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图书馆专业馆员的智慧服务论文_丁芹

高职图书馆专业馆员的智慧服务论文_丁芹

(湖北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摘要: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智慧性的信息服务模式是4G网络时代图书馆服务的主旋律。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图书馆所面临的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学术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智慧已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的必须手段,智慧必将引领图书馆事业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专业馆员;智慧服务

1引言

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人们的思维与认知发生巨大改变。从最初,人们只可以从文献资料等收集、整理、编辑出数据,再到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然后人们在信息的基础上归纳、推理、认知产生知识。而现在人们在掌握获取知识的情况下可以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将知识进化为智慧,并把智慧引入到生活的各方面,而我们所处的学习课堂、校园也不例外。

2智慧服务的特征

第一,智慧化全面实时需求感知。智慧图书馆通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RFID等技术对图书馆的纸质资源、电子资源、用户需求、服务人员、图书馆运行状态等信息进行全面深度感知、传递、智能分析,智慧预测用户潜在需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第二,高度智能化的智慧管理。智慧管理的对象是全面的,包括资源管理、软、硬件平台管理、自助系统管理、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等。用户通过自助服务系统自助借还、预约、打印等,方便用户的同时,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服务品质。馆员利用智能书架与定位系统进行图书的整架、盘点,对文献利用率、馆藏、用户阅读喜好了如指掌。第三,无时不在的互联互通图书馆利用先进技术将图书馆、资源、人互联互通。充分展现了“互联网+”图书馆的核心要素,整合图书馆资源,共享数据信息,交流互动频繁。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地域限制,随时随地获得图书馆资源,并可以用户之间、馆员之间、用户与馆员之间互联交互共享信息,协同学习、工作,真正意义上实现数据共享,满足用户需求,拉近人与人间的距离,提高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使智慧服务更具有适时性、即时性。

3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功能需求

3.1知识共享性

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和实现知识价值的重要手段,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以显性知识外部共享、隐性知识外部共享和隐性知识内部共享为主要模式。在信息环境网络化、资源形态数字化和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下,读者知识共享需求向泛在化、实时化转变。通过利用新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图书馆资源与读者的互联和共享,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共享资源的多元、即时、泛在是智慧图书馆信息服务重要目的。

3.2服务高效性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对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提出了高效、灵敏、整合的新挑战,特别是随着图书馆建筑面积和基础设施负荷的不断扩大和加重,以及日益丰富和增长的信息体量和运载负荷,更是要求图书馆重视运用智能技术即时、高效地支持和辅助图书馆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为读者提供精准、实时、泛在的信息服务,对紧急突发状况进行即时、快速地应对处理。虽然Hadoop+MapReduce大数据处理框架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图书馆智慧服务中知识共享、使用便利的需求,但随着图书馆资源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和数量的迅猛增长,像是对于记录数已达到亿万级别的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基于Hadoop+MapReduce框架下的批处理技术将无法有效满足用户更复杂的多重处理需求和低延迟的交互式查询需求。对此,本文致力于探索实践基于实时内存计算的SPARK大数据处理框架在图书馆智慧服务中的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高职图书馆专业馆员智慧服务的有效途径

4.1完善资源建设

针对图书馆智慧服务而言,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形成以智能技术为主要驱动力,服务前台以物联网、射频识别为拉力,后台以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为推力,打造先进的集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云平台。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展用户参与资源建设的体验,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不断融合互动,打破了传统资源建设由采访人员单一采购的局面。“互联网+”技术与思维激活了传统资源建设模式,资源组织方式、组织架构、资源评估等均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智能互联资源建设的模式,即“资源+平台+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中资源方面,按照用户需求定制,以至于资源建设规模与质量长足发展。数据库建设方面,图书馆借助链接、协议,在数据库商、图书馆、用户三者之间建立了智能互联,知识可以自由流动、分享。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面,充分利用大数据挖掘海量数据,改变“有资源无数据”的窘境,开展图书馆自主捕获、遴选、融合、吸收,生成具有知识产权的元数据仓储,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注入新活力。

4.2开展多层次的智慧型用户信息体验与服务工作

(1)采用智慧性的信息推介形式,为用户服务专业馆员可以采取信息化的多种先进形式,推介图书馆信息资源,可以通过微信、QQ的网络及时交互形式,传输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也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校讯通、办公网等其他方式,向师生宣传推广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及服务内容。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建立用户微信群、设立图书馆微信智慧服务公众号,这样更能方便的向不同的用户群体进行信息的推送,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为学校的专业建设与教学科研提供智慧型的信息保障专业馆员智慧服务团队面对的是对口院系的相关专业,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相关专业的师生,专业教师在完成好教学任务,需要不断的进行与完善专业建设,进行教学与科研活动。专业建设与教研工作,都需要图书馆提供相关的智慧型文献信息的云资源,以利于教师高质量的完成专业人才的培养。图书馆与院系的信息交流与沟通,需要智慧型专业馆员的积极跟进与推动。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院系的专业建设,教学与科研,学生的创新创业等工作,智慧型的专业馆员必须建设与形成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交互式信息服务模式,智慧的云信息服务,嵌入到学校管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中,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无处不在的服务于广大师生。

4.3强化馆员培训

做好馆员培训是完善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最后一环,也是进一步提升智能服务质量的保障,随着图书馆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模式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新时期的图书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责任意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科学文化素养,优秀馆员的培养和挖掘可以从校园内招募志愿者,也有利于更好地适应校园环境,结合教学文化特征和专业分配进行管理,图书馆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思想教育,端正工作理念,更好地为图书馆智慧服务发挥积极作用。

5结束语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也逐渐趋于成熟,为建设智慧图书馆和开展图书馆智慧服务奠定了技术基础。望本文研究内容得到相关院校的图书管理人员的重视,正确认识智慧服务在新时期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加强智慧服务创新,更好地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积累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许正兴.智慧服务背景下图书馆学五定律的后现代追问与反思[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06):5-9.

[2]黄辉.高职院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智慧化提升策略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0(03):74-77.

[3]尹九成.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路径和对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33(01):55-57.

论文作者:丁芹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高职图书馆专业馆员的智慧服务论文_丁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