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与办学条件分析--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及办学条件分析_大学论文

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与办学条件分析--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及办学条件分析_大学论文

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及创办条件论析——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 First-rate University in the World and the Condition of Establishing It,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要特征论文,条件论文,世界一流大学论文,Main论文,Analysis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键词: 一流大学 特征 条件

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及创办条件论析——穆义生

每当人们论及国际上一流水平的著名大学时,都会不约而同地盛赞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贝克莱加州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等。尽管世界著名大学可以列出一批,但能被公认达到一流水平的,毕竟是屈指可数。

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国情的差异,世界一流大学都有其自己的办学传统及特色,在此不作评述。本文对世界一流大学共有的主要特征及其创办的关键因素作一些分析。

1 世界一流大学的八大主要特征

查阅世界一流大学的有关资料,可从不同角度找出其基本特征。但是,似乎在以下八个方面更为突出,颇具共性。

1.1富有开拓、创业精神的著名校长掌舵

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基本上都兼有“三重专家”的身份:既是著名的科学家,在相关专业领域享有很高的权威性;又是富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有独特的办学思想;而且还是出色的社会活动家。这样,校长们就能高瞻远瞩,洞察未来,预见社会发展对高教事业的需要,主动进行改革,使高等教育始终保持超前状态,推动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科技的进展。校长们的崇高威望以及出色的社交能力,使学校富有凝聚作用,更有利于广招天下英才,筹措办学经费,永远充满活力。

1.2 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培养、物色高质量的教师,保证教学、科研的一流水平,这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首要任务。一流大学的声誉,吸引著名学者纷纷慕名而来。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中,促使了大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因而,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师资队伍来源广泛,且呈现着良性循环。世界一流大学的师资队伍特点是:

(1)队伍精简,职称结构呈倒三角形。这种精练的教师队伍及其特殊的职称结构,既体现了工作的高效率,也满足了以研究工作为主的要求。

(2)高层次。主要体现在:首先,一流大学的师资,一般都要求具有博士毕业学历;其次,世界杰出的科学家,划时代科技成果的发明者,以及国内外的著名学者,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科学院院士等,不少都亲自在一流大学中执教。

1.3 在教学、科研双重功能中,更致力于科研,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型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其水平主要体现在高质量的人才和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上,并以科学研究作为学校前进的动力及标志。“研究型”特点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的数量占有相当比重,一般为1/3~1/2,有的甚至超过本科生。此外,还十分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2)建有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实验室或研究中心,成为科技精英培养和重大科学发明的基地。一流大学的著名度,在不少方面是与这些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休戚相关的。

(3)以一流大学为中心的科学园区在高技术发展中起了骨干作用。

1.4 学科综合程度高,理工科大学与综合性大学的界限渐趋模糊

对于世界一流大学来讲,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趋向十分明显,适应时代发展的边缘学科、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在哈佛、牛津、东京等以培养政治、经济领域的文科人才为主的大学中,都设置了理工系科。而MIT、贝克莱、剑桥等则在雄厚的理工基础上,办起了人文、经济、社会等有关专业。这些世界一流大学,无论其理工专业,或人文、社科专业,都办得各有特色,不少都具领先水平。

1.5 巨额经费投入

世界一流大学,在办学经费上都有高强度的投入。如美国的几所一流大学,每年办学经费都保持在10亿美元上下。

1.6 丰富的馆藏资料,独具特色的图书、博物中心

图书资料,作为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工具,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受到特别重视。由于经过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精心收藏,加上学校所享有的某种优惠(如剑桥大学被列为英国的版本图书馆,享有免费获得一册英国出版的任何书籍的权利),以及较为充裕的经费,世界一流大学的图书馆馆藏堪称一流。这从表1的统计数据得到了反映。此外,在一流大学中,不少还拥有蜚声全球的博物馆、档案馆以及珍贵的文物宝藏。

表1 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馆藏统计

藏书 缩微 期刊 地图

年资料费用

学校名称(万册) (万件)(万种) (万册)(万美元)

哈 佛

1100 (缺) (缺)(缺)470

贝克莱730

425 10

39

286

斯坦福590 317.3 6.9 (缺)400

MIT

195 150

2.03(缺)130

普林斯顿 386 150

3.9 (缺)260

耶鲁 880 240

5.58(缺)

(缺)

剑桥 360 (缺)(缺)8550万英磅

东京 609 (缺)(缺)

(缺)

(缺)

1.7 全方位对外开放,成为国际教育、文化、科技中心

世界一流大学实行全方位开放型办学。这里集中了国内外大批著名学者,切磋学术,潜心研究,共攀科技高峰;同时又担当了对国内外优秀青年的培养重任,为世界各地的莘莘学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我国不少杰出科学家,如钱学森、华罗庚、马寅初、詹天佑等都受益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培育。此外,世界一流大学奉行国际化原则,在学制、学历、教学管理上相互承认并接轨,还开展国际间合作办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1.8 优越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建校历史

世界一流大学,大多处于本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有的就位于首都或其附近。由于所在地区工业发达,经济繁荣,交通便利,信息灵通,人才集中,使一流大学受益非浅。而且,有这些“地利”条件,它们也更能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

一流大学在国际上可谓历史悠久,从本国来讲,也都属于创办最早的行列,有的甚至就是最古老的大学。这从表2的统计数据可明显看出:

表2 世界一流大学创建时间一览

学校名称创建时间迄今历史

哈佛大学 1638年355年

MIT

1861年132年

贝克莱加州大学1868年125年

斯坦福大学1885年108年

牛津大学 12世纪中叶800多年

剑桥大学 1209年784年

东京大学 1877年116年

2 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五个基本条件

2.1 杰出的校长是世界一流大学开创和发展的关键

对于世界一流大学来讲,由于其在国际、国内的显赫地位,校长所起的总体设计师的作用显得举足轻重。威廉·罗杰斯这位MIT的开创者,即为最为典型的人物。罗杰斯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丰富的教学、工业经验和卓越的行政组织才能。他提出了“要以开创未来的精神,创办一所超过全国所有大学的学院”的战略思想,并强调MIT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崭新的科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罗杰斯深知,办好大学的关键是师资,因而他广招人才,聘用社会名流,并大胆任用、提拔新的毕业生担任教学骨干。他在MIT创造了一个尊重知识、给予教师进行科研及教学活动自主权的宽松环境,实行鼓励创造,鼓励教师结合实际、多为经济发展作贡献的政策,因而师生学术思想活跃。罗杰斯还是美国工程教育中开创实验室和工程实践教育的先躯。罗杰斯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以渊博的学识、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美国的国民经济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世界一流大学十分重视校长的遴选和推荐工作,注意广泛物色,最后由董事会或理事会选举和任命,保证了优秀校长产生过程的科学性及连续性。有的大学还推选著名政治家出任校长。例如,哈罗德·麦克米伦曾于1959~1963年担任英国首相,本世纪八十年代,牛津大学聘任这位德高望重、年逾90的老人出任校长。

当然,学校的科学管理方法,如健全的领导班子和管理制度等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一流大学中,多位副校长、教务长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教授集体也在学校重大学术性决策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外还采取董事会、理事会等形式,吸收社会著名人士参加管理,共商学校大计。这样,由于形成了一个才智超众、决策科学民主的领导群体,作为总指挥的校长,就能集中精力考虑学校大政方针,腾出时间用于校外交际及筹款等重要事宜。

2.2 优异的师资队伍是教学、科研保持一流水平的根本保证

世界一流大学的声誉及其良好的教学、研究环境,很自然地吸引了大批著名学者。由于“名校”、“名人”效应的连锁作用,一流大学可谓英才云集,这是其他一般高校所望尘莫及的。

世界一流大学保持着“科研第一,教学第二”的特色,对教师在科研上提出了高要求。由于教师基础扎实,大多经历了博士培养过程,而且不少原来就是科学院院士或某学科领域的权威人士,加之一流大学所拥有的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设备,以及承担着世界前沿性的研究课题,因而“科研第一”就十分顺理成章。世界一流大学所涌现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高比例,以及对人类科技进步的难以估量的贡献,即为有力的证明。学校科研水平保持一流,也确保了教学质量的高水平。学生在学期间就能领受诺贝尔奖得主等优秀导师的教诲,接触前沿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新型的实验仪器,经历创造能力的培训,因而造就了大批国家栋梁之材。

为了鼓励教师的独创性,活跃学术思想,使年轻人脱颖而出,世界一流大学都采取了措施,如贝克莱加州大学从50年代起就作出了不留本校博士生担任教师的决定,年轻教师都选自其他著名大学。这一做法持续至今,并为其他大学所仿效。此外,该校还规定不允许新教师与著名教授合作搞科研、写文章,以鼓励年轻教师的冒险性和创造性,也促使老教授老骥伏枥,潜心研究。

2.3 巨额的办学经费是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牢固基础

经济是基础,这对世界一流大学来讲同样如此。一流的办学条件,需要巨额的经费投入作为支撑。“没有一流的经费,要办一流大学就是一句空话”,这是校长们的深切体会。因而,经费问题是校长们最为关心、也最感棘手的问题。但是各校都展其所长,通过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保证一流大学的正常进行。

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以及对教育的重视,政府对一流大学的办学经费都有较强的投入;而且一流大学还通过自身努力,广泛集资,因而基本上保持收支平衡。然而,由于各国国情及学校性质不同,世界一流大学的经费筹措,其来源及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东京大学近年来,每年经费总收入都超过1000亿日元,而且绝大部分来自日本政府拨款,其中政府投资占东京大学总预算的90%以上,相当于日本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总额的10%,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这说明,即使是国力充裕的日本,对于重点大学的投资,不搞平均化,而是确定个别的优选对象后,给以高强度的扶持。

在美国一流大学中,州立大学与私立大学的经费来源差异很大。如贝克莱加州大学,这所州立大学,1989~1990学年总收入为10.8亿美元,其中3.1亿美元来自4万多个公司、基金会和个人的捐赠;其余7.7亿美元中,主要来自联邦、州及地方政府的拔款,共占79.3%。 MIT作为一所私立大学,1990~1991学年的收入为10.9亿美元,其中相当部分来自林肯实验室的研究收入以及其他合同研究收入,共占65%。这两所大学年总收入水平相仿,来源却不同。但是,无论是从联邦、州政府取得拨款,还是争取研究经费,或争取社会资助,这都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努力,依靠学校的实力和声誉。

剑桥大学的经费在英国来讲尚属丰厚,1991~1992学年其收入为1.044亿英磅,其中59%来自国库拨款。但是,目前该校感到办学经费严重短缺,正如1987年剑桥大学副校长阿德里勋爵曾不无感慨地指出的那样:“从前剑桥是世界上五所最好的大学之一,现在的名次只能列入25所最好的大学里”。他认为,政府给剑桥的拨款应增加20倍,即给以9亿英磅,剑桥的名声才能维持下去。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为保持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巨额的经费投入是何等重要!

2.4 良好的国内环境是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必要的外部条件

世界一流大学,少数分布于英、法、德、日等国,大多则集中于美国,这决非偶然。美国于1776年正式建立,虽然历史较短,但它却是经济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强国。为什么在美国能涌现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根本原因在于,美国高等教育密切结合经济发展,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社会需要服务,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这种教育与经济相互促进的环境,为美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异军突起奠定了基础。

(1)雄厚的综合国力。美国的人口和国土面积均居世界第四位。1987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为44730亿美元,人均18338美元,这两项国际上通常用此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美国均为全球之冠。而且,美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都保持世界领先水平。据统计,1988年末,美国共有普通高校3406所,在校生1250万,占全国人口的6%,占全国20~24岁人口的55.5%;美国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4.4%,而美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却占全世界大学生数的33%。此外,1941~1978年,全世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有一半(97名)是美国人。

(2)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在美国,“教育兴邦”思想十分牢固,尤其是政府对教育有很大的投入。这从表3、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

表3 1959年以来美国教育经费的若干情况

国民生产总值

教育经费占 高校经费占

年份(单位:十亿美元)

GNP比重(%) GNP比重)%)

1959495.8

4.81.4

1969963.9

7.12.6

19792508.2 6.62.5

19843774.7 6.52.5

表41960年以来某些年份的州和地方政府开支

(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总计 教育 筑路社会福利

其他

1950 22787 7177

3803 2940 8867

1960 51876 18719 9428 4404 19325

1969 13133252718 164271467947508

1982 464656163876

(3)开放性。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形成了开放性的传统,善于博采众长,广纳世界贤才,学术思想活跃,管理民主科学。这在高等教育中也充分反映出来:虚心学习、借鉴英、德等国的办学经验,但又不照搬西方的传统模式,而是不断革新,强调高等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紧密结合;以良好的治学环境和优厚的待遇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高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在学术上充分发挥教授集体的主导作用。

2.5 激烈竞争是世界一流大学永远保持高水平的动力

在百余甚至几百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一流大学经受了实践检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作出了划时代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从世界一流大学的排行榜可以看出,学校范围变化不多,一般都在20~30所内,但各校名次的起伏却十分明显。这说明,一流大学的竞争激烈。一批老的名牌大学都为保持其前列地位而锐意进取,不少新兴大学为挤入一流而努力拼搏。由于强烈的竞争性,更使一流大学始终保持其高水准。

世界一流大学,既是高等教育界办学水平的综合象征,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因而,一流大学的创建和发展,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基础雄厚的发达国家,为保持其一流大学的原有优势而竭尽全力;基础较差的发展中国家,则为力争本国能有大学跨入一流而积极创造条件。因而,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必然发展成为国际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无疑会成为促进本国经济、科技、文化进步,促进世界共同繁荣的推动力。

标签:;  ;  ;  ;  ;  

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与办学条件分析--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及办学条件分析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