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原材料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_阳雯

混凝土施工原材料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_阳雯

衡阳市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当今社会迅速发展,建筑行业已跻身成为如今的支柱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产品本身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一个建筑产品质量是否过关与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是否过硬有着重大关系,因此,随着建筑业领域不断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关注点集中在混凝土这些构成建筑基本的原材料上。

关键词: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控制措施

1 引言

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建筑的安全,所以对工程结构质量的控制刻不容缓。混凝土作为桥梁建设的重要材料,水泥和水搅拌均匀形成的水泥浆可以将建筑所需的砂石牢固地粘在一起,等到混凝土凝固就有了耐久性、强度等性能,但也有一系列的因素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

2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各方面

众所周知,控制好工程建筑混凝土的质量,需要了解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各个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其施工质量,下面就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分析,以找出控制原材料质量的方法。

2.1 原材料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基础

混凝土主要由黄砂、石子及水泥构成。黄沙的细度模数和含沙量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因为无论是细沙还是粗沙都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裂缝,此外如果黄砂的含泥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及其总体上的强度。因而在选择混凝土的黄砂时,应用半径小于0.315mm的筛孔来筛选,此外还应严格控制黄砂的硫酸盐、硫化物和含泥量,以确保黄砂的硬度达标。石子的选择主要考虑它的级配、压碎值和针片状的含量,这些因素都是决定石子质量的重要方面。但目前市场上许多石子的压碎值或者级配不能满足建筑的要求,因此选购的建筑石子应符合针片状颗粒的含量低于15%,半径小于40mm,强度不小于3级的石子。水泥的强度和体积的安定度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首要因素,混凝土水泥的选择应从物理学角度结合工程承受的重力,选择强度大于42.5兆帕的硅酸盐水泥,以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或者膨胀的现象。总之,原材料质量的控制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原材料的检测和控制。

2.2 原材料的配合比例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条件

混凝土是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混合体,单位用水量、黄砂率及水灰比是影响配合比的三个基本要素。具体的运用应遵循的原则,首先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依据粗骨料的质量和规格确定单位用水量,一般每立方米的用水量应控制在145kg-160kg,但当坍落度处于170毫米到200毫米之间时,每立方米的用水量应在160kg-170kg;其次混凝土的水灰比,应在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一般把0.34作为最佳水灰比;最后是砂数量的确定应以填充石子之间的空隙后还富余空间为原则。

2.3 混凝土灌注及后期的养护工作保障混凝土的质量

振捣和模板支设是浇筑混凝土时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方面。混凝土采用不同的振捣方式需坚持不同的原则,如用振捣棒时应将振捣所需时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在支设模板之前就要将其表面的污垢清除干净,以实现模板之间的接缝严密,确保支架控制的牢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混凝土的质量还与其成型后的养护密切相关,因为混凝土的表面即使凝固,水泥还会不断地水化,这时会不断增加混凝土的表层强度,所以要在干燥的天气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洒水,以使其表面潮湿,降低裂缝产生的机率。

3 检测混凝土原材料的方法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混凝土的技术及材料的技术都实现了不断创新,新材料也在混凝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但也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下面对混凝土的检测方法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对黄砂的检测方法是,黄砂应使用中砂,须确定其泥块的多少,检测的方法是用手搓湿砂,含泥量多的黄砂,手上会占有较多的泥粉,还应检测砂石的密度、有害物质的含量及坚固性等。水泥的检测指标主要有: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安定性、细度以及抗折强度,其中水泥初凝的时间在45分钟左右,终凝的时间不能迟于10小时;水泥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可以通过做胶砂试验来检测。安定性是决定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水泥是否安定主要看硬化的水泥体积是否均匀。对于石子的检测应测其压碎值,如果压碎值过大就不能用于高标号混凝土的生产,级配不好、针片状多的石子会使混凝土的可泵性变差,因为石子之间的空隙较多,需要很多的水泥和砂填充,混泥土的经济性就会降低。

4 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措施

4.1 选择适宜的水泥型号,做好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的质量对工程结构来说至关重要。首先是选择水泥的型号,这应依据使用部位的不同和图纸设计时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同时还需考虑混凝土工程特点以及工程所处的环境,以选择出适当的水泥标号和品种。一般情况下路基表面使用C25、C20型号的水泥,抹面使用C15型号的水泥。此外设计交通混凝土路面的拉弯时要求使用强度为42.5左右的水泥。针对实际的情况还应控制好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及裂缝,提升外加剂的化学性能,一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其次是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进行检测,虽然有相关的质量保障资料,仍需核实进场的水泥是否和相应的标准相符合,如是否错进或混进水泥,是否具备齐全的包装标志,是否有受潮结块的现象,除去这些还应重点察看二氧化硫和氧化镁的含量及水泥的初凝时间。在所有检测项目全部合格以后,才可批准施工方拌制混凝土。最后是做好水泥的现场管理工作,施工工地大多数都会存放不同种类的水泥,为避免混合使用,应将不同型号的水泥分别堆放,并分析各种水泥的适用范围和结构物环境,以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4.2 重视水质量的分析研究

用于混凝土的水大多是洁净的自来水或者地下水,因为水里不能含有有机物盐、酸、碱、油等物质。用非饮用水的话,应符合的条件有:每立方厘米的水含盐量低于5毫克;硫酸盐的含量每立方厘米小于2.7毫克;水的PH值大于4。对于那些成分不明的水需在水质的抗腐蚀性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所以应严格按照指标检查水的质量,以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4.3 严格控制集料质量

集料占混凝土组成材料的75%以上,不仅是工程结构的骨架,更重要的是它决定着工程的性能。集料大致分为细集料和粗集料。细集料应用那些洁净并且坚硬耐久的天然砂,天然砂的选择除将其细度模数控制在2.5以上外,还要控制好天然砂在筛孔小于0.315mm的通过量,如果天然砂的通过量过多或过少,都可使混凝土的表面产生裂缝或浮浆。选择粗集料应从品种、岩性、级配及最大粒径等反方面考虑。粗集料以碎石为原料,因为碎石混凝土的抗折性比一般的混凝土要高出30%左右。碎石的选择应分析母岩的岩性,母岩抗压的强度一般要高于100MPa。碎石的选择还应考虑,最大粒径低于40毫米,泥沙含量低于1%,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15%以及石料的强度大于3%。

5 结语

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因素很多,保障原材料的质量除需对其认真检查外,还应按照规定的指标核实各项指标,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确保桥梁道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滕进.浅谈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02):87-88

[2]李兴来.论道工程梁施工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J].商品混凝土,2003,(01):94-95

论文作者:阳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施工原材料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_阳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