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担当使命践行初心之路
文_杜玉芳
【摘要】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党史,就是一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初心和使命的历史。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史 初心 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学习党的历史,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一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党史,就是一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初心和使命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处于繁荣强盛的地位。然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但是,无论是器物引进还是体制改良,无论是社会革命还是西式政治实验,在整体意义上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呼唤新的政治力量领导中国人民探索新的道路。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经过艰辛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最终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了全国性政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获取领导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资格,就在于为人民谋幸福而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支持。通过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毛泽东认识到:“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农民。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怎样能动员农民起来参加革命呢?显然,只进行说教是不能奏效的。关键是能够解决农民的问题,就如同1934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中所讲的:“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这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千百年来农民最渴望拥有的生产资料。没有土地,农民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幸福。因而,在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历程中,党紧紧抓住土地问题来做文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全民族抗战时期,减租减息;解放战争时期,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实行耕者有其田。
马克思说过,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深得这个原理的要义,进而创造了一个革命的法宝——统一战线:不仅把农民紧紧团结在自己周围,而且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建立了最广泛的民族或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恰恰与国民党形成鲜明的对照。1946年3月,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对执政危机做过深刻的描述:“党无社会基础,既不代表农民,亦不代表工人,又不代表正常之工商,甚至不代表全体官吏,而只代表少数人之利益。”一个不能解决人民问题的政府,一个不能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其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由图10可知,微纳测头刚度随着压电驱动力的增加而减小,当压电驱动力的范围为0≤p≤pcrz时,压电驱动力p与测头刚度K呈线性关系。仿真表明,当p≥pcrz时,支撑梁在任意微小扰动下发生弯曲失稳,此时微纳测头不具有测量稳定性,说明压电驱动力p必须小于屈曲临界载荷pcrz。通过式(8)、(29)计算得到pcrz、piso,并将piso代入式(7)可得Kiso,所得计算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如表3所示。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也开启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新征程。邓小平多次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联系起来,他说,“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某种事物姓“资”还是姓“社”,主要看“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可见,邓小平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看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内容。在这样一种思想指导下,人民生活开始发生巨变。《经济日报》的一篇文章曾指出,“从80年代开始,人民生活步步高。消费结构发生质的变化,生活质量有了根本性的飞跃”。
二是实现了国家内部的高度整合。 在实现国家的基本统一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民主改革把离心力较强的一些边疆民族地区重新拉回祖国的怀抱;通过内部的组织化,比如单位制、街居制、户籍制、档案制等,把全国人民从上到下真正地组织了起来。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国家的行政命令才在广度上空前地到达边疆,在深度上空前地到达基层。另一方面,通过抗美援朝、中苏由联盟到对抗、三个世界划分及援助第三世界、改善中美关系及进入联合国,明显强化了“站起来”的国家形象,提高了国际地位。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F·舒曼(Franz Schurmann)指出,“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性斗争登上权力地位,创造了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在重建一个伟大的国家,约束着她的人民,改善着人民的生活,打下了增长的基础。共产党中国犹如一栋由不同的砖石砌成的大楼,她被揉合在一起,站立着”。中国再也不是外人所嘲笑的“一盘散沙”,而变成了坚不可摧的“一栋大楼”,从而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强固的基础。
二、成立新中国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
通常原子以光子的形式吸收辐射,这使其电子跃迁到高能态,然后这些电子自发降到低能态,释放出光子,这就是“自发发射”。但是,如果把足够的电子放到一种介质中,使其处于受激态,新光子会使电子降到低能态,释放出光子而不吸收光子。在这种情况下,适当调谐的光子具有特定的波长、相位和方向,会诱导受激电子释放出具有同样性质的光子。现代的激光器中包含激发电子的输入能源装置,这种装置处于一种类似晶体的介质中,这种介质位于两块镜子之间,其中的一块镜子只是局部反射光线。在两块镜子之间持续反射的光不断受激发射,形成通过局部反射的镜子射出的单色光(激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使亿万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满怀豪情开始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社会的千疮百孔,毛泽东和党中央最先着重抓的是争取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并取得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解决了此前造成社会严重震荡的物价飞涨问题,稳定了人民的基本生活。1953年以后,党带领人民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三大改造,并于1956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对这一转变,尽管学界有所争议,但是其初衷显然是为了实现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只有进到社会主义时代,才是真正幸福的时代。更重要的是,由此奠定了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基础。1956年,中共八大以后,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本来经历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很快陷入曲折,甚至是长时间内从曲折到曲折。不过,如果从一个更大的范围来看,1949—1977年这一时期,有两点特别体现党的初心和使命。
一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没有生命健康,一切幸福都是妄谈。1949年之前,中国卫生状况甚差,鼠疫、霍乱、天花、血吸虫病等多种传染病、寄生虫病广泛流行。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迅速作出决策,采取各种措施增进人民健康。从1950年开始,中国开始实行全民普种牛痘,天花发病率随即大幅下降,1961年云南省西盟县报告1例患者后,天花在中国再未发生。同样被消灭的还有霍乱,1952年天津出现1例后,未再发现。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尤为令人瞩目。1965年,毛泽东批评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是“城市老爷卫生部”。随即,卫生部党组进行了深刻检讨,并制定了整改措施。到1975年,全国卫生经费65%以上用于农村。与此同时,全国掀起了举办农村合作医疗的热潮,到1976年,覆盖全国农村人口的85%。凭借合作医疗制度,中国以不到发达国家百分之一的医疗卫生支出,解决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的医疗保障问题,被世界誉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范例”。与合作医疗制度紧密相连,中国农村还形成了赤脚医生制度。赤脚医生在“文革”期间达到高峰,基本上每500农村人口配备1名赤脚医生。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在城市和乡村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干孔作业具有施工速度快,工艺简单,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一般分为机械成孔和人工挖孔。人工挖孔桩一般需要做刚性护壁,孔径一般在0.8~2.5m,孔深一般不大于30m;机械干作业成孔一般采用长螺旋钻(小直径桩)或旋挖钻(大直径桩),适用于地层条件简单的粉土、黏土、黄土、砂砾及风化岩层,孔深一般50m以内且高于地下水位至少2~5m。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作文存在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问题,而学生每每到了写作时,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往往是为了应付老师或考试才完成一次写作。为了使“基于学情的作文训练课例研究”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作文能力和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因此对我校学生的作文学情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的作文兴趣、作文习惯、作文表达的能力以及存在的问题。
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意识越来越强烈。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新民主主义论》通篇都是围绕“中华民族”而展开的。其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奋斗”,“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1943年,《解放日报》专门刊登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一文。其中讲到:“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既非‘外来的’,也不是几个人凭空制造出来的。它的所以发生,所以发展,所以没有人能把它取消得掉,那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要求有这样一个政党。”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这样一个政党,而中国共产党也以此为己任,公开宣称自己“最忠实地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正是这样一种使命感,使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194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自此,中华民族威武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总之,如果用一种大历史观来看包含许多挫折和失误的新中国前30年,就会发现它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里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同时,人民生活的自由度大大增加。首先表现为改革开放给社会带来了无比的活力,社会人员的流动性空前增强:在农村,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在城市,大量国企工人从单位走向社会;还有体制内的个人自主选择“下海”,走向体制外。其次表现为社会领域的自主性增强,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村民自治和社团管理,总体上形成了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格局。再次表现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速,以职业为基础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的以政治身份、户口差异和行政等级为依据的分化机制,社会的利益格局、群体认同及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提到:“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生活实现了小康,逐步富裕起来了。”改革开放之初,全国有7.7亿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97.5%。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046万人,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1%。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82年的5.3年提高到2017年的9.6年。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人民缺吃少穿、忍饥挨饿的时代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居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占比明显上升,尤其是集中反映人民生活变化的通讯、旅游、休闲、娱乐、健身、异地养老等一系列新兴消费爆发式成长。更显著的一个新时代生活的特征是:“时刻在线”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渗入人们的生活,从而使生活模式更加个性化与多元化,人们购物更加方便,交流沟通更加快捷。所谓“新四大发明”:支付宝、高铁、共享单车、网购,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使人民的幸福指数大幅上升。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果,就在于党的初心不改,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党“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是要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场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一部近百年的中共党史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的“赤子情怀”,记录着无数的苦难与辉煌,昭示着一个民族振衰起敝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此间,中国共产党高举推动社会发展的先进理论,以其强大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懈奋斗,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已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一定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 D23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
标签: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史论文; 初心论文; 使命论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教研部基础理论教研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