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李定海

航天银山电气有限公司

摘要:笔者以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基本概述出发,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要点,以及高支模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行业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土建施工;应用研究

一、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基本概述

在当前我国建筑事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建筑工程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技术均出现了一定改变,这就给模板施工技术的形成营造了条件。所谓的模板施工技术主要指,根据以往的施工方式,进行柱子浇筑之后形成的模块,其在建筑工程中十分常见。并且,模板施工技术中涉及了模板设计、模板质量验收、模板制作、模板安装以及模板拆除等诸多内容,需要结合各个环节和需求进行施工。

高支模施工技术也就是模板施工技术中的一种形式,其自身含有一定高度性,需要采用搭设的方式进行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具备较强的风险性和难度性,因此,在具体施工时,应该严格做好各个施工流程的把控工作。并且,对高支模施工质量进行监管,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施工效率,从而达到缩短施工周期的效果。

二、工程概况

以某城市工业园区实际案例进行探讨,本次工程起点坐标X=77550.804,Y=71626.581,设计高程261.65m,终点设计高程为258.00m。区内有水泥路直达,交通较为便利。土质边坡高度约为14.0m。抗滑桩口距离边坡顶约为6m。如表1所示。

表1挖孔桩设计概况:

挖孔桩设计概况主要就是10#-16#抗滑桩原设计桩长为24m,39#-47#抗滑桩原设计桩长为27-30m,在具体施工的阶段,就需要充分的考虑到相关问题会出现,这个就需要及时的解决,这个处理的过程就要求相关人员对其专业人员进行一个有效的培训,这样才可以进一步对整个施工的进度和安全有质的提升。

三、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1.做好安装前准备

建筑施工单位在安装高支模之前,需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并且其安装工作需要由专业性比较高的施工人员进行。为了减少安装过程中存在的事故和问题,还需要现场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如在选择立杆位置时,需要结合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立杆位置。立杆需要设置在垫脚板上,为了确保其设置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需要提前对管径、壁厚等信息进行分析收集,并以此为基础,合理计算高支模支架的承载力。同时还需要严格把握好立杆的分布距离,确保立杆之间能够保持在科学理想的间距。此外,对于需要重点对接的接触点,还需要采用扣件进行加固,有效提高立杆的牢固性。

2.土建施工中高支模的安装过程

高支模施工支架的安装工作具有安装时间长,程序比较复杂的特点,安装工作的初始工作是通过轴线以及梁位置线,对水平控制标高进行确定,之后进行的工作是针对梁以及板门式脚手架展开的,对梁底模板以及侧模版的组装完善之后,再对门式脚手架顶部安装板底木枋,之后进行安装楼板模板的工作,依次将梁,板钢筋进行铺设捆绑,利用脚手架进行顶托,最后完成模板,脚手架,钢管架等相关设备的拆卸工作。安装过程中,需要对以下问题进行着重注意:

(1)安装过程中,在支顶基础位置需要通过回填土的方式完成分层工作,能够避免下沉的情况发生,从而减少了其可能造成安全问题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脚手架的安装工作需要具有这些前提工作完善作为基础才能进行。

(2)加强支撑结构之间链接部分的坚强度。施工建设过程中,一旦支撑部分有漏洞出现,就要及时的进行技术修复,而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其支撑能力受到影响,从而高支模的整体结构就会出现变形。

(3)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对于施工良好进行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有的员工其自身的技术能力以及专业素质不过关,实施性弱,计算和测量的数据精确度不好,导致支架的实际位置与原定位置不重合,导致支顶之间的距离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一个个小问题的出现叠加成为一个影响支架承载力的大问题,为之后的工程进行埋下了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4.支模拆除

在土建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高支模技术主要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需要在土建工程建设完成后将高支模支架拆除。在拆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①注意拆除时间。高支模支架的拆除时间需要由专业的施工人员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决定,其主要参考依据为施工进度和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强度。例如建筑物梁板之间跨度为8m时,其混凝土强度需要不小于75%,其余部分混凝土强度在100%时,才能拆除高支模支架。②拆除高支模支架时需要设置警告牌,按照我国的相关规定,清理高支模支架以及高空危险作业时,需要放置警示牌。③注意拆除高支模支架后及时清理拆除材料。高支模支架拆除后需要及时完成材料的检查工作,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将损坏的材料进行替换和修补,并将其储存起来避免与质量完好的材料混淆。

四、高支模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1.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综合技能

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环节进行有效处理,施工环节中较多施工处理难点需要通过技术人员专业化操作进行控制。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要明确高支模施工基本要求、施工标准与施工规范,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综合素质能够保障其与施工环节有效对应,提升施工安全性,为后续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2.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控

为了更好的提高高支模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效果,除了要提高对技术的掌握能力,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性,同时,还应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控。在高支模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就应加强对支架安装过程的质量监管,同时,也应对安装过程进行严格的把控,后期的验收过程需要结合高支模施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致的验收,对每一个步骤进行严格的监管。一旦发现问题,必须进行及时的处理或补救,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缺陷,从而更好的保障高支模施工的顺利进行,针对一些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应给予高度重视,加强质量监管,必要时需要进行反复多次验收,保证验收结果的准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支模施工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当前,在土建工程中应用高支模技术,仍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为了更好的加强高支模施工的技术水平,相关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应加强对高支模技术的深入研究,对容易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尽早找到彻底解决的措施,进一步保证高支模技术的施工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玉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1)

[2]母前红.高支模施工在土建施工中的实践[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4)

[3]李帅毅.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J].住宅与房地产,2018(2)

论文作者:李定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李定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