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线路引流线夹烧断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论文_王璇, 朱晓荣

一起线路引流线夹烧断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论文_王璇, 朱晓荣

(宁夏固原供电公司 宁夏固原 756000)

摘要: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户外电气设备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经常遭受工业污秽或自然界盐碱、飞尘、鸟粪等污染,又要经受风、雨、雪、沙尘的侵蚀,线路上的线夹和引流线会逐渐老化、变形以至损坏,使线路的电气强度与机械强度逐渐降低,随时都有断线或烧坏的可能性,不能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本文分析了××变35千伏××线1#杆至构架C相导线引流线夹因年代久远、锈蚀发热造成导线主线过流熔断,导线掉落在地上造成线路金属性接地引起跳闸的故障。特别是在一些线径小、负荷重的老线路上,并沟线夹内导线发热、断线故障更具普遍性。特别制定防范措施,从而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水平。

关键词:引流线 线夹烧断 防范措施

概述

引言

并沟线夹是目前电力系统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力接续金具,目的在于连接两根输电线路导线,通过螺栓将两根导线连接在一起,电流由一根导线流经线夹本体再流到另一根导线上使得电能传输得以继续。但是各地时有从并沟线夹处烧伤断线的事故生,并沟线夹烧伤断线,尽管一般情况只是一相断线,但也必须停电抢修,必然造成大面积停电。同时,有的烧伤断线时曾引燃即将收割的小麦,造成大面积火灾,有的烧伤断线后,三相电压不平衡,烧毁电机、电器,造成赔偿纠纷,最为担心的是,如果大风天气烧伤断线,容易发生断线落地,造成群众伤亡事故。所以,对并沟线夹隐患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事故经过

今年4月,××变电站35千伏××线零序、过流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重合不成。××运维站运维人员在进行设备巡视时,发现35千伏××线上××变电站出线1#杆至构架C相悬吊引流线的T型耐张线夹与引流线脱开,导线掉落在地上放电。经检查,线夹联板脱开是由于连接螺杆的开口过大,加之年代久远、锈蚀发热导致主导线过流熔断,并且掉在地上造成线路接地跳闸。经运维人员仔细检查,导线中有 6股铝线被烧断。35千伏××线于1993年建成投运,由110千伏××变出线,全长18.235公里,90基杆塔,导线型号LGJ-70 ,线路所经之地环境极为恶劣。山区地带,以黄土梁状地形为主,地表大部分被黄土覆盖,因长期地表水的冲刷切割,形成沟梁纵横、支离破碎的复杂地形,个别地段地形起伏很大,山势陡峻。次条线路目前承担着35千伏两个变电站的电力供应。

事故发生前,运行方式:××变110千伏Ⅰ、Ⅱ母分裂运行,2号主变带35千伏负荷,1号主变带10千伏负荷,35千伏Ⅰ、Ⅱ母经3500母联断路器成单母运行,35千伏母带2条出线,35千伏Ⅱ母带4条出线,3515旁路热备于35千伏Ⅰ母。

16时32分,监控机发“35千伏母线接地”信号,35千伏××线过流、零序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重合不成。××运维站运维人员在进行设备巡视时,发现35千伏××线上××变电站出线1#杆至构架C相悬吊引流线的T型耐张线夹与引流线脱开,导线掉落在地上放电。

二、原因分析

1、设备质量

由于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受气候、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其要承受运行导线所通过的电荷载的作用。作为锚固金具,各类耐张线夹均承受导线的各种机械荷载,如导线张力、风压荷载、振动的动应力等的作用,运行一段时间后,烧损引发线路故障。

35千伏××线于1993年建成投运,因年代久远、导线线径小,T型耐张线夹开口过大,接触不紧密长时间发生放电发热,导致线夹机械荷载下降,污秽尘埃的电阻增大。再加上T型耐张线夹锈蚀发热造成主导线过流熔断。又因供电可靠性要求,线路停电检修需要旁路带路,不能对外停电,检修变电站线路侧引流线夹受现场运行方式及接线影响,不能同时与35千伏××线及断路器一起检修,从而可能导致发生烧断线夹及引流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耐张线夹用于将导线或地线固定在非直线杆塔的耐张绝缘子串上,起锚固作用或用于固定拉线杆塔的拉线的金具。这类线夹一旦安装后就不能再行拆卸,又称死线夹。由于是导电体,线夹的安装必须遵守有关安装操作规程的规定。

2、运行环境

受运行环境的影响耐张线夹与导线接触区域由于微风振动、导线震荡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应力过大,过载引起的钢锚断裂、引流线夹开裂等。振动等引起的锚固失效(握力降低),导线从线夹内 滑移甚至脱离等。

××地区海拔较高,沙尘天气较多,耐张线夹与导线接头容易沾上脏污,风力超过杆塔的机械强度,就会使杆塔歪倒或损坏,并使导线产生振动、碰线或跳跃。空气温度变化时,导线的张力也变化,耐张线夹与导线的连接处两种不同金属间产生的双金属腐蚀问题严重。

输电线路跳线并沟线夹均为露天运行,经受着风吹、雨淋、日晒,没有什么防护措施,加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此腐蚀、氧化严重,表面发黑变色,个别并沟线夹的垫片及弹簧垫圈因锈蚀严重而粘合在一起,有的垫片甚至已被锈蚀掉,部分螺栓也已锈死,无法拧动;湿气、酸雨以及腐蚀性气体吸附在并沟线夹及导线表面,并有大量尘土沿导线缝隙进入并沟线夹接触面,堆积在接触压痕边缘,因此,当接触压力下降,导线晃动,接触面产生微动及在高压线路强电磁场作用下,污染物质进入实际接触压痕内,使得接触电阻增大,在并沟线夹及导线接触面之间形成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起弧电压时就会产生电弧烧断导线。

3、运行维护滞后

部分运维人员缺乏必要的对导线及耐张线夹巡视知识,对危险源认识不够、安全意识不强,存在麻痹思想,巡视不到位。对耐张线夹导线接头发热、轻微放电声、电晕声等消除缺陷不及时,易造成缺陷扩大引起线路跳闸。

三、预防对策

1、加强对导线耐张线夹结构、安装条件、工作可靠性和工作原理的学习, 并且结合变电站引流线夹相关规程要求,按周期进行设备巡视,积极有序开展辖区内设备的红外测温特巡工作,并及时对存在隐患设备进行消缺,从而降低线路故障率。

2、对发现多起设备线夹已老化的线路及运行时间较长的型号线路,如LGJ-70导线的35kV线路出线口与变电站门型构架接线进行检查,发现存在普遍性问题的T型耐张线夹

与引流线链接松动、锈蚀严重、发热的进行严格整治。

3、提出反措计划和技术措施,其中包括在新建和改造线路中,对在线夹与导线的连接处用预绞丝护线条代替铝包带。增加悬垂T型线夹和导线的有效接触面积。

4、发生线路跳闸故障后,要求打开悬垂耐张T型线夹检查,并提前做好修补和更换导线及线夹的准备。

5、对设备基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维护,及时将运行年限长、线径小、过载线路、纳入大修、技改计划,确保线路健康运行。

6、针对迎峰度夏期间可能出现重载重负荷的重要线路制定特殊时段红外检测计划,对线路引流线、导线接头进行周期性红外测温,重点巡视引流、线夹等连接设备运行情况、检查是否发热,接头处温度是否正常。

四、结束语

经过实际运行中的经验积累,对防范悬垂T型线夹内导线烧断也提出了初步措施,根据分析可逐步实施。导线与悬垂T型线夹连接处经长时间运行,接触电阻会异常增大,表面氧化、积污或松动等原因,根据导线线径配置开口尺寸合适的线夹,使导线与线夹紧密结合。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利用红外测温仪器等进行检测,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就可以保障线路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电网的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郭金泉.并沟线夹隐患须引起足够重视[J]. 农村电气化. 2011(08).

[2]供电企业岗位技能培训试题库《变电站值班员》.马振良.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3]《变电运行现场技术问答》 张全元.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论文作者:王璇, 朱晓荣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0

标签:;  ;  ;  ;  ;  ;  ;  ;  

一起线路引流线夹烧断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论文_王璇, 朱晓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