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率临床研究论文_林静

林静

【摘 要】 目的 探讨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62例妇科生殖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筛查出128例慢性宫颈炎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发病率,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并持续进行随访;采用单因素检验,筛选可能与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发病的相关因素,然后对筛选的相关因素进行校正,校正方法为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明确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在162例妇科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慢性宫颈炎87例、慢性盆腔炎41例,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共128例,占79.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月均性生活次数、避孕措施、月经周期、经期、原发性痛经、生育次数、引流产史均作为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月经周期、原发性痛经、生育次数、引流产史均作为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发病率较高,与年龄、月经周期、原发性痛经、生育次数、引流产史均密切相关,应加强对妇女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检查,提高对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

【关键词】 慢性宫颈炎; 盆腔炎; 危险因素

慢性宫颈炎作为妇科常见的炎症疾病,主要指子宫颈阴道部、子宫颈管黏膜感染病原微生物,导致慢性炎症反应[1]。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附带结缔组织纤维及盆腔内膜感染病原菌或内源性危险因素作用下的慢性特异性炎症[2]。由于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作为最常见的生殖道感染,与患者的生活方式、月经、性生活及妊娠分娩情况密切相关。在临床上,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以对症治疗为主,临床治愈较为困难;对此,提高对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防治水平,有利于减小该病对妇女生命健康的危害。而本研究旨在探讨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率,为提高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而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治疗的162例妇科生殖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筛查出128例慢性宫颈炎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宫颈炎87例、慢性盆腔炎41例;年龄范围24.8~56.7岁、平均年龄(46.8±4.5)岁;病程范围15.9天~16.3年、平均病程(1.8±0.5)年;宫颈炎类型:子宫颈阴道部炎症53例、子宫颈管黏膜炎症34例;盆腔炎类型:输卵管炎15例、输卵管积水12例、输卵管卵巢囊肿9例、盆腔结缔组织炎5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妇科生殖道感染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显著缓解者。

2.研究方法

对筛查出128例慢性宫颈炎盆腔炎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发病率,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并持续进行随访;采用单因素检验,筛选可能与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发病的相关因素,然后对筛选的相关因素进行校正,校正方法为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明确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3.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行采用单因素检验,筛选的相关危险因素,然后对筛选的相关因素进行校正,校正方法为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明确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 果

1.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检验

在162例妇科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慢性宫颈炎87例、慢性盆腔炎41例,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共128例,占79.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月均性生活次数、避孕措施、月经周期、原发性痛经、生育次数、引流产史均作为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危险因素;详情见表1。

讨 论

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作为常见的生殖道感染疾病,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大,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甚至癌变[3]。在本研究中,在162例妇科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共128例,占79.01%;提示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发病率较高;临床研究结果发现,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发病与生活方式、性生活习惯、妊娠分娩情况及月经周期等因素密切相关。此外,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化及个体差异性。对此,在临床上,需严格根据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而提供依据。通过本研究可知,年龄、月经周期、原发性痛经、生育次数、引流产史均作为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现分析如下: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大,性激素分泌水平逐渐降低,导致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随之升高[4]。一些研究表明,女性生殖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与年龄具有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感染病原体的风险随之增大。在本研究中,随着年龄的增大,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发病个数逐渐增多,且年龄间的发病率具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提示年龄作为该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非月经期时,女性的阴道口较为狭窄、宫颈内口紧闭,均作为解剖学屏障,有利于防止病原体侵袭;此外,生理水平的雌激素有利于维持阴道处于酸性环境,抑制病原体的增殖及寄生[5]。但在月经周期过短、过长及不规则,伴随着原发性痛经,导致生殖道解剖学屏障异常,雌激素水平升高或降低,导致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大[6]。有研究发现,女性生育次数、引流产史与生殖道感染疾病具有相关性。本研究发现,生育次数、引流产史均作为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生育次数较多,且具有引流产史的妇女,应高度警惕该病的发生,随访进行妇科检查[7]。此外,通过本研究可知,教育程度、月均性生活次数、避孕措施均作为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因素。对此,在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预防、诊断及治疗中,应了解患者的月均性生活次数、避孕措施,并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强化患者的健康意识。

综上所述,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发病率较高,与年龄、月经周期、原发性痛经、生育次数、引流产史均密切相关,应加强对妇女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检查,提高对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铁英,卢国友,李英等.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率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4,15(6):987-989.

[2]代其芳.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2):456-457.

[3]皋芹.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3,06 (30):66-66,67.

[4]毛静月,李彩云,张峥程等.42例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945-946.

[5]刘渝红,付思明,朱永先等.已婚妇女慢性宫颈炎发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199-4200.

[6]苏凤杰.宫颈炎致病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与预防[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12(3):346-348.

[7]师伟.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04(23):131-131.

论文作者:林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4

标签:;  ;  ;  ;  ;  ;  ;  ;  

妇女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率临床研究论文_林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