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本质的哲学探讨_社会价值观论文

价值本质的哲学探讨_社会价值观论文

对价值本性的哲学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性论文,哲学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774(2005)01-0042-04

对价值本性的探讨是现代各种价值观的共同课题。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区别或冲突,首 先表现在对价值本性的不同理解和诠释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入研究价值 的本性及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对于理解当代流行的各种价值观,校正社会历史发展 的价值目标导向,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

客体(事物、事件和行为等)对人的意义以及人们对客体应有的主观态度等价值问题, 早已引起哲学家们的兴趣。但在19世纪中叶以前,哲学家对价值本性的探讨,主要是在 美学、尤其是在伦理学和道德领域中进行的。美学家们根据自己不同的哲学立场,形成 了关于美的本性的不同流派。“客观美论”的拥护者,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英国18世 纪美学家博克等,把美当作是一种自然物的自然特征或性质。“主观美论”的支持者, 如古希腊的柏拉图、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等,则从唯心主义出发,把美理解为个人的 或超人的一种精神性(主观意识或直觉)的东西。现代的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也持这种观 点。法国18世纪的战斗唯物主义者狄德罗和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哲学 家则持有不同观点。狄德罗是“美是关系”说的提出者。他认为美不是永恒不变的存在 ,而是随实在关系、感知关系和虚构关系而开始、增长、变化、衰落和消亡的。实在关 系是客体本身所固有的最基本的关系,它决定某事物美或丑;感知关系是主体与被感知 的实在关系的关系,表现为对美的欣赏,是引起人的美感的基础;虚构关系是一种在审 美欣赏中起着使各种关系相互转化的条件关系,由于这种关系,丑可以变美,并引出各 种审美判断。显然,在狄德罗的“关系论”中,已经猜测到了美(价值的一种主要形式) 是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密切相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美的本性的著名公式就是“美 是生活”。在论证“美是生活”这一公式时,他特别强调两点:其一,美是包含着一种 可爱的、为我们的心所宝贵的东西;其二,美是活生生的、丰富多样性的,而生活就是 这样一种活生生的,充满着可爱的、丰富多样性的东西。可见,车尔尼雪夫斯基已经意 识到美的现实性和社会性。

与美学领域的讨论相比,伦理学对价值的探索有着更多分歧,以致有的哲学家,如摩 尔竟提出了“善是不能定义的”观点。但是,当我们把众多的见解归纳一下,可以发现 这一领域中的各种观点,与美学家们对美的本性的分歧是基本一致的。自然主义伦理学 强调善是人或客体事物的一种自然特性,“依照自然而生活”是这种伦理学的最高准则 。形而上学伦理学则把善与某种超自然的绝对实在等同起来,断言只有那种确实实在、 又非自然之物的、超感觉的东西才是完全善的。行为伦理学对善的定义是以行为的结果 对人的关系来确定的,主张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中获得好的结果就是善。历史上哲学家和 美学家们对价值的探讨表明,价值的研究应当是多层次性、多方面的。

19世纪下半叶开始形成的价值学,第一次明确地把研究价值的一般本性作为自己的主 要任务。价值学所具有的综合性质,使其与哲学十分接近,从而由此成为哲学的一个重 要分支。有些西方哲学家甚至把自己的哲学直接看作是一种价值理论,如弗莱堡学派的 代表人物文德尔班就认为,哲学是作为价值的一般理论而存在的,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知 识进行估价,建立起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之间的联系。这一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李凯尔 特也认为,哲学把价值领域留给自己,价值领域是它真正的领地。哲学的目的就是研究 这些作为价值的价值,探讨它们的意义,把它们纳入一切价值的、普遍的、目的论的联 系之中。这种把哲学与价值学直接等同起来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但是,价值理论与哲学的党派性的密切关系是不能否认的。在当代,各种哲学流派由于受这种党派性的制约,必然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并对价值本性作出相应的解释。

第一种是自然主义的观点。自然主义的本义是指从人的自然性质上去说明价值的学派 和学说,尔后又被引申为一种把价值仅仅解释为人或物的一种自然特性的观点。有把人 的快乐、幸福等作为价值本性的“快乐论”;也有把价值看作是受对象自身固有本性制 约的、而与人和人的社会活动无关的“属性论”;还有一种建立在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 义基础上的“本能论”,即把价值、快乐的追求与个人的性活动的满足联系在一起。

第二种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强调价值不是对象本身所固有的,价值的本 性在于人的主观态度或心理状态。其中,包括把价值当作是满足于人的主观愿望的“愿 望论”;也包括实用主义和新实在论的“利益论”,即把价值与利益直接等同,又把利 益看作是一种取决于人的主观态度的东西。此外,“个体论”的价值观认为,个人是一 切价值的创造者,个人的自由和自我选择是价值的唯一来源和尺度。这是一种具有浓厚 的非理性主义色彩的、唯意志论的价值观。如存在主义的先驱克尔凯郭尔就认为,一个 人要成为真正的人,就必须委身于自己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尼采提出了“人是价值的 创造者”的口号,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对他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一种认为这是关乎其命运需 要或最高幸福的态度时,他才能真正地思考问题。尼采还根据自己对道德功能的理解, 把道德分为两种基本的类型:奴隶道德和主人道德。在他看来,只有主人道德才是高贵 的,因为这种道德能够约束和升华激情,而这种高贵的价值观念往往是属于社会上获得 权力的贵族成员的价值观念,他们在价值上能够自我立法。无论是实用主义或新实在论 所主张的“利益论”价值观,还是存在主义所主张的“个体论”价值观,都强调以个人 的主观态度作为价值的根本原因或尺度,这就使它们不能不导致那种否认具有社会规范 作用的客观价值尺度的相对主义。这种全凭个人感觉来确定价值的价值观,实际上是一 种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

第三种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把价值看作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人的活动 的本质王国。它包括所谓理念世界、绝对观念之中的“理念论”价值观(如柏拉图、黑 格尔等)以及“目的论”、“先验论”等价值观。“目的论”价值观主要指新托马斯主 义的价值观,这是一种神学价值观的变体,认为人的价值就在于对上帝的追求,人的最 高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认识上帝、逐渐走向天堂的旅程。“先验论”价值观,是指现 象学的价值观。从本质上讲,现象学对“现象”的解释和康德是一致的,即把现象世界 仅仅看作是主观的感觉世界。但是,现象学却不赞同康德把现象与本质绝对对立起来的 做法,主张二者直接合一的观点。现象学把一切价值,包括现实的人和世界的意义,都 归结为“先验的自我”,它是先于客观世界而存在、并能设定客观世界的纯粹的主观性 。现象学价值理论的主要代表舍勒认为,人类求知之真,求伦理之善,求艺术之美,求 宗教之圣等,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与形式,但价值作为人类行为的追逐对象是一个客观的 绝对的独立王国,不依赖于它的体现者而被给定,因而它是先验的。可见,现象学价值 观是一种柏拉图式的客观唯心主义和康德式的主观主义的混合体。

除了上述三种基本的观点,在当代还有其他一些价值观在流行、传播。这些价值观各 具特色而相互区别,有的还相互矛盾、相互冲突。尽管如此,我们仍可发现其中某些共 同性特征。

第一,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定向和献身的框架”是各种价值观的共同追求。弗洛 姆曾经说过,人要说明他的生存,从生活中寻找意义,这按机械论是不能解释的。人总 是力图建立一种世界观并以此作为参考系,来回答自己处在什么境况下,应该做什么的 问题。与此同时,人还必须有一种他能够和必须为之献身的目标和理想,这就是人所追 求的“定向和献身的框架”。当代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实质上都是这种或那种关于人的 意义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种价值观对价值本性解释的区别和冲突,首先是对人 的生存意义理解上的区别和冲突。

第二,从个体主义的角度来探讨价值是各种价值观的又一基本特征。这些价值观的主 张者在解释当代世界状况(如资本主义的异化状况)时往往把社会与个人绝对对立起来, 这使得他们总是从个人本身的各种因素来寻找所谓的价值本性、基础、来源或尺度。从 这点上讲,各种当代价值观的区别与冲突,又和他们对个人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的不同理解紧密相关。

第三,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性或人的情感、欲望、理性或意志的人性论。对人的本性 的唯心主义理解,使这些价值观一方面忽略了人作为实体存在的意义,忽略了人的需要 的现实性和社会性,另一方面以某种精神性的东西作为其核心或基础,这就不可避免地 陷入价值论中的唯心主义。从这点上讲,各种价值观的区别和冲突,又是它们对人本性 理解上的不同观点的表现。

(二)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 中产生的”。[1](P406)在这里,马克思首先从发生学的角度肯定了价值观念与主客体 相互作用的联系:主客体相互作用是源,价值是派生物。这就把价值问题与社会实践联 结起来了。其次,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为我们进一步揭示价值的本质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原 则,这就是必须把现实的价值现象与作为评价的价值加以区别。同时,我们既要研究现 实的价值的形成过程和内在结构,又要注意评价的特殊性及其与实践、认识之间的关系 。

所谓现实的价值,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关系现象,它所表示的是主体的需要与外界物满 足这种需要的关系。这种关系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是人们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 关系的物的属性。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与人的活动无关的自在,而是只有通过人的实 践和认识活动才能存在和实现。事实上,现实的价值是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伴生 物,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价值不同于实践和认识,也不是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主 客体相互关系,而是一种与主体的活动不可分割的社会现象。

现实的价值与现实的主体的联系,就在于现实的价值是人类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是通 过主客体相互作用才能实现的一种社会关系现象。具体说来,价值这种社会关系现象对 社会实践活动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体的需要对社会实践的依赖性。唯物史观认为,人之为人,就在于人的社会 性,是劳动创造了人。劳动使人处在一种社会化的过程中,并使人日益脱离动物界。人 作为社会动物的一个主要特征,就在于他的需要的社会性质。这体现在人具有更多的为 动物所不可能具有和产生的需要,如劳动需要、文化需要、交往需要、娱乐需要以及享 受需要等等。人所具有的这些需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发展到什 么程度,人的需要才会达到什么程度。当然,人的社会需要又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实 践,正如马克思所说,正是由于人不断地摆脱那种受自身肉体的直接制约的需要,他的 需要才日益具有全面性,他的生产也日益具有全面性。

第二,人的需要的指向性,即满足人的需要的外界物对社会实践的依赖性。这种人的 需要的对象是由社会实践提供给主体的。人的需要固然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分不开,但任何需要总是一种对外在于人之外的物的需要。没有对象的需要,只能是一 种潜在的需要,甚至只是一种幻想的空洞之物。马克思指出:“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 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2](P168)作为人的需要的对象,是具有现实性的感 性对象,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因此,它首先必然以客观的实在的物质作为自己 的承担者,但又并非一切物体都能满足人的需要,只有经过人们选择的对象才可能具有 这种资格。对对象的选择过程,就是一个实践和认识的统一过程。人们在实践中认识物 ,又在实践中改变物,使之适合于人们的需要。列宁指出:“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 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3](P183)从人类产生的第一天起,人就在自己需要的对 象上打上了自己意志的印记,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就是如此。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 时指出: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 ,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樱桃树和 几乎所有的果树一样,只是在数世纪以前依靠商业的结果才在我们这个地区出现。由此 可见,樱桃树只是依靠一定的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这种活动才为费尔巴哈的‘可靠的感性 ’所感知。”[4](P48-49)因此,只有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活动和创造,才是整个现存 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

第三,现实的价值的实现对社会实践的依赖性。单独的人的需要和单独的物的属性, 并不能构成现实的价值,而只能作为价值的可能性因素。价值的实现,必须是这两者的 相互作用、相互联结,使物成为需要的对象,并能对人的需要有所满足。这就离不开人 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实践和认识不仅是人的需要与外界物联结的桥梁,也是价 值实现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人的认识活动把需要引向对象,即化作实践的计划、蓝图, 成为实践用以改变对象的内在根据,并由此决定人改造对象的方式和方法。人的实践活 动则使对象趋向人的需要,即通过人的活动使对象的物体形式或运动形式发生变化,由 可能的对象转化为需要的现实对象,从而满足人的需要。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用实践 和认识这两种方法,把主观片面性和客观片面性都“消灭了”。这样一来,本来仅仅是 可能的外界物,转化成了“为人的存在”、“属人的存在”。由此可见,实践的过程就 是一个实现价值的过程。当外界物在人的活动作用下发生某种合乎目的的变化时,也就 意味着某种价值得到了实现。反之,价值本身也就是实践结果的存在形式。

综上所述,价值并非来自纯粹的主体,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客体,价值是在实践过程 中实现的主体的需要与满足这种需要的外界物的统一,也就是需要的对象化和对象的人 化的统一。这是一个人们通过实践“赋予物以有用的性质”的过程,也是实践结果被人 接受而表现为价值的过程。正是从价值对社会实践的这种依赖性上讲,价值的本性就是 其所具有的社会实践性。

价值不仅以实践的结果这种现实的方式存在,同时也以对这种结果的某种认识的、观 念形态的方式而存在,这种观念形式的价值就是“评价”。如果说,现实的价值作为实 践的结果的存在方式而表现自己,因而应纳入广义的实践,那么评价则因是一种特殊的 认识而被纳入广义的认识范畴。因此,现实的价值与评价,虽然都是价值的存在方式, 却不可混为一谈。当然,评价作为价值的观念存在方式,是对主体需要和外界物满足这 种需要的状况的一种认识、判断,它与现实的价值不能绝对分离。把这两者绝对对立起 来,势必会导致那种仅仅在主体的主观意识范围内来寻找评价根据的唯心主义。从一定 意义上说,当前关于价值的研究和讨论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把 价值的这两种存在方式加以区别所致。

标签:;  ;  

价值本质的哲学探讨_社会价值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