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环境教育的困境与对策_环境教育论文

幼儿环境教育的困境与对策_环境教育论文

幼儿环境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境论文,对策论文,幼儿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困扰着人类。世界各国痛定思痛,认识到要改变目前的环境状况,阻止环境恶化,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必须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环境教育是提高环境意识的必由之路,幼儿环境教育则是奠基工程,肩负着启蒙的重任。

环境教育是一个连续的终身教育的过程,它始于幼儿教育阶段。幼儿年龄虽小,但他们感情充沛,爱憎分明,求知欲旺盛。在环境恶化的现实中,他们是直接的受害者,因而很容易激起他们保护环境的觉悟和正义感。生活中,由于幼儿知识经验缺乏,许多幼儿还是某些环境破坏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参与者。因此,有必要让幼儿从小接受环境教育,提高幼儿的环境意识,培养幼儿正确的环境态度,使他们明了自己行为的后果,树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使每个幼儿都能自觉投身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运动中去。现在的幼儿是新世纪的接班人,他们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照管地球的重任。幼儿时在他们心中播下的环保的种子必将开花结果。

幼儿是环境保护的巨大潜在力量。早在1972年在前苏联召开的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上就认识到这一点,并在第三号建议中呼吁:“鼓励家庭本身以及家庭与学前教育合作采取行动,开展对幼儿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的环境教育。”在《21世纪议程》的倡导之下,世界各国重又掀起了环境保护运动的高潮,幼儿环境教育也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国家教委印发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纲要》提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段,并确定环境教育的目标之一即是到2000年,使广大青少年和儿童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知识。

由此可见,幼儿环境教育不仅是现实需要,更是一项长远之计,不容忽视。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幼儿环境教育的步伐却远远落在了后面,笔者以为是由于有多方面的阻力掣肘。

阻力之一 各级幼教领导干部的幼儿环境教育意识淡薄

现在的各级幼教主管部门和幼儿园领导大都成长于缺乏环境教育的年代,因此他们自身环境意识薄弱,就更不用说积极主动地推动幼儿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而且,在环境教育实施的指导思想上,也存在偏重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轻视幼儿环境教育的倾向。各幼儿园也遵循传统习惯,只重各科教学工作的完成,在教学计划、课时分配以及人员安排时,将环境教育置于次要地位,甚至于置之不理。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有鉴于此,首先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尽快颁布有关环境教育的法令、法规,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环境教育的地位,使环境教育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保证各种环境教育的顺利进行。美国就先后在1970年和1990年两次颁布《环境教育法》,有力地保证了环境教育的实施。其次,应对各级幼教领导干部进行有关的环境教育和各种灵活多样的培训,扭转他们的观念,提高环境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幼儿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从而调动其热情和关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幼儿环境教育的规划和决策之中。第三,将幼儿环境教育的实施状况也纳入干部考核的范围内,将幼儿环境教育长抓不懈,抓紧抓好。

阻力之二 幼儿环境教育自身还不成熟和完善

虽然我国的教育政策和法规都比较重视环境教育,但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致使环境教育一直处于理论多于实践的尴尬之境。处于薄弱环节的幼儿环境教育更是这样,而且有关幼儿环境教育的科研成果十分贫乏,一些配套设施也没有跟上,给幼儿环境教育的具体运作造成了许多困难。“拦路虎”主要有以下两项:1.有关幼儿环境教育的物质条件不充分,如教材陈旧、教具缺乏、参考资料匮乏等等;2.对幼儿环境教育的实施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使幼儿环境教育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也不利于调动各幼儿园和教师的积极性。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思想上再重视,而无现实条件的支撑,幼儿环境教育终将成为云端理论。解决此问题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可由国家教委颁布幼儿环境教育大纲,由各地召集有关的幼教专家和环保专家编制出既具有地方特色又与现行教材配套的幼儿环境教育参考资料。早在1987年,徐州市教育局和环保局就通力合作,编制出了幼儿园环境教育参考资料,由于其内容丰富,实用性指导性较强,又与幼儿园教材紧密联系,受到幼教界的广泛欢迎。幼儿环境评估体系的制定原则也应如此。此项工作刻不容缓。其次,幼教科研单位及幼儿园应加大科研力度,着重于幼儿环境教育的内容、教法、教学手段的研究,注重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使幼儿环境教育日臻完善。第三,由于环境教育包罗万象,上到天文,下至地理。要想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还需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合作,如出版一些幼儿环境教育普及性科普读物以及一些视听教学资料等等,既可以丰富幼儿教师的环境知识,也能使教学更生动活泼,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负担。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就专门为教师们出版了一些以教师为对象的环境教育刊物来辅助教学。

阻力之三 教师素质不容乐观

幼儿园教材已涉及到了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将环境教育渗透进各科教学活动之中,既无须添加专门人员的时间,也不会增加幼儿的学习负担,适合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但环境保护毕竟是一门科学,要求环境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选用的手段都必须是科学的。唯有如此,才能在幼儿幼小的心灵深处播种下科学的环境教育的种子。因此对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目前许多幼儿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对环境教育知之甚少,不仅谈不上对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环境教育,甚至于自己还会给幼儿作出不好的榜样,严重的会导致幼儿思想混乱,无所适从,进而产生行为上的矛盾。幼儿教师素质的局限无疑已成为幼儿园推广环境教育的障碍。

幼儿环境教育若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不仅要对幼儿教师进行环境科学知识普及、幼儿环境教育课程编制、教学法、教学单元设计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而且要求幼儿教师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下大力气吃透教材,运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来挖掘它所隐含的更为丰富的内容,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来弥补幼儿环境教育实施过程中某些物质条件的不足。提高幼儿教师环境教育素质的途径有如下三个:首先,应在幼师课程中开设有关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使未来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环境素质;其次,幼儿教师在职培训也应加入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第三,幼儿教师刻苦自修,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幼儿环境教育的经验。

在我国幼儿环境教育任重道远,但随着环保新世纪的到来,我们坚信在各界人士的关怀下幼儿环境教育一定能走出困境的峡谷!

标签:;  ;  

幼儿环境教育的困境与对策_环境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