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教学中计算作为主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相关科目的基础,因此受到一线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但实际教学中受到一些因素影响,造成数学计算教学情况不理想,需要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结合教学实践情况,分析提升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数学计算;创设情境;提升策略
计算能力作为小学生必备数学能力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也是数学学习的借此狐。数学教学中部分学生计算能力不强,经常性出现解题错误,影响到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提升。因此实际教学中有必要侧重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的养成。数学学习过程中计算能力作为基础,也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能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学过程中侧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数学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引入新教学方法与理念,使得整个计算教学过程实际化,利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明白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思想的转变,不能停留在被动学习的状态,要求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意识到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教师要不局限在教材与课堂上,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主动运用计算思想;同时,教师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生从周边思考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做好思考与分析,教师进行引导,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创设相应计算情境
数学计算能力训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且计算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思考与掌握学生情况,结合学生特点与需求,塑造相应的计算情境,丰富学习方式,增加计算学习的趣味性,使得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高效课堂的前5min非常重要,数学教师要将课堂氛围调动起来。游戏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复习乘法口诀,也能进行小组比赛。这里要注意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准确定位口算教学内容;其次,发挥情境图作用。教师可以在数学教材上选择合适内容,在复习课堂上完成练习。学习“元角分”知识点时创设相关问题情境:小明总共有10元钱,到了文具店可以买什么呢?橡皮一块一元钱,铅笔5角钱,转笔刀3元一个,小明可以如何付账呢?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如,学习加法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与动画角色联系起来,增加问题的趣味性:光头强要将一堆苹果送给熊大熊二,需要将这些苹果打包,光头强已经包装好6个,还有4个没有包装。那么,光头强准备送给熊大熊二多少个苹果呢?这个问题形象、生动,小学生对光头强比较熟悉,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很快进行计算,顺利实现对加法知识点的讲解;再如,很多数学知识点都来源生活,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情境,丰富数学课堂内容。如小明早上上学,需要坐10站,今天上学时他发现时间还早,就和去买菜的奶奶一块走了4站,小明还需要坐几站才能到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有乘坐公交车的经验,这道源自生活的计算题,会让学生产生亲切的感觉,还能强化学生距离概念,培养与提升学生生活能力。数学计算题教学时,
(二)培养思考分析能力
教师这时候就有必要在班级内部形成若干个的合作小组,营造出浓厚的小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们在这其中都有机会表现自我,不会的题目可以拿出来进行共同讨论,互帮互助,保证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这种做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促进小组全体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每个阶段的学生都可以受益。
如,小学数学广角中有一个“植树问题”,这一问题不像那些抽象的内容,所以小学生们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在校园两侧一条长为100m的小路上进行植树,每间隔5m栽一棵,那么一共要有多少棵树苗才能够完成小树的种植呢?”这道题对于学生们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候学习较好的学生就要带领其他的组员进行探讨交流,来完成这一问题的解答。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寻找自己在小组中的定位,找出一个最合适当小组长的人,小组长再来给每一个人分配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要有一定的任务分工,都有效的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要落实到位,然后小组成员们通过合作,来实现教学任务的进一步完善进行。
再如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游戏“青蛙过河”,可以让学装扮成青蛙,只要通过口算回答出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就能成功渡过一条河,最终成功渡过所有河流的同学获胜,可以获得教师的奖励,而回答错误的同学需要重新开始。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快速口算能力,提高学生口算正确率,在这样一种紧张又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帮助学生快速提升自己的口算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教学和训练内容时,一定要有明确目的性,然后逐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目标引导和内容展示,如此帮助小学生快速提高自身口算能力。
(三)讲清算理与运算顺序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掌握运算技巧,还要明白为什么这样算,也就是给学生讲明白算理,只有学生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才能加深理解与掌握算法,促进计算技能与能力的提升。实际中学生往往难以理解算理,根本原因就是算理抽象,小学生思维方式主要为形象思维,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适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孙俪。如可以利用教具完成直观演示,将抽象东西具体化。
如,学习减法知识点时,小学生初次接触减法,很多学生不理解什么是“减”,可以利用教具-磁力片,引导学生理解“-”的意义,也让学生明白相应算式的算理,这里选择8-5为例。
教师:同学们,黑板上有8个磁力贴,现在将其中5个去掉,应该怎么做?(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过程)。
学生:直接拿掉5个磁力贴。
教师:黑板上还剩下几个?
学生:还剩下3个。
教师:怎么列式呢?
学生:8-5=3。
教师:计算时为什么要用减法?
学生:从8个去掉5个,去掉就是减去的意思,“-”本身表示“去掉”、|“减去”的意思,所以选择减法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能否计算出8-5等于几。教师通过操作教具或演示,透彻讲解减法算理,学生也能理解到位。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中计算能力作为基础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长远发展。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松.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计算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1):48-49.
[2]王晓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学周刊,2020(01):107-108.
[3]赵雪峰.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35):31.
论文作者:强志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口算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情境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