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6)
【摘要】 目的:分娩致阴道血肿的护理对策 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医护人员遵循医嘱对患者采取护理和临床看护,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系统化护理措施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观察组 结论:医护人员对分娩后产妇的会阴伤口的恢复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清除产道血肿,可使得产妇的病情恶化得到有效预防,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 分娩;阴道;血肿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334-02
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包括产道血肿,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外阴阴道血肿,各种症状是50%以上的产妇在发病的过程中会并发的,严重损害了产妇的身心,病情严重时会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本次研究对近两年来院分娩发生阴道血肿的产妇的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体会,现整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68例分娩致阴道血肿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平均年龄为(29.2±1.5)岁,其中经产妇14例,初产妇54例;产妇孕平均孕周为(34.7±1.3)周,总产程在2.4~15.2h左右。将这些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比两组产妇的身体状况、产程、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患者的血管损伤情况、会阴部血肿程度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分娩史进行询问。如果患者血肿直径不超过5cm,病程较短且范围局限,则给予产妇压迫、局部冷敷等保守治疗,如果有效控制患者的血肿范围,则24h后给予产妇微波照射、温水热敷并联合抗生素治疗[2]。如果患者血肿直径超过5cm,形成血肿时间较长,难以吸收,则给予产妇在局部消毒下采用阴部麻醉手术治疗或抽吸血液[3]。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系统化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产时护理
当产妇成功娩出胎盘后,护理人员需对患者阴道是否发生裂伤、宫颈进行检查。对产妇阴道中上段、穹隆部是否有裂伤或血肿进行检查。产妇完成缝合,护理人员需对缝合情况进行检查,观察是否有活动性出血、血肿是否增大。如果产妇阴道擦伤未发生出血,则护理人员也需要对其进行缝合,分娩结束后对产妇巡视进行加强,详细的对产妇情况进行询问,对于产妇的主诉护理人员需重视,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处理[4]。
1.2.2产后护理
送产妇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工作,对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如果产妇的主诉是排尿不畅、肛门及阴部有坠胀感、伤口疼痛难耐,则产妇可能会形成阴道血肿。护理 人员对产妇的情况进行了解后,需立即报告医生,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血肿,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5]。如果产妇血压持续性下降及面色苍白等,护理人员需持续对产妇吸入氧气并做好输血准备。
1.2.3心理护理
对于产妇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需如实解答,给予产妇一定的安慰和耐心,将病情处理的必要性、再次检查的重要性、发生诱因及病情介绍给产妇,以取得产妇的配合。
1.2.4预防感染
产妇损伤软产道,生产时失血过多及多次阴道操作易引发继发感染。护理人员需对产妇进行指导,外阴保持清洁,每日用碘伏棉球对会阴擦洗2次,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可使得感染得到预防。
1.2.5并发症的预防
对产妇的巡视进行加强,对产妇的面色改变进行观察,为使得产后出血的发生得到减少,对产妇子宫进行正确有效地按摩。由于产妇严重损伤软产道,产妇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大量的补液、止血药物及下肢静脉回流不畅使得产妇的机体需求不能够得到满足,这使得产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产妇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得到增加。护理人员需对产妇下肢体表有无肿胀、肌张力、运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脉搏、肤色及温度等进行密切观察,使得静脉血栓的形成得到预防[6]。
1.3 效果评价
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
1.4 数据分析
统计分析处理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P<0.05,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观察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产妇分娩后,如果护理人员没有缝合好产妇会阴口,易出现缝合不彻底或漏缝等问题,从而损伤阴道局部软组织,导致患者会阴部持续渗血,最终出现血肿[7]。提出以下几点对策:(1)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对产妇产程妥善处理,积极对产妇并发症及妊娠合并症进行治疗,产妇分娩时,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分娩指导,可使得产妇产程得到缩短,自然分娩率得到提高[8]。(2)医护人员应将自身的操作水平提高,助产时对外加腹压进行控制,外加腹压过大可能会导致 胎儿娩出过猛或过快,从而使得产妇软组织损伤[9]。采用正确的方式对会阴伤进行缝合,可使得漏缝及缝合不彻底等症状得到避免[10]。(3)产后医护人员多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对产妇的不适感进行询问,定期检查产妇阴道,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11]。对产妇体温、呼吸、心率及血压等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控,合适的治疗方式应根据产妇血肿形成的大小和时间进行选取[12]。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观察组。医护人员对分娩后产妇的会阴伤口的恢复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清除产道血肿,可使得产妇的病情恶化得到有效预防,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肖桂梅,李金存.6例分娩致阴道血肿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3(75):200-201.
[2]杨秀霞.产后阴道壁血肿19例临床护理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08(17):190-196.
[3]涂丽梅.产后阴道血肿42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11(14):1756-1757.
[4]陈万根,曾燕萍,李秀坤.50例会阴阴道缝合放置引流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5,08(17):239-240.
[5]金瑞玲.产道血肿69例的临床分析[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15,6(5):44.
[6]安丰玲,章立华.分娩致阴道血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23(4):56.
[7]陆翠云.8例分娩致阴道血肿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2(10):738.
[8]梁秀兰.剖宫产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2(5)55.
[9]李秀娟.剖宫产术后的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5,5(34)66.
[10]韩霞.剖宫产术后护理总结[J].吉林医学,20155(12)784.
[11]武换芝.产道血肿的原因及护理分析[J].医学论坛,2016,17(23):3102-3103
[12]张香.浅析产道血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健康必读杂志,2016,5(5):199-120.
论文作者:刘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产妇论文; 血肿论文; 阴道论文; 患者论文; 产道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