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刍议论文_海日妮萨·米尔艾合麦提

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刍议论文_海日妮萨·米尔艾合麦提

海日妮萨·米尔艾合麦提(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雅瓦乡中学 新疆 墨玉 848100)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9-001-01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自读简易的文言文,但综观历年来全国各地语文中考试卷,其中不少省市以课外的文言文考查学生。但在初中文言文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字词理解,重课文分析,重课内知识的现状,又由于文言文有较多的语言障碍,离学生的生活背景又较遥远,许多农村学生碰到课外文言文束手无策了。面对这种现状,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样来培养农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呢?

在此谈谈我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浅知陋见:

一、抓好诵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教师引领,学生朗读 . 文言文重语感,重朗读,但必须以“知句读”为前提。在大量的、反复的朗读中,读出语感来,在日积月累中产生对句读的感觉。因此,领读、范读是少不了的。在教师引领下,学生把课文读顺读畅了,他便能对文章获得初步的感知。作为第一步的“教师引领”下的学生朗读,目标是:读顺读畅,初步感知课文,能讲出文章的大意来。

(二)借助工具,学生自读。学生对一篇文言文,读顺读畅了,获得的初步感知往往错误百出。如果教师急于指出错误,要求学生理解,这不利于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古汉语词典,联系已学课文中掌握的词义,自己去读。借助工具书,联系旧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这第二读的目标是:了解课文内容,大体上疏通字词句。通过复述,可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有所了解。

(三)相互合作,学生猜读 .通过学生复述,教师可以发现有些字词句,学生仍未疏通。教师发现问题后,可以板书在黑板上,要求学生猜读。猜读的原则是:一要顾及字词的含义,二要顾及全篇,上挂下联,要言之成理。猜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思维高潮。《伤仲永》中,有一句:“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先人”,注释上是“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如果这句翻译为“我跟从死去的父亲回家”便不合情理。学生相互讨论,猜测,交流,很快得到了正确的答案:“我跟从现已去世当时还健在的父亲回家。” 猜读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如读到某处觉得不易理解,可以姑且存疑。有的读完全篇即可理解,有的读完了全篇,前后联系也可推出正确的结论。从文章的明示信息中,推断其中的隐含信息,这种“猜读”的过程,正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四)独立思考,学生默读 .在教师参与、组织、合作、指导下,完成了以上“三读”,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读顺了文章,疏通了字词句,掌握了内容,了解了主旨,应该说大体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因为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所以质疑问难与品评鉴赏是一切阅读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读文言文也如此,如果能“疑义相与析”,岂非一大快事? 从发展不平衡的角度来看,不同学生对一篇文言文总有自己的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可能是以上“三读”还未读到家。对文中的美文美句,不同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与品味。相互交流,便可进入“美文共欣赏”的佳境。《孙权劝学》一文中,老师提出孙权的话简明而有层次,中肯而态度亲切,请同学们鉴赏一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学会了分析的方法。孙权的话,可分为三层意思:一是指出学习目的,二是指出“忙”不是不学习的理由,三是联系自己谈学有所得。老师在参与合作中谈孙权的话对自己的启示:要学习孙权对症下药、亲切中肯地做思想工作的方法。以上“四读”以“学生自读为中心”,通过训练,逐步使学生能“自读”文言文,我们认为这样才能适应中考对文言文的考试变化,也才能真正完成文言文的教学任务。

二、注重积累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知识积累是能力 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我们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 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每册课本后的“常用实词表”和单元知识短文里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人人必须整理,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例如在一次复习课上,教师列出这样一系列词——之、至、致、往、如、造、诣,让学生比较异同。经过讨论,学生将这些词归为“到”的系列词,教师接着启发学生回忆、整理出其他的系列词,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下子整理了不少。有:“ 走 ”系列词——步、趋、行、走、奔;“洗”系列词——沐、浴、盥、浣、涤;官吏升降系 列词——除、拜、擢、拔、迁、贬、谪、黜、左迁。通过比较归类,学生提高了在文言文 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让课文这个“例子”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体现了领会了积累带来的极大益处。

三、鼓励质疑

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 。”传授文学作品,极易见仁见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学 生提出的很有个性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就不妄加否定,而是从精神上予以肯定。如我在教《愚公移山》时,有些学生对愚公的做法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愚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愚公确实是“愚”。对于学生的见解,我先是给予鼓励和肯定,然后从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来谈了教师的看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要求我们学习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在字词的理解上同样需要质疑。如我在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诗中有一句“散入珠帘湿罗幕”,文中的“散”究竟读哪种音,孩子们提出了疑问,我鼓励他们自己去查《古汉语词典》,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读音。所以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一旦被肯定, 便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也应在不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对问题进行筛选和引导,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掌握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方法。

四、延伸课外

文言文教学一大难点在于,除了课堂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文言语言环境,要切实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仅仅依靠教材中屈指可数的课文和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落实好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领悟文言文学习方法、感受文言文学习趣味的同时;给学生适当引荐一些短小浅显的文言文课外读物,让学生自主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形成文言文阅读学习小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在关键的地方老师给以点拨,解决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收获的喜悦,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总之,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在具体教学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应多思考,多探索,多总结,要努力寻找切合新课程要求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轻负高效,从而真正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论文作者:海日妮萨·米尔艾合麦提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刍议论文_海日妮萨·米尔艾合麦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