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演化进程与中国调整升级的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中国论文,进程论文,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99(2008)03-0046-07
一、产业演化、中国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背景
(一)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与中国产业之间的矛盾
产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发展进程相继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展开,经济伴随着工业发展逐步走向繁荣,又使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演进。先是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起步期;后随生活水平提高导致耐用消费品需求旺盛,并与轻纺工业发展提供的大量积累相适应,电力、石化、冶金等重化工业逐步崛起取代轻纺工业的主导地位,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目前,科技进步为先导,汽车、家电、通讯等产业迅速取代重化工业的地位,进入以技术密集型和深加工组装类产业为主导的加速发展时期。信息革命的兴起促使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新型材料、生物技术、金融服务等一批新兴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实现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第三次飞跃,人类开始进入信息社会或后工业社会时期,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高度融合的全新阶段。产业结构演化呈现出多种可寻规律:配第-克拉克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将依次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霍夫曼定理指出,随着工业发展,制造业中的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率呈下降趋势,生产资料工业呈上升趋势;世界银行关于制造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为:非工业发展小于20%、工业发展初期为20%~40%、半工业发展为40%~60%和工业发展大于60%等。尽管中国产业发展路径将基本上遵循一般规律,但经济的产业发展进程,既不能舍弃国际经济发展环境而孤立考察,又不能简单地采用部分与整体比较而套用一般指标分析,实践中更不能单纯追求某种比率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发展进程加快,已进入工业发展中期即重工业发展阶段,目前,工业的总体水平和结构水平开始呈现超前发展的特征。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主导产业优势、区域特色、产业的竞争力都有所提高,但是,中国产业调整和工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严重问题,制约着经济快速发展和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其表现为第三产业比率偏低,且内部结构不合理、效益低,发达国家的比率为60%~80%,中国的比率仅为40%;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79%,而中国的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区域经济结构不合理,差距不断扩大。此外,产业内在素质低;行业专业化水平低;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技术创新虽进一步提高了优势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也都进行了技术引进或改造,技术设备达到一定水平,但生产的产品多数未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产学研”结合得不紧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慢、水平低,创新并未真正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多数行业的企业未能在国际同行中抢占制高点。纺织、机械等传统主导产业逐步萎缩,而电子、通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正在产业结构的升级中成为新兴支柱产业。企业组织结构开始向大企业集团方向发展,但是,按照国有企业资产存量实行重组而来的集团,虽有资产基础却缺少名牌产品和市场凝聚力,集团资源运用分散致使集团呈松散形态。而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快,使经济缺少活力。尽管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向合理方向迈出较大步伐,但从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目前,中国支柱产业中,多数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投资少、收效快、对劳动力水平要求不高的特点,虽然适应了工业发展启动时资金紧缺、各种费用低廉的客观条件,也填补了因过去重工业畸形发展而使消费工业落后所造成的国内市场空当,但从长远看,必须把发展重点转向高新技术产业。
(二)经济体制转轨初、中期产业结构及变动
经济转轨的实质是经济体制和制度的重新安排以及引发的经济主体的行为变化。经济体制在20世纪80年代确定市场为取向后,中国进入改革转轨时期即转轨初期。转轨使过去过度依赖指令计划、排斥市场的体制逐步得以改变,资源的配置机制发生重大变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即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股份制改革以及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按照市场需要进行配置的资源比率逐步增加,价格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信号。体制改革使产业结构在经济转轨初期发生变化,农业经济快速增长使国民经济中工业与农业的比率得到改善;轻工业在整体获得较大发展的基础上,内部各行业间也发生较大变化,消费品工业高速增长;重工业在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其内部的采掘、原材料与制造业间的关系比率趋于合理。转轨初期旧体制仍然在发挥作用,使产业结构出现新的问题。地方政府和企业热衷于发展加工业尤其是消费品工业,造成产业结构的区域趋同,使基础工业发展滞后,原材料、能源、交通等难以为继,产业结构再次处于失衡状态。但是,转轨初期产业结构的变化已经反映出市场在产业结构变动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邓小平南巡谈话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进程加速,经济运行进一步市场化,宏观经济更强调税率、利率等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微观运行更突出市场对企业行为引导和制约,国民经济的运行同世界基本接轨,市场价格已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信号。而新经济的出现和加速扩散又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催促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的诞生,共同推动转轨经济进入中期阶段。转轨中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发展第二产业的政策,工业产业比率大幅度回升,且重工业的比率重新高于轻工业。而随着与国际经济融合程度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各个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国际影响。尽管中国的产业结构在转轨中期实现了预期的调整,但在新的环境下又产生新问题。第一产业发展滞后,绝对量增长减缓,直接影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的提高,进而影响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性短缺与结构性过剩并存,区域间产业同构仍然突出,产业组织程度低,如汽车产业企业近100家;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仍然迟缓,虽然在就业结构中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在GDP中的比率始终在30%左右。
(三)转轨中后期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转轨中期向后期的过度阶段,需要根据这一时期的体制、制度、环境和产业结构来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首先,制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必须考虑中国经济已进入转轨中后期的体制背景,就是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调整政策的基点要建立在市场作用日益显著、银行等金融机构作用日益发挥的基础上。应当强调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实现产业间的协调发展,而只在市场调节失灵的领域考虑政府介入。
其次,注重第一产业的发展。工业发展过程使第一产业的比率下降是必然规律,但下降必须伴随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否则农民收入的减少将影响消费支出的减少,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巨大。因此,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目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政策必须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政策的重点,通过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规模经营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推广绿色、特色农业,提高基础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第三,推进第二产业的技术进步,整合产业结构。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组织集中度的提高,要适应产业国际分工需要,把技术进步作为主要手段,增强企业自主发展,鼓励收购和兼并。鼓励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的同时,提高企业自主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向企业的渗透和高新技术产业及企业的诞生与发展,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四,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那些社会需求多、就业容量大的服务行业,积极开拓市场潜力大、投资效益好的服务行业。
第五,对水利、交通、通信、电网、环保及市政等基础设施,政府必须承担必要投入。因为这些产业的投资规模巨大,回收期较长,且具有自然垄断性,市场在这些领域的作用很难充分发挥,是政府介入的产业领域。政府在这些领域投以巨资,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才能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当然,政府在这些产业领域的建设投资同样必须引入招投标竞争机制,以及特许经营、国有民营等通行规范的作法。
(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的国际产业转移环境
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产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扩散,集中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密集型产业。6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转向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汽车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新兴工业发展国家和地区获得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良机,实现由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转变。80年代后,全球经济结构进入新一轮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结构优化升级期,出现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新兴工业发展国家和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格局。新技术革命推动以发达国家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浪潮,发达国家均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以及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手段。同时,发展中国家也获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机遇。而跨国企业成为产业转移的载体,特别是跨国企业的直接投资并购,加快了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
21世纪初期,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演化的总趋势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改造后的传统产业将赢得新的发展空间,知识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从发达国家看新一轮结构调整的目标是,适应网络经济和服务经济的结构变化,以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国防和生化技术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提高金融和资讯等产业领域的竞争力,在全球经济中占领更大市场。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产业转移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国际投资来实现,往往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逐层推进。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21世纪国际经济关系演进的趋势,必然使所有国家都必须认真研究如何利用和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目前,发达国家产业升级换代出现非物质化趋势,在科技知识推动下,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物质生产的劳动生产率,使更多的劳动力和物质生产要素转入具有高科技内涵的产业。同时,发展中国家纷纷利用跨国企业的技术转让,促进和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际就是为了应对全球经济融合与高新技术发展这两大潮流。
(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技术革命背景
新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科学技术进步引起产业结构大规模调整升级,从而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质的变化。历史的看,科学技术进步总能引起产业技术革命,进而使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蒸汽机的发明直接导致纺织、交通运输和机器制造业的建立,促进钢铁、煤炭和建筑等相关产业发展;电力的发明使内燃机动力、发电、输电、石油、电报、电话形成新产业;20世纪初的科学革命引发以信息、生物、材料、空间、海洋、能源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同时高科技注入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得到提升;从而使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服务产业迅速发展。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伴随着高科技产业的成长过程,国家乃至世界的产业结构都得到了优化和提升。科学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系是必然的因果关系,科学技术源于社会经济的具体实践,又作用于实践,最终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产生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从而引发范围更广阔的科学技术革命。而科学技术革命的过程实际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也是产业发展的过程,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成果发展为具体产业形态,创造新产业、改造和提升旧产业,最终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就是科技进步的体现,而科技进步还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限于适应市场需求的调整,而是以产业升级作为基本方向从而创造需求。因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把加速科学技术进步放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地位,加强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完成由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科技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移。
二、结构调整升级的方向、模式和调整依据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选择与战略调整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应当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和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产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在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消费需求等变化预测的基础上,以市场有效需求为导向,规划产业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并保证这些政策的有效实施,引导甚至是创造市场需求。战略性调整事关全局,既要充分考虑现有的产业优势和基础条件,又要从结构升级的动力机制入手;调整要选择对整个经济运行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即在国民总产出中占有较高份额,有着广阔市场前景和潜在的巨大社会需求,特别是产业关联度高,能够带动和影响一系列行业的发展,能支撑区域和城市竞争力的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应坚持以人力、资源、技术等方面优势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力求产业结构与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同步进行;调整以改造、提高现有支柱产业为依托,形成产业集群并与现代科技相渗透,体现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节能降耗、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等特征,且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和激发更大的潜在需求。
总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性调整要抓住投入劳动量较少而产品价值量较高的产业,这样就抓住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矛盾。只有发挥相对资源优势,才能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资源优势不一定是自然资源优势,也是技术、人才等资源的优势。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合理的产业结构,就必须从市场需求出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使之变为经济优势。而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是基于对产业结构转换的进程,侧重于使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加快三产发展,使三产关系合理化;发展基础设施及基础产业,以缓解瓶颈制约等,着眼点是如何维持产业间的合理比率关系,是根据比率关系安排产业发展。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常发生失衡,产业结构矛盾突出时便进行适应性调整,调整后仍有可能难以适应不断变动的产业结构关系。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调整产业结构的模式已不适应需要,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政府负责项目投资、建设、管理,后果是产生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和效益下降。现实可行模式是政府通过间接约束或引导方式,对微观经济主体企业行为进行制度规范、政策调节。企业依据市场机制的作用,自主决定行为方式,通过市场形成企业间的相互关系,以此形成产业的合理比率。经济制度和基本国情决定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协调模式应是政府调控的市场协调模式,政府为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采取间接的调控手段,为市场秩序和环境提供保证,使产业结构协调在市场引导下实现。政府通过一定政策手段约束或激励企业使之形成动力,促使企业改变投资或生产方向,实现产业间合理关系。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抓主要矛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搞好统筹协调,有规划地进行产业调整,并尽可能避免大的震动和减少不必要损失。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的依据
一是科学技术为基础。科学技术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基础、条件和手段,是新兴产业产生的基础和根本,是改造传统产业的方法和条件。农业的发展按机械、电气、化学、信息的顺序不断升级,依靠科技进步由原来的粗放式经营变为集约式经营,甚至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更应把握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提高产品精度;服务业科学技术更要广泛渗透于房地产、旅游、文化等行业,使其潜力进一步得到释放。
二是资本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改善企业竞争力为最终目标,而资本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产业结构调整归根结底是资本在不同产业的重新配置,使有效益的企业得到资本而成长壮大,最终优化产业结构。企业重组实际是存量资本重组,存量资本重组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合理提升。
三是投资促进为杠杆。投资主体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投资,投资是增量资本形成的产业的生产力。政府投资包括财政、国资利润和借贷资金,它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杠杆,重点是重大基础建设项目;企业投资则是以盈利性产业项目为重点。政府投资和企业投资都可优化产业结构。
四是社会消费为基点。消费需求是经济运行的出发点和归宿,消费结构升级是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基础。消费结构升级能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创造市场,扩大经济总量规模,因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必须以消费为基点,以消费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五是改革开放为契机。国际资本带动生产制造业向生产成本低的国家转移,也就使中国获得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良好机会。从国外转入的家电、计算机、移动通讯等行业与我国原有一些行业相比,技术含量提高;汽车等行业向中国转移,促进了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并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加工组装制造业升级。我们要抓住机遇,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进而加快产业结构转换,以改善和提升产业结构。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途径和永续发展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方向和思路构建
中国农业结构矛盾的症结在耕地、水等资源相对短缺和劳动力严重过剩;工业供给能力大,需求相对不足;而服务业比率低,与经济发展的程度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依次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农业、第三产业和能源、交通、通信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例如,采取了加强这些产业发展的措施,使资源的配置向“瓶颈”部门倾斜等,使产业比率严重失调的状况得到基本解决。
目前,要继续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要通过推进农业与加工业、流通业的密切结合,改变农业的不利地位,加快农业科技的步伐。农业结构调整要在保障粮食充足的前提下,适当压缩粮食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绿色农业、订单农业和创汇农业。要提高粮食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瓜、菜、果基地,使种植结构多元化。大力发展畜牧业及产品的深加工,逐步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畜牧业生产体系。要继续加快工业结构及产品的优化调整,实现资源节约和技术水平升级,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工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降低产品的能源消耗,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还要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工业消费品;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开发重化工产品和轻工原料产品;以节能降耗、提高质量和增加品种为重点,改善原材料产品的结构;突出重点发展一批高技术产业及产品。工业应以区域资源为依托,市场需求为依据,经济效益为中心,核心是运用新技术和先进的适用技术。工业优化升级离不开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支持,改造传统产业中的骨干企业,进行设备更新还可促进装备行业的发展。要继续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优化升级要瞄准需求潜力大、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如旅游业、房地产业、生活服务业的发展;还要使信息、咨询、科技、文化、体育等走上产业发展的道路。三产优化升级调整之外,政府要继续推进能源、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规划和给予支持的重点产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为汽车、飞机、船舶、电话、计算机的使用创造条件,并且也为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提供市场。因此,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需要,不断完善各种基础设施,这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基础。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调整必须具备科学性、技术性和预见性,调整得当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反之,则事倍功半。一是要根据经济效益进行调整。树立价值观念,强化效益意识,选择那些投资少、能耗低、效益高的产业积极扩大生产,限制和停止那些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产品生产;二是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生产为消费服务而市场千变万化,因此,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使产需对接,供需合拍,需则上、滞则下,使产品畅流,提高效益;三是要根据产业优势进行调整。应积极发展名优产品,淘汰低劣产品,靠产品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力;四是要根据区域优势进行调整。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才能释放能量。
(二)产业优化升级的一般途径和政策保障
产业结构调整应面向市场,转变增长方式,优化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与培植并举,建立起以资金技术密集型、高关联度企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前瞻性,全局性调整与区域性调整相结合,把结构调整放到全国乃至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大环境下进行;要存量与增量调整相结合,通过兼并、重组盘活存量资产;要市场导向与行政手段相结合,注重发挥市场导向作用,促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
首先,要加速产业技术改造与嫁接,优化产业及企业技术结构。目前,信息产业、生命科学技术产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已接近汽车、建筑、石油、钢铁、运输和纺织等传统产业。中国在设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产业发展战略时,既要完成传统产业的改造,更要迎接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标志的挑战,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政策。注重发展产业链彼此衔接具有多种功能的产业群,以高新技术改造装备支柱产业,重组传统产业,体现产业升级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其次,要建立财政优化结构投资基金,并利用资本市场发行证券,优化投资结构。如何使有限的资金快速投到优先发展的项目上,必须建立并加强资金的政府与市场配置结合机制,发挥双渠道作用。
第三,要大力发挥金融信托机构作用,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优化融资渠道。
第四,要推进规模经济,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企业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规模经济可以是资产的重组,可以是行业深加工的联合,可以是以名牌产品为龙头的规模效益经济,但都必须以经济效益为前提,才能优化产业结构。
第五,要突出名牌战略,提高市场信誉,通过商品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要培植名牌规模企业和产品,并加快产品开发和更新换代。产业政策作用的发挥必须建立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并集中在“市场失效的领域”,注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政策的科学性,发挥行业组织和大型企业的作用;支持提供“公共产品”的基础产业,以经济方式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长,并加快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产业结构政策与区域经济政策相结合,为产业转移创造有利环境;产业结构政策还要与产业组织政策结合起来,因势利导地推动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加速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技术领域和一些重要的高新技术领域,要制定有利于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自主研究开发的技术创新产业政策;针对农业和服务业国际竞争能力较弱的现状,制定既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框架,又能适度保护中国产业安全,有利于加快农业和服务业发展的保护性产业政策。
总之,政府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引导,重点应立足于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发挥区域优势和产业规划,引导企业围绕规划确定自身的发展。规划的配套政策包括鼓励发展、限制发展、淘汰产品目录,以及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并用的措施。
(三)结构优化升级中的政府与企业投资
投资要真正成为结构调整中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体系,必须拓宽资金来源,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企业在投资中扮演基础角色,政府发挥投资引导、校正和平衡作用。产业投资对于激发微观经济体系中的企业发展、促进宏观经济的协调具有一般性作用。目前,中国的产业投资尽管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投资结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投资调整客观上直接制约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成效。
产业投资体系中企业投资是基础,但是培育企业战略投资者是个相当迫切的问题。目前,非国有资本存量增长非常迅速,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却不多,许多资金都转向股票市场。要考虑将这部分资金逐步引入产业投资领域,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引入战略投资者既可利用证券融资渠道,又可通过这种形式使企业更为关注长期业绩增长,改变投资领域内普遍存在的短期倾向。高技术企业财务资源不足是个普遍问题,因风险性和收益不确定、涉及到较多复杂的技术特性、无形资产,使得在向商业银行申请抵押贷款时处于非常不利地位。因此,需要专业投资管理机构对资本进行管理,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特别是风险投资基金。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是个普遍现象,信息的获取成本就成为市场交易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产业投资由于所涉及的技术以及财务特性,使得投资活动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因此,在创投项目、风险资金、股权利益三者间,必须有特定的组织机构来提供信息服务,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投资市场体系的运作效率。
政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投资的健康发展,应当努力发展投资中介,使投资者能够把闲散资金投入到回报率比较高的领域。同时,采取措施降低投资成本,防范道德风险,如对高新技术成果进行评价以及加强推行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
(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永续发展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际是对过去经济发展理念和方式进行变革,要求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永续发展。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通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循环经济是重要的发展途径。
循环经济作为当今国际产业经济发展趋势,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由于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从而大大降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成本。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经济活动。推动循环经济需要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需要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需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需要发展环保产业,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技术保障。循环经济发展催生中国的再生资源产业,为此,要有新技术作为支持、法律为保障、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企业自身的努力。但是,更直接的是企业污染的高成本化社会制约。经济发展如果再不转变,资源将难以支撑,近期世界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大幅度涨价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并且环境也将难以承受,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2%,仅次于美国,每天有机污水排放7000吨,为世界第一。目前,全球资源争夺的局势非常紧张,竞争越演越烈,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国际能源的大量进口,已经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未来全球资源竞争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永续发展,需要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的综合运用。制定产业法时既应制定促进产业资源合理使用的产业结构法,也应制定促使产业内部结构合理化的产业组织法;行政手段主要为标准化手段,其既是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又是产业结构成熟的标志;经济手段主要包括财政、货币和投资手段,应加大对技术改造的财政扶持与引导。
收稿日期:2007-12-13
标签: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技论文; 优势资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