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路径研究论文_彭文丹,周瑛,彭琼

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路径研究论文_彭文丹,周瑛,彭琼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人民医院

【摘 要】目的:以患者为中心,部门性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向各部门共同面向患者的整体性医疗护理服务模式转变。方法:通过分别制订诊疗计划的项目和内容、设计住院时间、诊疗计划阶段目标等。结果:由于临床护理路径对于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具有明显的作用,对于提升患者满意度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建议提倡科室合作,促进临床护理路径在实践中开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护理路径;患者;诊疗计划;服务模式

1临床护理路径的特点

1.1个性化

临床护理路径虽然对护理及医疗诸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但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随时更改或者加入相关的内容,必要的情况下患者可以从临床护理路径中撤出来。它不是简单的护理、医疗的标准,而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护理、药师、医技、营养以及管理专业等人员组成的有良好质量的团队,通过加强沟通以及协调,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医疗护理质量、降低成本的模式。

1.2以患者为中心

以患者为中心,由现行的各部门独立面向患者的部门性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向各部门共同面向患者的整体性医疗护理服务模式转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团队医疗护理概念的转变。这种整体医疗护理模式是使患者的整个住院过程成为一个衔接严密的无缝隙过程,体现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个体化的医疗护理服务理念。临床护理路径实际上就是一个融护理、医疗以及其他专业的主要治疗于一体,按治疗过程中应有的进度组织起来并排列成流程,更为重要的是把各个医疗、护理、药理、医技、营养和管理等的无缝隙过程,整合在一起,将多个部门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面向患者服务。

1.3时间性与实用性

不同病种的临床护理路径有不同的时间期限。它提供了护理的预期时间,也可以划分成重要的时间段,如手术日被化分为术前和术后个阶段。电子病历除电子病案的基本内容外,强调标准化的护嘱和数据库形式的病案记录。表格病历按时间序列进行,强调时间性医疗护理记录真实、完整、责任到人标准化流程与诊疗规范、重要项目不遗漏简化记录,操作性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预先制订的临床疾病护理标准,是在护理过程具体实施的“护嘱”,执行者必须严格执行,如对病情达到何种程度,该做哪项检查、预期达到的护理目标等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在这种模式下,护士不必等医生指示后才为患者实施治疗护理,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医疗护理工作患者亦了解自己的医疗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医疗护理过程,达到了医护患三方相互促进、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模式。

2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目的与制定原则

2.1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目的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通过多专业的协作,为患者提供整体性、前瞻性、可塑性和持续性的医疗护理服务,减少不同医护人员之间的差异,减少医患纠纷,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并可促进科室间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费用,减少资源浪费,减轻患者及国家负担,增加经营效益。缩短平均住院日。用简单的表格式临床护理记录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为护理教学和研究积累资料。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2.2临床护理路径的原则

体现患者第一原则,科学性原则,必须基于最佳的可获得的证据,即“循证护理”的主要思想,适用性原则,需根据当地医疗水平、医疗条件具体制定。综合性原则,必须有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的参与,共同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医护患三方共享的原则,一般根据对象不同分为两个版本,即医护人员和患者版本,各有侧重,除医护人员必须遵循外,患者有权也必须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有充分、详细的了解,以取得合作。持续改进的原则,根据对其实施过程中反馈的变异、误差进行原因分析和实施效果评价,及时予以修改,真正保证医疗护理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

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临床护理路径是经过多学科专家制定的科学实用、表格化的护理路线图,它的每日工作重点和内容随病情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而不同,且有严格的时间框架,可使护理人员有预见性的、有计划的工作,也可使患者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到疾病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人员能够全面准确地观察病情,尽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并发症,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临床护理路径制定了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并且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路径程序,表格上时间顺序,合理安排各项检查、治疗、减少无效住院日,从而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和医院医疗成本费用。有利于克服“服务质量冰山”,提高医院综合性服务质量临床护理路径强调的是团队精神,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体现了医院多专业、多学科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协调了医务人员之间、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传递,减少了中间环节,保证了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持续性的医疗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达到了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与患者缺乏交流是常见的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而加强交流又是医务人员易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开展临床护理路径,要求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和进行健康教育,从而增加了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改善医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另外,临床护理路径制定是小组成员经过沟通、协调和共同讨论所达成的共识,它能促进各部门、各专业、各科室医务人员之间的合作,提高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护理路径有利于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路径的表格化规范了医疗、护理操作程序,对临床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科学性。医务人员通过发现、分析和处理临床护理路径中出现的变异,可以收集大量的临床护理资料,激发医护人员的科研兴趣,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利的论据和依据。

临床护理路径起源于世纪年代的美国,美国医疗机构联合评审委员会国际部已把临床护理路径列入医院评审的核心标准之一。临床护理路径在近几年被引入国内,目前尚处于研究与应用的起步阶段,整体护理的开展为临床护理路径这一全新模式的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仍体现护理人员的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从而推动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临床护理路径有严格的时间框架,可使护理人员有预见地、有计划地、主动地沿路径内容和图示进行工作,保证了对患者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避免了由于个人能力不同而造成的遗漏和疏忽。同时,遵循路径所预定的标准程序进行护理工作,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可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更多地参与影响其护理的相关决定。在出院时对自身情况更加了解,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疾病尽早康复。临床护理路径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做为质控依据,管理者做出综合分析后,再反馈回临床,使管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环。综上,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有效管理模式,具有理顺护理程序、规范护理行为、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缩短住院日期,减少医疗护理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等功效,符合我国目前的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因此,临床护理路径具有广泛地应用前景。

4结果与讨论

本文研究认为,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先进的质量效益型管理模式,它是在目前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上的一次改进,其设计和实施,必须在过程方法、持续质量改进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多专业协作的途径而实现。同时,临床护理路径也对医院运行体制、传统习惯、服务理念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医院护理管理者在推行临床护理路径时要勇于创新、充分论证、系统培训、合理安排,才能充分发挥临床护理路径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还表明,并不是所有的病种均适合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应从常见的、诊疗护理处置差异小的病种着手,逐步扩大临床护理路径病种应用范围。应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配合与支持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制订临床护理路径时,必须本着规范诊疗护理行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根本目的,以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的协作、循证医学及过程管理的思想为指导,通过分别制订诊疗计划的项目和内容、设计住院时间、诊疗计划阶段目标等步骤然后形成,并应分为医护版和患者版。在制订过程中,对临床数据的分析是形成路径文本的基础,本研究重点对医嘱类诊疗护理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主次分析法不失为一种较科学的确定方法。研究中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继续探讨,例如对药品类内容如何有效规范、如何对住院费用进行量化控制等等。

参考文献:

[1]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监护期间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J]. 李建萍,叶文琴,田梅梅,湛先保,张英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04)

[2]Delphi法在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中的可靠性分析[J]. 招远祺,赵敏,吴大嵘,夏萍,蔡业峰. 新中医. 2011(06)

论文作者:彭文丹,周瑛,彭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  ;  ;  ;  ;  ;  ;  ;  

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护理路径研究论文_彭文丹,周瑛,彭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