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力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传统的供电模式存在诸多的缺陷与不足,已经无法适应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基于此情况下,实现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不但弥补了传统电力系统存在的不足,而且成功的实现了对传统供电系统的改造升级,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有效的降低了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了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主要论述了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现实意义,同时对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策略作出了全面的分析,致使电力系统供电稳定性与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现实意义;优化策略
引言
本文总结了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策略,内容有:提升系统安全性,配网自动化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网络结构的优化。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1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1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对于用电需求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而对于电量需求却存在明显的周期变化,用电需求旺季与淡季之分。例如,在炎热的夏季,增加了空调与制冷设备的使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供电线路的超负荷运行,从而导致了部分供电线路损坏,甚至出现烧毁的现象,进而造成了区域大面积停电。而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有效的调整了电路超负荷的现象,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出现故障的线路进行准确定位,为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维护与维护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从而提升了电力供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2增加了配电系统的经济效益
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能够适当的调整各地区的用电量,从而满足各个地区的用电需求。不但极大的提高了电力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的缓解了浪费的现象。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当中,人工检查是传统配电系统管理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而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改善了传统电力系统运行存在的弊端,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同时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降低了电力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实现了增加经济效益的目标。
1.3促进配电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
传统的供电线路安排过程中,供电企业根据各个地区的需要,合理布置其供电线路。但是,各个区域在对用电需求的估算过程,经常会出现计算结果不准确,存在很大的误差。而当前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系统后期的运行状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能够根据用电需求,对其作出自动调节。因此,电力企业要想改善当前这种现状,从根本上杜绝此类情况发生,加强对电网系统作出及时调控,提升供电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避免出现供电不足,或者出现用电浪费等现象。
2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体系构建策略分析
2.1优化配电自动化内部结构
为了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数据的安全性,运维人员需要不断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结构,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将优化期间的数据传输至网络移动端进行分析,以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在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结构时需要安装以下两种设备:1)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安装电压监测器,当电力系统工作过程中出现电压过大时,电压监测器就会发出警报提醒运维人员,便于运维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处理,排除其中存在的危险。同时电压监测器的应用还能在高、低压以及无功自动补偿设备运行中起到改造作用,将线路中的电能消耗降到最小,确保供电质量的稳定。2)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还需要科学的使用负荷控制设备,可以在该设备中安装移动网络,从而将用户端与网络技术进行结合,有效的满足用户供电需求,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偷电、漏电现象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完善对提高电能的利用率以及系统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操作内容:1)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安装计算机监测系统,同时把计算机监测系统与配电系统中的变电系统、负荷电压系统等进行结合,并对系统进行不断整合和完善,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降低故障发生,同时还能起到降低设备成本浪费的作用;2)在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时,运维人员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降低设备在长期运行的情况下故障的发生率;3)相关运维人员需要按照《配电自动化技术指导》相关内容,对智能电网建设各阶段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详细检查,从而做到自动化管理的提前化,有效提高供电质量。
2.3提升电网供电安全性能
电力企业要想实现智能电网的自动化建设目标,则需要营造良好的供电环境,提升电网供电的整体安全性能,具体做到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在智能电网自动化的建设过程中,电力企业要根据电网运行的现状,根据自动化系统建设标准,加强对现有供电环境的合理优化,选择科学的供电方式。双电源环网作为当前作为典型的供电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电网供电的整体安全性。而在应用双电源环网方式进行供电时,建立以相邻电路为单位进行连接操作,通过发挥双电源环网的优势,以此来促进供电安全性能的全面提升。此外,电力企业要加强对供电系统安全管理,做好相关方面的安全防护控制工作。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对电网配电系统运行检查,及时排除配电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电网配电系统运行的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
2.4实现信息的自动化管理
电力企业在智能电网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过程中,根据自动化建设的目标、以及建设标准,努力实现信息的自动化管理目标,只有实现上述的建设目标,才能够充推动系统的自动化建设步伐。其一,电力企业要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并借助信息技术完善信息自动化管理,并加强对配电信息管理与处理流程的管理。与此同时,加强对配电电压与供电电压的综合调配,营造良好的电力企业供电环境,提高其供电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其二,加强完善电力系统检修制度,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自动化配电系统进行定期检修。及时检查配电系统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加强对配电系统检查工作管理。其三,建立远程监控数据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建立,有助于电力企业对电力系统运行监控管理。相关技术人员通过对其进行实施监控,做好相关监测记录,并针对监测的结果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此来提升电力供电环境的安全性。
结语
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智能电网在配电网当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智能电网背景下,自动化控制技术,促使电网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均得到有效提升。电力研究人员需要对智能电网进行进一步分析,然后考虑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对计算机作为电网发展的基础性内容,从而对电网系统做出进一步优化,最终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同时还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陶苏源,蒋玉琪.探究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居舍,2019(04):195.
[2]王浩然.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探讨[J].南方农机,2019,50(03):254.
[3]王海亮.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14,12(16):9.
[4]谢方明.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解析[J].南方农机,2016,47(1):86-87.
[5]刘阳.智能电网新型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7):153-154.
[6]叶映婷.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12):242.
论文作者:孟杰,王俊达,王淑婷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安全性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