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境教育给地理课堂教学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启示论文,地理论文,环境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环境教育与地理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有相互包容的部分,有紧密联系的部分,也有重叠的部分。环境教育也有与地理教育不同的地方,除了涉及的科学领域远不止地理科学以外,由于环境问题本身的特点以及环境教育在目前学校课程中的非传统分科课程的地位,使目前环境教育教学研究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最近,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学校环境、人口与发展教育参考资料》编写课题组* 在资料编写过程中对学校环境教育的特点进行了探讨,发现其中一些特点对地理教学的改革有重要的启示。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环境教育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教学所用问题结论和教学资料的开放性上。中小学的环境教育主要不是把环境科学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而是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处理与环境有关的事宜。因此,从现实中选择教学内容是环境教育的一个特点。而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许多事情的存在既对人类的发展有益,也可能对人类有潜在的危害,科学技术是面双刃剑。使学生认识到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环境问题的存在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存在形式,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环境教育的教学不可能,也不应该强求学生对每一个问题都得出高度一致的看法,真正的环境教育的教学结论是开放性的。这种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
1、争议性问题的教学
争议性问题教学的实质是允许相互对立观点的共存。环境教育中最典型的例子是“要不要发展核电”,因为核电站是全世界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的焦点之一。有些人认为核能是一种清洁、廉价、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灾难性的核事故固然罕见,但人们不能忽视来自具有很高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威胁;有些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发展核电站,另外一些国家却在削减或停止核电发展计划。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核电不同的看法,同时说明,核电问题确实是一个复杂的有争议的环境问题,把它用于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意义远不止是让学生知道应该不应该发展核电站,这一点可以从《环境、人口与发展学校教育参考资料》中有关内容的教学设计中看出:
要不要发展核电
资料1 世界核电发展
活动1 数字统计与分析
活动目的:通过关于核能的数字分析,绘制统计图表,可使学生认识核能发展的实际趋势。
活动方法:将下列的数字绘制成柱状或曲线统计图表
世界核电站核能发电机装机总量
年
发电量 年 发电量 年 电电量
(千兆瓦)(千兆瓦)
(千兆瓦)
1960
0.8 1971
24 1982 170
1961
0.9 1972
32 1983 189
1962
1.8 1973
45 1984 219
1963
2.1 1974
61 1985 250
1964
3.1 1975
71 1986 276
1965
4.8 1976
85 1987 297
1966
6.2 1977
99 1988 311
1967
8.3 1978
114 1989 321
1968
9.2 1979
121 1990 329
1969 13.0 1980
135 1991 326
1970 16.0 1981
155 1992 328
1993 337
资料2 人类对核电站的忧虑(略)
活动2 关于修建核电站争议性问题的讨论
活动目的:使学生在辩论中学习有关核电站的知识,了解它的利与弊两方面的影响,培养辩证全面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辩论的技巧。
活动方法:
1、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各持不同观点,一种是支持, 一种是反对。
2、指导学生查阅有关核电站的文献资料, 提示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国家停止发展核电的同时,而另外一些国家却在大力发展核电?指导正反两方学生从资料中为自己寻找论据。如果条件限制,教师也可从上面的资料中抽取所需资料,准备两种不同的观点论据,交给正反两方代表,展开辩论。
3、最后教师评论。
在我国环境教育中可以使用的争议性问题还有“要不要发展家用轿车”、“一次用品的开发与使用”、“城市外来人口的问题”等等。
2、非结论性教学设计
所谓非结论性教学设计是指环境教育使用的一种开放性教学材料,它不同于常用的课本,编制者不给出固定格式的结论,而是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问题现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也可能是比较一致。教师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但不必统一到教师事先准备的结论上,因为环境问题本来就有多种解答方法。以《环境、人口与发展学校教育参考资料》中“摊贩集市卫生环境调查”设计为例:
活动目的:
这项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集市在为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为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我们居住地的附近,可能都有大大小小集市,集市上一个挨一个的菜摊,还有专门卖肉的,卖鱼的,卖鸡的,以及各种饭店,小吃店,熟食摊;集市有全天营业的,还有早市,夜市;在集市上,我们还可以讨价还价地买到又新鲜又便宜的,可以买到各种主食,有了集市,我们的生活真是方便多了。
你经常路过集市吗?你和父母一起到集市上买过东西吗?你注意过集市的卫生情况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调查。
活动1 集市卫生环境调查
假定你和你的同学是做卫生检查工作的,要去检查集市的卫生,出发之前需要做如下的准备:
1.确定检查的集市:在你家或学校附近选一个比较大的热闹的集市。
2.确定检查的项目:可以确定为两项,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分别定几项检查的指标。
3.分组:两至三人一组,分别检查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
4.制作一表格:将检查指标列在表格上,再将表格固定在一硬纸板或塑料板上,检查时做好记录。
5.准备好铅笔,会摄影的同学可准备一架傻瓜相机拍照。
集市卫生环境调查表(一)
食品卫生地点(店名):
时间:
调查人:经营内容:
检查项目
是/否
穿工作服
贷、款分开
个人清洁好
用具看上去干净
有消毒措施
没有苍蝇等虫、蝇
制作过程干净
就餐环境或摊位干净
周围环境较干净
集市卫生环境调查表(二)
环境卫生地点: 时间: 调查人:
项目是/否
路面有无比较多的烂菜叶等杂物
路面有无较多的污水
路边的树坑里是否堆着饭店的垃圾
集市旁如果有河的话,水面上是否
有垃圾、粪便
集市关张后,有没有人打扫卫生
整体印象是否好
调查注意事项:调查最好由教师带领,或由教师出面做好必要的协调事宜,学生避免与摊主发生纠纷。
活动2 写作与讨论
利用调查材料,试着写一篇小短文,表明你的调查结果和你的看法,内容可以有:
1.你所调查的集市卫生状况如何?是否对周围环境有不良影响?
2.如果卫生状况良好,人们是采取的哪些措施才做到的?
3.如果对周围环境有不良影响,是怎样造成的?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环境教育的开放性教学给地理教育的启示之一是:加大地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将有利于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地理课堂教学已在加强教学内容的实事求是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例如,在讲解中国地形为中国农业带来的优势时,也讲述它的不利的一面;在介绍中国资源时,不仅告诉学生中国幅员辽阔、各种自然资源蕴藏丰富,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人口众多造成人均自然资源缺乏的现状等,但总体上说,学生还缺乏锻炼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首先是真正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极少,能给学生提供的问题大致是两类,一类是高度抽象的问题,如“假如地轴不倾斜,地球上的情况会是怎样?”,另一类是答案非常明确的“多向思维”的问题,如中国地形特点的利与弊、中国自然资源绝对数量的多与相对数量的少等。即使是这些问题,教学的目的也多是最终回到教师设计的或一开始就在课本中明明白白写出的结论中。地理教学中的许多内容与环境教育的内容类似,虽然教学目的有所不同,但都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关系密切,而且多处于变化之中,因此,可以借鉴环境教育的某些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科学原理和所掌握的材料自己做出判断,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看待地理问题。
教学资料的开放性是指学生获得结论所用资料并不仅限于课本和教师参考书。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来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无法做到使学生真正了解和理解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因为真正使学生信服又能理解的知识是学生自己参与学习过程后获得的。“要不要发展核电”和“摊贩集市卫生环境调查”两个实例正是体现了环境教育的这种意义。另外一个意义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未来社会将是信息化越来越强的社会,具有信息意识,学会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解决自己的问题,是未来公民的一个特征。要求学生所做的结论一定是在运用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得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寻找有用的信息。地理教学在这一点上与环境教育非常接近,特别是人文地理方面的教学,如果能在相对开放的教学信息环境下学习,会给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思路。这是启示之二。
二、教学的活动性
以实践活动方式进行教育是当前环境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中小学生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进行环境教育的最好方式是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和社区环境建设中,动手、动口、动脑,这样才能达到动情的目的。因此,国际上和国内有些环境教育多以活动形式组织材料,突出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活动形式主要有:资料查询和阅读;实地调查和考察;小实验;环保活动,如收集废纸、拾拣垃圾等;宣传和设计,如节约用水、电、纸的宣传口号的设计、小区绿化环境设计、为当地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等;辩论,就某一问题持不同意见的双方进行辩论;小论文写作;游戏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锻炼与人交往及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从未来教育的角度看,教学除了发展学生智力外,还要教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大量活动可以培养学生接触社会、获取资料、学生之间合作,学生与他人合作及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再以《环境、人口与发展学校教育参考资料》中“吸烟有害”专题为例,该专题共设计了下述8个活动:
活动1:香烟毒性成分分析实验
活动2:香烟杀虫实验
活动3:香烟对小虫的毒性实验
活动4:吸烟引起的疾病死亡率调查
活动5:规劝孕妇戒烟或规劝孕妇生活环境中他人的吸烟行为, 在家庭中制作戒烟图案标志,防止客人在客厅或居室内吸烟。
活动6:警告标志设计
活动7:关于进口洋烟的讨论
活动8:请每位学生画出自己宣传禁烟的漫画
我国地理课外活动中有类似环境教育的设计,但在目前地理课堂教学中,还缺少这方面的实践。而要想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引入活力,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可以设想把学生的活动有机地结合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着力于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以活动的思路设计教学,使课堂中学生总是“坐着听”的局面有所改变,是环境教育给地理教学的启示之三。
环境教育是贯穿学校各门课程的教育活动,目前国内外许多环境教育研究所应用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可以为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借鉴,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很多,吸收环境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可以加快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由首都师范大学地理系《学校环境、 人口与发展教育参考资料》编写组编写,主要成员:林培英、曾红鹰、刘韬、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