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交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为世人瞩目的成就,公路建设作为其重要内容也得到了稳步的发展。但近年来,随着一些公路工程的负面报道,使得公路质量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公路工程施工当中,路基、路面质量的控制对于其整体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探讨公路路基、路面的质量控制,明确其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于我国公路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意义
现代公路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公路工程质量和客货运输的顺利通行,关系到其所连接地域的企业发展和城市经济利益的稳步运转。做好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对城市建设发展的意义是极其重大的。
为了迎合地方的经济发展需求,当今公路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许多施工单位为了加快公路建设速度,一味地追求施工进度而忽略了公路建设的施工质量,这样建成的公路使用寿命短,维修工程量大,反而加大了其工程建设成本,影响了正常的交通运输,这给城市经济建设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工作在公路建设中尤为重要。施工单位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要把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放在首要位置考虑,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通过对公路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管理,一方面保证公路施工质量,保证交通运输的顺利运转,另一方面过硬的施工质量也保证了公路的实际使用寿命,减少维修保养次数,从根本上降低了公路的建设成本,保护了国家经济利益,促进城市发展的速度。
因此,在现代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从公路施工方案设计、施工过程到交竣工验收前等各项过程都要严格控制好质量管理工作,优化公路施工的建设效果,使公路建设各项工作符合建设质量指标。
2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常见问题
2.1 路基下沉与冻胀问题.
路基下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软土处理不当或直接未处理;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如果软土路基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对其进行沉降和人工碾压处理,就会使路基的稳定性与牢固性降低,导致路基下沉。第二,部分路基土壤里含有较多的水分,使土壤未能达到施工标准。其次路基的冻胀是路基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2.2 路堤边坡病害问题
路基边坡滑塌病害问题主要有滑坡和溜方这两种主要形式。溜方主要是因为路基边坡表面的土体在受到水力冲刷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滑坡情况出现,而滑坡是因为路基当中的土体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滑动,最终导致路基整体稳定性变弱,从而出现路堤滑坡问题。
2.3 路基翻浆问题
路基翻浆主要是指在公路路基的内部存在浸水的情况,同时由于其在动水的压力作用下,直接形成一种冲刷效果,致使路基内部出现冒浆、坑槽或鼓包的情况,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也是因为在路基的施工过程当中,没有进行路床的排水或对路面裂缝没有及时处理所导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路基开裂问题
导致路基开裂的原因主要是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对一些不良路段的路基处理不够恰当,加之由于相应的排水措施不够合理,使路基因渗水而丧失其所具有的稳定性,从而促使基层的裂缝不断延伸,最终由于地下水的渗透效果促使路基开裂。
3 公路路基施工的技术要求
3.1 级配砂砾垫层技术要求。级配砂砾是路面垫层较好的主要材料,但砂砾本身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垫层的作用及路面整体的工程质量,所以监理工程师应掌握对砂砾的技术要求,控制级配砂砾垫工程质量。这些技术要求包括:级配砂砾中砾石的压碎值应小于30%。砾石含量0.5~5cm的颗粒不得少于50%,最大颗粒不得大于6cm,级配砂砾中0.074ram的粉料数量不应大于7%,且塑性指数不应大于6,鉴于级配砂砾垫层的强度主要与颗粒级配和压实有关,所以对级配砂砾的级配应有所要求。
3.2 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工艺。级配砂砾垫层的施工可以分为碾压路槽、运输摊平、整形洒水碾压和初期养护等五个工序。级配砂砾是一种松散材料,为防止遭到行车破坏,监理工程师应提醒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组织计划时,要半幅通车半幅施工方法,避免因施工造成行车混乱,使级配砂砾垫层的表面松散、平整度差和延长工期。
3.3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根据施工方法。又可以分为厂拌法和路拌法两种形式。底基层可采用路拌法,上基层可采用厂拌法。水泥稳定砂砾作为高等级公路路面的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路面整体强度的高低和能否保证在路面设计周期内正常使用。
3.4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工艺。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的施工工艺有两种。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工序分为:初平砂砾料、洒水闷料、摆放水泥、摊平水泥、机械拌合、整型找平、碾压成型洒水养生。厂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工序分为砂砾备料、水泥剂量、加水拌和、运料上路、摊铺碾压和洒水养生等。
3.5公路路基的级配砂砾垫层。路基复查,建立工程师在级配砂砾垫层施工前,必须对已竣工的路基进行复查验收,并向路面施工单位进行组织交接手续,交接手续应由驻地监理工程师组织,由路基、路面两个施工单位的领导和技术负责人参加,路基竣工后,由路基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路基自检报告》;材料试验,路面施工单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关于级配砂砾的各项材料试验。砂砾颗粒筛选试验,平均每半公里监理工程师在施工段上取料,送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满足级配砂砾的技术要求后,路段上的级配砂砾方可使用,砂砾容量试验,重型标准实验室。求得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密实度
4 路基施工技术措施
4.1 路基质量控制。在公路路基结构设计中土基的回弹模量影响结构层。路基上的控制,压实度控制保证土的最佳含水量,强度控制路基工程。
4.2 水破坏的控制。水对公路路基使用性能的影响较大,它降低路基的强度,特别是夏天高温天气,雨水渗入整体道床。形成高温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碎石剥落下来,两者分离,在行车作用下形成坑涧,表层施工按防水层处理,使水进人不到结构层内部,从而避免出现这样的破坏。
4.3 裂缝的防治。公路通常采用整体道床,整体道床裂缝的种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基层开裂所形成的反射裂缝和面层自身产生的温缩裂缝,这是第一类属于非荷载裂缝:另一方类是行车荷载反复作用而产生的裂缝,它是由于整体道床基层承受的拉应力超出其抗弯强度而产生的网状不规则的裂缝,这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施工时控制好质量就是为了解决第一类裂缝。
整体道床基层裂缝的控制。选择收缩性小的水泥稳定类结构做基层,施工时要考虑到水泥类稳定材料产生裂缝的机理。
整体道床面层裂缝的防治。沥青整体道床非荷载裂缝是低温和疲劳裂缝总和。它与沥青的品质有关,主要是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针入度,国内外多项试验表明,针人度指标越高,温度敏感性越低。
结语
总之,公路路基施工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综合性工作,施工人员必须提高其质量重视程度,同时根据路段地形地质、施工机具及工程整体安排等条件进行合理设计和组织施工,只要能坚持施工的技术标准,注意加强公路施工的管理,强化路基施工质量的意识,就能提高路基的稳定性与耐久性。
参考文献:
[1]谢远虎.浅谈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2011(7).
[2]张春红.公路路基路面质量控制措施浅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1(30).
[3]袁剑锋.基于公路工程中路面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2010(18).
论文作者:岳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路基论文; 砂砾论文; 公路论文; 裂缝论文; 路面论文; 基层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