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互动理论与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高新区论文,二次创业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学术界把创新体系构建与产业集群培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是一大热点,出现了交叉和融合之势。魏江(2003)提出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要素模型,包括核心价值链要素、可控支持要素和不可控支持要素。[1] 杨冬梅、赵黎明、陈柳钦(2005)认为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会加速形成产业集群,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积极的集群创导,制定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相融合的发展政策,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形成区域的持续创新能力。[2] 史锦凤、马力(2005)认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往往最先在产业集群特征明显的地区形成,分析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内在互动机理,提出了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目标与对策。[3] 孟浩(2004)在探讨区域与创新两个子概念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区域创新体系应是基于产业集群的群簇区域创新体系,该体系有着自身的创新评价指标系列。[4] 刘珂、和金生(2006)在分析产业集群中存在的网络活动及集群的创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在产业集群中会自发形成区域创新网络,但仅仅是初级阶段的区域创新网络,对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区域创新网络提出培植集群企业的创新能力、引入技术创新源头、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功能等对策建议。[5]
本文提出了国家高新区建设(H)与产业集群培育(C)、创新体系构建(N)“三位一体”(H-C-N)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理论,其基本框架是:(1)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力在于创新,提升集群创新能力需要创新体系作支撑。(2)创新体系的建设和运行需要作用于产业集群才更为有效。(3)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在结构、功能、目标等多方面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能够在具备条件的地域空间上实现耦合互动。(4)高新区的性质、功能和所具备的发展条件能够为产业集群和创新体系的耦合互动提供有效载体。(5)H-C-N的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推动高新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演化。
二、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的耦合互动原理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耦合互动的内在机理在于: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在结构、功能、目标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从结构上看,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往往也是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均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和中介服务组织、金融组织、专业化市场等为创新服务的组织,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如果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创新主体如大学、科研机构等和中介服务机构、金融组织、专业化市场恰好定位于产业集群区域,也就构成产业集群的创新主体,否则成为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和条件。从功能上看,产业集群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建立有效的分工和合作网络,促进知识、技术的创新、扩散和应用,而新知识、新技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也是创新体系的最主要功能。从所强调的关键来看,产业集群和创新体系均非常强调创新主体间的相互关系、网络合作、良性互动对于提升竞争力和创新力的作用。从目标来看,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在目标上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产业集群通过相关企业和机构在某一地域空间的集聚并形成相互分工和协作的关系,获得集聚经济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最终目的在于提升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而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发育成熟的、互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就相当于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体系如果在某地域空间与核心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就相当于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和创新体系也具有不同侧面。产业集群主要强调围绕核心产业形成上、中、下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和企业之间在地理空间上形成基于价值链的有机集聚。尽管形成产业集群有利于创新,并通过集群创新获得巨大的创新溢出效应,但是,产业集群还有集聚经济效应(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社会生产网络效应、区域品牌效应等,也就是说,不一定所有的产业集群都以技术创新能力作为竞争力的唯一或主要来源。在传统产业集群发展的某一阶段,其竞争优势的来源可能更多来自于集聚经济效应和完善供应链的网络效应,以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强调的是通过构建产、学、研之间互动的创新合作机制和网络直接增强创新能力,核心是获取创新带来的动态规模报酬递增和创新溢出效应。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大学、科研机构等知识中心是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没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参与,就不能算作一个功能完善的创新系统。但是,尽管大学、科研结构在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一个产业集群的地理空间范围内不一定非要包含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可以从外部为产业集群提供知识、人才和技术源。在一个产业集群内不一定非要构建完善的创新系统,例如传统产业集群中就不太可能、也没必要建立创新系统。区域创新体系的空间范围一般比较大,例如在一个国家范围内或由几个省组成的跨行政区域范围内或一个中心城市内,因为具有这样的区域空间范围一般才具备创新体系构建的知识、技术和人才要件;而某一产业的产业集群的空间范围虽然也可以存在于一个较大的区域,但总体而言,产业集群的空间范围要比区域创新体系小得多,往往一个地区、一个县就可以存在着若干个产业集群,一个镇就可以培育出一个专业化的产业集群,但是,在一个县、一个镇的范围内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是比较困难的。
从另一角度分析,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不是为建设而建设,根本目的是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而区域创新能力主要应体现在产业的创新能力上,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作用于产业集群才会取得更突出的效果。这是由于:在产业集群内因价值链的关联容易形成有利的创新机制与浓厚的创新氛围。在产业集群中,以模块生产为基础和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呈现出较大的创新空间,而比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使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通过技术转让与模仿,该项技术创新较容易地在集群内扩散,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技术改良,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从而推动产业集群内各产业链的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如果把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作用于产业集群上,那么不仅更易发现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瓶颈,针对性和目标性更强,而且由于互补、互动的相互作用,从而会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建设能够以高新区为载体实现互动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一样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只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现象不能简单的用企业的物质联系带来的总成本节约来加以解释。高新技术产业的地方联系、衍生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对劳动的特殊要求共同决定了高新技术产业较为显著的集聚特性。[6] (183)尽管高新技术产品由于具有重量轻、价值高、便于运输等特点而在区位选择上的伸缩性可能较大,但是,技术知识溢出特别是经验性知识技巧,即不能编码的知识或隐性知识在空间上是有地域限制的,隐性知识通过成员间经常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更有利于传播和扩散。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并不是无条件的,智力密集、开发性技术条件、人才、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等是高新技术产业很重要的区位选择因素,尤其是智力密集程度位居第一位。盖翊中(2005)从理论和实证模型证明了高品质人力资源、技术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和集聚经济5个重要因素对高科技产业的空间集聚有正向影响关系。[7] 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是高新区存在和发展的内在依据,尽管高新区可能不等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但是,与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特征和区位选择要求相符合而建立的高新区,通过有意识地按产业链的要求不断集聚高新技术企业,就有可能形成集群。因此,以高新区为载体是完全能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
同时,由高新区的本质特征所决定,完全有可能在高新区内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基于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高新区最本质的特征是产学研相结合的载体,基本构成要素有高新技术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中介服务机构、风险资本等。大学和科研单位在高新区建设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仅有大学和科研单位参与而没有产业界参与不是真正的高新区,只是大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和开发的集中所在地;仅有产业界参与而没有大学和科研单位参与也不是真正的高新区,而只是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制造的工业园区。大学、科研单位的参与是高新区与一般工业园区的根本区别,产业界的参与是高新区与大学和科研单位集中地的根本区别。由于高新区的这个本质特征和依托智力密集等特殊区位条件,从使其创新要素和有关机构的集聚程度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完全有可能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创新系统。在这个创新系统中,通过整体协同与互动、关联协同与互动、网络协同与互动,能够产生1+1+1>3的效应,也就是说产、学、研结合在一起所获取的整体净收益要大于各自主体单独行动所获取的净收益之和。可见,高新区建立创新系统也是有效率的。
四、H-C-N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的特征和模型
高新区建设与产业集群培育、创新体系构建“三位一体”(H-C-N)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的特征是:高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形成来展开,目的性和针对性非常强,所建设的内容具有选择性,不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那样包括的范围很广,主要围绕产业集群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而建立技术平台、建设中小企业的科技孵化器和创业创新中心、建设为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服务的科技中介体系和投融资体系、搭建产学研结合的平台、营造为产业集群合作创新的网络和社会文化、建设高新区科技基础设施等来展开,而没有必要把大学的基础性研究机构、与产业化无关的机构等也放在高新区的创新体系中。高新区围绕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主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而不是以大学为主的知识创新体系,以知识中心、企业家和创业者、核心产业、地方政府、环境为主要构成因素。与一般区域创新体系相比,高新区基于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强调了产业集聚、企业家和创业者的力量;与一般产业集群相比,高新区具有创新体系作支撑的产业集群强调了知识和创新创业中心的力量。高新区建设与产业集群培育、创新体系构建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就可生成创新集群,推动高新区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化。
高新区竞争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需求方企业形成了垂直网络的互动关系,与横向的相关企业和互补企业形成了水平网络的互动关系,共同围绕某一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产业集群。但是,这种产业集群如没有创新网络作支撑,至多是以成本优势取得竞争优势的以高新技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从而是不可能持久的,需要创新体系为产业集群注入创新活力。高新区创新体系是以产业集群为指向的创新体系,主要围绕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来展开,由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和技术中心、专业化教育培训机构、公共技术平台、孵化器和创业创新中心、中介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行业协会等组成,形成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互动网络;由基础设施、正式与非正式的规制、政策、创新文化、政府服务等形成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环境。高新区则是产业集群和创新体系的载体,为产业集群和创新体系提供地域空间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H-C-N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推动着高新区本地化网络的形成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高新区产业集群和创新体系的本地化网络通过外界的联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创新资源形成全球化网络,本地化网络与全球化网络使高新区不断保持创新活力。
五、实践含义与我国高新区的“二次创业”
H-C-N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的实践含义在于:运用该理论指导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实践,只要针对影响H-C-N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的薄弱环节和缺失因素,采取更为有力的对策和措施,真正实现H-C-N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就能大大提高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就我国大多数高新区而言,应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推动企业由“扎堆”向集群转变。应以内在机制和产业关联为基础对现有企业进行必要的调整,确实不符合高新区产业发展方向、又在未来难以与其它企业形成有机联系的“孤岛”企业,应当鼓励其搬出高新区。应建立垂直分工与协作的生产体系,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围绕核心企业或龙头企业进行产业整合和产业组织创新,走“弹性专精”的道路;鼓励大企业通过控股、参股、品牌整合、建立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与中小企业形成价值链分工协作体系。
——引入创新资源和高端要素。高新区应充分利用与高校和科研单位临近的特点,发挥能够使产学研实现有机结合的独特优势,引进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创新资源,重点是引进可以在高新区实现产业化的高科技成果、引进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应用型公共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入驻,引进由高校和科研单位母体分化出来创业的科技人才。
——完善产学研互动合作网络。我国高新区应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课题委托、联合研发、共建研发机构、人才培养、科技咨询与服务、成果转让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应围绕重点技术领域,针对行业重大关键技术实施攻关,锁定高校与科研单位创新资源,动态掌握企业的技术需求和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供给,为企业与大学、科研单位的沟通建立起协作信息渠道,组织产学研之间的项目对接。
——加大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的力度。应加强高新区软件、集成电路设计、验证、测试和IP共享等技术平台建设,加强面向创新药物研究的公共研发技术平台和中试孵化中心建设等。应围绕产业集群的形成,提出高新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的目标、方向、重点和运作机制、保障措施,制定高新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规划,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基金,分期、分批的建设公共技术平台。
——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高新区应采取政策支持等手段,加速引进海内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大力培育本地投资机构,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风险投资。为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国家应尽快建立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同时,应建立科技企业融资需求库,设立高新区信用担保公司,发挥国家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专业优势,建立高新区企业信用体系,完善风险担保、风险准备金制度。
——完善专业化中介服务服务体系。我国大多数高新区应重点引入产权交易所、知识产权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涵盖成果交易转化、投融资、对外贸易、法律咨询等领域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并与孵化器、专业园区相结合,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提高孵化器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在推进孵化器的多样化、多元化、网络化、国际化发展的同时,应在切实提高孵化水平上狠下功夫。要以创新中心等综合孵化器、各种专业孵化器等专业孵化器为载体,整合政策、资金、技术、信息、中介等资源,构建“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天使资金”的孵育模式,提高孵化水平;要进行服务方式的创新,引入社会力量为孵化器及其在孵企业提供服务,推进孵化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探索有偿服务的方式,通过有偿孵化服务促使孵化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改进服务态度,使在孵企业能获得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的个性化孵化服务。
——重视非正式制度的营造。应以发展先进文化为总要求,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创新、竞争精神,形成“容忍失败、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应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营造信用高新区、信用企业、信用中介、信用个人体系,构建信用文化;应鼓励不同群体之间进行正式与非正式沟通交流,培育社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