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 110042
摘要:在管线安全事故频出的大背景下,综合管廊在城市中正发挥着自己的重要作用,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地面拥堵也在蓬勃发展。由于地下空间资源紧缺,管廊工程与轨道交通工程在建设中互相影响,为更好地满足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需要进行完善合理的设计。
关键词:管廊;上跨;盾构
1.工程概况
沈阳市地下综合管廊(南运河段)工程西起南京南街,东至善邻路。管廊沿砂阳路、文艺路、小河沿路和长安路敷设,途径南湖公园、鲁迅公园。盾构井及工艺井采用明挖法施工,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管廊D2盾构井~D3盾构井区间上跨地铁2号线区间。
管廊D2盾构井~D3盾构井区间在右线里程K4+167~K4+186范围内上跨既有地铁2号线青年公园站-工业展览馆站区间,既有地铁2号线采用盾构法施工,管廊区间与既有地铁2号线区间净距约2.5m。管廊区间与既有地铁2号线区间平面相交角度约为75o。
管廊及地铁盾构隧道均采用C50混凝土,隧道外径6m,内径5.4m,隧道衬砌厚300mm。
图 1.1上跨地铁2号线区间平面图
图 1.2上跨地铁2号线区间纵断面图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2 工程地质
主要地层由上到下描述如下:
杂填土:杂色,稍湿,松散,主要由黏性土、碎石、砖头等组成,局部含有部分植物根系。层厚1.00~8.00m。
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软塑,状态不稳定,中等压缩性,稍湿,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可见该地层。层厚0.70~3.80。
圆砾:黄褐色、灰褐色,密实状态, 湿~饱和。母岩成分不一,以砂岩、结晶岩、石英、花岗岩为主。局部含少量卵石,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椭圆形。厚度0.80~10.60m。
砾砂:灰褐色、黄褐色,密实,湿~饱和。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级配良好,厚度1.30~10.70m。
中粗砂:黄褐色,中密,湿~饱和。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级配一般,混粒结构。厚度0.90~9.70m。
1.2 水文地质
本工程位于冲洪积扇中部,沉积的地层颗粒粗,分布连续,局部地段上覆粘性土层。工程围内的地下水赋存于圆砾、砾砂等土层中,按埋藏条件划分,属第四系孔隙潜水。D2盾构井~D3盾构井区间稳定水位埋深约为8.30m~20.70m,相当于水位标高25.12m~38.98m,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建议值为:42.00米。
3.计算方法
以地勘资料、设计资料为基础资料,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1:1有限元模型,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综合考虑地层条件、空间效应、开挖方法等影响因素,模拟分析隧道开挖力学行为。评价新建管廊结构对周边既有结构的影响。
4.D2盾构井~D3盾构井区间管廊上跨地铁2号线区间模拟
4.1 模型假定
(1)采用弹塑性计算模型;
(2)采用均一地层,岩土体的变形是各向同性的;
(3)初始地应力的计算只考虑初始自重应力,未考虑构造应力。
(4)隧道开挖后土体应力瞬间释放。
(5)隧道衬砌的受力和变形是平面应变问题;
(6)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4.2 计算模型
管廊区间上跨地铁2号线区间中心线交角为75°,下穿段长度约为20m。地铁2号线区间现有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宽度为100m,模型总高度为39.3m,模型纵向长度取100m。各岩土层采用弹塑性模型,三维实体单元,屈服准则采用Mohr-Coulomb准则;管廊区间及地铁区间结构均采用弹性模型,壳单元模拟。在模型底部施加竖向约束,模型四个侧面分别施加垂直侧面方向的水平位移约束。模型施加重力荷载,如下图所示。
管廊区间全部施工完成时对2号线既有结构影响最大,区间最大上浮量为2.99mm,最大水平变形为0.41mm。未超过安全评估控制标准。
(2)既有地铁轨道结构变形
图 4.7 管廊施工完成地铁轨道结构竖向变形云图
图 4.8 管廊施工完成地铁轨道结构水平变形云图
本区间为整体式道床,隧道底部变形近似等于轨道结构变形。管廊施工完成时轨道结构变形最大,最大上浮量为2.41mm,最大水平变形量为0.31mm,变形满足要求。
(5)新建管廊结构变形
图 4.9 新建管廊隧道竖向变形云图
图4.10 新建管廊隧道水平变形云图
新建隧道拱顶沉降约为1.63mm,拱底隆起约为1.16mm,结构竖向收敛变形2.79mm。新建隧道侧向正向位移1.14mm,负向位移1.29mm,隧道水平收敛变形约为2.43mm。
3.结语
我国管廊行业发展不断深入,计算方法和理论也在进一步完善,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会有更科学更经济的设计方法出现,使管廊工程的设计达到更加令人满意的程度。
参考文献:
[1]《沈阳市地下综合管廊(南运河段)工程J06~J11节点井区段标准段主体结构》(2016年11月);
[2]《沈阳市地下综合管廊(南运河段)工程2#盾构井至3#盾构井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2015年12月);
[3]《沈阳市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青年公园站~工业展览馆站区间主体结构与配筋图》(2008年7月);
[ 4]《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
[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
论文作者:崔阳,杨三资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区间论文; 盾构论文; 地铁论文; 隧道论文; 结构论文; 模型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