,那么设计可能会出现变更的现象,出现一些工程量和费用超支的现象。为了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的造价,在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下,现场造价管理人员要及时找到业主或是建立工程师签发工程的变更令,并合理的确认工程的变更。工程出现变更资料需要专门的人进行保存,有效的保证各项变更费用能顺利的进行结算,禁止出现由于资料遗失造成的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
2.5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施工企业要想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工程施工的成本,就要在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方面进行。施工企业要对组织管理人员定期的进行施工专业技术、管理技术、工程造价及预算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对施工人员的业务管理能力进行加强,对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进行调整或是整顿,尽量的培养出一直技术较硬、管理经验丰富、职业道德修养比较高的综合型人才队伍,并将造价管理人员的价值进行充分的发挥,全面的落实责任制,管理落实到位,使其真实的为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做出的相应贡献。
3、竣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是施工企业进行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会发映出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工程即将完成到时候,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的资料进行相应的收集,比如说招投标书、合同文件、施工图纸及组织设计等。以工程施工预算和结算书作为出发点,并制定出比较完善的竣工决算编制,然后对成本进行分析,做好竣工成本分析资料。在工程竣工结算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具有一定的耐心,要拿出相应证据以理服人,有效的避免施工企业和业主方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影响最后工程成本的决算。
4、结束语
施工企业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直接影响了整个施工过程,该工程所涉及的比较广、期限比较长、综合性较强。施工企业要按照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与自身发展的特点进行结合,制定出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措施,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对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中每一个重点和难点进行相应的控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缩短施工的时间,有效降低施工的成本,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可以有效的促进整个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冯彦华.施工企业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4,05:237.
[2].宋逍飞.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J].广西大学,2012.
[3].邢恩林.论石化企业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科技风,2011,10:270.
[4].初永军.电力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
论文作者:郭进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1
标签:施工企业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成本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造价论文; 《低碳地产》2015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