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析论文_宋少伯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析论文_宋少伯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岚子初级中学 265200

摘 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教育事业空前发展。语文作为课程中最重要的学科,受到老师及学生的重视。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得到不断创新和改变,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感教育模式得到了教育领域的认可和广泛应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情绪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影响意义和应用方法,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 初中教学 运用方法

语文教学是一直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涯的一门学科,并且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语文知识,小到日常说话交流,大到进行演讲、写作,都离不开语文,它是知识积累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同时,国家在教育方面也提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全面型人才,在这一背景下,情感教育应运而生。

一、情感教育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语文是人与人交往中的沟通交流工具,是思想和情感表达的方式。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在汉语教学中,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大多是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方法忽视了语文对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意义,使语文仅成为交流工具。而情感教育的引入,恰恰解决了这一缺陷,使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情感,实现了对于学生全方面的培养。同时,汉语教学的本质在于其丰富的情感内涵,正如新语言课程标准所明确规定的那样:“欣赏文学作品可以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最初了解作品的内涵,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获取有用的灵感。”因此,要在情感上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让学生联系文化背景进行自己的评价,表达自己的想法,欣赏作品中表达的语言、动人的情境和形象。通过情感教学,能真实地传达课文中包含的人性情感,并产生情感共鸣,实现以情感人的教学效果和情感教育。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语文教学内容的情绪化处理。语文教科书浓缩了前人的智慧和辛勤工作。这些美丽的文章,大多数都是古代和现代的中外著名文章,是作者发自内心的不可阻挡的杰作。语言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感受美丽文章世界中的真、善、美,掌握文本中的情感流动,理解情感脉搏。通过这种方式,呈现给学生的内容不再是一个抽象而枯燥的文本符号,而是一个生动且准备好的肉体形象。教师要利用现有的语言和语言知识,熟悉和研究文本,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感受并通过作品的语言理解作品的内容。教师应使学生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每位文章作者的独特生活经历、真实的思维过程和生动的写作背景,进而给学生以情感熏陶,丰富初中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情感体验,积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渠道思考问题,分析不同情感,达到教学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精神契合,优化教学效果。在教学领域工作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学生会因为喜欢并钦佩一位老师,而对他的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并会努力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树立其独特的人格特质,为学生做出榜样,使教师的行为和活动积极地影响学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教授的语文教学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并且有数千年历史。因而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更扎实,对学生的精神和性格方面的影响更大。

3.情境演绎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感教学离不开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体会到特定的情感,情感一旦没有了情境,那么就很难体会和表达出来。因此,在初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分析文章所描写的环境和所表达的情感,在课堂上创造出当时的情境,并把学生引入情境中,仿佛自己就是文章作者,去体会当时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要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情感。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当时作者的心理感受,可以更好地掌握文章的情感,并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也可以在课堂上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语文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兴趣和迫切参与的心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语文是一门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学科,几乎所有的语文作品都是作者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真实生活感受而得来的,因此语文可以说是不同历史阶段现实生活的写照。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文章中描写的场景,对学生进行当时的现实生活的讲解,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如语文中常见的古诗词,通常都可以体现出当时的战乱背景和人民生活的贫困,而一些现代文中通常通过文章描述也能得出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时代背景。要通过不同时期的生活,感受不同时期的情感,更好地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精髓,积极吸取我国优秀的文化知识,充实初中生的情感发展和人格塑造。

简而言之,语言是一种结合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教师必须用真诚的情感来打动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激励学生。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雪勤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10期。

[2]方晓映 谈初中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情绪[J].教育资料,2010年20期。

[3]杨智如 关于中学个性化教育的新思考[J].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2期。

论文作者:宋少伯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6月总第3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析论文_宋少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