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图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阅读论文,课教学论文,高中论文,概念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阅读能力对于高中英语学习者来说意义重大,阅读课的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作为一位高中英语教师,我一直在思索一些问题:我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可以有什么突破?我怎样才能科学地践行新课改的要求:既教授他们知识与能力,又教会他们过程与方法?我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阅读教学策略?我的难题在接触了概念图理论和英语任务型阅读理解题型后迎刃而解。
一、概念图的定义和适用性
1.概念图的定义
“概念图”是由英文concept map翻译而来的。概念图理论是美国康乃尔大学诺瓦克(Joseph D.Novak)教授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概念图是一种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图。概念图是认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其独有的系统整体性、简约再生性,成为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相互转化的一座桥梁,是外显知识结构向学生内隐认知结构过渡的一个脚手架。(转引自袁成,2008)
2.概念图的特征
概念图是一种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是以图解的方式,直观地、结构化地将某个主题的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表征出来的一种知识呈现方式。其中,概念(concepts)、命题(propositions)、交叉连接(cross-links)和层级结构(hierarchical frameworks)是概念图的四个图表特征。概念构图时通常先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间的意义关系,这样就形成了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转引自袁成,2008)。
3.概念图的适用性
从2007年高考开始,江苏省英语高考试题出现了一种新的题型:任务型阅读理解题。任务型阅读理解题以结构图表的形式呈现试题。该题型以图解的方式,直观地显示了文章的主体结构以及各个自然段落之间的属于不同层级的有机联系。十个空格需要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填写的既涉及学生对整篇文章或整个段落主旨大意的归纳性理解,又涉及学生对文章中某些细节描述的演绎性理解。这一题型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文章整体的宏观把握能力,还考查了学生对于文章细节的微观领悟能力。我认为任务型阅读理解题型正是概念图理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科学应用。高中英语教师完全可以在日常的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借助概念图策略,引导学生从整体和部分两个角度很好地理解文章,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着重提高他们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阅读学习策略,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和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概念图的应用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课堂教学中,概念图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认知策略。它可将言语形式的信息转化成视觉图示信息,简单明了地显示出各知识点间的连接和关系,使知识更加直观化、条理化。在学生学习使用概念图的初期,教师可先提供结构图示,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整体结构,再留下细节理解部分的填空让学生在阅读完文章后填写。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可只提供提纲大标题和小标题,由学生完成小标题及细节内容的概念图设计,最后再逐渐过渡到完全由学生做出总结概括,设计出整个概念图。这不仅便于学生提炼知识,掌握其共性,而且也便于了解知识间的层次及内在的逻辑关系。这种连接不仅使篇章的结构直观清晰地反映出来,而且也将篇章中的细节和框架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无论对篇章的整体脉络还是细节描述都有很好的把握。
概念图策略的应用应本着先少后多、先简后繁、层层递进的原则,让学生反复实践。第一个阶段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并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文章,画出概念图。第二个阶段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寻找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由点连线,由线接面,由面构体,纵引横联形成空间网络结构图。第三个阶段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与文本对话,设计出概念图和任务型阅读练习题以及正确答案,再由同班同学通过自主学习来答题,从而促进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完善自我的认知能力。
三、概念图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案例)
案例(一)
1.阅读材料
The History of Space Travel
For centuries people dreamed of going into space.This dream began to seem possible when high-flying rockets were built in the early 1900s.A rocket travels through the air by shooting out hot gases.Burning fuel produces these gases.
In 1903 a Russian teacher named Konstantin Tsiolkovsky figured out how to use rockets for space travel.His plan was the first one in rocket science to use correct scientific calculations.About 30 years later,a U.S.scientist named Robert Goddard built the first rockets that could reach high altitudes.In Germany in the 1920s,Hermann Oberth wrote a book that helped people understand that the new rockets made it possible to fly to space.During World War Ⅱ,German scientists built large rockets that could travel very far and carry danger- ous explosives.After the war,scientists from Germany w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to help those countries build space rockets.
These two countries were soon racing to get to space first.Each of these countries wanted to prove that it was stronger and more advanced than the other one.Both countries also had powerful bombs.Because these bombs used hydrogen fuel,they were called hydrogen bombs.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were worried when the Soviets were first to launch a space satellite,which was called Sputnik.The Soviets were also first to send a person into space.Yury Gagarin orbited Earth in the Vostok 1 spaceship in 1961.
The US government set as a goal for its space program to be the first country to put a person on the Moon.The US space program built a series of Apollo spaceships.These vehicles were powered by huge Saturn 5 rockets.In 1969 Apollo 11 took three men to the Moon.The Soviets may have lost the race to fly people to the Moon,but they built the first space station.The United States also built a space station.The space stations allowed people to live and work in space.The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operated to hook two spaceships together in space.This action ended their'space race'.Today a much larger space station,built by several countries together,orbits Earth.
Another new way to travel in space is by space shuttle.A space shuttle looks like an airplane.Astronauts,or men and women who fly spaceships,have used shuttles to help put satellites into space.They have also helped build space stations and have worked on scientific experiments.
2.课堂练习
练习一:Task-based reading comprehension (one word)
练习二:Please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Para.1 The dream seemed possible in the early 1900s.
Para.2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 rockets (The dream came into reality.)
Para.3 Space race between two big countries
Para.4 Cooperation ended the race.(From race to cooperation.)
Para.5 Another new way to travel in space-by space shuttle
练习三:
Discussion:Competition vs Cooperation
Which is more important/better?
该阅读材料属于科技类文章,生词也较多,故难度较大。教师通过概念图的引入,帮助学生理解篇章结构、自然段落的主旨大意及各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教师在该课的尾声通过大国之间在探索太空进程中由竞争发展到合作的事实引入“‘竞争’与‘合作’谁更重要?”的话题,再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得出“竞争不可少,合作更重要”的结论,以达成新课标所提倡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做到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能力、化能力为德性。
3.课后反思
科技文章中生涩的人名较多,科技名词较多,文章的理解难度较大。教师要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行文思路(太空旅行:火箭的产生的可能性计算—火箭的制造发射—人造卫星的发射—人类进入太空—人类成功登月—建立太空站—若干国家合作建立太空站;竞争—合作),才能实现课程改革对学科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能力,化能力为德性。其基本关系是:学科学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载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和路径,经历必要的过程,涵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终达到“人”的整体生成。该课为一节市级比赛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评课教师的一致认可。学生对该课文掌握到位,对讨论的主题有自己的思想,能积极提出各自的见解。
案例(二)
1.教材内容(略)
2.背景介绍
该篇课文分古英语(Old English)、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近代英语(Modern English)三大块介绍了英语语言的发展过程。
时间:文章主要高度概括地介绍了从公元五世纪不列颠人使用的凯尔特语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近代英语的特点,在课文的结尾部分作者还展望了英语语言发展的趋势。整篇文章跨越了1600多年的历史。
人员:涉及了六个不同时期来自不同地点的人/部落,他们分别是:
古代居住在不列颠和欧洲大陆西部的凯尔特人(Celt);来自欧洲大陆的三个日尔曼部落的人,包括盎格鲁人(the Angles)、撒克逊人(the Saxons)和朱特人(the Jutes);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丹麦和挪威)的维京人(the Vikings);来自法国的诺曼人(the Normans)。
语言:短短六百多字的文章呈现了包括凯尔特语(Celtic)、盎格鲁—撒克逊语(Anglo Saxon)、维京人的语言(the languages of the Vikings)、法语(French)、拉丁语(Latin)和希腊语(Greek)在内的六种语言。
历史事件:本篇文章涉及四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们分别是:
日尔曼入侵(the Germanic invasion);维京人入侵(the Vikings' invasion);诺曼征服(the Norman Conquest);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the Renaissance in the 16th century)。
3.教学困惑
一篇仅六百多字的文章能脉络分明、深入浅出地把英语语言的发展简史呈现给高中学生,应该说这是一篇很好的英语阅读文章。但有好学的学生在事前主动阅读该篇文章之后和我说:“历史文章,太枯燥。”而且因为该文章的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历史时期、人物、事件、不同地域的语种较多,我自己在第一次接触这篇阅读教材之后,为了精准地把握一些语言史知识和历史事件的背景,还翻阅了一些有关的地理历史资料,之后才感到真正吃透了该篇阅读文章。于是,我心中自然冒出了这样的问题:我怎样才能上好这篇阅读课文呢?我怎样才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有效地引导学生充满激情地阅读该文并清晰地理解全文呢?
4.认知策略教学思路
(1)使用“导学式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以练代讲,讲学生最需要的内容。
教学步骤:悟、练、导、测、评五步教学法。
(2)把文章化整为零,分为古英语(Old English)、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近代英语(Modern English)三大块,对各个理解难点分别击破。
(3)使用“提纲图示法”与任务型阅读理解题型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和细节描写。
(4)在学生已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用复述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复述策略,即将复述的内容先分散为三大部分,请学生分别复述;然后再把三部分联系起来,请学生进行全文整体复述,即把文章再一次化零为整,通过回复式上升的效应,让文章在学生头脑中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机整体。
5.“概念图”的实施
图一 Title:English and Its History
(说明: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并填写出横线上所缺的内容。通过完成该项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全文的框架结构。)
图二 Title:The Forming of Old English
(说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有关古英语的第一部分,独立设计图表并用简洁的英语表达出古英语的形成过程,通过该图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古英语的形成过程。)
图三 Title:The Impact of French on English
(说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中有关中古英语的第二部分,并填写出横线上所缺内容,通过完成该项练习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在中古英语时期,由诺曼征服所带来的法语对英语产生的影响。)
图四 Title:Modern English
(说明: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中有关近代英语的第三部分,并填写出横线上所缺内容,通过完成该项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关近代英语的细节知识并一起展望英语的发展方向。)
6.教学效果
这节英语阅读课学生们是在不同形式和要求的阅读中,在不知不觉地完成一个接一个的任务中度过的。因为任务的难易程度适中,也因为学生们的投入和努力,他们在不断地体验着一次次成功解决问题后带来的喜悦。学生的学习情绪饱满,课堂充满积极的氛围。无论是在根据图示理解课文的阶段,还是在根据图示或关键词句复述课文的阶段,学生都呈现出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他们较好地做到了通过阅读英语文章获取信息,并较好地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面临的问题。当学生们毫不费劲地、清晰地完成包含信息较为繁琐复杂的古英语形成过程的图示设计时,我不禁有点惊诧于他们所体现出的轻松状态。我甚至还多此一举地问他们是否感到难度较大,得到的是自信而喜滋滋的一片轻松回答:“No.”
7.教学反思
我认为该课的教学是成功的,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这主要源于两个亮点——两个认知策略的使用:1)“导学式”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导学式英语课堂教学法”让我自觉做到在授课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参与者、帮助者和促进者”。通过“导学式”教学法,我较好地把握了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做到了“讲学生之最所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提纲图示法”的使用。“提纲图示法”与任务型阅读理解题型相结合使用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较难的英语阅读课文时如鱼得水。“提纲图示法”这一认知策略将言语形式的信息转化成视觉图示信息,简单明了地显示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使信息更加直观化、条理化;任务型阅读理解题型的可操作性很强,它形式多样、可难可易。“提纲图示法”与任务型阅读理解题型相结合使用的课堂教学策略既可以有效帮助学生降低阅读文章的难度,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较好的自我效能感,又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认知策略的教学与训练,更好地体现高中英语新课程的精神,促进学生事半功倍地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