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商河县人民医院 骨外科 山东济南 252600)
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的手术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 年2 月——2015 年1 月51 例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
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急诊手术治疗,总结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51 例患者中,仅有1 例患者因伤情较重治疗无效死亡。其余50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未出现
内固定物断裂现象。其中,2 例患者出现轻度关节功能障碍,1 例患者随访期间出现骨不连并发症,其余47 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患者治疗后Barthel 指数明显优
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多发性骨关节损伤类型复杂,严重时会合并颅脑损伤,临床应及时对患者伤情作出正确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根据
患者实际病情给予对症治疗措施,保证手术操作过程科学合理,进而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并为患者良好预后产生夯实基础。
关键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关节功能障碍;Barthel 指数
本研究旨在探讨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的手术治疗措施及效
果,为此抽取我院2012 年2 月——2015 年1 月51 例严重多发性骨
关节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
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 年2 月——2015 年1 月51 例严重多发性
骨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 例,女20 例,年龄23-52
岁,平均年龄(29.5±2.2)岁。所有患者均经X 线片检查确诊为多
发性骨关节创伤,符合相关诊疗标准[1-2],且患者和家属对我院的相
关诊疗活动知情同意。骨折类型:四肢骨折29 例,多发骨折合并颅
脑损伤16 例,多发肋骨骨折2 例,其他4 例。其中,开放性创伤12
例,闭合性创伤39 例。骨折发生原因:砸伤5 例,高空坠落伤11
例,交通伤35 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共有29 例四肢骨折,均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X 线片检查,明确骨折位置,判断骨折线移位方向。骨折
位置常规牵引,避免组织损伤程度加重。根据不同患肢选择不同麻
醉方法,C 型臂X 光监视,观察患肢长度,确定复位正确后,根据
患者实际情况在骨折远端做切口,有效分离软组织,操作过程要避
免不伤及患肢骨膜。与此同时,在骨表面将锁定加压钢板正确安装,
并采用X 射线调整钢板位置。骨折近端及骨折远端分别放置1 枚加
压螺钉,保证骨折处复位维持在完整状态下,并在钢板远近两端各
放置2-4 枚单皮质锁定螺钉。
针对多发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要给予适量吗啡为患者镇静,
注射时要缓慢进行,避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同时,加强病情观
察,选择上肢静脉血管进行双管输液。
1.3 指标观察
对患者进行为期6-12 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内固定物及并发症
等情况。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 指数进行评分,主要内容包
括控制大小便20 分、床椅转移15 分、进食10 分、穿衣10 分、如厕
10 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到SPSS 18.0 统计软件中,数据均采用%表示,资料
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值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当P<0.05
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及时救治及对症治疗措施,51 例患者中只有1 例患者因伤
情较重治疗无效死亡。其余50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
个月,且未出现内固定物断裂现象。其中2 例患者出现轻度关节功
能障碍,1 例患者随访期间出现骨不连并发症,其余47 例患者骨折
愈合良好;
患者治疗后Barthel 指数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
<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是指在同一因素作用下人体两处或大于两处
位置遭受骨关节损伤,此类型创伤病情急、伤势严重,往往比较难
处理,因此是对临床急诊能力的考验。
本研究29 例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通过
临床实践经验证实,此种内固定治疗技术可保留四肢完整性,并为
患肢骨折的良好愈合提供生物力学环境。与传统钢板治疗相比,锁
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式的抗扭转、抗弯曲水平更为显著,因此更具
稳定性[3]。同时,手术创伤小、时间短、适应范围广,且能够迅速稳
定患处,并缓解患肢血液循环。另外,针对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
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除1 例死亡、2 例轻度关节功能障碍、1 例骨
不连病例外,其余患者骨折愈合良好。同时,患者治疗后Barthel 指
数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与刘广州[4]、黄
永生[5]等研究结果相符。说明及时为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开展急诊
手术治疗,可减少骨折对患者全身功能的影响范围,并增加患者耐
受性强。同时,说明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方式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点,
且对骨膜不产生破坏,具有稳定性、安全性
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认为术后早期开展功能性恢复,能够避免
关节畸形,并减少患者致残率。同时,本组随访期间出现2 例轻度
关节功能障碍、1 例骨不连病例,与手术操作、内固定物选择不当密
切相关,提示手术医师应不断加强手术专业操作技术,根据实际需
要选择内固定物。
参考文献:
[1]杨东生.早期综合性功能锻炼在多发性骨关节创伤康复中的临
床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14,21(08):441-4144.
[2]王立,康迪,伊斯拉木江·吐尔逊,等.可吸收髓内钉和环抱
式接骨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比较[J].临床急诊杂志,,2014,28
(10):897-900.
[3]张刚.肋骨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J].青岛大学
大学,2014,06(02):291.
[4]刘广州.多发性骨关节创伤60 例治疗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20):452-454.
[5]黄永生.手术治疗的多发性骨关节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
营养,2012,25(06):5114-5-5117.
论文作者:丁德俊 张永建 党锐 刘帅
论文发表刊物:《卫生部公告》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5
标签:患者论文; 创伤论文; 多发性论文; 骨关节论文; 钢板论文; 损伤论文; 关节论文; 《卫生部公告》2015年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