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作为学习中的基础课程,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对小学生而言,正是强化基础掌握的阶段,如何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了现在教师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为出发点,深入探讨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意在促进小学生课堂高效学习,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效率 策略方法
一、课前,教学准备要充分
1.认真学习课标,深入钻研教材。
新课标要求我们转变“教材观”,讲课不是讲教材,而是学会“用教材”。要做到用教材,就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理解和掌握新课标的先进理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要认真钻研新教材,透彻了解教材的文体特征、结构特点、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等。教师要对教材进行个性化解读,要敢于融入自己的独特见解,使教材更接近学生,更富于生活化。
2.充分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特点。
学生是上课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作为学生学习活动引导者的教师应充分关注所教学生,注重了解研究学生的特点,不仅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朗读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还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及习惯等。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情况后,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3.精心设计教案,创设良好氛围。
要想上课的效果好,教师的教学方案需要精心设计。一方面,教师要立足教材,用好教材。备问,设计的问题要突出教学重点,要少而精,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备作业,要求作业有拓展、有延伸,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达到训练、巩固、提高的目的。备“三语”,即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课后的总结语,都要精心推敲,力求为上课的重点服务,为引导学生的思考服务。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拓展。教师应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资料,对教材有关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和拓展。有了精心设计的教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
总之,教师有了精心的教学准备过程,才能使课堂教学避免不必要的差错发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课上,教师提问要有效
1.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师对于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都要进行精心的构思,问题设计不可“离题”太远,应集中、简洁,紧扣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2.提问要难易适度。
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难易适度,不可过浅又不可过难。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太浅显,过于琐碎,会造成课堂上师生一问一答的局面,要学会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思维空间里驰骋,多角度、多人次去解答,充分调动学生思考和说话的积极性。
3.提问要有启发性。
提问要促进学生思考,减少或避免走过场的问答式提问——“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思维含量很少,表面热闹价值不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而启发性的提问,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达到非说不可的效果。
4.设计的问题要有创新。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巨大动力。当前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更要着眼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开拓、进取、探索等优良学习品质的形成。
5.提问的形式要新颖。
提问呈现方式不同,效果也是很不相同的。好的提问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6.提问要有延展性。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可以就教材的内容、情感、结构或写法进行拓展提问,也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进行延伸提问,目的是达到拓展语文课堂的时空,并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课后,教学反思要及时
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主要是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分析和反省,促使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获得不断提高的认识过程。反思应做到:反思所失,分析原因,汲取教训,弥补不足;反思所得,总结经验,发扬长处,发挥优势。我认为,每堂课后,及时认真地进行课堂反思,总结得失,是一种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很好办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要成就这件精美的艺术品,绝非一日之功。20多年来,笔者一直在探求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希望尽早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境界,做到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对庞杂的语文学科产生兴趣,从而能够奠定学生一生学习语文的基础能力。
论文作者:杨秀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材论文; 效率论文; 自己的论文; 要有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