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到让位的历史发现--公共交通时代产生了“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战斗”?_让座论文

追溯到让位的历史发现--公共交通时代产生了“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战斗”?_让座论文

追溯让座史发现——公交时代催生“老少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老少论文,公交论文,发现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事件回放:

杭州K192公交车上,一对夫妻站在一个坐在“照顾专座”的小伙子身旁,妻子抱着孩子,广播提醒了4遍“请给有需要的乘客让个座”,小伙子没有让座。后来妻子找到了座位,丈夫仍然站在小伙子旁边,小伙子抬头看了一眼,那位丈夫突然大骂:“看什么看。”连扇了小伙子5个耳光,小伙子被打得鼻血横流,镜框也被打飞,断成几截。小伙子被打后,一声不吭地呆坐在位子上。(8月24日《青年时报》)

26日晚8:00左右,省城(济南)115路公交车上一小伙子就因没给身边一位带小孩的妇女让座,而挨了这位妇女一耳光。小伙被打后自称,“自己是因为喝了酒才没给身边的人让座位。”(正义网)

26日晚,因排队加塞儿,一名男子在北京西站遭殴打(见《法制晚报》报道)。同日,长春一残疾男子乘公交时未让座,亦被掌掴(见《城市晚报》报道)。

年轻人未让座,被连甩耳光。这带来两点困惑:一、过去朴素的让座美德,缘何成了尴尬的“老少斗”;二、以往的众口谴责,缘何成了伤及他人肉体的道德暴力,打人者底气何来?翻检历史印迹,一路走来的“让座”曾广受追捧,而如今,道义上的“多元”解释和传统单维指向发生了冲突。或许,对“不让座”的一味批判并不利于总览“现代人”的心理构成。或许,这里面,也需要理智和思辨。

我国公交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初的天津。1906年,出现了最早的公交线路——由比利时公司运营的天津白牌电车线路。之后,上海公交系统迎头赶上,并最早建成完善体系。

那时,上海公交最早出现的是电车而不是汽车。1908年,由英商建造经营的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通车营业。这是当时西风东渐助推的结果。四年后,董汉生仅以两辆公共汽车,在上海的租界内办起了第一家公共汽车公司,这是我国最早的公共汽车。

公交的实惠便利,很快吸引了大量乘客。有乘客,就有了“占座”问题。

就模式而言,无差别的“先到先得”,是人类最朴素的占有方式。但人一多,座位不够用,在道德审视面前,这种自然秩序必然受到挑战。

向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的自觉性油然而生。

不难想象,当时的让座是纯粹的自愿行为,无社会倡导,也无道德监督。就算不让座,估计当时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公众反应。

随着公交更多介入人们生活,官方也开始注重公德问题。

1934年,民国政府开始推行“新生活运动”“礼义廉耻”成为中心思想。当时的《新生活运动须知》里有一句“乘车搭船,上落莫挤;先让妇孺,老弱扶持”,针对乘车过程中的让座行为提出了价值性倡导。

连年战争,生活颠沛流离,如此时代背景下的公众道德很难聚焦“让座”这样的小角度。但随着全国的解放,“让座”观念在建国后数十年内迅速走向鼎盛。

此前,时任中科院数学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的范文涛老人接受媒体采访时,就直说对曾经的“让座”小事印象很深。

他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不给老人、孩子让座的人,会被所有人瞧不起。”

在那个特定年代,大公无私、拾金不昧、为人民服务等一度成为道德符号。在此感召下,公共利益被提拔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不让座会被所有人瞧不起”绝非夸张。

而从1963年开始的“学雷锋、献爱心”,更是令“让座”形成一股风潮。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又引领起一股社会热潮。

1981年,全国总工会、中文联等9个单位联合倡议,号召大众“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以及做到“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在如此的舆论感召下,“让座”不仅成了一种行为自觉,更是大家争相为之的美德。

早在2002年,福州有媒体记者就调查发现,“让座”精神已变得不容乐观。

在记者体验的一段路程中,10位老人、1位孕妇、1位残疾人相继上车,可这当中只有1位乘客主动让了座。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心安理得地坐着,全然不顾跌跌撞撞的老人。

尽管让座者仍是大多数,但一个不容否认的现象是,一些年轻人的“让座”觉悟已荡然无存,装睡、装聊天、装看不见……

同时,在当下各个城市几乎都能看到,公交司机常扯着嗓子大喊“哪位年轻人能给老人让个座儿”,连喊几声都不起作用,无奈的呼声昭示着精神的流失。

与此现状对应的是,各地为提倡让座连出新招。

2005年,绍兴公交公司出台奖励措施——给让座者每人每次一张爱心卡,凭此卡可充值5角;2006年,武汉推行奖励文明,让座50次赠30元公交卡……

光靠“奖”不行,也要来点“强制”措施。2008年北京公交集团就出台新规——老人上车没找到座位,公交不能启动。就在同一年,《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有一条规定,乘客坚持不让座罚款50元。

尽管当地最后解释,这条是早前根据市民意见加上的,后来忘了作相应修改,属“技术性失误”,但还是让人看到了公众对不让座行为的痛心疾首。

说到底,无论是“奖”还是“罚”,这背后都包含着社会的无奈以及对美德弱化的惭愧。

说到部分年轻人的表现令人寒心,当下被让座者的心安理得、甚至动手打人的飞扬跋扈,也值得商榷。

浙大社会学教授冯钢曾说,道德是一种自律而不是他律。但如今,连发的几次“不让座被抽耳光”事件,就让人见识了什么叫道德暴力。

8月23日,杭州一小伙因未给怀抱小孩的女子让座,被与后者同行的男子连扇5个耳光,被打得鼻血横流;

8月26日,济南一年轻母亲带着孩子上车后没有座位,狠扇了年轻人一耳光,还称“替你妈教育你”……

道德暴力已从精神谴责,发展到肉体攻击,一时引发争议。

据媒体事后调查,杭州小伙子本身就有残疾,被抽后回家痛哭流涕;而济南被抽者说自己酒喝多了意识不清醒,没注意到有小孩在旁边。

于此,暴力逼人让座,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被批过分。

事实上,除了诉诸暴力这种极端行径,一些老人受之泰然的姿态也让许多年轻人直呼“受不了”。

昆明网友“swan”曾描述过自己的经历:一次因为例假肚子疼得要命没让座,一个老头用伞柄钩着她的手说“没看到有老人和小孩吗”,结果让座后,老人把座位让给了孙子。有乘客谈及经历时也说,常遇到一些人倚老卖老,上车后没座位就恶狠狠地看着你,让座后连一声“谢谢”或个笑脸都没有……

更出格的是,2010年8月,石家庄一位老人因女孩没给其让座,愤怒之下竟直接坐在女孩腿上,后因对方出言不逊,老人还甩了女孩一耳光。

打人者“不客气”的底气何来?有分析道,或许他们潜意识里认为,不让座是不道德的,自己有道德优势去“教育”别人。

(有删减)

标签:;  ;  

追溯到让位的历史发现--公共交通时代产生了“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战斗”?_让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