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_创造力论文

论美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_创造力论文

论美育与创造力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育论文,创造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育与创造力培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应认真探明美育在促进创造力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通过美育去促进创造力的发展。为此,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些探讨。

一、创造力的心理要素

创造力是个体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可能产生某种新颖、独特及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思维成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全新的心理形式的发展,以非理性因素(即非逻辑性因素)重于理性因素为其最主要的特征。这些非理性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直觉、想象、灵感、创造幻想、形象思维、形象记忆以及创造过程的目标迷恋和强烈情感等,它们所起的作用在于使心灵空其所有,拓展产生新观念的最佳心理环境(注: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50页。 )。在创造活动中,想象(或幻想)作为创造力的本质属性,可视为创造力的源泉之一(注: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45页。)。直觉、灵感是激发创造力火花的最经常、 最令人神叹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及大脑机能,贯穿于创造活动的所有领域。爱因斯坦明确宣布:“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注:周义澄:《科学创造与直觉》,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版,第18、19、324页。)凯德洛夫则鲜明地表示, 直觉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任何一种创造性行为能离开直觉活动”。而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形象记忆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和广阔新颖的想象能力,则为创造活动的伸展提供了丰足的表象材料。丰富的“形象信息是揭开记忆力和集中力秘密的钥匙”(注:《提高记忆力和集中力》,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第32、11页。),促使心理活动在瞬间产生对问题材料、背景关系、决策前景以及问题解决途径等的高度清晰的统摄性映象,而高度的统摄性是创造直觉和灵感的生动表现。

创造活动过程的非理性心理特点还表现为无意识现象的参与。海纳特对无意识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给予积极的评价,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在意识区和无意识区流动的创造性过程”(注:海特纳著、陈钢林译:《创造力》,工人出版社出版,第23页。)。创造过程的直觉、灵感状态与一定的无意识活动有关,那种无意识的忘我状态标明创造活动进入了“自动化”很高的区域。有了无意识的介入,才使创造的直觉和灵感得以在意识闸门放松的情景下蜂拥而出,从而使创造过程以紧张——松弛——灵感——紧张的节奏循环呈现。

创造力也是心理活动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完美结合。正如戈登指出的,非理性因素为新观念的产生作了准备,而最后的决策要依靠逻辑的力量(注: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50页。)。从实质上说, 直觉和灵感是理性和感性联合活动的产物。柏拉图认为,直觉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层次,理念的直觉是突然的顿悟,是作为以智慧的长期准备为前提的突然的顿悟而来到的。创造者常常是在前人铺就的逻辑大道上行走,当遇到矛盾的障碍时才试探直觉的;而当直觉成果出现以后,对其进行梳理和加工则全然是逻辑的过程。换言之,创造过程必然依靠直觉与逻辑的互补,仅靠逻辑记忆力和抽象思维力是远不能达到创造活动所要求的境界的。特别在信息社会里,为创造活动收集大量信息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把证明的转变为直觉的。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创造活动过程,都必须游弋于艰苦的思维和灵感需要的闲暇之间,在专心致志与任意想象之间,实现直觉和逻辑的互补、痴迷的情感投入和高度的注意力集中状态的和谐、严谨认真和兴趣盎然的统一、强烈的目的指向性和生动轻松的无意识活动参与等心理现象的涌现,从而产生不竭的创造源泉。

创造力还“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的表现形式和个人模式”(注:《提高记忆力和集中力》,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第32、11页。),韦特墨指出:“参加创造过程的必须是整个的一个人,他的认识需同情感和动机统一起来”(注:《提高记忆力和集中力》,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第32、11页。)。海纳特则对创造力的重要成份——想象力加以人格上的明确界定:想像力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行为主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注:《提高记忆力和集中力》,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第32、11页。),从根本上说是个性独特性的充分展现的过程。这种独特的个性常常表现为:不受冲突的干扰,不受利己主义和过度紧张刺激的干扰;经常突破常规,超越习惯,勇于挑战权威;以求新求变、冒险探索的精神,去构思观念或解决问题;不满足于既定的结论,喜欢从已知探求未知;既有清晰的目标指向,又对过程迷恋,情感专注投入;想象开阔畅通、喜欢幻想,喜欢新异及不确定的东西。

综上所述,丰富的想象(或幻想)活动,思维的形象性、求异性、直觉性,灵感和无意识状态以及鲜明的创造个性,是创造力最主要的心理因素。创造力展示的过程是心理活动理性和非理性完美结合的过程,是逻辑和非逻辑互补的过程,是独特的创造个性展现的过程。

二、美育对创造力激发的作用

培养创造力,需要设置有利于上述心理因素产生及其充分发挥效应的教育情景,而美育的实施就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美育之所以能够激发创造力,主要是由美育的特殊功能决定的。在审美过程中,审美者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联想、想象,由此产生审美情感、审美直觉、审美灵感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这是以积淀着理性的感性形式对学生展开教育陶冶的过程。有学者指出:“对优雅的、美好的东西的感受并不妨碍科学研究和对假设的评价”,相反可以看作是“积极促成知识获得客观真理性的附带因素”,因而审美活动与认知活动就常常融合在一起而不能分离(注:周义澄:《科学创造与直觉》,人民出版社,1986年6 月版,第18、19、324页。),共同促进学生敏锐的感受力、 深刻的洞察力、丰富的自由联想力和开阔独特的想象力的发展。这些能力与创造性活动过程中的统摄性直觉、灵感、顿悟等心理活动的展开息息相关。这就是说,美育能有效地促进直觉和逻辑、形象和抽象、感性和理性的互补,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美育对促进学生个性独特性和创造性和谐发展也有其独到的功效。真、善、美是人类的最高精神追求,而追求的冲动往往从美开始。美育通过对人精神的熏陶、感化和升华等潜移默化影响,诱发人求真、求美、求善的强烈欲望,促进人道德和理智水平的提高,激发人无意识的创造冲动。在审美活动过程中,由于美的事物对感官的愉悦刺激及由此所产生的感情体验、移情升华,学生在一种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中逐渐摆脱因本能冲动与社会约束所造成的心理冲突,化解由此产生的各种困惑,“给本能冲动和情感以自由发泄的机会”(注:“美育与创新教育”,《教育研究》1999年第9期,第23页。),从而获得超脱于物欲与情欲、脱离低级趣味的无限的心灵自由,其人格也得到和谐的发展。这时,学生的求美热忱和创造热情如岩浆喷发。可见,审美过程不仅能愉悦和丰富学生的情感,同时也能减轻消极无意识内存量,激发原始的创造热情,使学生对真、善、美的积极追求与积极无意识活动自如地结合起来。因此,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美育是重要的渠道。

美育激发创造力的功能,能够找到强有力的脑科学依据。本世纪70年代脑科学揭示,脑左右两半球有相对的分工,其中右半球的功能开发,是创造力得以产生、发展的重要依托。左右半球在创造性活动中各施其职,缺一不可;创造力的兑现,正是依赖左右半球的协调和沟通。可见,右脑开发以及左右脑的协调在创造性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美育增强学生双手及躯干的协调能力,促进右脑的开发和两半球的沟通,是提高学生的感性心理能力,促进学生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进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创造活动的“自动化”还能找到强有力的神经生理学支持。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特殊的神经网络结构和活动能力的形成,既受制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又取决于后天的社会信息,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具有巨大的信息量,当它们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时,就使某些部位的神经元经常分泌某些化学递质,从而使神经元突触的导纳上升,形成敏感的神经通路,构成接纳客观信息的一种特殊的生理载体。当创造性活动进入了意识控制减弱的状态时,相关的信息借助这些敏感的神经通路迅捷地涌入意识领空,构成介于形象和抽象之间的过渡产物——“智力图象”,也即直觉、灵感状态下的统摄性映象。这种无意识信息冲开意识的闸门涌入脑海,常常是油然而生的灵感和阔然开朗的创造境界的源泉。这充分说明,大量的“自动化”了的无意识信息,要靠经常而广泛的活动来提供。

自发的创造活动“源于无意识活动,源于头脑中存储的长期经验和经历”(注:沈政:“脑科学与素质教育”,《教育研究》 1999年第8期,第24页。),源于解除压抑和紧张的轻松的心理环境。脑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也表明,快乐情绪下长时记忆不但容易形成,且保持长久;而积极情感状态下无意识积累的大量清晰而持久的记忆信息,则是创造力的必备品质——良好记忆准备性(即与当前问题相关的信息,整齐排列于无意识边缘而又容易被迅速提取)的重要组成材料。因此,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多经事、多阅读,创设教学过程愉快、轻松、和谐的心理气氛,是提高无意识内存量,促进无意识和意识相互转化,进而激发创造力的重要途径。这一点,不仅为美育在营造有利于产生积极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心理氛围的重要作用找到科学依据,也为大美育观点的立足找到坚实的科学佐证,即:美育不仅仅是音乐、美术教育,更不仅仅是音乐、美术课程的知识技能教育,其作用主要是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创设符合美的规律的审美情景,渗透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审美因素。

三、传统教育对美育功能的歧解、削弱

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全球理性主义的结果,造成了传统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着重点严重偏斜。这种偏斜表现在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简单地看成理性的成熟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因而教育的主要任务便被狭窄地简化为促使学生从直观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在这个过程中,感性能力被片面地理解为粗糙低级的能力而受到忽视,充其量也仅作为培养理性能力的工具。传统教育把逻辑记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水平高低视为学生智力水平唯一或主要的标志,忽视非逻辑、非理性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就导致本能、想像、灵感、直觉、联想、猜测、情感等右脑产品无法得到充分的激发和展示,由此无法为左脑的理性逻辑提供动力、维持和监控的功能。其结果,造成智力活动过程感性和理性的割裂。

我国传统美育加重了这种割裂。它把美育的功能局限在道德教化、陶冶性情上,从而显示出重规范、重伦理、重理性而轻解放、轻个性、轻感性的弊端。而片面追求升学率,更使学校教育普遍忽视美育功能的开发,只把美育简单理解为开设旨在传授艺术知识、艺术技能的音乐美术课程,甚至把艺术课程挤掉,补上应试的“主课”。当前,不少学校忽视教学过程中愉快情景与和谐人际环境的设置,导致教学过程中审美情趣与创造热情的泯灭。不少教师满足于学生按照“合乎逻辑”的书本结论去回答问题,对背离既定结论的观点以及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想法加以否定,斥之为荒诞。其实,这些观点和想法往往可能是直觉的产物、灵感的火花,是无意识信息的倾泻。过份强调确定性,只重单一标准答案的教学要求,使学生缺乏思维发散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是学生思路狭窄、思维僵化的重要原因。教师忽视愉快学习过程的做法,导致对情感、动机、兴趣、需要等作为智力和创造力原动力的心理因素的忽视,导致对创造力表现(如直觉判断、近于荒诞的想象、专注于某一感兴趣的活动而对其它活动不屑旁视、爱刨根问底而不顾礼仪、幽默而有时近于儿戏等)的直接否定。教师对学生抱过高的成就期望及为达目的所采取的措施,往往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这就使他们减弱对积极无意识信息的输入、加工和提取的能量,从而阻碍了创造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对知识所展示的生动、严谨、复杂、简约等美的形式的感受力的培养。这样,创造力就失去了赖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时间和表现形式,最终被泯灭于失去感性的荒野。当前不少学生感觉迟钝、情感冷漠、情绪乖戾、想象狭窄、思维刻板、缺乏活力,缓解心理矛盾和承受心理挫折的能力差,人格不同程度地失谐,均是忽视感性教育、割裂感性和理性的和谐的结果,是削弱美育功能的必然结果。

四、美育功能的重塑和美育途径的实施

为了发展学生感性心理素质,促进其脑潜能和创造力的开发,我们要对美育进行重塑,科学合理地界定美育的内容,寻找有效的美育实施途径,同时要加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美育意识和美育能力的培养。

美育的基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美育活动,发展学生审美感受力、审美鉴别力、审美欣赏力和审美创造力。审美感受力是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在审美活动中协调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外在表现(如声音、颜色、形态等)的感知能力,以及对审美对象的情感表现和象征意义的感悟、理解能力,它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不仅观其形也悟其神,从情感起伏中体会到审美对象的深刻内涵,从而导向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审美鉴别力也包括对真善美、假丑恶的分辩能力及对美的性质、类型和程度的识别能力。这两种能力可以通过各科教学来获得。审美欣赏力是对美的事物的形式、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和审美评判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不但可以敏锐地捕捉到美的外在形式,而且可以透过形式领略其深含的意蕴,达到韵味无穷的审美境界,如对数学公式简约美这一形式的欣赏品味,能促进学生浓烈的求知欲。审美创造力是人在感受美、鉴别美和欣赏美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或创造出美的事物的能力(注:陈安福主编:《中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220页。)。这种能力的获得,既是人的审美能力质的飞跃,又是其在心智、情感和表现形式上的广泛迁移,将为创造力的发展注入坚实的心理基础。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达到发展学生创造力的目的,有赖于教育过程大美育观念的确立和美育手段的全面实施。这不仅体现在外在的审美环境的建设,包括校园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的建设,不仅体现在美术、音乐教育,而且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应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教育教学情景,促进其创造力的发展。

首先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审美因素的渗透。

只有充分发掘各学科教学特别是文艺学科教学以及各种活动中的审美因素,把审美因素广泛渗透于各育中,才能起到对学生创造欲望激发和创造力培养的作用。这些审美因素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为蕴含于学科内容或活动内容之中的具有美的价值的因素,如上所述的各类知识中具有审美价值的因素以及知识获取过程中内心体验的具有欣赏价值的因素;二为潜在于学习活动过程中被激发、被发酵的美的因素,如课堂良好心理氛围的营造能为学生输送丰富的精神营养,创设人际关系美、教学语言美、精神享受美等美的境界,有利于更好地描示知识内在美的特点和规律,把学生导向更高层次的审美和求知境界。“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之所以取得令人叹服的教育效果,其原因是让学生品尝成功,减少学习过程中的紧张、焦虑、压力,避免心理创伤,把欢乐和自信还给学生。这是教育过程美育思想方法渗透的成功例证。

当前,加强各种学习过程审美情景的设置和审美因素的渗透尤其重要,要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审美情感的激发和审美能力尤其是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上。

其次是教学过程美育方法的合理运用,包括:

遵循脑科学原理,开发脑潜力:①丰富学生课堂内外的活动形式,解放学生的手、口、眼、耳,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官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丰富学生的信息储备,为脑左右半球的协调沟通、潜能开发提供多种多样的刺激信息,为审美心理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感觉形象,从而丰富学生的创造表象储备。②创设富有情趣、生动活泼而又严谨认真、富有人际关系美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促使师生感情融洽,使学生消除紧张学习所带来的压抑,减少消极无意识内含量,营造积极无意识潜流涌动的心理环境,由此使智力的、非智力的品质在充满美的学习氛围中得到最佳的培养和激发,进而激发出创造的心智火花。③指导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多阅读,使他们在经事和浏览中提高无意识过程的信息存诸量。④加强心理疏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冲突,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他们无意识心理活动与意识的有效转化。

创设宽松、自由的心理氛围。创造过程中不受常规约束、不受理性规范的心理状态的存在,要求来自于教育环境中的阻碍因素尽量减少。为此,教师应摆正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摒弃狭隘的价值取向,善于听取学生不同的见解,随时为学生各种不确定性的问题及答案提供鼓励性的富有启发意义的评价参照指标和教学建议。对学生的错误和失败,教师应重在帮助分析,暂缓批评,并减少不必要的规章,杜绝滥用规范。教师应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大胆畅想,捕捉灵感,对学生的看似不合乎“情理”的念头、想法给予“合法”的评价;还应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和不伤大“雅”的个性张扬,以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再次是教师美育素质的提高。

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产生和发展的心理气氛,关键在于教师美育素质的普遍提高。如果说美育观念的创新是评价教师美育素质的前提条件,那么教师美育能力的提高则是全面实施美育的保证。教师的美育能力表现为两方面:一为专业知识的审美化能力,即善于把教材中美的因素充分发掘出来,并与一般的知识性内容组合起来,内化到自己头脑中并与自己已有的审美观念相融会,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审美个性。二为教育过程审美因素的传递能力。教师在学习、生活、教育等过程中较高层次的审美情趣、审美倾向的有效表达或自然流露,对学生将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此,教师应不断钻研,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态度、情感、语言、风格等对学生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原型启发和榜样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学习,在知识结构上不断跃上新台阶。教师只有具备比教材知识体系要求深广得多的知识储备,具备科学而敏锐的知识综合能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才能对学生所表达的各种信息予以相对正确的界定,并对各种独到的见解予以正确的引导。这些信息和见解常常是超出课本知识范畴甚至是学科的。鼓励学生多思多问,无疑要求教师善思善答,这就必然将教师推向善学善思善导的全新境界。有理由相信,自身美育素质低下的教师是不能把学生引向创造之路的。

总之,实现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开发,有赖于教育过程美育功能的重塑和广泛的美育途径的实施;有赖于教育过程大美育观念的确立和教师美育能力的全面提高。

标签:;  ;  ;  

论美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_创造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