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断裂损伤过程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解忠舒[1](2021)在《密拼钢筋桁架叠合板力学性能试验及精细化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钢筋桁架叠合板是在钢筋桁架混凝土预制底板的上层后浇混凝土而形成的,由于其质量可靠、施工效率高、标准化程度高等优点在目前大力推广的装配式建筑当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密拼连接作为一种预制底板的板侧拼缝连接方式,因其现场拼接方便、模板作业较少等优点得到了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的广泛关注。由于拼缝连接性能和新旧混凝土界面等问题,使得钢筋桁架叠合板与传统的现浇楼板相比,在受力机理和破坏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别,这使得叠合板的设计方法需要在现浇楼板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以适应装配式结构的性能化设计。同时由于钢筋桁架叠合板的力学性能影响因素众多,如拼缝连接方式、钢筋构造形式、钢筋桁架分布等因素,如何合理考虑这些因素对叠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成为叠合板研究领域乃至装配式结构设计领域当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钢筋桁架叠合板的力学性能展开研究,为钢筋桁架叠合板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对四面不出筋、板侧采用密拼连接方式的钢筋桁架叠合板展开足尺试验研究,进行了钢筋桁架叠合板的施工阶段验算,分析了叠合板的裂缝形态、挠度发展和钢筋混凝土应变发展,总结了密拼接缝的传力特点以及该种叠合板的受弯性能特点。以此作为研究基础进一步建立了钢筋桁架叠合板的ABAQUS有限元精细化模型,提出了考虑新旧混凝土接触特性的叠合板有限元模拟方法,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结合混凝土损伤力学分析了叠合板的损伤分布与演化特点,对钢筋桁架叠合板的附加钢筋分布、钢筋桁架分布、板侧出筋方式、拼缝形式等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基于混凝土损伤力学的叠合板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同时对叠合板的刚度和振动舒适度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考虑钢筋桁架影响的刚度计算公式。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试验采用的密拼钢筋桁架叠合板具有较好的双向受力性能,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拼缝的存在使得楼板混凝土受拉损伤区域明显上移,并降低了垂直拼缝方向的板带刚度;(2)钢筋桁架的存在对于保持预制底板与现浇层共同工作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尤其靠近拼缝位置的钢筋桁架作用更为突出,同时钢筋桁架对叠合板的整体刚度有一定贡献,取消钢筋桁架后叠合板易发生脆性破坏;(3)拼缝附加钢筋对于减少拼缝处混凝土的应力集中,降低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程度具有显着作用,拼缝附加钢筋通长布置可以有效降低叠合面混凝土损伤程度,但会造成施工不便且增加用钢量,试验所采用的拼缝附加钢筋长度较为适宜;(4)利用摩擦接触模拟钢筋桁架叠合板的新旧混凝土叠合面效果较好,结合混凝土损伤力学可计算叠合板裂缝宽度,可利用模拟拼缝张开量计算拼缝处裂缝宽度,计算准确度较高;(5)计算叠合板刚度时应考虑钢筋桁架的贡献,可利用桁架刚度修正系数考虑这一因素,在板厚相同条件下,四面不出筋密拼连接叠合板的自振频率大于现浇板,峰值加速度小于现浇板,该类型的叠合板整体刚度大于现浇板,满足振动舒适度要求。通过总结上述研究成果,可为密拼钢筋桁架叠合板的工程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同时对新型钢筋桁架叠合板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孙楠[2](2020)在《基于细观与宏观尺度的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地震动力响应研究》文中提出堆石混凝土因其体积较大,无法通过常规试验进行实际尺寸模型的破坏机理的研究,且随着堆石混凝土在大型混凝土工程如坝体、核电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其在工程中的损伤破坏研究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细观力学理论,将堆石混凝土看作复合材料,进行随机骨料投放算法研究,建立能够反映堆石混凝土不同组分、更接近实际骨料形状的细观模型,将细观结构破坏与混凝土材料的宏观变形响应相关联。并结合实际,利用数值方法进行宏细观堆石坝体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圆形骨料生成投放方法的基础上,采用MATLAB语言结合蒙特卡罗法二次开发,自主编写凸多边形骨料随机生成及投放算法程序,并利用瓦拉文公式得到不同等级骨料颗粒数量,建立凸多边形随机骨料模型,该模型骨料形态与实际更相符,且能满足骨料的级配与含量要求。(2)基于MATLAB语言自主进行程序二次开发,编写图形显示接口文件,使MATLAB程序结果能够导入ABAQUS/Explicit有限元软件形成前处理模型。(3)利用编写的骨料算法建立单边缺口梁模型,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力学模型对缺口梁进行四点剪切数值模拟,该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基本一致,验证程序及模型的正确性、可靠性。(4)基于ABAQUS/Explicit有限元软件,采用附加质量法通过自主开发的子程序模块实现动水作用的施加,考虑动水压力对坝体的影响作用,建立宏观堆石坝模型,对堆石重力坝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探讨不同抗拉强度对堆石坝在地震下的动力响应影响,对应力和位移分布规律进行探讨。(5)考虑真实堆石骨料形态、占比建立细观坝体模型,考虑动水压力作用影响,分析堆石重力坝的动态响应数据,着重对坝体关键点位移、应力及坝体损伤进行重点分析,得到坝体在动力荷载下的反应规律,对堆石坝体在地震下的损伤研究及类似工程的抗震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与理论参考价值。
邓舒文[3](2020)在《全预制钢-UHPC轻型组合桥梁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相比传统桥梁建设方式,可实现快速施工的装配式桥梁结构更加适合现代桥梁工程建设。传统装配式桥梁主要包括装配式混凝土桥梁和部分预制的钢-混凝土组合桥梁,其中装配式混凝土桥梁结构简单、受力明确、造价低廉、架设方便,因此广泛应用在现代桥梁建设中,但因材料强度、耐久性较差,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梁体开裂、钢筋锈蚀等问题。传统钢-混凝土结构桥梁由下部的钢梁与上部的混凝土面板组合而成,承受正弯矩的梁体下部钢梁受拉,上部混凝土面板受压,结构受力更加合理,随着钢材价格逐步下调,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钢-混凝土组合桥梁与纯钢梁结构相比,其用钢量大幅降低;与混凝土桥梁相比,混凝土用量大幅减少,有效降低了结构自重和梁体高度,在净空要求较高的地区是十分优选的桥梁方案。因此,针对以上传统装配式混凝土桥梁的问题,结合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优点,本文采用UHPC面板替代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桥梁中的普通混凝土面板,形成一种新型的全预制钢-UHPC轻型组合桥梁(Fully precast steel-UHPC lightweight composite bridge:SU-LWCB),以便最大程度的降低由传统混凝土面板带来的病害问题,更加充分的发挥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优势。SU-LWCB采用性能优异的UHPC面板替代传统普通混凝土面板,同时,UHPC面板与钢梁在工厂内整体预制,可极大程度的实现结构整体化。由于钢-UHPC组合梁单元自重轻,可轻松实现整体运输、整跨吊装,现场仅需浇筑接缝,并可采用现有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施工期间对现场交通环境干扰小,施工效率高,十分适用于现代桥梁建设。对于预制桥梁结构而言,接缝部位是设计的重点与难点,同时也是预制桥梁结构的薄弱环节。传统处理方案通常会带来附加的设计、施工及耐久性问题,因此,本文同时提出了适用于SU-LWCB体系的梁、板间接缝体系。该接缝体系无需焊接,施工难度低,是一种方便、快捷、十分适用于现代装配式桥梁建设的接缝形式。本文基于SU-LWCB体系,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1)以4×25m全预制钢-UHPC轻型组合连续梁桥为例,展示了SU-LWCB体系的设计思路与计算方法,与相同跨径和技术标准的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及常规钢-混凝土组合梁做对比,详述了SU-LWCB体系在技术、经济性能方面的优势。同时,提出适用于SU-LWCB体系的梁、板间接缝方案,并与传统接缝形式进行对比。最后,对有无配筋的UHPC结构收缩性能进行讨论,并与现有文献及规范中的收缩预测公式进行对比,得到适用于SU-LWCB体系UHPC面板的收缩预测模型;(2)对所提梁间接缝方案进一步优化,并对带有该接缝的SU-LWCB体系负弯矩区域进行大尺度模型试验,以探明该体系负弯矩区真实的力学性能。同时,对所提接缝方案进行了疲劳性能评估,提出了适用于SU-LWCB体系梁间接缝界面的最大裂缝宽度预测公式,考虑UHPC面板受拉刚化效应的挠度计算式,以及简化的负弯矩区承载能力计算方法;(3)基于过往文献,对正弯矩作用下钢-UHPC组合梁力学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研究,提出了更加精确的极限抗弯承载能力修正塑性计算方法。同时,基于极限承载能力相等的原则,采用UHPC面板替代钢-混凝土组合梁混凝土面板,获得了二者截面等效高度,可供设计选用;(4)对先后浇注的UHPC试件进行了抗折和斜剪试验研究,分别得到基于内聚力模型的UHPC界面弯拉行为和压剪行为拟合参数。采用内聚力模型对先后浇筑的UHPC接缝界面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试验结果;(5)对SU-LWCB体系提出规范化设计建议,包括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中的抗弯、抗剪承载能力,整体稳定计算及疲劳性能计算方法;介绍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中裂缝宽度和变形的计算方法;对该体系UHPC面板横向设计进行讨论,给出20~50m跨径时SU-LWCB初步设计建议。
欧阳娜,邓舒文[4](2021)在《UHPC-NC组合构件界面行为研究》文中认为随UHPC材料兴起,现已有较多研究表明将UHPC材料应用于结构接缝处可极大程度地增强结构的整体性能,接缝界面处的粘结强度也逐渐引起学术界关注。然而,如何对结合面处进行有效的有限元模拟却始终未见统一有效的方式。文章在广泛的文献调研基础上,总结现有试验数据,对比试验方法,得到3种不同粗糙度界面粘聚力分别为2.24 MPa, 2.37 MPa和2.66 MPa, 3种界面摩擦系数分别为1.42,1.63和1.64;提出基于粘聚力和抗剪强度的UHPC-NC界面强度计算式;基于接触-分离模型分别建立适用于受拉为主构件及压剪为主构件的3D有限元模型,提出适用于光滑界面、中等粗糙界面及粗糙界面的粘聚力参数、接触损伤相关参数;为验证有限元参数有效性,建立多个文献试验有限元模型并与结果对比较为吻合,可为后期有限元计算提供参考。
袁冬[5](2019)在《基于随机骨料投放的堆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堆石混凝土是一种由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堆石体从而形成致密结构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因其整体性好、强度高,常用于大体积结构中。以往的试验研究中,因堆石混凝土体积过大,无法制作足尺试件分析其力学性能与破坏机理。本文将混凝土随机骨料细观模型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堆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中,将堆石混凝土视为由堆石体、自密实混凝土及二者之间的粘结界面层组成的三相介质复合材料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结合极坐标法与圆内接多边形法联合编写程序,生成二维凸多边形骨料模型;利用瓦拉文公式计算全级配混凝土各粒径等级的骨料个数,并利用蒙特卡罗法进行凸多边形骨料的随机投放过程,保证骨料在投放区域内不相交、不重合;依照此方法建立双边缺口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剪切数值模拟,缺口处形成主、次两条断裂带,与数字散斑试验破坏形态一致,证明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适用于模拟混凝土材料的弹塑性分析;通过三组立方体与棱柱体二维模型对比分析,验证混凝土尺寸效应的存在。(2)利用投放算法进行堆石混凝土二维骨料模型的建立,通过三点弯曲模拟分析,研究堆石混凝土破坏过程,细观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应力-应变曲线拟合较好,误差在5%以内;在四点剪切模拟中,沿自密实混凝土区域形成连续贯通的剪切破坏带;建立不同堆石率的堆石混凝土模型,对比模拟结果可知,当堆石率为55%时,堆石混凝土抗压强度高、延性好,整体力学性能较好,为工程应用提供设计理论参考。(3)基于三维凸壳原理,自主开发简化的增量算法程序,实现堆石混凝土三维随机骨料的模型;对模型进行立方体抗压模拟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内部破坏由自密实混凝土与堆石体交界处先产生,并向自密实混凝土内扩散,堆石混凝土存在尺寸效应;利用串联、并联模型计算堆石混凝土等效弹性模量,以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等级、堆石率、堆石体弹性模量为变量,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堆石混凝土等效弹性模量解析解进行拟合,并与试验结果、不同参数的模拟结果分别进行对比,误差在3%左右,验证堆石混凝土等效弹性模量解析解正确、可靠,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郭生栋[6](2018)在《剪胀内聚力模型及其在组合构件数值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钢与混凝土形成的组合构件在工程结构中应用十分广泛,两种材料通过界面上的相互作用形成整体,实现共同受力。以往的研究表明,钢与混凝土界面微观尺度上的受力性能对构件的宏观受力反应(如变形特征、内力分布、破坏模式等)有较大影响。因此,定量地描述界面断裂过程区的受力行为,对研究钢与混凝土组成的复合材料构件的宏观受力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钢与混凝土界面的受力行为通过粘结滑移关系反映,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界面粘结滑移关系中引入了反映钢材类型、几何尺寸、构件受力性质等因素的参数,从而缺少明确的物理意义。此外,大多数的钢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性能研究中未考虑界面法向的力与位移。采用内聚力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CZM)描述钢与混凝土界面的受力性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可行途径。内聚力模型结合数值计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界面的受力行为模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尚未见其用于描述钢与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滑移性能。本文的工作在S?rensen模型的基础上展开,首先提出构造剪胀内聚力模型的方法,然后研究基于剪胀内聚力模型模拟钢与混凝土界面的一般问题,最后在组合构件数值分析中应用剪胀内聚力模型模拟钢与混凝土界面。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在基于势函数的方法与非基于势函数的方法之间建立联系,提出剪胀内聚力模型的构造方法,为进一步用数学分析方法研究非基于势函数的张力-位移关系提供一条新途径。该方法给出了S?rensen模型不满足一致关联准则和切向张力-位移关系不连续的原因,并从根本上消除了S?rensen模型的这些缺点。(2)在张力-位移关系中引入损伤变量,使剪胀内聚力模型的应用范围拓展至反复加载的脆性及准脆性界面开裂问题。将界面切向张力表示为粘结力与摩擦力之和,从界面初始损伤起始点以后计入摩擦力的作用,视粘结作用的消失与摩擦作用的显现为一个连续过程,摩擦作用的强弱与界面的损伤程度及法向压力有关。(3)应用剪胀内聚力模型的构造方法,得到适用于单调加载问题与反复加载问题的张力-位移关系各三组,并给出界面刚度矩阵的计算方法。编写ABAQUS用户子程序UINTER,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实现剪胀内聚力模型的应用。(4)依据钢与混凝土界面过渡层的质量守恒条件,得出界面材料破坏引起的剪胀大小约为216μm。用有限元方法模拟钢板拔出试验,结合其他文献给出的试验数据,讨论模拟组合构件材料界面时剪胀内聚力模型参数的合理取值。通过模拟光圆钢筋拔出试验和钢管混凝土推出试验,检验剪胀内聚力模型在钢与混凝土界面模拟中的广泛适用性。应用剪胀内聚力模型模拟钢与混凝土界面,不仅同时考虑了界面上的切向作用与法向作用,而且避免了界面参数取值对钢材种类、几何因素及构件受力状态的依赖,成功的解决了目前钢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性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5)以中空型钢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为研究对象,在组合构件数值分析中应用剪胀内聚力模型模拟钢与混凝土界面,详细讨论有限元模型考虑的各种因素、建模方法以及计算结果。研究表明,即使构件层面的模型加载过程是单调的,界面上的位移仍可能存在卸载过程,界面宜采用包含卸载-再加载行为的模型进行模拟。钢与混凝土界面上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轴力在两种材料之间的分配比例,混凝土限制了钢管壁板的平面外变形,使钢管的局部稳定性提高。采用不同的界面模型有可能改变计算出的构件破坏特征,但计算所得构件轴心受压承载力并无明显的差别。最后,本文根据有限元计算数据给出中空型钢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可作为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的参考。
冯凌云,皇甫泽华,韩菊红,袁群,任小扶,吴欢欢[7](2019)在《橡胶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黏结斜剪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取立面浇筑办法,用普通混凝土作为老混凝土,浇筑橡胶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黏结试件,从不同界面剂的类型和掺入橡胶的颗粒粒径、掺入数量及改性方法等方面对黏结试件斜剪强度的影响开展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黏结斜剪强度值与橡胶颗粒粒径大小成反比关系。橡胶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黏结斜剪强度随着橡胶颗粒掺入数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但整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结合面涂新型环氧界面剂比未涂界面剂和涂敷水泥浆界面剂显着提高了黏结剪切强度;复合改性对橡胶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黏结剪切强度的影响取决于橡胶颗粒粒径的大小。
苏成光,刘丹,曹世豪,赵坪锐,刘学毅[8](2017)在《双层混凝土复合梁静动态弯拉破坏模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无砟轨道层间损伤的问题,开展了双层混凝土在共同受力下协同工作性能的研究.从细观视角出发,运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得试件表面骨料的分布状态,建立了双层混凝土复合梁的二维细观模型;对混凝土4点弯拉试验进行模拟与验证,探究了加载应变率对混凝土梁弯拉破坏模式、弯拉强度及应力位移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力-位移曲线和破坏模式两者来看,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都较为接近,说明运用细观尺度计算模型模拟混凝土开裂过程的方法是可行的;高加载应变率1×10-2/s、1×10-1/s下,双层混凝土之间的交界面处会出现较大损伤;在1×10-3/s、1×10-2/s、1×10-1/s加载应变率下,最大承载应力分别为1.50、6.41、14.40 MPa,混凝土裂纹由沿薄弱交界面周围扩展的单一裂纹型式转变为复杂的多裂纹型式,且裂纹宽度急剧增加,损伤破坏扩展至整个受拉区.
王闯[9](2017)在《双台子河闸闸墩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闸闸墩产生裂缝,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东北地区受寒潮作用下的闸墩,保温不当或没有进行保温,闸墩很容易开裂。本文结合双台子河闸闸墩开裂实例,对开裂闸墩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双台子河闸施工期闸墩出现裂缝的情况,应用ANSYS软件,利用APDL语言编制仿真程序进行闸墩从浇筑至发现开裂整个过程的温度场及应力场仿真计算,从而发现受寒潮作用期间的仿真精度不高。(2)针对仿真计算受寒潮作用闸墩的温度应力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子模型法进行寒潮作用下的闸墩热-应力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子模型法的应用提高了仿真计算的精度,网格划分重点突出且划分难度不大。模拟分析发现,由于寒潮作用及底板约束产生的温度应力使得闸墩在拆模后第105d时表面出现裂缝,造成闸墩开裂的直接原因是越冬期间混凝土未采取保温措施。(3)子模型法的应用虽提高了计算精度,但计算速度并没有得到提高,对此在计算闸墩混凝土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和应力时将子母模型联合反馈修正算法应用于其中,在较为准确地模拟出结果的同时提高了仿真计算速度。(4)分别应用PSO-RBF神经网络和单一的RBF神经网络模拟和预测闸墩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PSO-RBF神经网络比单一的RBF神经网络收敛性更好,预测精度更高,可用于闸墩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的预测。(5)运用断裂力学方法对裂缝的发展趋势、稳定性等进行预测分析,并探讨了裂缝的危害性及温控防裂措施。
张建伟[10](2015)在《基于粘结界面性能的密助复合墙体框格单元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密肋复合墙体是由截面及配筋较小的钢筋混凝土框格与内嵌轻质混凝土砌块组成的,其制作工艺决定了在混凝土肋与填充砌块的接触位置形成一个粘结界面,而目前这个界面性能仍然不明确,所以有必要从材料的层次研究轻质砌块与普通混凝土粘结界面性能,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其对密肋复合墙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棱柱体剪切试验的方法测定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普通混凝土粘结界面性能,然后用内聚力界面单元模拟其粘结界面,并以密肋复合墙体框格单元为研究对象,考虑粘结界面性能,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棱柱体剪切试验,测定了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普通混凝土粘结界面性能,主要包括试件的破坏模式、界面强度以及界面的变形特性等。分析了粘结面倾斜角度、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以及界面的干湿状态对界面强度的影响,并提出了界面破坏包络线。(2)基于内聚力模型的基本原理,根据上述试验数据拟合了不同工况下界面本构关系,并运用内聚力界面单元模拟其粘结界面,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了有限元模型以及所选材料和界面本构关系的合理性。(3)根据密肋复合墙体框格单元的对角轴压试验,建立与试件相同参数的有限元模型,运用内聚力单元模拟混凝土肋与内部填充砌块的粘结界面,同时建立不设置界面单元的对比模型,研究了粘结界面对密肋复合墙体框格单元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界面单元参数的变化来模拟粘结界面的开裂以及裂缝拓展等问题,进而对密肋复合墙体框格单元进行了受力过程分析。
二、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断裂损伤过程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断裂损伤过程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密拼钢筋桁架叠合板力学性能试验及精细化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叠合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叠合面抗剪性能研究现状 |
1.2.2 不同拼缝形式的叠合板研究现状 |
1.2.3 其他新型叠合板研究现状 |
1.3 混凝土损伤力学研究现状 |
1.3.1 损伤力学基本理论 |
1.3.2 混凝土弹性损伤模型 |
1.3.3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
1.3.4 混凝土随机损伤模型 |
1.3.5 ABAQUS混凝土塑形损伤模型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叠合板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2.1 预制底板施工阶段力学性能验算 |
2.1.1 预制底板吊装验算 |
2.1.2 预制底板临时支撑体系验算 |
2.2 叠合板足尺试验研究 |
2.2.1 试验概况 |
2.2.2 试验荷载初步设计及加载制度 |
2.2.3 叠合板裂缝与挠度分析 |
2.2.4 混凝土应变分析 |
2.2.5 钢筋应变分析 |
2.3 小结 |
第3章 叠合板精细化有限元分析 |
3.1 叠合板有限元建模过程 |
3.1.1 建模基本参数 |
3.1.2 接触关系设置 |
3.1.3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
3.2 叠合板有限元分析 |
3.2.1 混凝土受力状态分析 |
3.2.2 板底钢筋应变状态分析 |
3.2.3 荷载-挠度曲线对比 |
3.2.4 拼缝处钢筋应变分析 |
3.3 混凝土损伤分析 |
3.3.1 新旧混凝土界面损伤分析 |
3.3.2 板底混凝土损伤分析 |
3.3.3 拼缝处混凝土损伤分析 |
3.4 裂缝宽度计算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叠合板力学性能影响因素有限元分析 |
4.1 叠合板钢筋作用分析 |
4.1.1 拼缝附加钢筋作用分析 |
4.1.2 钢筋桁架作用分析 |
4.1.3 叠合板出筋作用分析 |
4.2 叠合板新旧混凝土接触分析 |
4.2.1 基于摩擦接触的叠合板新旧混凝土接触参数分析 |
4.2.2 基于cohesive接触的新旧混凝土接触参数分析 |
4.3 叠合板密拼接缝影响分析 |
4.4 叠合板荷载作用分析 |
4.4.1 叠合板非均布荷载作用分析 |
4.4.2 叠合板极限荷载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叠合板刚度及振动舒适度分析 |
5.1 叠合板短期刚度分析 |
5.2 叠合板振动舒适度研究 |
5.2.1 试验设计 |
5.2.2 自振频率对比分析 |
5.2.3 峰值加速度对比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基于细观与宏观尺度的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地震动力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堆石混凝土优势 |
1.3 堆石混凝土实际工程应用 |
1.4 堆石混凝土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细观力学理论及材料本构关系 |
2.1 堆石混凝土细观组成 |
2.2 细观数值模型介绍 |
2.2.1 格构模型 |
2.2.2 M-H模型 |
2.2.3 随机粒子模型 |
2.2.4 随机力学特性模型 |
2.2.5 随机骨料模型 |
2.3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随机骨料模型生成算法及二次开发 |
3.1 引言 |
3.2 最大密度曲线理论 |
3.3 蒙特卡罗法 |
3.4 骨料数目的确定 |
3.5 二维随机骨料模型的建立 |
3.5.1 凸多边形生成 |
3.5.2 骨料相交判断 |
3.5.3 骨料面积判定 |
3.6 二次开发编写图形显示接口程序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随机骨料的四点剪切混凝土梁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粘结界面单元 |
4.3 堆石混凝土四点剪切梁细观模拟分析 |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宏细观堆石重力坝地震动力响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动力时程法 |
5.3 附加质量法 |
5.4 宏观堆石重力坝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
5.4.1 工程概况 |
5.4.2 地震波及模型参数 |
5.4.3 模态分析结果 |
5.4.4 数值结果分析 |
5.5 细观堆石重力坝地震响应分析 |
5.5.1 坝体模型及材料参数 |
5.5.2 地震波选取 |
5.5.3 计算模态分析 |
5.5.4 阻尼 |
5.5.5 数值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全预制钢-UHPC轻型组合桥梁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文方案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1.3.1 装配式桥梁结构发展现状 |
1.3.2 装配式主梁接缝研究概况 |
1.3.3 钢-UHPC组合梁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
1.3.4 先后浇筑UHPC接缝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5 钢-UHPC组合结构规范化研究进展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全预制SU-LWCB方案可行性研究 |
2.1 本章概述 |
2.2 全预制SU-LWCB体系设计实例 |
2.2.1 背景工程介绍 |
2.2.2 技术经济性能分析 |
2.2.3 SU-LWCB荷载效应分析 |
2.3 SU-LWCB体系板间接缝模型试验 |
2.3.1 试验介绍 |
2.3.2 试验结果讨论 |
2.4 SU-LWCB体系梁间接缝模型试验 |
2.4.1 接缝结构 |
2.4.2 试验介绍 |
2.4.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2.5 UHPC材料及结构收缩性能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SU-LWCB负弯矩区力学性能研究 |
3.1 本章概述 |
3.2 SU-LWCB负弯矩区模型试验 |
3.3 试验结果 |
3.3.1 试件挠度发展 |
3.3.2 UHPC面板裂缝开展 |
3.3.3 试件应变发展 |
3.3.4 钢梁与UHPC面板间的滑移 |
3.4 讨论 |
3.4.1 名义开裂应力 |
3.4.2 UHPC接缝疲劳性能评估 |
3.4.3 特征截面弯矩-曲率分析 |
3.4.4 试件加载全过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U-LWCB正弯矩区力学性能研究 |
4.1 本章概述 |
4.2 试验介绍 |
4.3 试验结果讨论 |
4.3.1 极限抗弯承载能力修正塑性计算方法 |
4.3.2 考虑滑移效应的竖向挠度计算 |
4.4 数值模拟及参数分析 |
4.4.1 模型建立 |
4.4.2 计算结果校核 |
4.4.3 钢梁板件宽厚比对承载力影响分析 |
4.5 桥面板等效截面高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UHPC接缝界面数值模拟研究 |
5.1 本章概述 |
5.2 内聚力模型介绍 |
5.3 材料性能及模拟参数 |
5.4 先后浇注的UHPC抗折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
5.4.1 试验介绍 |
5.4.2 试验现象和试验结果 |
5.4.3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UHPC界面弯拉行为模拟研究 |
5.4.4 讨论 |
5.5 先后浇注的UHPC斜剪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
5.5.1 试验介绍 |
5.5.2 试验现象及试验结果 |
5.5.3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UHPC界面压剪行为模拟研究 |
5.6 基于内聚力模型的UHPC接缝界面数值模拟 |
5.6.1 模型建立 |
5.6.2 有效性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SU-LWCB规范化设计建议 |
6.1 本章概述 |
6.2 设计原则及计算规定 |
6.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6.3.1 抗弯承载能力 |
6.3.2 抗剪承载能力 |
6.3.3 整体稳定性能 |
6.3.4 疲劳性能 |
6.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6.4.1 裂缝宽度验算 |
6.4.2 变形计算 |
6.5 施工流程及规定 |
6.6 SU-LWCB体系截面设计 |
6.6.1 UHPC面板及板内钢筋要求 |
6.6.2 UHPC面板横向设计 |
6.6.3 20m~50m跨径SU-LWCB截面初步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本文结论 |
2 本文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UHPC-NC组合构件界面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UHPC-NC界面粘结强度分析 |
1.1 粘聚力c的确定 |
1.2 摩擦系数μ的确定 |
2 有限元模型参数拟合 |
2.1 拉伸构件拟合参数确定 |
2.2 压剪构件参数确定 |
2.3 有限元参数有效性验证 |
3 结 论 |
(5)基于随机骨料投放的堆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堆石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1 堆石混凝土物理性能研究 |
1.2.2 堆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1.2.3 堆石混凝土数值模拟研究 |
1.2.4 工程应用 |
1.3 混凝土类材料细观力学研究现状 |
1.3.1 格构模型 |
1.3.2 M-H模型 |
1.3.3 随机粒子模型 |
1.3.4 随机力学特性模型 |
1.3.5 随机骨料模型 |
1.4 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本构关系与随机骨料生成算法 |
2.1 混凝土损伤塑性本构 |
2.1.1 损伤塑性理论 |
2.1.2 损伤塑性本构模型 |
2.1.3 损伤塑性力学行为 |
2.2 蒙特卡罗法 |
2.3 随机骨料生成算法 |
2.3.1 凸壳基本概念 |
2.3.2 二维骨料生成算法 |
2.3.3 三维骨料生成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随机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3.1 骨料级配曲线 |
3.2 骨料随机生成与投放 |
3.2.1 计算骨料数目 |
3.2.2 骨料随机投放 |
3.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 混凝土损伤过程区数值分析与验证 |
3.3.1 混凝土四点剪切梁数字散斑试验 |
3.3.2 双边缺口梁数值模型 |
3.3.3 数值结果分析与验证 |
3.4 混凝土尺寸效应 |
3.4.1 尺寸效应理论 |
3.4.2 有限元模型 |
3.4.3 数值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维随机骨料投放堆石混凝土细观模拟分析 |
4.1 粘结界面单元 |
4.1.1 牵引-分离准则 |
4.1.2 粘结界面单元 |
4.2 堆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细观模拟分析与验证 |
4.2.1 抗弯力学性能 |
4.2.2 抗剪力学性能 |
4.3 堆石率对堆石混凝土影响 |
4.3.1 有限元模型 |
4.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堆石混凝土等效弹性模量预测 |
5.1 三维随机骨料模型的建立 |
5.1.1 三维随机骨料模型的MATLAB实现 |
5.1.2 ANSYS的 APDL参数化建模 |
5.2 堆石混凝土细观数值模拟分析 |
5.2.1 不同尺寸、堆石率细观模型建立 |
5.2.2 接触方式与约束 |
5.2.3 数值结果分析 |
5.3 堆石混凝土等效弹性模量解析解推算与验证 |
5.3.1 串、并联算法 |
5.3.2 等效弹性模量计算结果 |
5.3.3 等效弹性模量解析解的计算与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剪胀内聚力模型及其在组合构件数值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内聚力模型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1.1 内聚力模型的概念及其应用 |
1.1.2 张力-位移关系形式 |
1.1.3 开裂面上的摩擦作用 |
1.1.4 卸载-再加载行为 |
1.1.5 界面的剪胀 |
1.2 钢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研究的主要进展 |
1.2.1 光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
1.2.2 钢管与混凝土的粘结 |
1.2.3 型钢与混凝土的粘结 |
1.2.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剪胀内聚力模型的构造方法与有限元实现 |
2.1 引言 |
2.2 张力与不连续位移的表示方法 |
2.3 S?rensen模型 |
2.4 剪胀内聚力模型构造方法 |
2.4.1 界面受拉区张力-位移关系 |
2.4.2 界面受压区张力-位移关系 |
2.4.3 对S?rensen模型的讨论 |
2.5 剪胀内聚力模型实例 |
2.5.1 剪胀函数的选择 |
2.5.2 临界摩擦力 |
2.5.3 分段线性法向张力-位移关系 |
2.5.4 指数函数型法向张力-位移关系 |
2.5.5 分子势能函数型法向张力-位移关系 |
2.6 剪胀内聚力模型的ABAQUS实现 |
2.6.1 法向张力-位移关系表示形式的调整 |
2.6.2 界面受拉区刚度矩阵 |
2.6.3 界面受压区刚度矩阵 |
2.6.4 子程序编写与模型检验 |
2.7 剪胀内聚力模型在模拟MMB试验中的应用 |
2.8 小结 |
3 考虑损伤的脆性及准脆性开裂界面剪胀内聚力模型 |
3.1 引言 |
3.2 单调加载剪胀内聚力模型的能量含义 |
3.2.1 剪胀与Ⅱ型断裂能的联系 |
3.2.2 法向张开位移对切向粘结力的影响 |
3.2.3 界面压力对切向粘结力的影响 |
3.3 脆性及准脆性开裂界面的损伤与张力-位移关系 |
3.3.1 单一开裂模式损伤变量的定义 |
3.3.2 开裂模式间的相互影响 |
3.3.3 粘结力的耦合表示 |
3.3.4 摩擦力的计算 |
3.4 考虑损伤的剪胀内聚力模型实例 |
3.4.1 分段线性张力-位移关系 |
3.4.2 多项式张力-位移关系 |
3.4.3 指数函数张力-位移关系 |
3.4.4 UINTER子程序编写及模型检验 |
3.5 小结 |
4 基于剪胀内聚力模型的钢与混凝土界面模拟 |
4.1 引言 |
4.2 钢与混凝土界面的剪胀 |
4.3 钢板拔出试验有限元分析 |
4.3.1 钢板拔出试验与有限元模型 |
4.3.2 有限元分析结果 |
4.3.3 主要参数变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4.4 侧向拉力作用下光圆钢筋拔出试验有限元分析 |
4.4.1 试验数据与有限元模型 |
4.4.2 有限元分析结果 |
4.5 钢管混凝土推出试验有限元分析 |
4.5.1 试验数据与有限元分析结果 |
4.5.2 钢管形状、尺寸对推力-滑移关系的影响 |
4.6 混凝土材料模型的影响 |
4.7 小结 |
5 剪胀内聚力模型在组合构件数值分析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分析构件的选择与有限元建模 |
5.2.1 中空型钢混凝土柱的技术背景 |
5.2.2 构件设计 |
5.2.3 钢材材料模型 |
5.2.4 方钢管残余应力 |
5.2.5 方钢管几何缺陷 |
5.2.6 混凝土材料模型以及钢与混凝土界面模型 |
5.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5.3.1 构件的破坏特征 |
5.3.2 钢管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 |
5.3.3 轴力-位移曲线 |
5.3.4 中空型钢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 ABAQUS用户子程序UINTER |
A 单调加载分段线性张力-位移关系 |
A.1 参数与变量 |
A.2 计算流程图 |
A.3 子程序代码 |
B 考虑损伤的多项式张力-位移关系 |
B.1 参数与变量 |
B.2 计算流程图 |
B.3 子程序代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8)双层混凝土复合梁静动态弯拉破坏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混凝土细观尺度计算模型 |
1.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1.2 材料参数的选取及网格划分 |
2 模型验证 |
2.1 力-位移 |
2.2 破坏模式 |
3 混凝土梁静动态破坏模式分析 |
3.1 静力下梁破坏模式及力学性能 |
3.2 加载应变率对梁破坏模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4 结论与建议 |
(9)双台子河闸闸墩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混凝土温度应力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 |
1.3.1 工程概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温度裂缝及温度场理论 |
2.1 温度裂缝 |
2.1.1 温度裂缝的概念 |
2.1.2 温度裂缝的特点 |
2.1.3 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 |
2.2 温度场理论 |
2.2.1 温度场计算基本原理 |
2.2.2 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2.2.3 温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温度场和应力场仿真计算 |
3.1 工程概况 |
3.2 闸墩开裂原因分析 |
3.3 仿真分析方法 |
3.3.1 ANSYS软件的主要功能 |
3.3.2 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简介 |
3.3.3 ANSYS软件单元类型选择和网格划分 |
3.3.4 ANSYS软件热-应力耦合分析 |
3.4 计算参数 |
3.4.1 弹性模量 |
3.4.2 绝热温升 |
3.4.3 气温资料 |
3.4.4 仿真所用闸墩关键点位置 |
3.4.5 混凝土热力学参数 |
3.5 闸墩开始浇筑至拆模前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仿真计算 |
3.5.1 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 |
3.5.2 仿真计算结果与分析 |
3.6 闸墩拆模后受寒潮作用过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仿真计算 |
3.6.1 温度场仿真计算 |
3.6.2 应力场仿真计算 |
3.7 基于子模型法的受寒潮作用闸墩温度场和应力场仿真计算 |
3.7.1 子模型法 |
3.7.2 整体模型和子模型 |
3.7.3 仿真计算结果与分析 |
3.8 基于子母模型联合反馈修正算法的受寒潮作用闸墩温度场和应力场仿真计算 |
3.8.1 子母模型联合反馈修正算法 |
3.8.2 仿真计算结果与分析 |
3.9 小结 |
第四章 裂缝宽度预测 |
4.1 研究方法 |
4.1.1 粒子群算法原理 |
4.1.2 RBF神经网络原理 |
4.1.3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RBF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
4.2 实例分析 |
4.2.1 样本的选择 |
4.2.2 模型的求解 |
4.3 双台子河闸闸墩裂缝宽度的预测 |
4.4 小结 |
第五章 裂缝稳定性分析与防裂措施 |
5.1 断裂破坏机理 |
5.1.1 微裂缝发展过程 |
5.1.2 裂缝尖端断裂过程区 |
5.2 裂缝稳定性分析 |
5.2.1 基本假定 |
5.2.2 断裂过程区 |
5.2.3 断裂过程区对断裂性能的影响 |
5.2.4 表面裂缝的稳定性分析 |
5.3 温控和防裂措施 |
5.3.1 控制闸墩混凝土温度措施 |
5.3.2 增强混凝土抗裂性能措施 |
5.3.3 改善闸墩混凝土约束措施 |
5.4 限制闸墩裂缝扩展措施与修补加固措施 |
5.4.1 限制闸墩裂缝扩展措施 |
5.4.2 裂缝修补加固措施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10)基于粘结界面性能的密助复合墙体框格单元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密肋复合墙体结构 |
1.2.2 混凝土粘结界面性能 |
1.2.3 混凝土内聚力模型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1 前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普通混凝土粘结界面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件的设计 |
2.2.3 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
2.2.4 试验方案 |
2.3 试验现象 |
2.3.1 XJ20工况 |
2.3.2 XJ30工况 |
2.3.3 XJ38工况 |
2.3.4 XJ45工况 |
2.3.5 XJ60工况 |
2.4 本章小结 |
3 粘结界面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3.1 试件破坏形态与机理 |
3.2 界面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粘结面倾斜角度 |
3.2.2 砌块界面干湿状态的影响 |
3.2.3 轻质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 |
3.3 界面破坏包络线 |
3.4 界面变形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粘结界面性能数值模型 |
4.1 引言 |
4.2 内聚力模型 |
4.2.1 基本概念 |
4.2.2 界面单元 |
4.2.3 本构关系 |
4.3 试验有限元模型 |
4.3.1 单元的选取与网格的划分 |
4.3.2 材料模型 |
4.3.3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案 |
4.4 试验有限元结果分析 |
4.4.1 试件破坏形态 |
4.4.2 荷载-位移曲线 |
4.4.3 界面应力 |
4.5 本章小结 |
5 密肋复合墙体框格单元力学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3 密肋复合墙体框格单元有限元模型 |
5.3.1 材料模型 |
5.3.2 模型的建立 |
5.4 密肋复合墙体框格单元有限元分析结果 |
5.4.1 荷载-位移曲线 |
5.4.2 框格单元受力过程分析 |
5.4.3 钢筋应力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断裂损伤过程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密拼钢筋桁架叠合板力学性能试验及精细化有限元分析[D]. 解忠舒.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细观与宏观尺度的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地震动力响应研究[D]. 孙楠.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3]全预制钢-UHPC轻型组合桥梁设计方法研究[D]. 邓舒文. 湖南大学, 2020(09)
- [4]UHPC-NC组合构件界面行为研究[J]. 欧阳娜,邓舒文. 重庆大学学报, 2021(03)
- [5]基于随机骨料投放的堆石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D]. 袁冬. 沈阳工业大学, 2019(08)
- [6]剪胀内聚力模型及其在组合构件数值分析中的应用[D]. 郭生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7]橡胶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黏结斜剪性能[J]. 冯凌云,皇甫泽华,韩菊红,袁群,任小扶,吴欢欢. 水力发电学报, 2019(02)
- [8]双层混凝土复合梁静动态弯拉破坏模式分析[J]. 苏成光,刘丹,曹世豪,赵坪锐,刘学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7(04)
- [9]双台子河闸闸墩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仿真分析[D]. 王闯.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1)
- [10]基于粘结界面性能的密助复合墙体框格单元力学性能研究[D]. 张建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