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勤琴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第四小学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现行一些小学数学试题存在脱离实际,答案标准化,偏难等问题,它们削弱了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发展。本论文提出了具体的情境性试题设计策略和探讨了设计情境性试题应注意的问题,以便引导小学生把所学自己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课堂点绽放。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性试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1-076-01
一、如何设计数学情境性试题
(一)情境创设生活化
从情境性试题的设计方向看,应该要倾向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加上学习和实践数学知识的机会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新课程提倡加强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在生活中提高。因此,数学考试的命题应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多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
六年级下册圆锥体体积的试题,有一个农民想尽快知道一大堆近似于圆锥形的稻谷有多少千克,他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说他有办法。同学们,你们知道他的办法吗?试着解决。
(二)题目设置开放化
小学数学情境性试题,既要结合书本的基础知识,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题目设置上应注重开放性。数学开放性试题一般有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策略开放型,综合开放型等。
如题目:画一个面积是25平方厘米的图形。本题即属于综合开放型,不仅要自己选择图形,图形的条件也要自己假设。
(三)联系角度多元化
1.可以改编数学试题中的重点知识
数学是基础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所以在试题中也应该涉及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但是考查形式应该是灵活的、多变的。数学可以根据不同情境来拓展学生思维。根据具体情境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最灵活,最扎实的。
例如:
原题:1公顷=( )平方米
改编:游泳池的长是50米,宽25米。( )个这样的游泳池面积约1公顷。 改编: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约为100平方米,( )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约为1公顷。
改变后的题目巧妙地考查了学生对数学中所学面积单位转换的运用,但又不是生硬地让学生填空,学生在创设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展开想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联系综合性学习
情境性试题可以联系综合性学习,利用综合性学习的平台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的试题。如:“数学课本中的结合综合实践性的题目,以课外阅读和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这类题目不拘泥于教材,拓宽学生学习范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好玩”《绘制校园平面图》一课,可以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设计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活动方案,进行测量,收集数据,相互交流,并试着把校园平面图画下来。这类题目的设计具有综合考查学生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考试不再限制于传统的教室,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从做中学,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3.联系社会时事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各种信息包围着我们,学生在这样的信息时代,也应该关注时事,关注生活,了解国内外大事,积极融入社会,争做社会的小主人。
二、设计情境性试题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立足基础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根据数学课标要求,数学试题的设计还应立足基础,相关的知识点要具体落实到位,不应为了情境而情境化,从而忽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有效习得。所以,计算能力的培养,应融入到情境性试题中去。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既能获得知识,培养计算能力,同时又能增进跟社会的关系,加强运用数学的意识。
(二)鼓励答案的创造性
小学数学试题设计走向情境化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活学、活用数学知识。当然这种情境性试题也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细心、耐心、顽强等非智力因素进行考查,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发扬创造精神的平台。“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个性化的表达,独特的表现,能够很好地发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题目要求表述应清楚
由于情境性试题比较创新,数学试题的题目要求在表述方面一定要清楚明白。关于题型的编制,以学生常见的为主,可以适当灵活变化。“关于内容的编制,紧紧把握教材的特点,否则会导致学生不知所措。”尤其是低年级段学生,由于领悟能力有限,在设计试卷时可以在试题前出示例句,让学生模仿习得。不能过分追求形式化而轻视内容。情境是为了数学知识与能力服务的,要让情境性试题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起到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趣味性
数学情境性试题还应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因为富有个性的试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批判精神。“试题设计要结合儿童心理及生活经验,选择内涵丰厚,有足够想象空间的插图,并且对插图加以适当解释的语言,要多方渗透,丰富机智,总之整张试卷的表现方式要灵活多变。”
另外,题目应该紧贴学生生活,这类试题以学生的生活为蓝本,让学生愿意去思考,这样的情境设计,更利于使学生发散思维。
三、结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数学素养是数学能力、数学知识、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为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树立科学的考试观,不让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同时数学考试的命题应进行改革,可运用情境性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以此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他们把所学自己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是鲜活的,深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的天地广阔,在“生活数学”中全面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2]刘兼.孙晓天.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
[3]li李浩瀚.数学试题编制的方法[J].小学数学参考2010.
[4]李建萍.新课程:怎样进行小学数学学习评价与测试[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蒋勤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情境论文; 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试题论文; 题目论文; 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