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家庭消费文化变迁_消费文化论文

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家庭消费文化变迁_消费文化论文

文化转型中的家庭消费文化变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家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文化,从广义说应该是包罗万象的,因为文化不仅会渗透到人们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中,还会深入到人们精神活动的方方面面,并覆盖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领域。具体地说,文化的基本形态不外乎有两大类——即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反过来由于文化又是人类适应客观环境而采取和选择的生活方式和全部生活内容,因此它总是在伴随历史发展及演进中,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状态下发生着渐变、转型,并在不断继承的基础上新生、发展、变迁。同样,家庭消费文化也不例外,它也是一个动态不断发生渐变的系统,它也在物质生产、社会环境、科技进步的交互作用下发生着变迁,并携带着时代的烙印走向一个又一个新的文明时期。

一、文化转型对家庭消费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有人说文化转型“首先是人对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最终意义的重新设定,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形成新的人性规定和人格形象,重新形成新的伦理准则和新的道德规范,重新形成人对物质事象世界以及文化实体结构世界的崭新关系,从而形成新的世界图景和新的社会理想。”(注:李鹏程:《论文化转型与人的自我意识》,《哲学研究》1994年第6期。)今天当人类文明的脚步万入21世纪的时候,当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封闭自守走向改革开放的时候,社会文化转型已势不可挡地成为历史必然,时代的潮流已迫使它不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然而,说起文化转型人们又往往总是容易想到,那一定是讲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其实传统文化中既包含着旧传统,也包含着新传统,且新传统有时还更容易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行为、观念,并一起受到了冲击(注:陈一放:《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3期。)。从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封闭自守的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到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平均分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左右着我们的文化建设、意识形态以及家庭消费过程本身,影响着我们心理思维和价值取向等的家庭消费文化观念,不知不觉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且影响着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把市场经济的概念引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来,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了对物质生活的文化品味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的更高追求。从此,深层次的文化转型开始出现,社会的巨变、文化的冲突、观念的碰撞、思想的渗透、价值的并行,构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多元景观,旧有的生活模式被打破,旧有的价值体系遭到怀疑,于是原有的家庭消费文化开始受到了挑战。繁荣市场、服务社会、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加快了家庭消费文化转型的速度,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在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从改革开放急速进入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家庭消费文化的变迁就显得更为突出,它表现在人们的消费生活中,文化含量迅速增加,消费品味不断提高,工业化现代化的气息更加浓烈,消费观念急剧变化,其消费面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并由单纯物质消耗转变为物质享受和精神生活相融合的趋势,至此家庭消费文化的发展与丰富已不再仅是家庭的需要,也成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家庭消费文化变迁的主要表现

如上所述,我国的家庭消费文化是由传统文化形态向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形态转型的过程,它不仅会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正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才使我们的家庭消费文化变迁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正是党的富民政策才使我们的家庭消费文化变迁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正是经济体制改革才使我们的家庭消费文化变迁成为了可能。家庭消费文化的变迁主要表现在哪些层面上呢?笔者认为:

(一)家庭消费文化范式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综观我国传统的消费文化,宣传最多的,最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理念,就是崇尚节俭,节俭历来就是我国家庭消费文化的核心。但在建国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家庭消费文化的基本范式仍是受落后的经济基础约束,并过份地强调“节约”,在生活中,提倡“省吃俭用”、“知足常乐”、“不患贫,而患不均”,即,吃讲究个“饱”字,只要有吃不求质量;穿讲究个“暖”字,只要有衣穿,“退了色”、“有补丁”也是美德;住讲究个“有”字,只要有房住而不谈人均面积;行讲究个“走”字,即使是代步工具自行车,人均占有量也极少。在那突出政治的年代,人们谈的文化只是观念形态方面的,而物质形态的文化则被认为是“封资修”的思想。文化功能的单一,消费形式的单调,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消费观念的不科学,使我们的家庭消费文化范式变得既不象古代传统文化,也不是现代社会主义文化,而是带着刻有特殊时代烙印的“阶级斗争”式的家庭消费文化观。在宣传上政府强调“先生产后生活,重积累轻消费”,提过日子讲究个“精打细算”、“艰苦朴素”,“阶级斗争”扩大化既阻碍了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速度,更妨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于是生产发展缓慢,商品供应短缺,使得人们长期承受着商品供应不足的沉重的消费心理压力,而生产力欠发达又使人们形成了量入为出,力求节余的消费观念。然而改革开放的事实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过度节约也会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消费文化本身带来负面效应,首先它抑制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其次它阻碍了人们的消费视野和劳动者身体素质、全面素质的提高。其实要发展经济富国富民,既不靠不加选择地追求节约,也不靠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来实现,而要靠发展生产和扩大科技文化交流,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人的素质才能真正实现。只有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丰富了,消费方式才会从配给型消费,转向自主选择型消费;才会从单一消费,转向消费群体分层、消费结构多样;才会从生存型、实用型消费模式转向享受型、发展型模式。如今摆脱了实惠、耐用的传统消费价值取向和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的限制后,“能挣会花”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哲理,并表现出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和需求。人们不再忌讳谈钱,只要有经济实力就可以花钱买新潮。吃讲营养、穿讲舒适、住讲宽敞、行讲方便、用讲质量、休闲讲舒心的多层次的新型社会主义家庭消费文化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并正向着更高层次,更高要求转变。家庭也从以往的“社会生产单位”变为“生活消费单位”,从以往的“经济政治共同体”变为“心理文化共同体”。同样消费领域出现的“分层式”、“排浪式”升级现象,耐用品更新换代周期的缩短,居民消费需求层次的提高,反过来又为精神生活的进步提供了现实的基础。消费中新型的含有文化韵味美观的“奢侈品”,取代了仅有实用性的朴实物,精细美观质量上乘已成为商品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追求美观、舒适、方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

(二)家庭消费结构的现代转换。我们之所以说现代转换,主要表现为家庭消费结构日趋科学、合理和多样化,人们用于文化教育、娱乐休闲、文化服务消费的支出在大幅度增长,日常生活消耗比例不断降低,消费质量逐年提高。然而,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变化并不是一朝一夕便会出现的,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是经济这个“无形之手”;是对外开放,尤其是外来文化——商业文化进入到人们的消费领域,如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以及电脑等进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后,使人们的消费对象、消费内容、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开始发生巨变,尽管职业和收入使家庭消费表现出了不同的分层,但家庭消费结构中“主食不主,副食为主”的现象已日趋明显,即消费中文化的含量和比重在不断增加,商品性消费的标志恩格尔系数在降低,服务性消费需求逐步扩大。从我国“八五”期间的情况看,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50%左右(其中消费支出中食品占51.29%、衣着占13.86%、教育和文化占8.91%、居住占5.75%、交通通讯占3.99%),而到1997年我国城镇居民用于教育和文化的消费支出已增长到了20.9%,同期,在农村也增长到了9.7%(注:刘茂松:《教育消费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居民消费的主流》,《消费经济》1998年第6期。)。这预示着一个注重人力资本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把为子女预备教育费用作为家庭投资的重要方面,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医疗、保健、娱乐、服务、旅游、交通、通信等非商品支出比重的上升也表明,人们消费结构在改变,追求生活质量也成为市民消费的一种动力。据对北京海淀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抽样调查显示,1998年海淀区居民在以下8类文化消费项目的比例为,平均文化消费总值已占家庭收入的28.4%,其中旅游占居榜首,占家庭文化消费总值的45.1%;业余培训教育位居第二位,占14.1%;收藏、集邮等个人爱好支出占13%;订阅报刊、购买图书为7.5%;家庭文化装饰为6.7%;文艺娱乐欣赏为5.2%;体育健身与欣赏为4.9%;获取信息为3.5%(注:《北京晚报》1999年4月7日。)。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估计到2010年我国的恩格尔系数有望下降到40%以内。此外,消费结构的现代转换还表现在饮食文化方面,以人的健康、美食为前提,根据科学知识合理地安排饮食,讲究营养搭配和多样化,倡导卫生、健康有益的饮食文化已成为主流。粮食类食品消费减少,动植物等消费上升,表明饮食消费已从“果腹消费”向“享受消费”转变,向营养、卫生、美味、方便、保健和粗细化、均衡化、合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故有“吃饱、吃好、吃草(野味)、吃药(药膳)”的饮食等级说,和“吃气氛”、“吃环境”、“吃口味”、“吃文化氛围”的发展趋势;在居住文化方面,除了家庭活动空间不断扩大,居室装修越来越趋向高档、舒适、美观、精致,注重表现个性和浓重的文化品味外,更以宽敞、明亮、舒适、温馨、实用为发展趋势。可供人多层面享受的书报刊、电视、电话、影碟、音响、电脑和空调、冰箱、洗衣机、健身器、摩托车、汽车等物质条件,已成为解放自我、享受人生的重要内容。这种消费结构多元化表明,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美化自身、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人们消费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生活已成为帮助人们建立起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合乎国情的家庭消费文化模式的必然。

(三)家庭消费文化中自我意识和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中的多样性变化,使家庭消费文化已从整齐划一、统一模式的单调色彩中走出,并呈现出消费追求个性化、消费档次高级化、消费心理成熟化、消费能力多极化和消费取向多元化的趋势。宽松的政治环境,和谐的社会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多样的休闲方式,都使人们的自主意识得到了张扬,个人行为选择的自由度不断加大。具体地说,生活中以人为本,提高生活品位与质量与成为家庭生活的核心。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文化的高度统一相比,家庭消费文化的价值标准文化体系已出现明显不同,一方面家庭消费文化中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正在形成,另一方面新型的、现代化的生活内容越来越受到中青年人的认同和肯定。正如李鹏程在《论文化转型与人的自我意识》一文中所提出的,人的自我文化意识的嬗变是文化转型的根本标志,“随着人对自己的全新的形象的塑造,人同时也就给自己提出建构一个全新世界的任务,于是,人和他的世界就一起被崭新化了”(注:李鹏程:《论文化转型与人的自我意识》,《哲学研究》1994年第6期。)这种崭新化实质就是文化转型。然而,家庭消费文化中自我意识的确立,首先是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即一是要不断产生着人们适应外界变迁的需要,二是同时又不断创造出人们赖以适应的物质文化条件。科技革命所导致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显性文化和潜性文化的影响等,都使人的生理体能、文化资质和心理品质发生了变化,思想文化素质越高,自我需求和实现程度也越高。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到来,使人们从封闭、保守、落后的传统生活方式迈向开放、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家庭消费文化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形成,表现为:在衣着文化方面,人们以追求个性化和舒适为主,花钱买美观、买舒适、买个性、买稀少、买新潮,质地要纯天然物品、透气性好、穿着舒适柔软、对人体无害,并以做工考究、式样新颖、材料多样、设计独特、色彩多变为购买成衣的要素。人们的衣着不仅漂亮,所反映出的个体气质也越来越好,一季多衣、多鞋,天天不同样,已不作为奇,同时消费中也表现出“体现个性”、“名版时髦”、“保暖实惠”等不同需求层次,此外,通过衣着来折射和体现时代的风范、文化韵味和人文精神的功能也已超过了其应有的实用功能;在休闲生活方面,有以愉悦人的身心、丰富生活乐趣为前提的节假日、双休日的合家旅游、参观、朋友聚会等的纯粹消遣型。有以提高自身素质为目的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充电进修、读书看报、上网交流等的学习提高型。有以健身为目的的晨炼、爬山、游泳、健美、旅游等的自我发展型。有以自愉自乐为目的的卡拉ok、跳舞、唱歌、听音乐、摄影、集邮、家庭影院、种花养鸟等的娱乐充实型的休闲活动,都已成为丰富家庭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集娱乐与健身于一体的休闲方式逐渐成为热点表明,丰富的休闲活动已成为人们表现个性、实现自我的生活方式。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不少人已将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满足精神生活需求,有利于解放自己、释放压力的休闲本身看成是一种目的。它既起到了丰富生活、愉悦心身、开发智力、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的作用,同时休闲模式的多样化也使人们的休闲方式朝着科学化、合理化、艺术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总之,今天的中国人已抛弃了过去那种只为过日子的实用生活,开始利用现代化提供的各种条件步入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享受,并开始注重人与文明环境的和谐和人与现代节奏的统一。

三、家庭消费文化变迁中应当注意协调的问题

尽管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整个社会和广大人民对文化科学知识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对精神愉悦、身心健康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对学习、接受教育、娱乐、文体活动等方面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广泛,这对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全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人们在精神文化消费方面的质量还不高,在消费认识和消费内容上还存在一些误区,这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并应加以正确的引导。

1、家庭消费文化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消费的共同发展。

所谓家庭精神文化消费,指的是居民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和用于文化享受、文化娱乐、文化服务方面的消费,它应包括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物质与精神消费两方面。如果说物质文化的满足是家庭生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也是人们的必要生存的条件的话,那么精神文化就是家庭幸福与和谐的源泉,因此,作为人们生活的具体单位,家庭消费文化便成了一种复合型文化,即在满足家庭成员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应满足其精神需求。也就是说,只有将家庭物质文化与家庭精神文化统一起来,才是符合家庭消费文化的本质规定。但从我国居民目前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消费结构比例来看,则又显得还不尽合理,首先表现为重物质型消费,轻精神型消费;重娱乐、消遣型消费,轻教育、智力型消费的现象,如在家庭精神文化消费中,只要求拥有,只为了攀比,而不注重利用,购买电脑只用于玩游戏,购买书籍只为了装门面,购买高级音响只为了赶时髦,上学只为了混文凭的现象还十分常见。其次是家庭消费在丰富物质文化的同时,不太注意建设精神文化发展,一些家庭只偏重于搞物质型的家庭文化建设,花钱搞豪华的室内装修,添置高档的家具、电器、名牌衣物、豪宅、汽车,甚至把丰富的物质生活等同于人的现代化,生活的现代化。第三是忽略了对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认为只要重视对子女教育消费的追加,而对自身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投入则不予以重视,或仍寄希望于单位与社会。尽管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不少人已意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同时用于精神文化消费的比重在增加,但相对于物质消费而言,平均每人文化教育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便显得较低,即居民家庭用于教育消费和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娱乐)方面数额增长缓慢、比重过小,如果再扣去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用于教育消费的支出则显得更低。对精神文化消费,尤其是对自身教育消费的忽略,往往容易导致人们的精神空虚,同时亚文化和反文化的思潮便会抢占主流文化的位置,使文化的教育和审美功能弱化,而娱乐和消遣的功能强化。因此我们说,应加强教育在促进社会流动、调整社会秩序、整合社会阶层、提高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在文化转型的今天,发展教育消费,对于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提高人们消费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传统家庭消费文化与当代家庭消费文化的合理融合。

我国历来就有注重人际关系、代际亲情、人情交往的传统,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产的丰富,收入数额的增加,人们的家庭消费水准提高了,消费能量变大了,消费领域拓宽了,但同时消费中令人无奈的、令人伤心的、令人遗憾的不合理的消费现象也伴之而来。如用于人情关系的“灰色”消费,孩子过生日、上学、工作要请客送礼,乔迁新居、晋职升级、婚姻大事、求人办事要消费一下,据1996年7月11日《北京时报》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全国每年用于人情消费可达1000至1400亿元;用于炫耀性的“黑色”消费,不讲科学的享受,讲排场、要面子的挥霍无度,以及结婚消费中的极度浪费,就拿广州人的结婚消费来说,仅迎亲车队、结婚宴席、乐队演奏、影视专场、洞房闹喜、旅行度假、房屋装饰、选购家具电器等,至少也要花上50万(注:《天津青年报》1999年5月21日。)。还有富有阶层所表现出的奢侈消费,“他们吃什么、穿什么、买什么、用什么一般不问价,而只关心消费的档次够不够豪华和气派。他们中有身穿几千元一件的貂皮大衣、配戴价值10万元的首饰、怀抱万元小狗的时髦女郎;也有花上万元吃一餐、花上万元住一宿,坐着林肯、福特等私家车的公子哥”(注:《消费时报》1995年9月18日。);用于暴饮暴食的“白色”消费,暴食天物,吃中摆阔,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珍馐名肴,还倒掉了许多可口饭菜,抽掉、喝掉了大量的烟、酒。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人们还刚刚从温饱社会向小康社会迈进,还没达到共同富裕。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不足,资源短缺仍是一个严峻的事实,可每年却因喝酒喝掉了大量的粮食(注:据测算,平均每生产1公斤白酒耗粮约2.2公斤,1994年中国年产白酒651万吨,产销基本平衡,也就是说一年中喝掉了1432.2万吨粮食!相当于北京这个1100万人口的大都市3年多的全部口粮数。《光明日报》1996年1月15日。);用于低级趣味的“黄色”消费,色情三陪服务、黄色书刊、黄色影碟、聚众豪赌以及吸毒等低级追求,以达到感官刺激,自我堕落甚至毒害了下一代,还有用于满足迷信需求的“愚昧”性消费,用封建迷信慰籍空虚的心灵,虚无缥缈的寄托,表达一种不能实现的愿望,如用于算命或花在死人身上的封建迷信消费等,仅建墓地选“风水”一项消费就已上升到万、十万甚至百万元,加上烧掉的、吃掉的其数目更是可观,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也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这些畸形消费心态和行为,也反映出,一些消费者的素质还不够高,消费观念还不够成熟。因此,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国民进行现代家庭消费文化理念和消费知识教育,弘扬传统家庭消费文化中的合理内涵,提倡节约、适度支出、文明消费、勤劳致富。让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进入千家万户,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和购物消费中,以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优化,仍是建立现代家庭消费文化观的首要任务。

3.家庭消费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的共同完善。

尽管经济基础是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所发挥的定位和推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消费是衡量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面镜子的话,那么大力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家庭消费文化,把吸收西方国家先进文明成果,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精粹,扫除封建糟粕,抵制盲目“引进”的不健康的东西,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长远目标来抓,尤其是在家庭消费活动中,灌注一种理性精神、文化价值或精神动因、精神规范,把消费行为中那种纯物质利益的冲动、暴发挥霍转变为用爱心去扶助弱者,将爱奉献给社会的精神消费,把消费中盲目地追求浅层的时髦和流行,替换成追求丰富精神生活、提高自身素质,以带动全民素质的提高则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用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导向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原则,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消费文化价值观,以抵制其他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使社会主义的家庭消费文化能占据支配地位。只有让家庭精神消费文化转化成为一种生产力,才能更好地使人们身心健康,精神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因此建立健康的社会主义精神消费体系,需要多方合作,政府也应当完善有关法规,杜绝不健康的消费行为,通过政策引导,媒体宣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纠正“金钱”至上的同时,弘扬本民族的勤俭消费传统,树立起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家庭消费文化观。

标签:;  ;  ;  ;  ;  ;  

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家庭消费文化变迁_消费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