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松散型的乡镇企业集团——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组织模式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松散论文,乡镇企业论文,乡镇论文,企业集团论文,二次创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今,市场经济大潮把所有企业推向了市场,乡镇企业在市场大潮中面临着价格、质量、品牌、服务等多方面的竞争,乡镇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必须进行第二次创业。“二次创业”的目标,就是要大幅度地提高乡镇企业的素质,主要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依靠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占领市场。根据这一目标要求及乡镇镇企业的现状,本文认为组建松散型的乡镇企业集团是乡镇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组织模式。
一、“松散型乡镇企业集团”的基本含义
所谓“松散型乡镇企业集团”,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它具有企业集团的特征。某一区域内的若干乡镇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来,成为在总公司统一领导下进行生产经营的群体,其投入市场的产品均以集团名义出现,各企业除按订购合同取得总公司让利外,年终还以股东资格参与分红。其二,集团下属企业与总公司之间的关系是松散型的。总公司与下属企业的关系是由合作协议和具体产品订单来规定的,下属企业将其按要求生产的产品以约定价格卖给总公司,总公司负责对下属企业的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销售,集团内各企业在产权、效益核算等方面具有独立性,在生产经营活动方面各企业在按订单要求进行生产的前提下也有相对的独立性。具体地说它可以表现为以下两种模式。
模式一:商业总公司+若干生产企业。集团内,由商业公司负责市场研究、产品销售,并提供市场信息,指导企业生产,由多家生产企业提供可直接在国内外市场销售的产品。如活螃蟹、活海鳗出口业务,由于分散的养殖户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确、不及时,组织出口往往带有盲目性,风险很大。若将这些暂养场组织起来,并由总公司负责市场营销,就可避免上述弊端。
模式二:高层次的加工企业+若干较低层次的加工企业。初级产品和低档制成品市场看跌,给现有以劳动密集为主、技术力量薄弱的乡镇企业带来很大威胁,其技术更新改造又因资金等因素制约面临严重困难。解决的办法是:由现有的或新建的技术力量雄厚的加工企业为龙头及最终加工车间,将同类产品的企业组织起来,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劳动力和现有设备作为初级工序的加工车间。低层次企业按总公司的要求,生产初级工序的产品,再统一由龙头企业进行精、深加工后,投放市场。如许多水产品在原料产地加工才能保持鲜度及减少运费,而且初级加工需要大量人力,适宜由乡镇企业承担,但是由于初级产品目前市场看跌,又缺乏进行技术更新的资金等,许多企业严重亏损以至倒闭。为解决这一矛盾,应建立高新技术的龙头加工企业,将现有低层次加工企业和生产、销售组织起来。
二、组建“松散型乡镇企业集团”的必要性
1、从乡镇企业的历史作用来考察。乡镇企业是我国亿万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是在广大农村实现工业化过程中进行资本积累的产物,与农村、农业、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这种联系。在绝大部分工业品市场已转向买方市场的形势下,土生土长的粗放型的乡镇企业,失去了原先的机制优势,将面对两种命运抉择:要么摆脱“土气”发展成高科技的现代化工业,得以生存发展;要么就被市场大潮所淘汰。其“土气”指:一是乡镇企业不应离土,应是农民办的企业。二是乡镇企业不应脱离农村的自然资源和劳力优势,否则,将失去其发展的优势和有背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因此,只有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技援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企业,才可称为乡镇企业。只有这样定位,乡镇企业才会有坚实的二次创业的基础。不过,保持“土气”不等于允许其维持规模小、档次低的粗放经营状况,而是应立足农村,通过企业集团化促进农村优势产业规模化。适合这种保持“土气”的企业集团化要求的组织模式,应是松散型的企业集团。
2、从乡镇企业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所处地位来考察。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如何加快工业化进程、本文认为在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我国宜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战略。因为,一方面必须先经过一个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阶段,减轻就业压力,避免走上依靠通货膨胀来积累资金的歧路;另一方面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升级,发展适度技术密集型的进口替代。否则,我们就只能沿袭垂直型的国际分工格局,长期出口初级产品和低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购买发达国家高档次的制成品,从长期发展的眼光看这是不利的。在这一总体发展战略中,乡镇企业的任务:一是要继续为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要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服务;三是在产业结构上不能以初级产品和低档制成品的生产与现代化工业争资金,争自然资源。这就要求乡镇企业:一要就地发展,搞活现有企业;二要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三是联合起来,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为此,组建松散型的乡镇企业集团就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3、从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来考察。据统计,当前乡镇企业80%分布在自然村,7%分布在行政村所在地,12%分布在乡镇所在地,只有1%分布在县城或县城以上的城市,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同时因劳动力素质低、管理者小农意识、信息不足、交通不便、协作不紧密及污染与资源浪费等问题制约,使得乡镇企业在实现二次创业目标过程中面临着重重困难。如经营管理机制运行不灵,难以应付激烈竞争的市场;资金、技术、人才短缺,产品档次难以提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较为可行的途径是走集团化的发展道路,由于其发展格局所限,其集团化又必须是松散型的才较为可行。
综上所述,组建松散型乡镇企业集团可以为现有分散于乡村的中小型乡镇企业解决二次创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三、组建“松散型乡镇企业集团”的有利条件及对策思考
从大的经济环境来看,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党的十五大召开及其对乡镇企业的肯定,为乡镇企业与其他企业公平竞争铺平了理论道路;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重大举措也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现阶段进行要素的有效组合,组建松散型的乡镇企业集团,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及现实可能性。
1、这种松散型的集团公司,在市场竞争上具有如下优势:
(1)市场风险较小。它一方面以对现有企业进行要素组合为基础,较其他集团公司投资少;另一方面以高起点进入市场,比一般企业具有较强竞争力。
(2)一区域一集团或区域内一类产品一集团,可避免区域内部的无序竞争,增强对外竞争力。
(3)这种集团公司对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业进行要素的有效组合,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它把集团下的农户、生产基地、加工企业进行有效地组合,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并按手工劳动密集型的初加工到技术密集型的精深加工的业务层次特点,安排各层次生产部门的生产。因此,不致于让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进入市场盲目竞争,而以自己最优势产品打入市场。
(4)这种组织模式符合乡镇企业的定位原则,既解决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与解决农村富余劳力出路的矛盾,又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优势,因此,在原材料成本及活劳动成本上都有竞争优势。
(5)可发挥集团公司融资渠道较畅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小企业资金紧缺问题,至少可使小企业及时获得产品销售货款,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避免企业三角债问题。
(6)松散型的集团公司,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松散型的协作关系,其管理的复杂性,对总公司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总公司必须有进入市场的强大力量,有协调内部各层次生产部门的能力,才能吸引子公司与其合作。因此,凡是能够组建并得以发展的松散型集团公司,必定具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具有在市场竞争中让人信服的优势。
2、目前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的来源除由乡镇企业自身成长起来的管理人员外,还有:(1)各级党政机构正在或正面临着改革,特别是经济管理部门的撤并,使一些具有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干部需另寻出路。(2)国有企业改革使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成为富余人员。(3)县乡两级基层干部的素质不断提高,近几年许多大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分配到基层工作,特别是在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使许多具有一定学历的干部得以不断学习深造,造就了一批管理人才。
3、组建集团的现实基础较好。(1)乡镇企业经过20年来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基础较好,且形成许多具有区域化、产业化特色的乡镇企业群。(2)市场经济形势的发展,使许多乡镇企业感到靠自己单枪匹马难以“闯荡江湖”,面临着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问题,正努力寻找新的发展壮大的出路。
4、组建松散型的乡镇企业集团主要是定位在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业上,以当地资源和农业规模生产业依托,可扶持带动整个大农业的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看好。同时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既可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又顺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外向型经济的要求。
在“松散型乡镇企业集团”自身优势和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组建“松散型乡镇企业集团”尚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基层政府及企业主管部门要重点培植为本地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龙头”企业,包括对现有实力较强的乡镇企业进行扶持和组建高起点的新公司,从而把国内外大市场这一头先联接好。然后通过细致工作吸收同产业的不同层次的企业,并对之这进行规范化管理。
2、搞好产权制度改革,改变过去企业经营者负盈不负亏的状况,调动企业内部积极性。这是企业加入集团的前提条件。
3、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导向服务,在投资和政策上对乡镇企业,特别是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加大支持力度,为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4、要深化乡镇企业法制建设,保护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规范乡镇企业特别是新型管理体制下企业的行为,引导和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